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

业鸿0分享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沪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对的是()(2分)

A.提防(tí)脂粉(zhǐ)惊骇(hài)

B.绥靖(sūi)溃退(kùi)丰功伟绩(jī)

C.诘问(jié)星宿(xiù)惟妙惟肖(xiào)

D.环绕(rǎo)瞥见(piē)锐不可挡(dāng)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治裁晨曦血腥闪烁

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

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

D.孤苦伶仃纳粹鞠恭铁锈

3.下列加线词语使用妥当的一项是()(3分)

A.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B.从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举足轻重的小事,绝不能掉以轻心

C.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D.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4.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B.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最主要的要素。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旅游精品线路

B.绿树葱茏,树上的鸟儿大约有一百多只。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劫一空。

6.常识及诗词默写填空(5)

(1)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芦花荡》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体裁)

(3)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4)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2字)(3分)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飞行25分钟后,星箭分离,“嫦娥二号”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是我国首次运用火箭发射技术成功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轨道。“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课内阅读(14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⑨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__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我军前锋,业已()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8.按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应填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2分)

9.从新闻主体中找出两个表现我军雄伟气势的词语。(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至发电时止”从新闻特点的角度考虑,它的作用是什么?(2分)

11.本段共17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②/③一/一

B.①/②一⑦/⑧一

C.①/②一⑤/⑥一

D.①/②一⑨/⑩-

12.本文第、两句话蕴涵的感__彩是()(2分)

A.嘲讽B批评C斥责D抨击

13.“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14.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谈谈这段议论在文中的作用。(2)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16分)

菜花(孙犁)

①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俗话叫做菜怀胎。

②慢慢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安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

③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__。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__了。

④今年春天,因为忙于搬家,整理书籍,没有闲情栽种一株白菜花。去年冬季,小外孙给我抱来了一个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像童年时常做的那样。也因为杂事缠身,胡乱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了。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不少蜜蜂儿。

⑤这也是一种菜花。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正当花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⑥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地光明。我高兴极了,把菜帮菜根修了修,放在水盂里。

⑦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这是天赐之物。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二亩,是一望无边的。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

⑧一九四六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__,百头,千头,万头。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幅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逝世了。临终,告诉我,把一处闲宅院卖给叔父家,好办理丧事。

⑨现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

⑩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

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15.文章描写三种菜花.其中白菜花的外在特点是什么?(不超过25字)作者赋予菜花的美是怎么样的美?(3分)

答:白菜花的外在特点。作者赋予了菜花的美。

16.本文写菜花,为什么除了写大白菜,还要写大旱萝卜和油菜花?(分条说明,不少于2点)(3分)

17.第⑧段作者无限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的父亲,为什么花大量笔墨回忆父亲?(3分)

18.文题"菜花",从文章结构的角度看起了什么作用?它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什么?文章主旨是什么?(4分)

19.“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这句话富有象征意义,它形象的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鲁迅先生说过:人类历史是“血战前行的历史”。历史的前进总是伴随着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战争有正义的,也有非正义的;有保卫战。也有侵略战。不同类型的战争向人们展示了同样的事实:__。

你理想中的和平世界是怎样的?请以“我心中的和平”为题作文,要求想象合理,内容充实。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

1、C2、B3、A4、A5、.A

6.(1)《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2)孙犁小说

(3)阳春布德泽

(4)诗词示例:①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②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7、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成功。

二、

(--)

8.占领控制封锁切断

9.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10.明确具体地交代时间,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

11.A12、A13.主观原因:另一方面……都很泄气;客观方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14.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15.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静.没有香味,色彩单调平凡

16.从不同角度表现主题,突出主旨;后两者是对前者的衬托

17.因为“父亲”平凡的人生、平凡的生活与菜花的象征意义相似

18.作为文章线索;象征平凡而美丽的事;借菜花表明自己对平凡而美丽的事物的赞颂和对往事的回忆

19.形象地说明人生丰富多彩,有着广阔的空间,人人都能根据实情施展自己的才能。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芦花荡》】

一.积累运用

1.A

2.(1)犁铧黎明梨树(2)船舱沧海抢劫(3)烧水阻挠浇花

(4)树梢稍微俏皮(5)穿梭俊美疏浚(6)竹篙蒿草嵩山

3.(1)渗——惨林林——淋淋(2)窜——蹿窜——蹿

(3)末——抹(4)错——措

4.(1)心里描写(2)肖像描写

5.C

6.B

7.撑奔着飘

8.示例:让我们做根的事业吧,把养分输送给叶和花。

让我们做土的事业吧,把千万棵花孕育的根深叶茂。

9.B

(二)阅读鉴赏

(一)1.“一声一声想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这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老头子内疚到了极点,痛苦到了极点,他感到耻辱,无地自容。

