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

成浩1254分享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1

[教学步骤]

序曲: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我们学习《新闻两则》,让我们试着走进电视——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先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然后大家按照老师的方法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来当制片人

将学生分成地图绘制、场景设置、镜头剪辑三个小组,要求: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自己小组的任务。

地图绘制组:分别将西路军、中路军、东路军已占领的地方用红色标线,向前进发点用尖头标出。可以将课本上的图扫描后放大,再根据课文内容标上记号,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flash制作。

场景设置组:如果电视台想在新闻播报之后还进行一次军事访谈,请你设计一下访谈时人物的背景、服装、道具等。

镜头剪辑组:如果这则新闻出现在电视上,与新闻播音相配的画面应是哪些?

二.进入演播厅

1.当当播音员

如果你来当播音员,你在重音、语调、情感、节奏上应怎样读这则新闻?

学生自渎、讨论、交流。

重点指导:

①全文的朗读基调:慷慨激昂、豪情万丈。

②“冲破”“横渡”“均是”“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等应重读,读出一种胜利的喜悦。

“控制”“封锁”“切断”应干脆利落地重读,读出一种自豪与骄傲。

③“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应读出奚落、嘲讽的语气。

……

2.当当军事家

如果你来当军事家,你应该向观众介绍哪些方面的情况?

讨论明确:

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定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执行毛泽东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

战况分析:

二十日夜解放军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二十一日下午开始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并占领扬中、镇江、江阴,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形势预测:解放军很快会占领南京,国民党大势已去。

3.当当主持人

如果你来当主持人,你将怎样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

设计示例:

导播语:大家知道。国共和平谈判破裂后,解放军于昨天凌晨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发起了渡江战役,那么现在战况如何呢?战争又将如何发展呢?今天我们请来了的军事专家来到了我们的演播现场,下面我们就请专家来为我们分析分析。

采访问题:

①请您给观众朋友们就战况作些介绍。

②请您预测一下明天的战事。

③您认为战争还会持续多少天?

④现在的情况对哪一方有利?

⑤您认为最终的胜者是哪一方?

结束语:好,刚才专家对战争的热点和焦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战争的形势也进行了预测,那么战争究竟会怎样发展呢?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的节目,明天这个时间再会!

三.坐上观众席

如果你是观众,你需要完成如下任务:

1.你听出了新闻报道者的情感倾向吗?

2.对军事家的分析,你还有异议吗?

3.对这场战争,你好可以补充一些“”的资料吗?

四.学生仿照上面的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2

[教学步骤]

一、摘读六要素

1.知识简介

新闻的六要素指的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与记叙的要素基本相同。

①人物有时是个体,有时是群体,这两则消息的人物可能都是群体。

②时间有时指具体的某一时间点,有时也指某一时间段。

③地点有时指具体的某一个点,有时也指一段距离,要注意分别。

④事件发生的原因要仔细阅读,查找文中隐含的信息。

⑤经过和结果要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述。

2.阅读两则消息,并进行对应摘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二.摘读五部分

1.知识简介。

①标题:就是消息正文之前的题目,一般能概括消息的主要事实,有时还有引标、副标。

②导语:一般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和第一句话,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③主体:是新闻的躯干,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④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有时明显表达,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⑤结语:消息结束时总结性的话,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2.再次阅读两则消息,并进行对应摘读。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主体:

第一层: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地点、渡过人数。

第二层:写西路军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长我军士气,灭敌人威风。

第三层:写东路军渡江情况。

背景和结语暗含在主体中。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标题: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主体:

第一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军溃败的背景。

第二层:由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第三层: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黑暗。

背景:南阳为古宛县,三国时曹操与张绣曾于此城发生争夺战。后汉光武帝刘秀,曾于此地起兵,发动反对王莽王朝的战争,创立了后汉王朝。民间所传二十八宿,即刘秀的二十八个主要干部,多是出生于南阳一带。

三.摘读三特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真实性: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及时性: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

准确性: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真实性:

除豫北之新乡、安阳,豫西之灵宝,阌乡,豫南之确山、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固始等地尚有残敌外,已全部为我解放。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

及时性:1948年11月5日电

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

准确性:一年多时间内

还增加了大约二十万人左右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3

一.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泽东。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二.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地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发生在长江沿线;《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发生在地处中原的南阳。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名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介石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有别:《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三、将自己的发现写成小段的鉴赏性文字。

[资料整合平台]

1.课文背景资料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课文扩读材料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毛泽东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巳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4

●教学目标

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课前准备

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主席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教学设计

(导入课文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定)

(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

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主席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

整体感知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

序报道,为什么?

