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一滴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神的一滴》为《瓦尔登湖》的节选,讲述的是梭罗初次泛舟在瓦尔登湖时的心路历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神的一滴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神的一滴》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提高其分析鉴赏能力。

2、理解本文清新朴素的文字间传达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丽风光的陶醉热爱,也有对人类文明发展对大自然造成破坏的痛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本文写景手法的分析。

2、体会文章质朴本色的语言风格。

3、思考领悟作者给予我们的启迪: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找到灵魂安宁的归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预习检查:(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的惩罚制度下,我相信大家对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已经不陌生了,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比海子更没有奢求的人,他就是美国的梭罗。如何了解呢,那就要通过今天文章《神的一滴》了。

二、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梭罗,于1817年7月12日出生于美国马萨堵塞州康科德城,1833-1837年就学并毕业于哈佛大学,1838-1840年在家乡执教两年。然后他住到了大作家、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家里(1841-1843年),当门徒,又当助手,开始尝试写作。1845年,他拿了一柄斧头,跑进了该州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独居到1847年才回到康城。1849年,他写了一本叫作《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的书。1854年,《瓦尔登湖》这本文学名著出版了。本书开始的时候反响并不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于1862年病逝于康城,终年44岁。他留下了《日记》39卷,已有多种版本和选本问世。这位美国作家,被公认为是与孤独结伴的作家。

书中有梭罗的题词:“我并不想为沮丧写一首颂歌/倒是想象在自己的栖所报晓的雄鸡/劲头十足地夸耀/哪怕只是为了提醒我的邻居。”

三、由于大家对梭罗及其作品不是很熟悉,我摘了一些名人的评论,大家迅速浏览一下:

1、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思想家)

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完就离开,而没有人能够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尚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2、怀特(美国20世纪散文家)

……我记得我在读到它时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踌躇绝望的日子里,是它让我恢复了健康。梭罗的《瓦尔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时弊,又适逢其时。在我们这个不稳定的季节,当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寻找从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开的隐居地时,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个避风港。

3、乔治•爱略特(英国著名女作家)

《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4、徐迟(中国著名诗人、《瓦尔登湖》译者 )

《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部,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澄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四、品味下面的关键句,组内交流,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关键句投影出来)

1、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明确:在作者心目中,瓦尔登湖美丽丰富宁静博大而又灵性洋溢,所以他由衷地喻为“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和“大地的眼睛”。句中的“天性”指人的自然本性,梭罗认为,长期以来,人的自然本性被日益复杂的社会所压抑,被日益膨胀的欲望所遮蔽,而瓦尔登湖就像一面镜子,使人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真实的天性。

2、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明确:是说从西端高处看瓦尔登湖,它的样子如同一个圆形剧场,四周的山林风物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因时而化,如同戏剧上演。

3、在那种日子里,慵懒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的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

明确:“从圆心能够画出多少条半径,就有多少种生活方式可让我们选择。”作者看来这样的生活才是他自己的生活。

4、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

明确:“——”:解释说明。类比手法。

五、写景手法、语言风格鉴赏

1、本文写景有什么特点?

分析: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刚才分析过了,作者把湖比作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说它是“大地的眼睛”。还是在第1段,作者把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山崖”是湖的“浓密突出的眉毛”。这些比喻形象细致地描摹出湖畔景物的生动情态。

2、本文语言别具魅力,虽是文学语言,但确是质朴本色,即使那些形象的比喻和美国式的幽默也都弃尽浮华,显出一种凝练和意味深长。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读几处我认为是别具魅力的地方吧。(1)第一节;(2)第二节“在一个夏天的上午,似梦非梦地醒着,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惊动了我,我就欠起身来,看看命运已把我推送到哪一个岸边来了”;(3) 第三节“这恶魔似的铁马,那裂破人耳的鼓膜的声音已经全乡镇都听得到了,它已经用肮脏的脚步使沸泉的水混浊了,正是它,它把瓦尔登岸上的树木吞噬了”;(4)第五节“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并在他的遗嘱中,把它传给了康科德。我从它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样的倒影,我几乎要说了,瓦尔登,是你吗?”

