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师教案样本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语文教师教案样本。
五年级语文教师教案1
《诚实与信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勇于承担责任的高尚品质,懂得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整体着手,直奔中心。
1、 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含有课题的句子。
2、 读句子,明白了什么?(板书:比金钱更重要)
3、 为什么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
三、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朗读,体会 “我”是个怎样的人?在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划划。
2、交流:
(1)“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抓住“毕竟”等语句,体会“我”勇于承担责任。
(2)第三自然段。抓住“便”等语句,体会“我”的诚实。
3、再读课文,感悟“诚实比金钱更重要”。
四、学习4~10自然段。
1、自渎课文,边读边想象他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
2、同桌分角色读。
3、指名分角色读。
4、评读,深入体味“我”的诚实,小红车主对“我”的信任。
5、再分角色朗读。感悟“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五、学习第11自然段
1、引读。
2、“他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话”指什么?为什么?
3、齐读。
六、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
2、课文如果不用“诚实和信任”作题目,你还可以什么作为题目?
3、总结:诚信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心灵的纽带,是震荡情感之波的琴弦,只要人人都拥有诚信,世界将变得更加美丽。
七、课外作业
1、阅读诚信小故事。
2、搜集诚信格言。
五年级语文教师教案2
《祖父的园子》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习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一、课前预习
1、搜集和阅读萧红和她的《呼兰河传》,了解萧红短短一生的文学成就。
2、给课后生字注上拼音并读3遍,在课文中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
2、画出文中“ABB”式的词语并读读。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词语多读两遍。
4、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地朗读。
5、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画出,并作记号。
6、阅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请写在横线上。
7、想一想:
①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②“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段来体会。
二、预习交流、检测
1、随机抽查一小组朗读生字,其他人认真倾听并纠正错音。
2、随机抽查一小组朗读“ABB”式的词语,其他人认真倾听并纠正错音。
3、小组轮流朗读课文,看看哪组读得好。
4、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5、各小组指派一人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6、各小组先在组内讨论理解不懂的地方和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7、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请组长板书到本小组的黑板上,全班交流解决。
三、导学流程
(一)导入: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的园子》,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
(二)学习新课
1、快速默读课文,全班讨论交流:
①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②说说“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找出相关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我”会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相关的语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2、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四)拓展延伸
读一读《呼兰河传》的另一个关于园子的片段,进一步感受童年的快乐,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五)达标检测
1、完成练习册p11-12页
2、辨字组词。
漂( ) 倭( ) 蚌( )
飘( ) 委( ) 丰(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漂流( ) 喜欢( ) 闪烁( )
瞎闹( ) 存心( )
反义词:马马虎虎( ) 黑暗( )
4、照样子写词语。
胖乎乎、圆滚滚。
5、句子加工厂。
①少先队员怎么能害怕困难呢?
改为陈述句:
②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改为反问句:
五年级语文教师教案3
《绿》
教学目标:
1、感受西湖的美景,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2、初步了解景物的特点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部分,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的美景。
教学难点: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感知全文,理解有关描写绿的词句,感受西湖的“绿”,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1、说一说带有“马”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马到成功”。
2、说一说带有“绿”或是相当于绿的意思的字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花红柳绿”、“一碧千里”。
一、初读,感知课文
1、示课题“绿”,引导学生回忆文章标题的几种形式。
2、读课文,想想课文还可以以什么为题?
二、再读,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最后把这篇课文的题目确定为“绿”?要求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1)理清课文的结构。
(2)初步理解“领略”。
三、精读,体味课文
1、自由读课文,作者到底“领略”到了一个怎样的“绿”字?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
(1)作者领略了哪些地方的“绿”?
(2)作者领略了哪些不同的“绿”?
3、比较灵隐的“绿”和花港观鱼的“绿”有什么不同?
4、观看“绿”的录像,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5、较深入地理解“领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教学过程:
引课:
用“领略”说话。
四、深读,领悟课文
1、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所“领略”到的这个“绿”字有什么特别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观看“荷叶”录像。
3、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4、深入理解“领略”。
五、熟读,背诵课文
1、用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课文部分。
2、检查背诵,交流背诵方法。
六、拓读,超越课文
1、小结:绿,是有意蕴的,需要用心去“领略”。
2、拓展阅读朱自清的《绿》,用心“领略”其中的意蕴。
五年级语文教师教案4
《黛玉初进荣国府》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能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了解生词的意思。
3.运用学习前两课的方法读文章,了解人物的性格。
4.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教学重点:运用学习前两课的方法读文章,了解人物的性格。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
教学准备:《红楼梦》相关资料;电视剧《红楼梦》片段。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这个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文章?作者是谁?
2.学习这几篇文章我们都采用了什么方法?
3.今天我们又要采用这种读书方法来学习一篇经典的文章《黛玉初进荣国府》。读课题。
二、交流预习的收获
1.说说这篇文章改编自哪一部小说?作者是谁?你对这部小说有多少了解?
2.教师补充《红楼梦》的相关知识。《红楼梦》中写到的人物有四百多个,这些人物各具特色,对主要人物的描写更是惟妙惟肖,足见作家的功力。
三、浏览课文,说说文章都写了哪些内容?找出文章主要描写的人物
四、自学重点段落第5、6、7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王熙凤都说过些什么话?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说的?
