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同步教案
教案反映出的课堂教学设计特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教学处理策略、教学活动过程(导入、讲授新课、练习反馈、小结等环节)的处理、教学媒体、形成性练习的设计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同步教案。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同步教案1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 进一步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一代伟人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了解中国近代史。
2、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二、导入课文。
1.出示毛泽东少年时所作的诗: ▲幻灯二
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zhǐ)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
自由读。
2、你读明白,毛泽东当时有怎么样的志向?
提名说——学成名,
从后两句你读懂了什么?
——任何地方都可以埋自己的尸骨,这是何等的豪情呀。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理解了这首诗,再读,我相信你一定会更加豪情万丈!
3、毛泽东很善于用诗词表情自己的宽阔的胸襟和内心丰富的情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如此,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不过,领袖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同步教案2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认识本课4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颈联中的“暖”“寒”的含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现在我们国家主席是谁?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 生自荐回答。
师小结、补充,简介毛泽。
2、、板书课题,简介写作背景。
二、检查预习:
1、了解“七律”
根据学生预习情况,出示课件,适当讲解。
2、指名说说对长征的了解,出示长征地图。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读的四个生字,指名读,齐读。
4、指名读课文,集体评价。
5、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想一想,说一说;指名说。
三、精读课文:
1、诗中具体写了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那些困难?
请认真读书,边读边标画。
同位交流。
集体交流,师点拨。
四、指导书写:
1、学生书写自己最喜欢的诗句。
2、展示、评价。
五、总结评价:
1、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2、教师评价学习效果,强调重点。
六、布置作业;
必选:背诵《七律·长征》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同步教案3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只等闲、逶迤、磅礴、万水千山”的意思;初步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2、简单了解本课写作背景和律诗的特点,能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前四句诗句内容,体会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坚韧顽强的的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同学们,长征是什么意思?(漫长的征途)
长征还有一个特殊的意思,你们知道吗?→出示资料图片(板书长征)→请学生读PPT
是啊,正是因为这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洗礼,红军才浴火重生,走向辉煌。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红军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经受无数次险阻考验,当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毛泽东写下了《长征》这首壮丽的诗篇。同学们,今天让我们走进长征,感受长征精神。
二、朗读全诗,感知诗意。
1、投影全诗,请学生自由读,要求读的通顺,掌握生字词读音。
2、诗歌要读的感人,就要读出停顿,读出节奏,现在我们请同学来读读看。
3、学生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停顿(出示标明停顿的全诗)→再请学生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要求能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读出气势。 4、读的时候为什么会朗朗上口?
→回忆《泊船瓜洲》、《秋思》→押韵(简介什么是七律,七律押韵的讲究) 七律: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一般逢偶句押平声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律诗的四联,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
5、本课文押的什么韵?
“an”韵。【韵脚】“难”、“闲”、“丸”、“暖”、“寒”、“颜”
6、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三、品味诗句,感知诗情
1、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啊,其中的艰难困苦多的难以想象,让我们来看看革命先辈们的长征路线吧。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同步教案4
《七律长征》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弄懂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从中领会全诗表达的大无畏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
2. 体味语言铿锵有力,朗朗上口,音乐性的特点,以及对仗的严谨。
教学准备:
1. 了解长征的背景
2. 搜集毛泽东的诗词。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需重新设计个有特色的导入语
二、1、作者毛泽东需稍稍介绍(可请学生先说)
2、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为了走上抗日第一线,挽救中华民族。解放全国人民,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红军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南部的瑞金、雩(yú)都等地出发,向陕北进行战略转移,就这样开始了震惊全世界的空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三、 解题并介绍七律的特征,学生齐读感受律诗的节奏和韵律。
四、 解读诗歌
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开头两句表现了红军战士对敌人和对困难怎样的态度?
明确:在战略上对敌人的蔑视、对困难的藐视,变现了一种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诗句中首先肯定“远征”是困难的。但红军的回答是“不怕”。这是多么有力的回答!接着诗人把遇到的千万件困难,只用“万水千山”四个字加以概括,对“万水千山”所概括的困难的态度是“只等闲”。也就是“没什么”的意思。“不怕”和“只等闲”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塑造红军战士那种蔑视敌人藐视困难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的。这两句,实际上就开门见山地点出了全篇的中心思想。
2. 如果说前两句是全诗的总纲,那么由三、四句开始是分述,也是对前两句的具体描写。那么诗歌具体描写了红军长征中要面对的哪些困难呢?
明确:“弯弯曲曲五岭山、高大的乌蒙山、险要的金沙江、凶险的大渡河、终年积雪严寒的岷山”。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弯弯曲曲,高高矮矮。在红军看来,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是把藐视困难的思想的具体化、形象化。两个动词“腾”和“走”,使静的高山峻岭跃然纸上这种反衬的写法,就把红军战士飞越天险、复夺雄关的神威,琳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五、 总结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可请学生说说,教师再总结)
问:这首诗歌无论从内容和艺术来说,都有很高的价值,你觉得这首诗写得好的地方在哪些地方?
六、最好稍稍拓展一下,毛泽东的乐观主义精神和英雄的豪迈的气概还在他的哪些诗歌中体现?说说一两句即可。
七、布置作业。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同步教案5
《最后一分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是教学的难点。
三、课前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景等
四、课时准备:1课时
五、教学过程
(—)谈话交流:同学们,请回想一下我们三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东方之珠》,它告诉我们什么内容呢?(香港是东方的明珠)
出示课件:香港风光图片及中国地图,了解香港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曾经隶属于广东省。
然而它却曾经被帝国主义列强占据了长达150年之久。这是为什么呢?你们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吗?
(二)展示资料
1、 割让历史:出示课件:三个不平等条约。
一百多年前,英国侵略者靠鸦片加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香港被长期割让给英国。虽然有血气的华夏儿女奋力反抗,但终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导致中华民族的近代史被打上了痛苦、屈辱的烙印。英国的殖民统治,给香港人民留下了数不清的苦难与屈辱。
度,50年不变。区花是紫荆花,行政长官是董建华先生。
(三)、导入新课
公元1997年6月30日午夜。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会展中心五楼大会堂。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一个半世纪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一刻的激情吧!。
(四)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诗歌,想想“最后一分钟”指的是什么时候?文中4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读后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指名说
对中国人民来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是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由紫荆花绽开的特区区旗相伴冉冉升起的时候。因为,从这一刻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它象征着百年国耻,一朝得雪。
(3)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迅速浏览一遍诗歌,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