六、思考

神的一滴也就是神的眼泪,神的眼泪与人的眼泪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神的眼泪为世人而流,客观的,是重生和轮回。而人的眼泪是为自己流的,是自私和虚伪的。

七、补充

梭罗有些议论很精彩:“要是没有衣服,人们的相对身份还可以保持吗?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要是没有衣服,你能够准确地告诉我,文明人中谁是属于最高贵的阶层吗?”“许多国王疯狂地保留了大量经过仔细雕琢的石头,希望使自己永恒,假如他们用这些心思来雕琢自己的思想,又会如何?一件合乎理性的事情比高大的纪念碑更值得纪念。”我们读到这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文字,心灵会一下子豁亮起来。

在古西方的神话里,奥林匹斯山上有九位美丽而智慧的少女,她们是万神之主宙斯和记忆女神的女儿,是分司爱情、智慧、音乐、诗歌、戏剧、舞蹈、哲理、天文、数学的九位缪神,人们统称之为缪斯女神.在古希腊神话中,音乐的起源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说中阿波罗神主管音乐,下辖九位缪斯(Muse)女神——宙斯和记忆女神的九个女儿,她们每一个掌管着不同门类的艺术

2 神的一滴

设计指导思想

本文选自美国作家梭罗的名作《瓦尔登湖》。译文为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翻译。选文共5个自然段,行文思路清晰,写景别致细腻,感情充沛丰富,语言别具魅力。作者对自然的钟情充分流露在字里行间。教学中,应在把握文章结构和主旨的基础上,深刻理解重要词句,进而对一些写景和议论段落能够鉴赏分析,最终理解本文的深刻内涵。谈及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归园田居构想世外桃源的陶渊明和那个没有更多奢求、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在教学的环节设计上,可以就此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批判的精神和比较的研究方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提高其分析鉴赏能力。

2、理解本文清新朴素的文字间传达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丽风光的陶醉热爱,也有对人类文明发展对大自然造成破坏的痛惜。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对本文写景手法的分析。

2、体会文章质朴本色的语言风格。

3、思考领悟作者给予我们的启迪: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找到灵魂安宁的归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介绍《瓦尔登湖》导入。

(投影:梭罗照片、瓦尔登湖及湖畔小木屋照片)

一个人如果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贪婪无厌,他就成了奴隶,成了沉陷于物欲泥沼中不能自拔的奴隶。为了从繁杂纷扰的俗事中解脱出来,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灵状态,1845年7月4日,梭罗独自一人手持一柄斧头,跑到距离自己生活地康科德镇两英里远的瓦尔登湖,亲手建造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在那里,他独立劳作,自食其力,过着物质生活极为简朴而精神生活异常富有的隐居生活。在瓦尔登湖湖畔,劳作之余,悠闲地面对湖光山色,面对四季晨昏,常常在物我两忘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他把这些景物和感受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书《瓦尔登湖》。这本书开始时反响不大,后来声名鹊起,成为世界文学经典。

二、要求学生课前搜集名家对梭罗及其作品的评价,课堂交流。未涉及者教师补充。

1、爱默生(美国著名作家、思想家)

美国还没有知道——至少不知道它失去了多么伟大的一个国民。这似乎是一种罪恶,使他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完就离开,而没有人能够替他完成;对于这样高尚的灵魂,又仿佛是一种侮辱。……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学问,有道德,爱美的人,一定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2、怀特(美国20世纪散文家)

……我记得我在读到它时的狂喜之情,多年之前,在一段踌躇绝望的日子里,是它让我恢复了健康。梭罗的《瓦尔登湖》在今天仍是既切中时弊,又适逢其时。在我们这个不稳定的季节,当所有人都不知不觉寻找从完全失控的世界中避开的隐居地时,他在康科德林中的小木屋就是个避风港。

3、乔治•爱略特(英国著名女作家)

《瓦尔登湖》是一本超凡入圣的好书。严重的污染使人们丧失了田园的宁静,所以,梭罗的著作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了。

4、徐迟(中国著名诗人、《瓦尔登湖》译者 )

《瓦尔登湖》是一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瓦尔登湖》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心肺部,动我衷肠。到了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时,此书毫不晦涩,澄澈见底,吟诵之下,不禁为之神往了。

三、研读课文,然后讨论,理清结构层次,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

第1段:总写瓦尔登湖,尤其是开头一句,是对全文的一个重要概括,极富哲理。第2段:写对瓦尔登湖畔往事的追忆。第3段:对瓦尔登湖现实处境的担忧。第4段,赞美瓦尔登湖的博大永恒,庄严纯洁,引用诗句表达作者内心对瓦尔登湖的无限敬仰。

