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学习园地 > 知识积累 > 大暑节气饮食禁忌介绍大全

大暑节气饮食禁忌介绍大全

艺洁21160分享

大暑节气饮食禁忌介绍大全最新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那么大暑节气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这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大暑节气饮食禁忌介绍大全最新,欢迎阅读!

大暑节气饮食禁忌介绍大全

大暑节气饮食4忌2宜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3、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4、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大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大暑饮食宜多吃“苦”

夏季饮食最重要的是注意营养平衡,因为炎热使人的代谢能力相对较差。任何一种营养物质都要适量摄入,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多吃点“苦”,夏季大暑尤为适宜。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因具有消暑清热、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等药理作用,是夏季大暑的天然养生品。

大暑饮食宜多吃“酸”

大暑时节人们出汗多而易丢失津液,番茄、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菠萝、芒果、猕猴桃等酸味水果能敛汗止泻祛湿,还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

大暑就是入伏了吗

大暑就是入伏了吗:不是

大暑节气不是入伏的标志。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从小暑至立秋这段时间,称为“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的时候,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中国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其中第一个10天为初伏,初伏最早离夏至20天,最晚30天,小暑离夏至16天。大暑离小暑有差了一个星期,时间上有时候与入伏的时间差不多,但是不能绝对性的说大暑节气就是入伏的标志。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位于黄经120°。大暑期间,中国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喝羊肉汤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节气和三伏天有什么关系

大暑节气正处于三伏天之中,所欲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不过大暑和三伏天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大暑只是时间正好在三伏天之中。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少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而大暑节气,是一年之中最热的节气,古书《二十四节气解》中说:“大暑,乃炎热之极也”。这足以说明了这个节气的炎热程度。“大暑”期间之所以炎热至极,是因为自入夏以来,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散放的热量,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所积累的热量达到了顶峰,所以大暑最为炎热。


大暑节气饮食禁忌介绍大全相关文章:

2022大暑节气的传统食物及饮食原则

2022大暑节气的民间习俗及养生禁忌

2022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饮食要点

2022大暑节气的风俗活动及禁忌

2022大暑节气的传统活动及饮食原则

大暑节气饮食三要点

2022大暑节气的饮食习俗及养生技巧

大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及禁忌

2022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及养生要点

2022大暑节气的农事活动及饮食要点

    16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