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推荐文章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该文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国论高三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六国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文中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二)学习本文极有分寸的论证语言。
(三)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题的本意。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
(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系?
分析: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2、3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三)怎样理解第4、第5段?
分析:本文2、3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擅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四)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五)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六国论》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一.学习要点
1.作者及历史背景
苏洵(1009-1066),北宋文学家,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号老泉(其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教二子读书。嘉祐间(1056)携二子轼、辙至京师(轼、辙于嘉祐二年(1057)三月仁宗殿试,同科进士及第。轼22岁,辙19岁),翰林学士欧阳修得苏洵文二十篇,荐于宰相韩琦,授秘书省校书郎。苏洵为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与其子轼、辙合称'三苏',俱为列入'唐宋八大家'。其著作有《嘉祐集》。本文选自《权书》(共政论与史论十篇,此为其八)。
战国时,秦于商鞅变法后日强,而六国由于因循守旧,政治混乱而相对衰落,在秦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只能纷纷割地求和终至灭亡。
宋朝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梁、唐、晋、汉、周)军人乱政,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军权、财权、人权都归中央,将帅无自主之权,这样虽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也造成了军事上衰颓。辽(契丹(古族名,古国名)东胡人所建国家,今辽河上游一带)、西夏(党项羌(羌,古族)所建之'大夏',今宁、陕、甘西北部)侵扰,宋军败多胜少,政治外交于是更软弱,'澶(chán)渊之盟'(澶渊,古地名,今河南濮阳县西北)岁输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辽向宋索地(索晋阳(今太原)、瓦桥(河北雄县)以南十县地),无奈宋又加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西夏王李元昊上书请和,宋答应每年给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苏洵此文正是借论六国赂秦招致灭亡这一点(古人论史事不一定很全面,主要在于立论有据,言之成理。'六国灭亡在于赂秦',此不免片面),批评宋朝贿赂辽、西夏以求苟安的不当,主张任用谋臣奇才而奋起抵御外侮。此文文笔纵横恣肆、简劲切洽,是议论文之典范。
二、课文内容简讲
1、课文共5段,可根据论证过程分为三部分。
(1)第一部分(1段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把它化为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写法:开宗明义,正见胸有成竹;要点已定,可作论述依据。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第二部分(2-3段,本论)论证中心论点,从论证两个分论点来论述。
第2段:论述割地赂秦之害:割地赂秦使秦获地比战攻更多,而欲望永不满足,诸侯因割地赂秦而弱,至于破灭。--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论证方法:例证法(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引证法(以地事秦……火不灭)。
第3段:论述六国不合力抗秦导致破灭:韩、魏、楚割地赂秦,齐附于秦,燕赵孤危战败而亡。--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论证方法:例证法(齐附于秦、燕赵用兵后亡),对比法(附于秦之非--用兵之效)
(3)第三部分(4-5段,结论)申明结论,点出主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第4段:并力抗秦可抗秦,为秦人积威所劫而趋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
第5段: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更不应当--讽喻宋不要重蹈六国破灭之覆辙。
2.文章主旨和写作特点
(1)主旨
文章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贿赂敌国就增强了敌人的力量,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必然招致灭亡。以此讽喻宋朝以六国为鉴,不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应奋起抵御外侮。
(2)特点
①论证透彻,结构严谨
┏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结构:分别论述分论点:引论--本论--结论。
②语言运用特色,气势雄健。有对偶句,排比句,有引用、设问、比喻等。
三、能力训练(强调习得能力的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6题。
汉蒋琬为大司马。东曹掾犍为杨戏,素性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谓琬曰:'公与戏言而不应,其慢甚矣!'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所诫。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尝毁琬曰:'作事愦愦,诚不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理,事不理,则愦愦矣。'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①,敏得免重罪。(《资治通鉴》)
注:①适莫:适,音dí;适莫,指厚薄。
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素性简略 素:向来。
B.其慢甚矣 慢:傲慢。
C.又督农杨敏尝毁琬曰 毁:诽谤。
D.诚不及前人 诚:诚实。
2.对下列句中红色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或谓琬曰
┗面从后言,古人所诫 ┗或以白琬
A.两个'面'意义相同,两个'或'意义也相同。
B.两个'面'意义不同,两个'或'意义相同。
C.两个'面'意义不同,两个'或'意义也不同。
D.两个'面'意义相同,两个'或'意义不同。
3.下列句中红色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公与戏言而不应,其慢甚矣
B.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C.戏欲赞吾是邪,则非其本心
D.苟其不如,则事不理
4.下列句中与'戏欲赞吾是邪'的'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B.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
C.张良是时从沛公
D.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5.'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后来杨敏因事犯罪联系官司,众人还怕他必须死。
B.后来杨敏因事犯罪拘囚狱中,众人还怕他必须死。
C.后来杨敏因事犯罪囚狱中,众人还担心他一定会死。
D.后来杨敏因事犯罪联系官司,众人还担心他一定会死。
6.下列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蒋琬为大司马,与杨戏言论,蒋琬时不应答,或谓蒋琬不应慢甚。
B.蒋琬认为人心不同,难以知其本心,因此保持沉默是对待杨戏的好方法。
C.由于杨敏尝毁蒋琬,主事者请求追究杨敏的罪责,但蒋琬拒绝这样做。
D.蒋琬承认自己没有治理好政事,确有愦愦之状,因此杨敏坐事系狱得免重罪。
附参考答案及译文
1.D(诚:果真。)
2.B(第一个'面'是'面孔',第二个'面'是'当面';两个'或'都是'有的人'。)
3.BC(A项'其'是'他',BC项的'其'是'他的',D项的'其'代自己'我'。)
4.D(题干的'是'是'对',A项的'是'是'这样',B项的'是'是'认为对',C项的'是'是'这',D项的'是'是'对'。)
5.C(系:拘囚;必:一定。)
6.C(A项'蒋琬不应答'误;B项'保持沉默是对待杨戏的好方法'误;D项'承认自己没治理好政事'误。)
【译文】
蜀汉蒋琬作大司马。东曹掾(官名)犍为(地名)人杨戏向来性情直率不拘礼节,蒋琬与他谈论,有时不应答。有人对蒋琬说:'您与杨戏说话而他不应答,他太傲慢了!'蒋琬说:'人的内心不同,各自像人的面孔一样。当面顺从,背后说相反的话,这是古人的告诫。杨戏想要赞许我对呢,那么不是他的本心;想要反对我的话,那么宣扬了我的错误。所以他沉默不语,这是杨戏为人直爽呀。'又有督农杨敏曾经诽谤蒋琬说:'办事糊涂,实在不如以前的人。'有人把这话告诉了蒋琬,主管法纪的官员请求对杨敏追究治罪,蒋琬说:'我实在不如前人,没有什么可追究的。'主管法纪的官员请问他糊涂的表现,蒋琬说:'如果我不如前人,那么政事办理不好,政事办理不好,那么就是糊涂了。'后来杨敏因事犯罪拘囚狱中,大家还担心他一定会死,而蒋琬内心没有厚薄,杨敏得以免掉了重罪。
《六国论》阅读练习
文言文阅读,解答下面的问题。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
B.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
C.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霁:下雨。)
D.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率:都、全)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吾祖死于是 齐人勿附于秦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D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3.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4.第三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1分) 论证了什么内容?(4分)
5.请以《高三,我来了》为题写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2)记叙文3)不少于600字(30分)
参考答案:
1.C.霁:雨停
2.B. A前“于”是“在”的意思,后“于”为“和”的意思;C项,因为/用;
D项,表顺承/转折;
3,(1)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2)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自取下策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4.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引用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