本文以真切细致的笔触描绘了美丽的风光,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远离尘嚣各种俗事后心灵获得的自由心情,同时对工业文明对自然的侵害造成的破坏的痛惜。

四、品味下面的关键句,组内交流,推选一位代表发言。(关键句投影出来)

1、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天性的深浅。

明确:在作者心目中,瓦尔登湖美丽丰富宁静博大而又灵性洋溢,所以他由衷地喻为“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和“大地的眼睛”。句中的“天性”指人的自然本性,梭罗认为,长期以来,人的自然本性被日益复杂的社会所压抑,被日益膨胀的欲望所遮蔽,而瓦尔登湖就像一面镜子,使人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真实的天性。

2、这是和恒河一样的圣洁的水!

明确:恒河位于印度,是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圣河,他们相信以圣洁的恒河之水沐身可以去除污秽、消灾祈福和净化灵魂。以“恒河之水”作比,足见作者对瓦尔登湖的热爱与崇敬。

3、它本身却没有变化,还是我在青春时代所见的湖水;我反倒变了。

明确:此句语词简约,却意味隽永,咏叹了瓦尔登湖的宁静与永恒,与之相比,俗世人生显得短暂、易变而虚幻。

五、写景手法、语言风格鉴赏

1、写景是《瓦尔登湖》的重要内容。本文写景有什么特点?

分析:首先是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刚才分析过了,作者把湖比作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说它是“大地的眼睛”。还是在第1段,作者把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山崖”是湖的“浓密突出的眉毛”。这些比喻形象细致地描摹出湖畔景物的生动情态。其次,善于变换取景镜头,运用远景、近景、动景、静景、全景、特写等不同方式,多角度展现瓦尔登湖的丰富多彩和旖旎迷人。本文写景之所以非常自然、逼真、传神,在于作者并非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出于对自然的热爱。

2、本文语言别具魅力,举例说明。

分析:本文语言质朴本色,即使那些形象的比喻和美国式的幽默也都弃尽浮华,显得真切自然,而这些质朴的语言更显出一种凝练和意味深长。例如,“在一个夏天的上午,似梦非梦地醒着,直到船撞在沙滩上,惊动了我,我就欠起身来,看看命运已把我推送到哪一个岸边来了”, 朴朴素素的文字和细节化的描述中包含着无尽的哲思。再如,“这恶魔似的铁马,那裂破人耳的鼓膜的声音已经全乡镇都听得到了,它已经用肮脏的脚步使沸泉的水混浊了,正是它,它把瓦尔登岸上的树木吞噬了”,几个修饰语,措辞严厉,强烈地表达了世人以机巧之心利用瓦尔登湖水的厌恶与瓦尔登湖遭遇破坏的痛惜。“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他用他的手围起了这一泓湖水,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清,并在他的遗嘱中,把它传给了康科德。我从它的水面上又看到了同样的倒影,我几乎要说了,瓦尔登,是你吗?” 我们看在文章最后,瓦尔登湖被作者称为“神的一滴”,这段文字也可以说是从梭罗内心流淌出来的一泓清泉,使人蓦然间触及作者悠远的生命感想。

《神的一滴》课堂实录

师:我们今天一起来研《究神的一滴》。这个板块叫“湖山沉思”,我想请同学们首先思考一个问题,“湖山沉思”它在思什么,是谁在思,真的是“湖山”在思吗?第二个问题这篇文章的题目叫《神的一滴》,是神的一滴的什么?第三个,这个板块上面有两三个思考题,我们看第三道,它说这两篇文章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一体,语言包含诗意,赋予思辨,很有意韵。如何理解?在读这篇课文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下讲义,关于作者的介绍,浏览一下。

注意这么几个关键词,说他是什么?是诗人还是散文家?

