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点总结

业鸿3932分享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总结

在《三峡》中首先要把文章中出现的生词进行熟练掌握,其次就是对于一些重点词语。如:略无缺处、亭午、夜分、绝巘、属引等词的意思。掌握本节课中词类活用的词语有哪些。素湍绿潭中“湍”形容词作名词,是急流的意思。虽乘奔御风中“奔”动词作名词,意指奔驰的马。晴初霜旦中“霜”名词作动词,指结霜。在本课中还要掌握一些古今异义的词语,如:绝对、自、清、至等,这些内容要求学生们在课下自己总结。

在《短文两篇》中药掌握的重点词汇有:五色交错、四时、夕阳欲颓、但少闲人、相与、与其奇者、晓雾将歇等。词类活用有:夕阳欲颓中的“颓”是形容词作动词,意思是坠落。相与步于中庭的“步”是名词作动词,散步。古今异义的有晓雾将歇的“歇”古代的意识是消散,现代的意思是休息,停止。除了这些词汇之外还要掌握文章作者的常识知识,陶弘景和苏轼的相关资料。

在《观潮》里的重点词汇有:既望、际天、沃日、披发文身、人物略不相睹、万仞、方其远处海门等。此类活用的有皆披发文身中的“文”是名词做动词,意思是画着纹身。天下之伟观中的“观”是动词作名词,意思是景观。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

21课《孟子》两章

《富贵不能淫》

1.文学常识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注: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宋朝朱熹把《孟子》《论语》《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针对景春所谓的“大丈夫”形象,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倡导儒家的仁义礼智。

3.重点字词

衍(yǎn)

丈夫之冠(guàn)

淫(yín)

通假字

往之女家(“女”同“汝”,你。)

古今异义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古义:真正,确实:今义:诚实)

父命之

(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

丈夫之冠也

(古义:成年男子;今义:女子的配偶)

一词多义

戒:

戒之曰(告诫)

必敬必戒(谨慎)

之:

往之女家(动词,到)

妾妇之道(助词,的)

与民由之(代词,指正道)

词类活用

威武不能屈

(使动用法,使屈服。)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形容词使动用法;苦:使……痛苦;劳:使……劳累;饿:使……饥饿;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2.重点字词

舜(shùn)

畎(quǎn)亩

胶鬲(gé)

曾(zēng)益

拂(bì)士

通假字:

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古今异义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

富贵不能淫

(古义;使……惑乱、迷惑;今义:淫乱)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捣土用的杵;今义,建筑,修建)

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今义:军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征验,表现;今义:走远路(多指军队);讨伐)

征于色,发于声,面后喻

(古义:了解,明白;今义:比方)

一词多义:

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显露)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介词,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介词,给)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介词,在)

拂:

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

士:

管夷吾举于士(名词,狱官)

入则无法家拂士(名词,贤士)

3.重点语句翻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体肤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情不顺。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翻译: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并在声音上显露出来,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常常都有灭亡的危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惊动,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所没有的才干。

22课《愚公移山》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重点词语解释

年且九十

且:将近

惩山北之塞

塞:阻塞

出入之迂也

迂:曲折,绕远

聚室而谋曰

室:家

吾与汝毕力平险

汝:你们

杂然相许

杂然:纷纷

许:赞同

其妻献疑曰

献疑:提出疑问

以君之力

以:凭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曾:连……都……

损:削减

丘:土堆

如太行、王屋何?

如……何:把……怎么样

且焉置土石

且:连词,况且

焉:疑问代词,哪里

投诸渤海之尾

诸:之于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荷:扛

夫:成年男子

叩石垦壤

叩:敲,凿

始龀

龀:换牙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易:交换

节:季节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心:思想

固:顽固

彻:通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穷匮:穷尽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负:背

3.通假字

甚矣,汝之不惠

“惠”通“慧”,聪明

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没有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放置

无陇断焉

“陇”通“垄”,高地

23课《周亚夫军细柳》

1.文学常识

司马迁,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叙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鲁迅赞《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对汉武帝亲自巡视、慰劳细柳军场面的描写,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3.重点字词

棘(jí)门

彀(gòu)弓弩

弩(nǔ)

按辔(pèi)

嗟(jiē)

曩(nǎng)者

被( pī)甲

车骑(jì)