2.因为他感到自己没有顺利完成任务,自己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觉得没脸见部队。与“过于自信与自尊”一句照应。

3.衬托老头子因女孩受伤而自责、失落的心。飒飒的风响正像老头子不平静的心。

(二).“苇叶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捉鱼用”(眼前看见到的苇是实写);“我走在淀边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回事苇的世界”(想象和联想的苇,则是虚写)。

作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把人和苇紧紧结合在一起,既富有地方特征,又把斗争的环境和斗争的场面交融在一起,使形象鲜明,象征意义更加具体突出。

2.荷塘朱自清知识海洋

3.仇恨是一个:根据地人民对日本鬼子切齿的仇恨:爱是一个:老百姓对子弟兵的关心爱护:智慧是一个:巧妙掩护干部免遭敌人搜捕。这句话突出了采蒲台妇女们仇恨日寇、爱护战士、机智勇敢。

4.D

【《蜡烛》】

一.积累运用

1.(1)fú(2)jiào(3)pǎi(4)lì(5)pú(6)yè

(7)xīn(8)jū(9)chàn

2.fú拂晓fú仿佛lì瓦砾shuò铄金

là蜡烛là腊月jié竭力xiē歇息

3.(1)精神疲乏,气力使尽,形容高度疲劳。

(2)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长久流传,永不磨灭。

(3)严肃而恭敬

4.×√×√√

5.略

6.A

二、阅读鉴赏

(一)1.表现了敌人的凶残,表明“方场”区域处在危险的境地,更衬托老妇人不顾危险埋葬战士的爱心。

2.看到战死的士兵,老妇人有失去亲人的悲痛,情感都郁积于心,很想说出来。

3.“直着身子”是因为她的年老,不能匍匐,也不能快跑。

这一举动表现出老妇人“一定要为战死的孩子祈祷、安葬,哪怕牺牲生命”的内心活动。

4.多年轻、多勇敢的孩子,不能让你孤零零地独自在这儿。(答案不)

(二)1.一位德国母亲收留交战的美、德士兵。平安的度过了一个圣诞夜。

2.“这回事”指相互为交战双方的这一事实:“孩子们”指德国兵和美国兵。

3.母亲亲眼看到不共戴天的敌人能够友好的相处,非常高兴,她相信两国人民之间没有仇恨,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所以很“激动”。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勇敢、慈爱、富有同情心、有着博大胸怀的人。虽然她是德国人,但她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她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因此,当美国士兵像向她求救时,她才会置生死于度外,毫不犹豫的收留他们,并杀掉家中的公鸡来款待他们。这位母亲是伟大而可敬的。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1.jǐyǔ琉璃fàláng

缭hài曦瞥jiè箧

2.(1)CDAEB(2).BC(3).A

3.提示:任选文中的句子,注意对美法联军的“赞誉”是反语,反话正说。

4.击败——打败大胜——小胜力挫——力克

5.不可名状仿佛

6.B

二、(一)1.亚洲文明的代表或亚洲文明的象征。

2.总评,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3.因为圆明园是幻想艺术的代表作,用“诗人”修饰“建筑师”是为了强调其富于幻想的特点。

4.凸显出侵略者行径的野蛮。

5.圆明园虽然当时是__,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

(二)1.(1)在这里体验品味、领悟、研究的意思。

(2)这里运用了借喻,指圆明园被焚毁。

2.第一部分总的介绍圆明园的美丽,却被英法联军焚毁;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大水法”这一景观;第三部分具体写汉白玉的精神。

3.文中用圆明园的“原本”的样子和现在的残骸进行比较,以此来英法联军的卑劣行径。

5.“他觉得这奇观不应该在不文明的大清帝国,他觉得中国人不配享受这大水法。”这里刻画了英法使臣马戛尔尼阴暗丑陋的内心世界,他的骄横,他的强盗逻辑,他的贪婪卑劣的心理都很具有代表性。文章通过对此人的描写,来揭露西方列强的本质,使人窥见了历史的悲剧皆源于罪恶的心理。

6.赞美汉白玉宁愿粉身碎骨,也不苟且偷生。实则赞颂中国人的气节。

【《亲爱的爸爸妈妈》】

2.(1)键——健(2)型——形(3)溶——融

3.(1)CBA(2)DACB

4.(1)排比(2)设问(3)比喻(4)拟人

5.B

二、(一)1.孩子们被残杀前上课的情景。写出了孩子们的生命活动,寄托人们对孩子们的怀念和对法西斯灭绝人性的暴行的控诉。

2.“世世代代”‘人’字加引号起强调作用,强调人的价值及生命的尊严。

3.作者是华裔作家,一颗“中国心”使她联想起南京__,联想到自己的同胞曾经经历过深重苦难,也表明和平是全世界人民共同向往的,全人类都要警醒: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__了。

