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鹤亭记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推荐文章
《放鹤亭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徙知徐州时所作,文中记述了作者在拜访云龙山人的一番问答及讨论,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的消极情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放鹤亭记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放鹤亭记》教案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文章内容。
2、学生从了解苏轼生平入手,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重点
虽然本册书为选修,但是文言文的学习重在积累,所以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来积累文言词语,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进而读懂文章仍然是本课的重点。
学习难点
苏轼的思想比较复杂,这种复杂的思想源自于其坎坷的经历;本着从经历入手的原则,深入探究本文的思想内涵就是学生们在学习中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学习方法
1、学生自学解决学习的重点。
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指导来解决学习的难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一、 导入
1、 欧阳修为亭子取名“醉翁亭”,苏轼为亭子取名“喜雨亭”,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他们为亭子取名的依据是什么了。那么,现在,如果同学们要为自己建一座亭子,你要依据什么来取名呢?(学生自由发言)
2、 好,我们现在进行逆向思维,在苏轼生活的年代,一位姓张的隐士有一座亭子,名字叫做“放鹤亭”,你能猜一猜这座亭子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么?(学生自由发言)
3、 大家给出了这么多的答案,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很好。可能大家都想知道正确答案,但是别急,我们先用10秒钟的时间调整一下心态,然后进入文本“拼杀”一番,再来考虑这个问题。
(这个环节主要是为了提起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氛围)
二、 学生4-6人组成一个小组,自主学习,步骤如下:
① 个人自学,标出不能解决的知识点。
②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习和交流,解决各自的难点
③ 教师出示投影,提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④ 小组合作,翻译整篇课文。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主要环节,根据本课的难易程度,时间大约25分钟,教师巡视掌控全班情况,随时答疑)
三、 问题设置
(一)实词
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建造,动词)
·
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恰好,副词)
·
,草木际天(边际,活用为动词,接近边际)
·
……,纵其所如(动词,到……地方去)
·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方位名词,外)
·
暮则傃东山而归(动词,向……方位)
·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使动,使……跟从)
·
挹山人而告知(动词,斟酒)
·
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作动词,比得上)
·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代词,这种情况)
·
啄青苔而履白石(动词,踩、踏)
·
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名词用如动词,戴黄冠,后面的“葛衣”“草履”与“黄冠”用法相同)
··
(二)虚词
于 迁于故居之东 (介词,到)
作亭于其上 (介词,在)
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介词,在)
以 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介词,把,后边省略“之”)
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 (动词,“以为”连用,认为)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介词,凭借)
其余以饱汝 (介词,用……来,后边省略“之”)
四、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翻译课文,教师巡视,随时解答问题。(选修课的翻译不作重点强调,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即可)
五、 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诵读全文,体会并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
1、 摹写自然,文中有诗亦有画。
2、 两两成对,交替行文。
六、 作业
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思考作者的行文思路。
第二课时
要点: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本文的是想内涵。
一、 学生速读课文,体会并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1、 学生概括段意,教师小结:
首段叙写建亭的原因及取名的依据;第二段写隐居之乐;第三段写《放鹤》《招鹤》二歌。
2、 师生共同总结本文写作思路:写鹤——写隐者——写感慨
二、 探讨全文
(一) 鹤
1、 请同学举出一些带有“鹤”字的成语,谈一谈你所理解的“鹤”。(回答重点在于说出鹤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如“鹤立鸡群”“焚琴煮鹤”等)
2、 请同学找出在文中作者是如何描述鹤的。
提示:“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高翔而下览”“翻然敛翼”“矫然而复击”
小结:两只鹤放浪山野,纵其所如;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
3、 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将鹤与隐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的?
① 在感性认识上:两只鹤是无拘无束,任意翱翔;张山人是逍遥自在,悠然闲适。
② 在理论依据上:文中说“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作者从两部经书上找到了理论依据。
小结:文章通过形似和神似两个层面,把鹤和隐者巧妙地链接在了一起。
(二) 隐者(隐士)
1、 提问:你如何来评价古时候的隐者?
