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溪诗序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愚溪诗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托物兴辞,寓意深远,在不大的篇幅中,将议论、叙事、写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议论清晰,叙事井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愚溪诗序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愚溪诗序》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以借景抒情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思想境界。

2、思想教育目标:“不得不愚”情感的展示。

3、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借景抒情,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心志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达意的目的。

教学难点:用典的意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写的序。

首段叙述愚溪得名的由来,顺笔交代“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的经历。

第二段紧扣诗题“八愚”叙述愚溪八景的方位和其他特征,点明八景称愚乃“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第三段进一步说明何以“是溪独见辱于愚”的原因,引出“凡为愚者莫我若也”的一番议论。作者自言“无以利世”,又引宁武子、颜子作陪,一味责己之愚,反话正说,沉痛至极。最后一段由溪虽“无利于世”却自有清溪本色转入“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继而写到作者创作八愚诗时,精神意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使结言落在“八愚诗”上。

通篇文章以“愚”字贯彻始终。时写愚溪,时写“愚”人;写愚溪之景,抒“愚”人之情。文中愚溪的形象正是作者的化身。人们由愚溪的“见辱于愚”,自会想到作者故作旷达而以“愚”人自居,他对贤愚颠倒的现实是多么愤恨。作者把牢骚不平隐含在写景叙事之中,辞语用意虽十分怨愤,不隐锋芒,但却并没有显露一点痕迹。

二、课文分析:

(一)题解:

1、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山西运城县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同被列为“唐宋八大家”而并称韩柳,所做散文峭拔矫健,说理透彻。

2、《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八愚诗》写的序,说明作诗的缘由。“八愚”的总根是“愚溪”,所以用《愚溪诗序》命名。只是,当年柳氏写的《八愚诗》早已佚失,而这篇序却一直传诵。除了篇末一句,这篇序也可以作为柳宗元写的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它和柳宗元柳宗元著名《永州八记》一样,借山水游记一例来看待。借山水来抒发胸中的抑郁,把叙事,议论,抒情揉合在一起,行文曲折多变,吞吐万端,是柳宗元在柳州的刻意之作。

3、关于“序”:“序”是属于实用文体的一种,是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边的文章。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说明。这种“序”也叫“书序”。

后来又有了宴集序,赠序等。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又有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

(二)阅读讲析

1、范读课文——自读课文——齐读、分组读、依次读.

本篇全文共四百多字,委婉曲折,抑扬顿挫,借小序倾诉自己的遭遇,是一篇寓意深远的佳妙之作。

第1段写“愚溪”得名的由来。

先写实有此溪,交代溪水的地形方位,再写溪名无定,为下文定名提供根据和缘由。

第2段以“愚溪”为中心,以“愚溪”为中心,写出“八愚”的名字,紧扣诗题。

第3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之说,转笔写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

第 4 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后归结到溪水的命名上。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高潮,先从溪和人两方面说,然后合一。写溪水由上文的贬溪转入赞溪,写人由自贬而转入自赞。最后将自己与溪水合说,达到形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点题作结,归到序诗。

(三)鉴赏要点

1、托物兴辞,寓意深远。

作者不是客观地描写自然风景,而是托物兴辞,夹叙夹议,蕴藏着深厚的寓意和强烈的个人倾向。

作者借写愚溪来写自己。愚溪的风景和作者的行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全文各段以“愚”字贯串。仅就第二段来看,虽然只有百余字,就一连用了十二个“愚”字。文章结构中心明确,作者在描写愚溪幽奇秀美的山光水色中,隐隐约约地折射出本人的影子。幽奇秀美的小溪却名之以“愚”,作者替“愚溪”不平,其实恰是为自己的遭遇不平。

“愚溪”美景被弃之与凄清冷寂的荒野,无人涉足,无人游赏,甚至无人过问,这正是作者自己生活遭遇的写照。欣赏愚溪美景的只有痛苦的柳宗元,同情柳宗元的却只有这落寞的愚溪。对愚溪遭遇的慨叹,不正是倾吐自己抱负和才能被淹没,遭打击的不平吗?情与景的交融,表达出对压抑人才的不合理社会的批判。

2、叙事,议论,抒情融于一体,写景善于布局,叙事井然有序,全文的“愚”为线索,写景,叙事有条理。八景的位置,距离交代得十分清楚,给人以立体感,叙述被贬、迁家,安家以及给愚溪定名等等,内容丰富,机构紧凑,极具匠心。而全文又无一处不贯穿作者的不平之鸣。

三、课文悟读

读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为他的处境颇为不平的同时,更多的是为文章巧妙的艺术手法而拍案叫绝。古人说:不平则鸣。身处险恶处境中的柳宗元心中的怨恨不能不说,又不敢直接说;牢骚不能不发,又不敢直接发。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和王叔文一样丢掉性命。柳宗元毕竟是散文大家,这一篇《愚溪诗序》作为《八愚诗》的序,借题发挥,巧妙地抒发了心声。

文章通篇以“愚”为线索,处处见“愚”,可是到底“愚”在何处呢?阅读文章自然不难找到答案。文中有“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似乎这“愚”在于山水。可是山水何愚之有呢?无疑,作者是借溪说人,以溪自比。文中说,“适类于予”。