学生齐:散文家、诗人、自然主义者,改革家、哲学家。

师:他毕业于哈佛大学,但是没有经商,也没有做官,他选择了瓦尔登湖,在他生活的44年中,没有女人爱他,也没有出版家欣赏他的作品,他是这么一个人。我们阅读文章,中国文艺学里有一个很经典的理论叫“知人论事”。我们必须将这个作者的生平,这个作者的生活态度跟他的作品联系起来。

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我刚才的三个问题去读书。一、湖山沉思,沉思什么,是湖山在城市吗?二、神的一滴,这个一滴是什么东西?三,它赋予诗意、思辨和意韵,你能找出一两个这样的句子来说说看吗?好,下面读书。

学生自由读。

刚才同学们阅读的时候,我巡视了一下,我发现我们高一(3)的同学阅读习惯很好,在教材上画了许多圈,预习的工作做得很好,这种良好的习惯,一定要保持下去。下面就请同学们唱卡拉OK?怎么唱?拿着话筒给站起来介绍,你在读了以后在对课文当中哪些句子最有感触,哪些句子是有诗意,有思辨,有意韵的。有一说一,谁先来?

学生1:我最有感触的句子是第四段第四小节的第一句。虽然伐木的人已经把湖岸这一段和那一段的树木先后砍光了,爱尔兰人也已经在那建造了他们的陋室。铁路线已经侵入他们的边境,冰藏商人已经取过它的冰,它本身却没有变化。还是我在年轻时代所见到的湖水,我反倒变了。它虽然有那么多的涟漪,却并没有一条永久性的皱纹。

师:你说说说看,你为什么对这个句子有感受?同时我给你纠正一下,是冰藏(cáng)不是冰藏(zàng)?说一下。

学生1:冰藏(zàng),因为从前面写的伐木人把湖边的树木砍光了,在边上建立起了陋室,而且也已经建筑了铁路线。而且商人已经开始取它的冰了,可以突出后面湖的坚强、顽强充满生命力。

师:顽强、充满了生命力。同学们赞不赞成她的感受?

学生齐:赞成。

师:他是有诗意,有思辨、还是有意韵?

学生齐:有意韵。

师:有意韵,你说有没有思辨在里面?从下面可以看到湖的顽强和生命,不是很好吗?请坐下,下面谁再说,下面请一个男生,男儿当自强,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幸运之神。

学生2:“每天他们至少有一次机会与庄严、纯洁的瓦尔登湖相遇。对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

师:你对这个句子感兴趣,但是我下面提一个建议,回答问题,便于老师和同学找得到第几段第几句。接下来解释一下你的感受。

学生2:我觉得说明了瓦尔登湖湖的庄严和纯洁。

师:你怎么知道是庄严和纯洁的呢?你从哪里感受到的?有同学想说,就站起来说,我的课堂是不需要举手的。

学生2:因为上面说他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了。

师:很好,我们同学能够从诗的反面去理解,它能够洗净污浊,污浊的反义词是什么?纯洁。思考问题要从文字上的信息,捕捉它深层的含义。油腻,油腻的反义词是什么?是清洁。那么神圣庄严能不能补充一下怎么知道的?注意一个词,就是就一瞥,稍微看一下能变得纯洁了,你说这个东西神圣不神圣啊?

学生齐:神圣。

师:神奇不神奇啊?

学生齐:神奇。

师:接下来谁来?想说就说,有一说一。你们要传递话筒,幸运之神降要到同学那里去。

学生3:我喜欢的一句话是第五小节的第五句,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这说明大自然是赋予人类一个纯粹的作品,对人类是无私的奉献。

师:而虚伪的往往的是什么?比如说自然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

学生3:真实的。

师:瓦尔登湖不像人类那样虚伪,人类心里想的,跟嘴上说的往往不一致。而瓦尔登湖在我们面前的是事没有一丝一毫的虚伪的,它把它的真实,自然的、纯朴的呈现给我们人类。而我们人类对它的是什么?是伤害,森林被砍伐。这就是自然跟人类的区别。工业文明带给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工业文明也破坏了我们自己生存的环境。我们现在的水源普遍受到污染,这就是报应。下面谁说?要像刚才这位穿红衣服的同学,红意味着什么?有热情。别忘了凌老师就喜欢穿红的,同学们要有热情,老等老师喊名字来回答问题,这就没热情了。

学生4:我最喜欢的是第一段,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翁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师:你喜欢这一段,为什么?

学生4:这段话运用了比喻,它写出了瓦尔登湖的美丽,但同时也写出了瓦尔登湖在作者心中珍贵的地位。

师:你怎么知道在作者心中珍贵的地位的,哪里告诉你的?