2、 请看下面的文章,说说文中对隐者抱有什么态度。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
文中借子路的口,表达了孔子及儒家对隐者的态度---不仕无义;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明显持批评的态度。
3、 请同学们再次速读文章,分析一下苏轼对隐者以及隐者生活所持的态度。
提示:原文有“饮酒于斯亭而乐之”“隐居之乐,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从这两句话不难看出,苏轼对隐者的态度——欣羡。
4、 小结
苏轼在文章中表明:同样是鹤,隐者爱鹤,有益无害,其乐无穷,而卫懿公爱好养鹤,竟然因此而亡国;同样是酒,刘伶、阮籍之类的隐者,赖酒以保全自己并留名后世,而君王好酒,却要遭到告诫。
因此苏轼得出结论:同是好酒好鹤,因人不同,“其为乐不可同日而语也”。
(三) 感慨
1、 阅读下面的文字。
或问东坡,云龙山人张天骥者,一无知村夫耳。公为作《放鹤亭记》以比古隐者,又遗以诗,有‘脱身声利中,道德自濯澡’,过矣。”东坡笑曰:“装铺席耳。”
《河南邵氏闻见后录》
教师解释:“装铺席”是宋人俗语,意为“装门面”。苏轼文名极重,何用“装铺席”?苏轼诙谐的答词实际上透露了其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消息:无非是借说山人来寄托自己的感慨罢了。
2、 那么苏轼此时有什么感慨呢?先请同学简介一下苏轼生平。
教师出事投影:
1037年出生
1056年19岁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
1061年24岁通过制科考试,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1065年28岁还朝判登闻鼓院
1069年32岁任监官告院,两次上书否定变法
1071年34岁出任杭州通判
1074年37岁改任密州通判
1077年40岁改任徐州通判,期间作《放鹤亭记》
1079年42岁改知湖州,同年“乌台诗案”发,年底贬黄州团练副使
1084年47岁改贬汝州
1086年49岁回朝,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又任翰林学士知制诰
1089年52岁出朝知杭州
1091年54岁知颍州
1092年55岁改知扬州
1094年57岁贬知英州,后贬为惠州司马
1097年60岁贬为琼州别驾(海南儋州安置)
1100年63岁遇赦内迁
1101年64岁病逝于常州
3、 教师总结:
苏轼因上书批评变法,得罪了变法派,他感到了不妙,请求外任,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打击,本文写于1078年,这已经是苏轼外任的第八年。
作为渴求功业的苏轼,八年不能还朝,心头的郁闷可想而知。仕既不如意,隐亦不可得,所以只能接文章表明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表明对官场的厌恶与不满。
三、 提升
1、 苏轼必须要用积极进取的理想,去面对孤独苦闷的现实;但是,他既向往自由隐逸的生活,又难舍功名事业的诱惑;他自负才华横溢,故张狂;他自感功业难就,故满腹牢骚。这些无不体现了苏轼内心儒道两种思想的难以调和,苏轼表面上羡慕隐者,但是此时他的骨子里还是进取。
2、 儒是苏轼的“粮店”,积极进取,成就功名,是他赖以生存的生命理想,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做下去!
道是苏轼的“药店”,是他人生不得意时赖以治理心灵创伤的药,因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是活下去!