4.略

(二)1.C

2.D

3.表现了人物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4.不矛盾。踏实自尊自爱的人,他之所以偷食物是迫于无奈,不得已而为之。

5.C

【《阿长与<山海经>》】

1、积累运用

1.惶lǔ悚dan琐shuāng慕hai诘pīzēng炙

2.A

3.(1)辟头(2)渴慕(3)震悚(4)疏懒

4.B

5.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二、阅读鉴赏

(一)

1.第一层(第1段):写作者给阿长说《山海经》。

第二层(第2~5段):记叙阿长买来《山海经》及作者的感受。

第三层(第6段):写《山海经》是我心爱的宝书。

2.表现“我”十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我”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的原因。

3.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表现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敬佩我爱戴。

4.因为对这四本书“我”曾经那么“渴慕”“念念不忘”而没法得到。如今,却由一个自己不抱任何希望的人买来了,当然会视为宝书了。

(二)

1.都给别人做佣人,都有着凄苦的人生,都有善良、质朴、宽厚、仁慈的品质,任劳任怨。

2.老哥哥勤劳、善良、正义,同事还具有质朴、宽厚、仁慈的品质,而且任劳任怨。

3.老哥哥在“我”家辛辛苦苦劳累了一声,却常挨骂,看祖父的冷脸,人老体衰时背祖父赶出大门。

老哥哥走时,“我当时的心比老哥哥的心还不好过,真想给老哥哥讲讲请,可是望一下祖父的脸,心又冷了”。

4.“我”热爱、同情、惦记、怀念老哥哥,对老哥哥有这深厚真挚的感情。

【《背影》】

2.(1)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2)凄惨暗淡,不景气。

(3)犹豫。

(4)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不能自已: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

3.(1)√(2)×(3)√(4)√

4.D

5.A

二、(一)1.父亲坚持送“我”到车站,送“我”上火车。

2.因为他爱子情切,别人去不放心。

3.表明父亲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4.这两个“聪明”的意思都是糊涂。表明“我”痛恨自己当时未能体会父亲的深情。

(二)1.jǐlùxiǎngbó

2.为下文写那位父亲托孩子骑在自己的脖子上看电影做铺垫;同时也是与后文形成对比,今昔相比照,父亲由年轻的电影迷变成“不想凑什么热闹”的老人,由那时能托起我看电影的健壮变成了如今的花白头发的驼背。

3.平日的生活里“我”很难记起,很难注意父亲表达父爱的方式,因为对这“爱”似乎已“习以为常”了。可是,眼前这位父亲的举动勾起了我对童年,对这相似一幕的回忆,而这一举正是浓浓的父爱啊!

4.父爱如山,父爱是海,无论我们长多大,无论我们走到哪,无论我们飞多高,父亲无私的爱会永远伴我们左右,而父爱是无价的,父爱的高度是无法丈量的,因为父爱是没有终点的。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篇一】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新闻两则》

一、积累运用

1.dāngdíjiānxiùèsuíjìngwénhuángyù

2.(1).ABAA(2).ABAB(3).ABBA

3.溃退——军队没有抵抗能力,纷纷败散

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坚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

阻遏——阻止

企图——图谋、打算

4.C

5.C

6.(1)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毛泽东新闻稿

7.略

二、阅读鉴赏

(一)

1.电头。交代了发电的时间、地点及通讯社名称。

2.从“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到“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冲破敌阵”和“横渡长江”。

3.概括了战线之长,胜利之大。

4.“不含”两个字用在表明地点的句子内,语义明确,不产生歧义。

5.中路军发起进攻的时间最早,首先突破敌军防线,24小时内全部渡过长江。

6.从“此种情况”到“有很大关系”。赞颂我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同时分析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的原因,揭露国民党__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

(二)

1.南京完全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灭亡。

2.导语:“国民党22年……宣告灭亡。”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概要。

3.第一层:“人民解放军入城后……献花致敬。”大意:群众欢迎解放军的热烈场面。

第二层:“人民解放军已布告安民……开门营业。”大意:解放后的南京,社会秩序稳定。

第三层:“在发起渡江……有组织的抵抗。”大意:对这一事件的评论。

4.记叙和议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是对的,但是也并不排斥议论,适当的议论可以对事实作出必要的分析和评价。

《芦花荡》

一、积累运用

1.A

2.(1)犁铧黎明梨树(2)船舱沧海抢劫(3)烧水阻挠浇花

(4)树梢稍微俏皮(5)穿梭俊美疏浚(6)竹篙蒿草嵩山

3.(1)渗——惨林林——淋淋(2)窜——蹿窜——蹿

(3)末——抹(4)错——措

4.(1)心里描写(2)肖像描写

5.C

6.B

7.撑奔着,飘

8.示例:让我们做根的事业吧,把养分输送给叶和花。

让我们做土的事业吧,把千万棵花孕育的根深叶茂。

9.B

二、阅读鉴赏

(一)