学生4:它是大地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师:大地的眼睛,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人最珍贵的东西。很好,请坐下。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读一下,看一下是不是真的如刚才那位同学发言的那样。

学生齐:湖是自然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湖边的树木宛若睫毛一样,而四周森林翁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句子,这三句当中。说是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为什么是最美、最有表情,刚才说它是像眼睛。请注意下面还有半句话,望着他的人。

学生齐:可以测出自己天性的深浅。

师:人的天性是什么?《三字经》中有“人之初、性本善”,对不对?小孩呱呱坠地的时候,是纯洁的、天真的、无私的。你看像小孩最初,你向他要任何东西,他都会给,但是当他会说话了,会思考了,好东西你再向他要给不给?

学生齐:不给。

师:不给了。他受了环境的污染。当我们来到这瓦尔登湖,就可以抛开那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回到真本。因为作者追寻的是那种原始的简单的生活。他赞美原始人类,所以我们讲他是自然主义者。接下来谁来,两个人在眉来眼去的,就你来。

学生5:我讲的是第三段,这恶魔似的铁马,那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已经传遍全乡镇了,它已经用肮脏的工业脚步使湖水混浊了,正是它,把瓦尔登湖岸上的树木和风景吞噬了。这一段写出了人们对瓦尔登湖的破坏和所造成的后果。

师: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写的?

学生5:批判。

师:批判什么?

学生5:工业文明。

师: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同学们说的很好,所以你就不要谦让。坐下。再来。你把话筒要往外传,你老是放在你这边,你占着他别人就没有机会了。

学生6:我最喜欢的是第二段。我第一次划船在瓦尔登湖上游弋的时候,它的四周完全被浓密而高大的松树和橡树围着,有些山凹中,葡萄藤爬过了湖边的树,盘成一弯凉亭,船只可以在下面惬意地通过。这句话通过细腻而富有感情,生动的描写出了瓦尔登湖的自然美景,使我们感觉到了瓦尔登湖就像在我们眼前一样。

师:好,写出了瓦尔登湖的自然美。我问你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张照片是拍的西湖风光,里面没有人、没有鸟,另外有一张,也是一个风光,有蝉,有人、有飞鸟,你喜欢哪一张?有的还是没有的?

学生6:有的。

师:再说高一点,有还是没有?

学生6:有的。

师:多数人喜欢有的。为什么喜欢有的?有生气,更重要的是什么?

学生6:人与自然的和谐。

师: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才是最美的风景。作者要表达的就是这么一种感情。(对生7)你想说你就说,我们要养成这个习惯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想哭就哭。

学生7:我喜欢的是在第二段的。在那种日子里,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情,我就这样偷闲地度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

师:你把那句话读一下,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

学生7:虚掷(zhì)。

师:好,很好。

学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积极倡导一种生活观念,一种与现代生活日益丰富相对立的生活方式。通过这段话可以很好的看出作者对生活的无欲无求,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满足和喜欢。更表现出瓦尔登湖对作者的吸引力。

师:你怎么说得怎么好,你说说看,你怎么能说的这么好,有没有看参考资料?

学生:没有。

师:那你把这个思路介绍给大家听一下。你说的很好,很完美。你说的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一种思想,很了不起,你把你的思考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生7无语)这正印证了古人那句话“心乖于内,而口拙于外”。我来给你说说看,你是不是这么思考的。我感觉你可能看到一个(偷闲),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是不是这样?我跟你心灵是不是相通的。

学生7:我只是一种感觉。

师:你是感觉,凭感觉来的。

学生7:是,感觉他写出了一种很悠闲的画面。

师:很好,语文确确实实要讲究一个感觉,也就是我们讲的体悟,但是这个体悟不是凭空的产生的,语言是靠一个一个句子,一个个词汇表现出来的。我可以告诉你,我也是很喜欢这个句子,我看这个慵懒,慵懒,我们这里有四川来的老师,成都的生活是人们最想要的,很闲适。在大街上下棋,打麻将,喝喝茶。那种休闲慵懒的生活啊,没烦没恼。

另外他说偷闲,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使人变得虚伪了,来到这里还需不需要虚伪?不需要,我该慵懒就慵懒。一般的人在人面前都要表现出一种勤奋、刻苦、顽强,我该慵懒的时候就慵懒,我所富裕的是什么?是精神上的富裕,而不是金钱。作者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每到这片树林,是因为想过一种经过醒彻的生活,去面对人生最本质的东西。他追求人生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徐迟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讲,如果你的心没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