3、 本文流露出苏轼在官场不得意时的感慨,但是它更是苏轼出世“情结”的一次浅浅的流露。当更大的打击降临时,苏轼将向“道”寻求更多的庇佑,以求心灵的解脱,试看“前后”《赤壁赋》。
四、 作业
预习《后赤壁赋》
《放鹤亭记》原文和译文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扇。明年春,水落,迁于 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 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 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 于云表,暮则[亻素]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客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 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 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垢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 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 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 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 忻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 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 饱汝。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译文:
《收获季节》教师用书346页《放鹤亭记》译文修订
陕西省三原县南郊中学吴俊发
熙宁十年秋天,彭城(徐州)发洪水,云龙山人张(天骥)君的草屋,洪水高达那半个门扇。第二年春天,洪水退去,云龙山人搬迁到原来住屋的东面。云龙山人从东山脚下,登上高处来眺望,发现奇异的环境,就在那上面建造亭子。彭城一带的山脉,冈岭四面包围,隐约地象个大环,只缺那西边一面,可是云龙山人的亭子刚巧对准那个缺口。春夏两季的交替时候,野草树木连接到天边;秋冬时节,白雪明月,方圆千里同一色彩。在刮风下雨时而阴暗时而晴朗的天气变化中间,低头抬头,瞬息百变。
云龙山人有两只鹤,很驯顺并且善于飞翔。早晨,山人就望着西山的缺口把它们放出去,任凭它们飞到所愿去的地方。它们有时站在池塘边的田野,有时飞到云层的上面,傍晚,它们就向着东山回来,所以给亭子起名叫“放鹤亭”。
彭城郡守(徐州知州)苏轼时常带着宾客和下属去看望云龙山人,在这座亭子上喝酒,对此感到快乐。苏轼斟了杯酒给山人喝,并且告诉他说:“您知道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用面朝南坐的君主尊贵地位,也不能和这种快乐生活交换。《易经》上说:“仙鹤鸣叫那树阴,它的孩子应声亲。”《诗经》上说:“仙鹤湖泊深处叫,声音天上能听到。”这是因为它作为动物,品格清高、远大、安闲、自由,超脱地在尘世的外面,所以《易经》和《诗经》的作者把它比作有才能的人和品德高尚的人。所以隐居并有品德的人亲近它并玩赏它,好象应该是有利而无害的。然而,卫懿公爱好鹤,就丧失了自己的国家。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都认为所有能使事业荒废、性情迷惑,道德败坏,国家祸乱的东西,没有像酒那样厉害了。可是刘伶、阮籍这班人却因此保全了自己的本性并且名声传到后代。唉!面朝南坐的君主,尽管是清高、远大、安闲、自由,就像鹤那样的人,也仍然不能爱鹤;爱鹤就会丧失自己的国家。然而,在山林间逃避世俗的人,尽管是像酒这样的能使事业荒废、性情迷惑、道德败坏、国家祸乱的的东西;也不能成为祸害,何况对鹤爱好呢?从这来看,(虽然)他们同是追求快乐,(然而)我们绝不能把这两类人放在一起,同时评价,一概而论。”
云龙山人听了我的话,高兴地微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吗?”
于是,我作放鹤和招鹤的歌。
歌词说:
“鹤飞去啊,到那西山的缺口。
高飞向下面看啊,选择你们所要的自由。
高高地转身收翅膀啊,温顺地将要停留。
你忽然看到什么啊,矫健地却又飞走。
独自整天在溪涧山谷中间啊,嘴啄青苔又脚踏白石头?
鹤回来啊,东山的北面。
那下边有人啊,黄帽头戴草鞋脚穿,身披葛衣正把琴弹。
他亲自种田吃饭啊,剩余的粮食让你饱餐。
回来啊!回来啊!你不能长留在那西山。”
解释:九皋:深远的水泽地。
《放鹤亭记》比较阅读练习
阅读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12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文,节选自《三峡》)
[乙]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①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②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③当其缺。,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④。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⑤,或翔于云表;暮则傃⑥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苏轼/文,节选自《放鹤亭记》)
[注释]①张君:隐者张师厚。隐居于徐州云龙山,自号云龙山人。②明年:第二年。③适:恰好。④俯仰百变:俯视、仰视之间,气象有许多变化。⑤陂(bēi)田:水边的田地。⑥傃(sù):向,向着,沿着。
1.下列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略无阙处( 低矮的城郭 ) B. 属引凄异( 延长 )
C.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早晨 ) D.故名之曰“放鹤亭” ( 命名 )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每至/晴初/霜旦 B. 水/及其半扉
C.自/三峡/七百里中 D. 故名/之/曰/“放鹤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
4.甲、乙两段选文中所写景物的特点有共同之处,请举两例加以说明。(3分)
答案:
1.A(通“缺”,中断 )
2.D.( 故/名之曰/“放鹤亭”)
3.(1)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它们)有时站在水边的田地里,有时飞到云层上。
4. 示例:甲文中的山“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而乙文中的山的特点是: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甲文中写树“荣”草“茂”,而乙文中用“草木际天”一句描写了类似景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