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只要把记叙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拓展延伸

教师导学:要求学生快速默读第二则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了解新闻内容。再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新闻知识学习第二则新闻,并提出思考题。

默读第二则新闻,理清记叙的六要素。

运用所学的新闻知识具体分析第二则新闻,并说说两则新闻在写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品味两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完成课后练习三。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全班交流,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给予鼓励。

教师小结

《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

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布置作业

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5

一、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二)、能力培养点

1、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三)、情感体验点

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二、 教学设想

重点:掌握新闻知识。

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思路: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三、 媒体平台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仪、DVD机;多媒体课件。

四、 课时安排

三课时

五、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本课目标

1、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掌握新闻常识,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以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的背境导入。

2、课前热身:

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 ) 要塞( ) 阻遏( ) 锐不可当( )

b、解释下列词语

业已: 锐不可当

3、合作探究:

a、整体感知:介绍本课内容梗概。

b、四边互动:

互动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

明确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

互动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

互动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互动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互动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互动6: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进攻作战的,为什么先说东路军,再说路军?

互动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

互动8: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面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互动9: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4达标反馈:讨论课后练习三。

5、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三)、延伸拓展

到图书馆或利用其它的方式查阅当年报道解放战争的新闻史料,摘录其中的导语部分,并注明出处。

第 二 课 时

教学设计:

一、新闻复习,激趣引读。

电视,以其五彩缤纷的视频、极富渲染力的音响、精彩的制作、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而新闻,又是电视节目中的重头戏,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则新闻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二、朗读积累,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概述各部分主要内容。

三、比较阅读,理解提升。

1、找同

分别阅读两则新闻,将两者相同的地方找出来。

文体相同:都属于新闻(借此可以介绍有关新闻的文体知识)。

作者相同:两则新闻的作者都是毛。

目的相同:鼓舞士气,指明方向,争取进一步的胜利。

主旨相同: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大背景相同:都处于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阶段。

……

2、找“不同”

具体时间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写于1949年4月2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前一天;《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写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前夜。

具体写法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巧用对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与敌军的节节败退形成对比;《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妙用暗示,关于历史上南阳所发生的重要战事的介绍,点明南阳位置之重要,暗示出南阳解放的重大意义及蒋的暗淡前途。

构思特点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总括千里战线,分步叙写,多而不杂;《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勾联历史与现在,纵横挥写,引而有度。

语言风格不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大气磅礴,如“百万”“均是”“占领”“控制”“切断”等;《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广博儒雅,语言含蓄,如“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四、新闻朗读,语言品味。

1、新闻朗读: 看谁读得好

活动过程:主持人一名,评委3—5名,(其它同学可模拟电台播音员,按新闻播音的要求,开展朗读比赛。)既很激动又很庄重地来朗读全文,

2、语言品味: 学生进一步品读课文,体会新闻的语言特点,提高阅读能力。

①语言的准确、概括。(所谓准确,就是要准确反映事实。)

②语言鲜明、富有感情色彩。

第 三 课 时

五、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1、合作探究: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的要素,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六、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课外延伸:

①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体裁——新闻,请联系本课的学习谈谈你对新闻的认识。(200字左右)

②就现代战争的话题谈谈你的认识,并整理在练习本上。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编备课教案文档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汇集五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学计划五篇

2021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备课精编详案五篇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计划2021

初中人教版语文八年级教学计划2021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021

初中语文九上教学计划2021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知识详解有哪些

初二语文课文备课教案案例参考五篇

    183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