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罗曼·罗兰,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一生为争取人类的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主要作品有《名人传》《约翰·克利斯朵夫》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罗曼罗兰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罗曼·罗兰》教案
教学目标:
1、 运用传记知识解读课文内容,包括罗曼·罗兰的生活经历、学习情况、思想变化。
2、 了解作者茨威格。
3、 学习罗曼·罗兰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态度和崇高使命感。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同学们知道“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是谁吗?他就是茨威格。
【作者介绍】
茨威格,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认识罗曼·罗兰和高尔基等人。茨威格的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象棋的故事》、《危险的怜悯》、《一个女人一天中的二十四小时》﹙一个读者描述他看了这个小说后的感受“我呆呆地坐着,头脑一下子如同被雷击,灵魂忽然间就像被抽空”,所以,请同学们有空一定要读读﹚、《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被翻译成《巫山云》,被拍成中国电影,由徐静蕾和姜文主演……,高尔基写信给茨威格说他读了《巫山云》后是多么激动和惊叹:“这个短篇那种惊人诚挚的笔调,那片对于女人的超人的温存,那派对于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表现力,把我深深地打动了”。而且,高尔基还把“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的桂冠送给了茨威格。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讲讲这个故事﹚。茨威格制作生产出一大群丰美多姿、感情奔放而又命薄缘悭的女性。他自己本人的性格也像女性一样敏感细腻而又有几分阴柔,是人类中最为善良、内心最为柔软的那一部分人。这使得他在的铁蹄下于1942年和年轻美丽的妻子自杀于巴西。茨威格的人物传记也很出名,如《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自己生活的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人物传记《罗曼·罗兰传》。
【课文分析】
师:罗曼·罗兰和茨威格之间建立了伟大的友谊,他们的关系是非常好的,经常通信,正是茨威格对罗曼·罗兰的理解与尊敬,使他写了《罗曼·罗兰传》。现在,我们来看看罗曼·罗兰的求学时代,是什么样的外部环境和主观因素,成就了罗兰一生的宏伟事业。课文大家已经看过了,现在请同学们看看罗曼·罗兰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思想意识形成的阶段:大学时代。罗兰是在哪里上的大学?
生:巴黎高等师范学校。
师:非常正确,别看它挂了一个“师范学校”的词语,这可是一所世界一流的大学,法国最渊博的学者都出身于高师。现在,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高师有哪些特征?﹙给3分钟时间思考﹚,第一段就是写高师的教育特点。
生:①这里的学生与外界隔绝,远离实际生活,能更好地领会历史生活。
②传统精神和经过检验的方法富有成效的结合,被继承了下来。
③这是一所严格的学校,要求学生有不知疲倦的勤勉精神。
④这里致力于全面教育,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自由。
⑤这里曾经培养出法国最渊博的学者。
师:概括得很好,学会了删繁就简,找出了关键信息。总之,高师就是以它的这些严格特色来培养杰出的人才的。那么,罗兰在高师到底学到了什么,做了什么事,交了什么朋友,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你们理解的大学生活教育来安排层次,比如学什么专业,受到了什么训练,与什么人交往,思想上有什么修炼等。首先,我们看第二段,这一段主要写罗兰在高师的什么情况?这情况是怎样的?给大家3分钟时间阅读思考。
生:这一段主要写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学习,选定历史和地理作为主要学科。影响:①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作是各个时代的涨潮与退潮的永恒活动;对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②他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深度和广度,具有活跃历史的特殊才能③获得善于剖析现代文化的本领。
师:接下来写了罗兰在高师的什么情况?情况怎样?
生: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同窗好友保尔·克洛岱尔、安德列·休阿列斯、夏尔·贝济。情况:①在高师,在充满着神秘热望的交谈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思想境界,这种思想在当时是超前的。②他们彼此激发着奔放的热情和增进着对世界的极其严肃的理解。③他们都感觉到了自己肩负的使命,就是要用创作和生动的语言恢复人民失去的信心。④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爱好。他们迷恋莎士比亚,推崇开阔的英雄般的生活,对托尔斯泰倾注了仰慕之情,把他当作剖析自己一生和牺牲自己一生的偶像。
师:这些都是从外部环境写了罗兰成才的原因。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之外,那么,罗兰个人的修为又怎样呢?请同学们看看他在大学之间是怎样做的,做了些什么?
