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教案
推荐文章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导入: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导,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初中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天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
题解:“寡人之于国也”原句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谦词,今义是形影孤单的人,即孤家寡人。“焉”“耳”“矣”均是文言句末语气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原句是主谓句,感叹句。“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语。“之”,用于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提顿语气,强调介宾短语的意义。
有些书编入这篇文章取成语名“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错误或缺点,只是程度轻一些,却在讥笑别人。另有成语“弃甲曳兵”也出自这篇文章,常用来形容败逃的狼狈相。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他生活在战国中期,兼并战争非常激烈,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曾游说各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著书立说,有《孟子》一书(现存七章)传世。——见初中《语文》第五册。
孟子是孔子之孙孔 的再传弟子,孟子的出生距孔子的去世100年左右。孟子曾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成他的政治理论“仁政”,主张行“王道”。“仁政”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用这种办法统一全国就是“王道”。“仁政”的具体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恢复井田制。“仁政”的政治理论是“民本论”,哲学理论是“性善论”。孟子曾游说魏、梁、齐、宋、鲁等地。宣传他的“仁政”“王道”的主张。
战国中期,各诸侯国都在讲究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孟子却讲“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是脱离实际,加之孟子自己的知识分子的傲骨,不肯趋炎附势,故他的主张不曾被诸侯采纳。《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说他:“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孟子》现存七章,全面反映了孟子思想。孟子一向被认为是儒学正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元文宗封他为“亚圣”。《孟子》七章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腾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孟子》的篇名和《论语》一样,都是摘取每章开头几个字眼命名,没有特别意义。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把每篇都分为上下两部分,故有《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的篇名。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论语》文字简约、含蓄,《〈论语〉六则》最显著,《孟子》却以雄辩著称,文势磅礴,感情激越。所以说《孟子》给人的感觉是侃侃而谈。
《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情感强烈,文笔犀利,论辩性强;(2)论证手法灵活善变,或开门见山,或迂回曲折,巧妙控制论辩方向,驱诱论敌就范;(3)巧用比喻,使枯燥理论具体、生动,富有可读性,说服力;(4)文辞方面富于铺陈扬厉,时露尖刻,句式喜用排偶,笔锋咄咄逼人,文酣畅淋漓。
课文《寡人之于国也》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谈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主张“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离娄上》)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社会兵员缺乏,劳力不足。各诸侯国也就处心积虑的争夺人力。梁惠王也不例外,他采取了一些体恤百姓的措施,以求吸取人力资源,但收效甚微,故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却“民不加多”的疑问。孟子借梁惠王的疑问,或说是心理需求,宣传自己“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德育目标
结合本文学习,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相关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预习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师生共同分析1~4段,背诵1~4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文题)
二、孟子生平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生浏览、把握背景。
四、熟读课文
1.放录音两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1)选出加点字音、形正确的一项( )
A.养生丧(sānɡ)死 不可胜(shènɡ)食 庠(xiánɡ)序之教
B.饿莩(piāo) 龟玉毁于犊(dú)中 孝悌(dì)之义
C.数(shù)罟不入污(wū)池 然而不王(wánɡ)者
D.鸡豚(tónɡ)狗彘之畜(xù) 数罟(ɡǔ)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A.河内凶(荒年) 曳(拖着)兵 谷(稻谷)不可胜(尽)食
B.庠序(学校) 孝悌(孝顺父母)
斧斤(砍伐树木) 洿(浊水不流)池
C.饿莩(死人) 王无罪岁(年岁)
狗彘(母狗) 鸡豚(养猪)
D.勿夺(抢夺)其时 移粟(泛指谷物) 涂(通“途”,道路)有饿莩
(选两名学生回答,明确)
(1)A(B.莩piǎo;犊—椟;悌tì C.数cù;污—洿;王wànɡ D.豚tún)
(2)C(A.谷:粮食;B.孝:孝顺父母;悌:敬爱兄长;斧斤:斧子D.全对C.饿莩:饿死的人;罪岁:归罪于岁;彘:猪;豚:小猪)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5.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习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成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五、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学生明确。
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研习第1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学生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学生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3)朗读指导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
提问: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学生讨论并交流。
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平低下,造成人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研习第2、3、4段
(1)学生齐读2、3、4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板书:
(3)朗读指导
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设喻一段应读得慢一些,语气应平缓。“则何如”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惠王不知是计,回答“不可”语气平常。当梁惠王进了圈套之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有潜台词,读时语气要从容。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低和。
学生尝试背诵2、3、4段。
教师提示应重点掌握的词语:①填然鼓之 ②弃甲曳兵而走 ③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④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1~4段。
2.理解掌握重点词语。
3.熟读5、6、7段。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困惑,从应试角度出发,似乎应注重文言字词,而这样的课会显得较枯燥.而对学生而言,文言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字、词、句、段、篇无不有待积累,有积累而后有比较、有感悟,而把这一切统一起来的方法便是诵读。
《寡人之于国也》是必修三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篇幅短,语法简单,学生很容易读懂。因此,我把诵读指导作为主线,采用思想串字词的模式,在串讲中突出重点字、词句,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诵读时间,从而达到基本成诵。最后通过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为第二课堂的内容做准备。在这堂课中,有一些闪光点:
1、课堂思路清晰,过渡衔接自然,重点突出,既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及特殊句式的特点。
2、诵读指导详细,学生朗读文章的气氛较浓厚,并通过阅读引导学生贴近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思想。
3、作业设计巧妙,既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又让学生对文言句式有较深的感悟。
当然,在这堂课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导语有其可取之处,但所用时间过长。
2、如果学生事先没有充分地预习课文,那么这节课将难以进行。
3、内容安排较多,时间比较紧凑。
教学的方向: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一篇文章的方向,明确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先要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文言句式。其次是了解孟子施行王道、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和具体措施。再次是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论辩方法。
二、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1、本文诗篇文言文,文言文重在朗读和背诵。同学们在课前就已经反复朗读几近成诵,课堂上仍应该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我语言的节奏和文言语言特点以及文言语气词的语气。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学生很容易读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这里的“然而”并非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转折连词,而是“这样却”的意思,它是两个词。又如,第五段每句末几乎都用一“也”子,而第六段则几乎是“矣”字,此两者语气不同,表达的情感内容也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认真体会。
2、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具体教学中让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理清作品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查找、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4、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让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互相讨论、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意识。同时,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5、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如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善用比喻的论辩方法,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6、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合作中切磋,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学习。如小组解析疑难语句,对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联系历史和现实,结论虽不一定准确、全面。但在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值得改进: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学生课外阅读、搜集相关材料不够,今后应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课堂上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进来。今后应着重思考如何才能调动所有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寡人之于国也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