2、学生自学,在书上作记号。
3、小组范围内交流,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5、出示思考题:王熙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小组内探究、讨论,并做记录。教师巡视。
7、小组内推举代表在全班发言。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新的揣摩人物性格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再谈课文,想想从文中你了解到黛玉是个怎样的人。
五、自学课文第1、2、3、4自然段,在书上作记号
1.交流,你从这四段中又读出了什么?
2.播放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封建贵族的奢华,了解林黛玉的谨小慎微、冰雪聪明和王熙凤泼辣爽快、圆滑的性格。
六、推荐阅读
五年级语文教师教案5
《说勤奋》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基础性诊断练习
1、审题激趣
从题目入手,先问“说”是什么意思?(谈、讲)然后告诉学生这是一篇说理文章,并让学生据题质疑: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作者是怎样来讲这个道理的?
2、读课文,理清思路
3、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具体要求: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 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直到读通为止。
(3) 读中遇到困难或疑惑,做上 记号。
二、优化新授:
1、交流讨论,领悟道理。
先让学生充分自学,精心组织讨论研究,分小组讨论,并组织学生交流。
2、矫治评讲,优化评讲。
(1)研读中心句;“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种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理解其含义。
①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成功者种的鲜花”与“汗水和心血”的比喻义。
②通过比较句子,让学生熟读成诵。
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种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2)研读司马光的故事,领会“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的道理。
品析时,先让学生查字典理解“滚瓜烂熟”和“警枕”。然后导问:司马光怎么做到“滚瓜烂熟”的,“警枕”有什么用?连连追问,步步深入,最后恍然大悟。
(3)研读童第周的故事,领会“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用以上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圈画、标注,充分感悟,大胆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即可。
三、发展性诊断练习
1、回味朗读,加深体会,再次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感悟。
2、你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写在你喜欢的句子旁。
四、自主性学习诊断
1、摘抄你喜欢的好词好句。
2、背诵课文。
3、迁移运用,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谈谈学习《说勤奋》一文的感想。
五年级语文教师教案6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
3、能从对话中得到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重点】把握访谈的主要内容,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准备】准备材料《我的童年》,学生人手一份;课前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各组交流一下读书活动的开展情况。
2、准备好课前发的材料:
阅读《我的童年》,谈一谈读后的感受。
3、比较一下《我的童年》和《窃读记》的异同。
4、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苗苗一起走进季羡林先生家,采访一下这位德高望重、酷爱读书的老爷爷,听听他对读书的见解。(板书课题)
二、做采访准备
1、说一说自己想采访的感兴趣的读书问题:
(教师做好记录)
2、讨论一下在采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礼貌问题、作记录问题……)
三、读课文,找到自己的答案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2、在季老的话语中,找到自己问题的答案。
三、感悟课文内容
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提出了哪些见解?谈谈你对这几点的认识:
⑴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⑵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不要偏科,要学好外语。
⑶进行古诗文积累。
2、这篇文章与以往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篇文章是一篇访谈录,一问一答式。
我们在访问爱读书的人时,用这样的记录方式就很好。希望同学们把我们的读书活动继续进行下去,开展得丰富多彩。
3、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小苗和大树不仅代表着苗苗和季羡林,“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能成才的内容。
四、个性阅读,独特见解
1、在小组内就感兴趣的某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还可以提出与文中人物不同的见解。
2、形成小组意见全班交流,达成一些共识,得到启发。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要求。
3、谈谈你对闲书的认识。
五、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特点
1、同位俩分角色读课文,读完后互相评价。
2、两名学生分角色一问一答。
3、全班对于他俩的读进行评价,说出理由,如:
“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们就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老先生亲切幽默、平易近人,说得形象生动,听来如临其境。
“爷爷,我和您太像了,我也喜欢看闲书。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着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从话语中可以感觉出苗苗的童稚与可爱。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对下一代青年的殷切希望与深深关爱。
……
六、学技巧,指导综合性学习活动
通过读这篇文章,说一说进行访谈活动还应注意些什么。
七、辩论
对课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闲书、学生偏科、背两百首诗和五十篇古文多不多;如果你想学好语文,先爱上阅读等问题进行辩论,说出自己的见解。
八、拓展
1、调查一下本班同学阅读的书目。
2、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五年级语文教师教案7
《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12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让学生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释题理解
1.齐读课题。
2.“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给它加上引号?
3.莎士比亚曾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作者把书比做“长生果”,与莎士比亚的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了解“阅读提示”的内容
1.默读“阅读提示”。
2.交流:想想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把你感受较深的部分多读几遍,并和同学交流体会。
3.“阅读提示”对我们学习课文有什么帮助?
下面我们就结合提示中的问题来自学课文,理解感悟。
三、围绕提示问题,自读自悟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一读,看看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2)想一想,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
(3)写一写,在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旁边写出体会。
2.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教学建议: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默读、浏览的过程中迅速把握文章主线,在细读深思中了解作者的感悟,在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写出个性化的感悟和体会。)
3.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
四、全班交流感悟,体会作者的感情
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
写:《秋天来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
2.作者在这些事情中悟出了些什么道理?(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朗读句子。)
(1)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2)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板书:构思别出心裁内容与众不同情感真实细腻借鉴模仿创造)
3.学生朗读课文中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并简单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学建议:不仅要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还要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作者描写自己读书的句子,体会她是怎样读书的,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学生交流板书: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囫囵吞枣如醉如痴)
4.有感情地朗读打动自己的部分。
五、学习和借鉴读写方法
1.作者在读书方面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吗?
2.作者在写作文方面有何经验可供我们借鉴?
3.交流:谈谈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写作文的经验对你写作文有什么帮助?
六、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