作揖(yī)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穿着。

改容式车

“式”通“轼”,扶轼。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句末语气词,可译为“吗”

词类活用:

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

介胄之士不拜

介胄:名词作动词;穿戴盔甲

一词多义:

使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名词,使者、使臣

使人称谢动词,派遣

军细柳动词,驻军、驻扎

上自劳军名词,军队、守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名词,军营

不闻天子之诏名词,皇帝发布的命令

使使持节诏将军动词,宣告、告诉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动词,作为、封为

天子为动介词,被

已而之细柳军动词,往,到……去

不闻天子之诏助词,的

称善者久之音节助词,舒缓语气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介词,把

以备胡介词,用来、来

将以下骑送迎用在数量、方位前表界限

请以军礼见动词,用、行

古今异义:

将军亚夫持兵揖

兵(古)兵器;

(今)士兵

将军约

约(古)规定;

(今)大约,表估计;或条约、邀请等

军中闻将军令

闻(古)听从;

(今)用鼻子嗅

使人称谢

谢(古)告知;

(今)感谢

其将固可袭而虏

固(古)必定;

(今)坚固,顽固

4.重点句子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译文:不久,(皇帝的车队)前往细柳军营,军营的将士都身披铠甲,(手持)磨得锋利的兵刃,挽弓搭箭,(戒备森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译文: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手持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要进军营慰劳三军。”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营门(让皇帝的车队进来)。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先前(看到的)霸上、棘门的军队,像儿戏罢了,其将士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获。至于亚夫,岂能被侵犯?”(说罢)连连称赞不已。

5.重点内容

周亚夫将军是一位怎样的将军?

答:治军严格、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不卑不亢

文中在塑造周亚夫形象时,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呢?

答:

正面描写:“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侧面描写:“将军令曰”“将军约”

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上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对比一:细柳军与霸上军及棘门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不得入”“又不得入”“乃传言” ——军容严整,常备不懈,严阵以待,军纪严明。“直驰入” ——军规松垮,守备松懈。

对比二:文帝及随从入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天子乃按辔徐行” ——治军有方,令行禁止。“直驰入” ——军纪松弛。

对比三:三营将领

“持兵揖”、“以军礼见” ——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将以下骑送迎” ——众将士受宠若惊,竭尽逢迎之能

24.诗词五首

1.文学常识

陶渊明: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他被后人称为“田园诗人”。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称少陵野老。被后世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及“三吏”“三别”等。

李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代表作有《雁门太守行》。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婉约派代表词人,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醉花阴》。

2.思想主旨

《饮酒》: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他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和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春望》:通过描写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抒发了作者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

《雁门太守行》:诗人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赤壁》:这首咏史抒怀诗,借对赤壁之战的评述来抒发诗人的自负感慨,吐露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抑郁不平,也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偶然的侥幸。

《渔家傲》: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梦游的方式,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充分显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3.重点问题

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是诗人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采菊东篱下”本是写实,因为陶渊明爱菊,寄予菊花以高洁的情致,菊花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东篱”则象征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而“南山”在现实里和陶渊明的精神上都显然是世俗尘网的对立物。陶渊明以其高洁的情怀、悠然的情兴会心于南山,物我两忘,怡然自乐。

赏析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移情于物,因感时伤怀,思家之苦,即便是站在花前,也无心观赏,反而对花溅泪;即使听到悦耳的鸟鸣,也无意倾听,反而会因鸟鸣而惊心。这就是“以乐衬哀”的反衬手法。

赏析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黑云压城城欲摧”,用比喻和夸张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向日金鳞开”,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

赏析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是议论。杜牧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杜牧之所以这样写,除了为表现出非凡的见识,还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迈胸襟。诗人从反面设想入手,化实为虚,评析历史,突出中心,讽喻统治者。

赏析名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环境描写。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初二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

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二人心有灵犀。

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8.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

9.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清静、舒适、愉悦。

10.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11.“何处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怎样微妙复杂的感情?(文尾通过“闲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寻求解脱的旷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

12.结尾惋惜无人赏月,暗示了什么?

世人大多热中名利,为俗务所累。


初二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一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整理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必看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总结必看

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知识点必看

初二上册语文考试常考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1最新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初二上学期语文知识点必看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知识点汇总

    199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