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在你的心静下来的时候,你就会思考到一些什么。我们就应该像这位同学一样,静下心来读,静下心来去感觉,去体悟,这就是学语文的奥妙之处。还有没有同学讲,机会是平等的,幸运之神不会就青睐一两个人的。这边有话筒怎么不抓住机会,想说不好意思?没事的。

学生8:我喜欢的一句是,今儿晚上,这感情又来袭击我了,仿佛二十多年来我并没有每天都和它在一起厮守一样,——啊,这是瓦尔登湖,还是我许多年之前发现的那个充满着神秘和活力的林中湖泊。这儿,去年冬天被砍伐了一片森林,而另一片林子已经拔地而起,在湖边蓬勃华丽地生长着。还是同样水漉漉的欢乐,内在的喜悦,创造者的喜悦,是的,这可能就是我的喜悦。

师:作者是带着什么样的情感来写的?

学生8:喜悦。

师:喜悦,我觉得还不仅仅是喜悦。啊,这是瓦尔登湖!

学生8:惊讶。

师:惊讶吗?

学生8:惊喜。

师:为什么而惊喜?为自然的美丽,为顽强的生命力。这就是作者的生活心态。还有要说的吗?后面的抓住机会,这话筒不是灾难,这是机遇。成功是属于善于抓住机遇的人的。来说说看。

学生9: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鸟儿歌唱?

师:你从这里看到了什么?

学生9:这句话写出了瓦尔登湖已经被人们的破坏、污染。

师:瓦尔登湖被人们破坏了,作者的情感是什么样的?悲伤。用了一个问句,问句是表达强烈感情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强烈感情,是喜爱、遗憾还是愤怒?

学生9:愤怒。

师:愤怒,一开始说它是明媚的眼睛,这是带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写的?一种喜悦。然后在这个湖上慵懒的跟它在一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悠然闲适,这悠然闲适是因为什么样的悠然闲适才来到这里的呀?我认为是一种迷恋,现在看到工业文明对湖的破坏,有一种愤怒在里面。他这个人追求的是自然的、简单的。看到它旺盛的生命力以后又是惊喜。

我们过去学了许多的散文,朱自清的《春》熟悉不熟悉,朱自清的《绿》大家熟悉不熟悉?

学生齐:熟悉。

师:大家简单的回忆一下,这篇散文跟朱自清写的散文一样不一样。

学生齐:不一样。

师:有什么区别?尤其是那个《绿》所谓的定点观察。这瓦尔登湖有没有?

学生齐:没有。

师:没有,你看他是怎么写的。你说说看。

学生10:用朴素的语言。

师:用朴素的语言。我感觉就像什么?就像我们今天上课,想到哪说到哪。想到哪走到哪。兴致所至,实际上它是一种什么方法?随笔,很自由,不像规规矩矩的散文,要讲究有一条线索,还要通过托物寓意,借景抒情。同学们文中的句子,哪个句子里没有情,哪个句子不是写的景。下面我们再来一起感受一下。

学生齐读全文。

师:为什么有人说这可以称为神的一滴,是神的一滴什么?明白不明白,明白就说是神的一滴什么?

学生11:神的一滴泪。

师:为什么可以感觉到是神的一滴泪?

学生11:因为这篇文章写了作者对工业文明的批判,大自然被破坏了。

师:神的眼泪。同意不同意是神的眼泪?

学生齐:同意。

师:因为工业文明破坏了自然。神是人们怎么样?

学生齐:尊敬的。

师:崇敬的,膜拜的。我们看这是神的什么?我看了一位同学在书上做了标记、写了注释。说神是印度境内的一条河,说这个恒河。你们知道恒河在印度人心目当中是什么吗?是圣水。这是和恒河一样圣洁的水。因为它是圣水,它在人们心中才永远是宁静的,才永远的是神奇的,永远是美妙的。

现在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是湖山沉思,沉思什么?我们现在倡导一种理念,作者早就倡导了。什么理念?

学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师: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你不和谐相处就要惩罚,现在天几月份?

学生:10月份。

师:这不,地球在变暖。这月份我们还穿短袖。当然更重要的是什么?是一种一种对生命的尊重,森林、湖水、山脉是不是生命?

学生齐:是。

师:水是生命之源,更重要的是它与生命同在,这就是作者所倡导的一种生活态度。人要简单一点,那是不是湖山在沉思?不是的,湖山是没有思想的,沉思的是谁?

