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 积累文言文知识,练习文言文翻译。

2. 背诵默写。

能力点 1. 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 学习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教育点 1. 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2.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重难点 1. 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2. 通过文本研习领会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多么令人留连忘返的境界呀!这是谁创作的佳句?出自哪篇文章?

这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为我们描绘的迷人景色。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我们已经学习了《小石潭记》,今天将再次和柳宗元一起登上西山之巅,感受其高峻峭拔的特立之景,体会作者抒发的内心感受。

《始得西山宴游记》逐字翻译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

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经常惊恐不安。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历。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

天天与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作起梦来。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哪里。(极:到)

觉而起,起而归。

醒来后即起来,起来后即回家。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法华西亭,了望西山,才开始指点着它并称道它的奇异。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 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于是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丛生的草木,焚烧茂密的茅草,直至山的高处才停止。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

然后,我们攀援着登上山去,伸开两腿坐下,观赏风景,只见所有几州的土地,都在自己的坐垫下面。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它们的高高下下的形势:山峰高耸,山谷凹陷,有的象小土堆,有的象洞穴;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青山白水互相缠绕,视野之外的景物与高天相连,向四面眺望都是一样。

然后知是山之特出,不与培(土娄)为类。

然后知道这座山的卓然耸立,不与小丘同类。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拿起酒杯来倒满酒,喝醉得身子倾倒,不知道太阳落山了。昏暗的晚色,从远处来临,来了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但还不想回家。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 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然后才知道我以前的游览不能算做游览,真正的游览从这一次才开始。所以为这次游览写了篇文章作为记述。

是岁元和四年也。

这年,是元和四年。

1、通假字

(1)自余为僇人(通“戮”,刑辱)

(2)梦亦同趣(通“趋”,往,赴)

2、词类活用

(1)日与其徒上高山(名词作状语,每天)

(2)穷回溪(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3)卧而梦(名词作动词,做梦)

(4)始指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异)

(5)穷山之高而止(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形容词用作名词,最高点、顶点)

(6)箕踞而遨(名词作状语,像簸箕一样)

(7)萦青绕白(形容词用作名词,青山,白水)

(8)故为之文以志(名词用作动词,写作文章)

(9)自远而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处)

3、古今异义

(1)漫漫而游(古义:没有目的;今义:(时间、地方)长而无边的样子)

(2)无远不到(古义:无论;今义:没有)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古义:凡是、这(个);今义:总括某个范围内的一切)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接着,表承接)

(5)颓然就醉(古义:文中指身子倾倒、跌倒的样子;今义:形容败兴的样子)

(6)游于是乎始(古义:从此;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前一事,后一事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4、一词多义

(1)穷

穷回溪(动词,走到尽头)

穷山之高而止(动词,走到尽头)

而不知其所穷(名词,尽头)

(2)梦

卧而梦(动词,做梦)

梦亦同趣(名词,梦境,梦中)

(3)始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副词,曾经)

始指异之(副词,才)

游于是乎始(动词,开始)

(4)而

(1)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连词,表修饰)

(2)披草而坐,倾壶而醉(连词,表承接)

(3)卧而梦(连词,表承接)

(4)觉而起,起而归(连词,表承接)

(5)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连词,表转折)

(6)穷山之高而止(连词,表条件,才)

(7)攀援而登,箕踞而遨(连词,表修饰)

(8)而莫得其涯(连词,表转折)

(9)而不知其所穷(连词,表转折)

(10)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连词,表转折)

(5)之

(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助词,的)

(2)始指异之(代词,它,指西山)

(3)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助词,的)

(4)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助词,的)

(5)不知日之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故为之文以志(代词,它,指游西山这件事)

(6)为

(1)自余为僇人(动词,成为)

(2)不与培塿为类(动词,成为)

(3)故为之文以志(介词,为了)

5、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居(于)是州(省略介词“于”)

(2)(我)因坐法华西亭(省略主语“我”)

(3)始指(之)异之(省略宾语“之”,指代西山)

(4)(我)引觞满酌(省略主语“我”)

(5)故为之文以志(之)(省略宾语“之”,代指宴游西山这件事)

判断句

是岁元和四年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定语后置名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6、重点语句翻译

(1)有所极,梦亦同趣。

译文: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哪里。

(2)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译文:认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译文:千里内外的景物近在眼前,种种景物聚集、缩拢在一块,没有能够逃离、隐藏在视线之外的。

(4)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译文: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他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他们的尽头。

(5)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译文:心神凝住了,形体消失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始得西山宴游记》练习卷

一 基础 (56分)

1《始得西山宴游记》是 的第一篇,作者是 代的 ,是 之一。(4分)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0分)

施施( ) 更相( ) 戮人( ) 岈然( )

垤穴( )( ) 培塿( )( ) 榛莽( )( )

3 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和 (4分)

A穷: 穷回溪 穷山之高而上

B极: 南极潇湘 意有有所极

C蹙: 攒蹙累积 而乡邻之生日蹙

D至: 自远而至 多助之至

E志: 不志其大 故为之文以志

4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增其旧制 B入则无法家拂士

始得西山宴游记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人教版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名师教案五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文注解及翻译在线看

2021年高一语文教材备课教案新编五篇

统编教材高一必修语文教案指导五篇

2021年新编高一语文实用教案电子版五篇

最新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范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译文及赏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原文|译文|鉴赏

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原文朗诵及翻译视频在线看

2021年八年级语文电子版授课实用教案五篇

    217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