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嘉红0分享

《新闻两则》主要讲述的两则新闻报道,让学生从中了解新闻知识,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的精神。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新闻两则》教案

教学目标

①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②了解新闻特点,复习、记叙文六要素知识。

③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练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的资料.

②学生每人准备一份当天的报纸。

教学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学习这两则新闻不仅要抓住战争的主题,也要抓住新闻的特点。)

教学设计

导入(导入课文的方式可根据需要设定)

(教师配乐朗诵《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或让学生拿出当天的报纸浏览新闻版,简要介绍几则新闻,由新闻的标题导入。)

整体感知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①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②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 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③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

教师导学

(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吾。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新闻的要素也是记叙文的要素,只要把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变成六个问题,阅读的时候注意这六点,养成留意要素的习惯,再读其他叙事性作品也就容易把握内容了。

合作探究

教师布置思考题:

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

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新闻两则课后题答案:难句解析

1、(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括号内的内容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这一部分称为“电头”。电头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2、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这是本则消息的导语部分。导语是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概括性强,给读者以完整、鲜明的印象。这一部分概述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这一事实,人物、人数、战线、攻势、地点、结果都包括在内。“冲破”“不含”“均是”几个词语体现了用语的准确。

3、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是本则消息的议论部分。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这两句议论突出我军英勇善战,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议的反动本质及士气败落、不堪一击的军情,又有很强的政策性,从而使这篇新闻具有了思想深度和政治高度。对我军、敌军两方面的议论一略一详,对我军英勇善战略议,是因为这个问题不言而喻,“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事实已说明了一切。对敌方情况详议,是由于①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②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这里着重点明这一点,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起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完全正确的。此外,这两方面的顺序不能颠倒。胜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我军的英勇善战,这一点必须予以充分的肯定。从行文看既增强了气势,又利于上下文的衔接。

4、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至发电时止”,时间概念非常确切,且有战势发展迅速、我军胜利进军的豪迈之情蕴含其中。“余部”是军事术语,在这里指还未渡江的部队,这个词用在报道战况的消息中,既确切,又得体。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初步体会到本文语言的准确、得体。

八年级课文:新闻两则阅读答案

一、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试分别理清这两篇新闻的六要素。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运用新闻六要素知识整体把握两则新闻的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作战。

经过与结果: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江南岸。西路军三十五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的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个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被迫弃城南逃。

经过与结果: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二、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说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导语是什么,从哪几方面总领了全文;它的主体部分分几个层次,是怎样衔接在一起的。


新闻两则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汇集五篇

八年级语文教案

2021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教案备课精编详案五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学计划五篇

八年级上册语文精编备课教案文档五篇

初二语文课文备课教案案例参考五篇

语文老师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1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模板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知识详解有哪些

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计划2021

    214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