学生齐:人。

师:作者在沉思,我希望大家也沉思。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如何与我们这个学校和谐相处,共荣共生。时间到了,下课!

《神的一滴》配套练习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汆(tǔn)水 懒(lài)惰 黝黑(yǒu) 黑魆魆(xū)

B.鱼鳍(qí) 峻峭(qiào) 深邃(suì) 湿辘辘(lù)

C.漪(yī)澜 水蝎(xiē) 虚掷(zhì) 黯淡无光(àn)

D.鸟瞰(kàn) 鼓膜(mó) 蓟(jì)草 缪(móu)斯女神

2.“望着它(瓦尔登湖)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你能从这句话中读出什么样的内涵?

答: 。

3.仿照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另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再没有什么像这一个躺卧在大地表面的湖沼这样美,这样纯洁,同时又这样大。

仿句:。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一)

这(华尔登湖)一泓湖水澄澈碧绿,湖身长半哩,面积六十一亩半;湖居一松栎林中,为一长流泉所潴成,无有显出入口,故水量的盈虚多系于当地的云雨与蒸发。沿湖多山,其势若自水面陡起,山丘已高拔至四十至八十余尺,至于东与东南面,甚至高达在百尺与百五尺不等。而那里概为林地。我们庸谷一带河湖的水色至少不下两种:一为远观之色,一为近视(尤为是身旁近处)之色。前者似更多取决于光线的明暗,每每因天气而不同。天气晴和的夏日,稍远处的水即呈蓝色,尤其当水面激荡的时候;如观看的距离稍远,则一例为蔚蓝,并无区别。遇风雨晦冥的天气,水面则略呈青灰色。华尔登湖就是一时一个样子。

一会儿蓝,一会儿又成了绿,即使观看的角度不变。居处于下界与穹苍之间,天光山色都不免要映入湖中。登山俯视,湖面即呈高空的天青色;但自近外观之,近岸泥沙可见处的水面却微近橙黄,渐至湖上,复为嫩绿,如此依次转浓,追至湖心深处,则又浑然一色暗碧。然而某种明暗之下,即使山顶处所见的近岸一带也可能是色泽光艳,溅溅新绿。有人认为这乃是林峦翠微的一种反照;但可怪的是铁路的沙基之侧也是同一颜色,另外初春树叶未密之前也是这样,故我以为这可能是天空缥青与岸沙的橙黄互映交融所致。与此地的一切水流相同,每当有风而晴朗的天气,因而波面最能以一定角度反映天空的色泽时,这时自离湖稍远处观之,湖面呈现的一派湛蓝甚至会较天空本身的颜色更深一层;而这时,由于身在湖上,而且为了研究反光,不能不天空水面两头瞅着,这时我确曾在那里窥见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浅蓝——水中灯下变幻不定的绢丝或刀锋剑端上青光或者近之——较之天空还要缥青,交相辉映,蔚成奇景。实际上,那淡蓝色是一种透着微绿的琉璃翠;把这水盛入杯中,面光而视,却完全没有任何颜色。我们都知道,一只较大的玻璃盘往往即呈现浅绿,而其原因据玻璃匠人说则在它的“个头”,如体积稍小,便又不见颜色。至于华尔登湖的水要多到什么程度才出这种色泽,我却不曾作过试验。由于华尔登的湖水澄澈,因而在这里洗浴者的身上往往呈现一种雪花石膏似的苍白,再加上浸泡在水中时人的身体不免有点膨涨与变形,看起来极不自然,不过那效果之微妙奇特,恐怕惟有米凯罗安琪洛之辈的绘画大师才能追摹得来了。

(节选自美国散文作家梭罗的《湖光水色》,见《世界名家散文经典》,沈阳出版社1995年版。“米凯罗安琪洛”又译作“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

4.根据上下文联系,你能探究一下“在某种明暗之下”中“某种”指代的基本内容吗?

答 。

5.你喜欢作者笔下描绘的华尔登湖吗?请说出你喜欢或不喜欢的理由。

答:



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上册语文电子版教案指导五篇

最新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模板

高一语文教案备课五篇

高一语文教案电子版参考文档五篇

高一语文备课教案参考五篇

高一语文必修课文教案样板五篇

2021新版高一语文教案五篇

高一语文重点课文教案五篇

部编版高一语文课文的优质教案五篇

高一人教版语文教案教学参考范文五篇

    217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