生:①创作﹙许多短片习作、诗和音乐、令人惊讶的文献;还构思着一部巨著——叶卡特林娜·梅奇契宫廷的文化史和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受生活折磨的真正艺术家的传记《约翰·克利斯朵夫》﹚。②具体情况﹙A 罗曼·罗兰被认为在描述历史方面有着巨大的才能,他还特别醉心于文化史的描述;B 他对一切知识充满兴趣,如饥似渴地学习;C 逐渐形成了永远忠于自己的自由世界观。
师:同学们很认真,整篇课文我们就像庖丁解牛那样地剖析完了,但他留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却远远不止这些,一个永远对世界热情,极富人道主义精神的伟人,他的人生有跌宕起伏,但始终充满了火一般的热情,追求正义,同情弱者。现在我们看看课后练习。
《罗曼·罗兰》阅读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2.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3.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4分)
4.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1. A E
2.①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②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
3. ①音乐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②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理想人格的化身。
4.①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②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③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
《罗曼·罗兰》教学反思
《罗曼.罗兰(节选)》是必修一传记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学生对传记的课文已不再陌生,所以只安排一节课上。因为本文是一篇译文,课前对学生进行了一些了解,学生预习中感觉到对本文的大意把握不了,所以应将重点放在对文本的阅读上。通过逐段阅读,先找出每段中的关键信息,再进行筛选归纳每段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从那些方面写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学习情况、思想变化的的方法进行阅读指导。另外,学习本文不能仅仅停留在读懂上,停留在读传记上,还应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罗曼·罗兰拓展到对贝多芬、托尔斯泰等的了解,从而增进对罗曼·罗兰的更进一步的理解;了解罗曼·罗兰的人生经历体会罗曼·罗兰的精神,从中汲取人生的教益。迁移到学生的性格品质的培养意识的问题,对学习环境的思考,对交友的认识,对偶像的崇拜,对理想的追求的理解等人文教育方面。
关于教学目标设计:体现三个维度目标之间相互联系。《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作为学科教学内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无疑是主干要素,离开了这一主干,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好,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好,都无所附隶,语文也就消泯了与其他人文学科的界限,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历史上曾将语文课从属于政治课的教训应该记取。在教学中,应该从文本出发,而不是从思想观念出发,防止离开语言文字的学习,架空讨论人文内涵;对课文人文内涵的解读,应该从文本里面呈现出来,而不是从文本外面加进去。《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与鉴赏”目标的第一条,就是总体上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目标:“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但须注意,课标在这段话之前明明写着:“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这正是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人文学科的前提。人文性的阐发,主要通过对文本的阅读鉴赏活动来体现。
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导入充分考虑学生对名人名言的兴趣,引发学生阅读此文的极大兴趣。由学生在课前的资料收集和自主阅读有关传主和作者的情况,并分组在课堂进行简短的介绍,是有效的知识积累与储备。
教学过程紧扣文本,让学生在直观的、感性的层次研读文本。教师在自己的阅读过程中虽然有个人的认识、个人的感受,但尽可能不要把这种认识和感受直接告诉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而是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对文本的意义重新建构,在各环节的教学中都留有了学生阅读、发问、分享的时间。教学的各环节是在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教师与教材编写者的多重对话中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树立了“立人”意识、“文本”意识和“对话”意识。
阅读过程先通读课文,靠直觉获得初步印象,这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进而理解分析课文的起点,没有这个起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是不可能的。从这一层说,阅读初感的确十分宝贵;但这样的整体感知,毕竟对文章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表层。只有经过一个一个部分的钻研、推敲,思想脉络才能理清楚,文字内涵、作者匠心才得以逐步显露。然后再整体地阅读课文,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所以课标目标不仅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同时也要求“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整体与局部之间,是互动互促的关系:把握了整体,有利于对局部的正确和深入的理解;把握了局部,又有利于对整体认识的提升。看来,不是不要对课文作局部分析,问题在于分析是否从文本的整体出发。浮光掠影、囫囵吞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整体把握。
关于主题探究与推荐阅读: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引进课堂, “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
新课程对于语文的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阅读实践和语文应用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的观点。二是对不同文体的阅读指导,应有所侧重,如传记的阅读应引导学生注意基本事件、典型细节以及文本的价值取向。三是在阅读的评价中,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以及对文本信息的筛选和处理能力,语言风格、格式特征只需作基本的了解。本教学设计努力遵循这些要求来实施教学,并能够在教学思路和各个教学环节中贯彻新的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