1.“一声一声想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这个比喻句形象地表现了老头子内疚到了极点,痛苦到了极点,他感到耻辱,无地自容。

2.因为他感到自己没有顺利完成任务,自己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觉得没脸见部队。与“过于自信与自尊”一句照应。

3.衬托老头子因女孩受伤而自责、失落的心。飒飒的风响正像老头子不平静的心。

(二)

1.“苇叶因为性质的软硬、坚固和脆弱,各有各的用途……捉鱼用”(眼前看见到的苇是实写);“我走在淀边上,想象假如是五月,那回事苇的世界”(想象和联想的苇,则是虚写)。

作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把人和苇紧紧结合在一起,既富有地方特征,又把斗争的环境和斗争的场面交融在一起,使形象鲜明,象征意义更加具体突出。

2.荷塘朱自清,知识海洋

3.仇恨是一个:根据地人民对日本鬼子切齿的仇恨:爱是一个:老百姓对子弟兵的关心爱护:智慧是一个:巧妙掩护干部免遭敌人搜捕。这句话突出了采蒲台妇女们仇恨日寇、爱护战士、机智勇敢。

4.D

【篇二】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册答案

《蜡烛》

一、积累运用

1.(1)fú(2)jiào(3)pǎi(4)lì(5)pú(6)yè(7)xīn(8)jū(9)chàn

2.fú拂晓fú仿佛lì瓦砾shuò铄金là蜡烛là腊月jié竭力xiē歇息

3.(1)精神疲乏,气力使尽,形容高度疲劳。

(2)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长久流传,永不磨灭。

(3)严肃而恭敬

4.×√×√√

5.略

6.A

二、阅读鉴赏

(一)

1.表现了敌人的凶残,表明“方场”区域处在危险的境地,更衬托老妇人不顾危险埋葬战士的爱心。

2.看到战死的士兵,老妇人有失去亲人的悲痛,情感都郁积于心,很想说出来。

3.“直着身子”是因为她的年老,不能匍匐,也不能快跑。这一举动表现出老妇人“一定要为战死的孩子祈祷、安葬,哪怕牺牲生命”的内心活动。

4.多年轻、多勇敢的孩子,不能让你孤零零地独自在这儿。(答案不)

(二)

1.一位德国母亲收留交战的美、德士兵。平安的度过了一个圣诞夜。

2.“这回事”指相互为交战双方的这一事实:“孩子们”指德国兵和美国兵。

3.母亲亲眼看到不共戴天的敌人能够友好的相处,非常高兴,她相信两国人民之间没有仇恨,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的,所以很“激动”。

4.文中的母亲是一个勇敢、慈爱、富有同情心、有着博大胸怀的人。虽然她是德国人,但她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她痛恨战争,渴望和平。因此,当美国士兵像向她求救时,她才会置生死于度外,毫不犹豫的收留他们,并杀掉家中的公鸡来款待他们。这位母亲是伟大而可敬的。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一、

1.jǐyǔ琉璃fàláng缭hài曦瞥jiè箧

2.(1)CDAEB(2)BC(3)A

3.提示:任选文中的句子,注意对美法联军的“赞誉”是反语,反话正说。

4.击败——打败大胜——小胜力挫——力克

5.不可名状仿佛

6.B

二、

(一)

1.亚洲文明的代表或亚洲文明的象征。

2.总评,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上的地位。

3.因为圆明园是幻想艺术的代表作,用“诗人”修饰“建筑师”是为了强调其富于幻想的特点。

4.凸显出侵略者行径的野蛮。

5.圆明园虽然当时是皇家花园,但归根结底,是属于全人类的。

(二)

1.在这里体验品味、领悟、研究的意思。

2.这里运用了借喻,指圆明园被焚毁。

3.第一部分总的介绍圆明园的美丽,却被英法联军焚毁;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大水法”这一景观;第三部分具体写汉白玉的精神。

4.文中用圆明园的“原本”的样子和现在的残骸进行比较,以此来英法联军的卑劣行径。

5.“他觉得这奇观不应该在不文明的大清帝国,他觉得中国人不配享受这大水法。”这里刻画了英法使臣马戛尔尼阴暗丑陋的内心世界,他的骄横,他的强盗逻辑,他的贪婪卑劣的心理都很具有代表性。文章通过对此人的描写,来揭露西方列强的本质,使人窥见了历史的悲剧皆源于罪恶的心理。

6.赞美汉白玉宁愿粉身碎骨,也不苟且偷生。实则赞颂中国人的气节。


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册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下册的参考答案最新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总结

八年级同步练习语文整理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与答案2021

2021最新八年级语文同步练习

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册答案整理

初中八年级上册新编语文同步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册答案必备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必看

    21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