那么柳宗元和“愚溪”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柳宗元真的“愚”而无用吗?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稍有了解,就会知道他一点也不“愚”。他入朝主政,力图变法,只因触及了当权者的利益,而落了个失败被贬。既然柳宗元不愚,那么到底什么人愚呢?这一问,就触及了文章的要害。柳宗元一心为国家、为百姓变法,可是一片忠心没有人看到,遇到攻击没有人主持公道。谁是愚人,不是清清楚楚吗?如此一步步探询过来,便可知道作者以“愚”自损,是反话正说:世人皆“愚”,惟我独明。读到这一步就明白,为什么柳宗元发了这样的牢骚而没有引来杀身之祸了。原来他把自己的思想隐藏在一层层的遮掩之后。

四、亮点探究

1、文章中许多句子都写到“愚”,阅读课文想一想,最重要的两个句子是哪两个?

探究学习:最重要的应该是第1段的“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和第4段“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两句。前一句是全文“八愚”的根源,无这一句则无全文之“愚”。如果不是“我”“触罪”被贬到潇水之上,“愚溪”则不会有“愚”的名称,后一句则说明我“愚”的程度。这两句巧妙地在自责之中把心中的怨恨说得虽隐晦却痛快。

2、作者为什么说宁武子和颜子“皆不得为真愚”?

探究学习:这里作者是综合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突出自己的“愚”。宁武子能够分清“有道”和“无道”,“有道”则“智”,“无道”则“愚”,可见不是真正的“愚”;颜子虽然听孔子讲学从不提不同的意见,但是却能真正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可见是心领神会的,只是不说而已,这也不是真正的“愚”。而“我”遇到圣明的君主却说了不合事理的话、做了不合事理的事,才是真正的“愚”。作者说宁武子和颜子“皆不得为真愚”,一是从实情看,这两个人的确是“大智若愚”,更重要的是,这样说可以充分说明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愚。自嘲之中,把心中的不平,对宪宗的不满表现得十分强烈,而又不留下任何把柄。

3、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土之居者”对冉溪名称的分歧?

探究学习:这样可以自然地引出自己的命名,使“愚溪”的得名顺其自然,可以使自己借题发挥的用意既自然又比较隐蔽。

4、比较下列句子中“焉”的用法或意思。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

②得其尤绝者家焉

③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④予得专而名焉

探究学习:本文中含有“焉”字的句子较多,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区别它们的用法和意思。

①句中的“焉”很容易理解为兼词,但从句子结构看前面已有主语“灌水之阳”,如果说成“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在那里”便很别扭,所以还是理解为助词更好。

②句中的“焉”则应理解为兼词。因为“家”在这里为动词,“焉”跟在动词后面,不理解为兼词,则不妥当。

③句中的“焉”看上去是助词,因为上文“得泉”语意似乎已经说得很明,语气似乎也已经收住了,但是上句是叙述“行”这样一个动作,而不是(或主要不是)为了交代找到泉的方位,所以这个“焉”还是作为“兼词”(在那里)比较好,只是要注意翻译时这个“在那里”要提到前面做状语。

④句中的“焉”很明显是代词“它”,因为前面的“专”和“名”都是动词,如果“焉”不作代词则意思表达不清。

5、找出文章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探究学习:文中词语活用的情况比较多,不弄清它们的用法,对句意的理解会很有影响。如“故姓是溪为冉溪”的“姓”,“名之以其能”的“名”,“得其尤绝者家焉”的“家”,“予得专而名焉”的“名”等都是名词动用,“咸以愚辱焉”的“辱”,“不能兴云雨”的“兴”,“虽辱而愚之”的“辱”等都是使动用法。

《愚溪诗序》课后练习

一、课文阅读训练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透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子 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 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1.解释文中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莫 ②鉴 ③颇

④牢笼 ⑤辞 ⑥红

2.试找出本文段中用典的句子,并说说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二、基础知识检测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然后把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译文:

②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译文: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内容上看,本文无疑是一篇山水游记。

B.第二自然段即以“愚溪”为基由,叙写其他七“愚”。大致上以活动为序,有详有略。

C.最后一自然段是全文的高潮,转抑为扬,尽情地赞溪。

D.作者以自己内心的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借景抒情。文章把写景、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显示了高超的表达技巧。

课后练习2:课后练习(1)答案

一、课文阅读训练 1.①莫:第一个副词“没有”、“不”,第二个是无指代词“没有谁 ” ②鉴:照 ③颇:很 ④牢笼:包罗 ⑤辞:文辞,文章 ⑥记同“记” 2.见“写作 特点”

二、基础知识检测 1.①或:有人;名:取名 ②悖:违反;莫:没有;若:比得上。译 文略 2.D

课后练习3:课后练习(2)

1.下列作品体例不同的一项是( )

A.《愚溪诗序》 B.《〈呐喊〉自序》

C.《〈指南录〉后序》 D.《送东阳马生序》

2.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

A.今是溪独见辱于愚 B.寂寥而莫我知也

C.惟兄嫂是依 D.莫我若也

3.与“邦无道则愚”中的“愚”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得其尤绝者家焉 B.牢笼百态

C.夫水,智者乐也 D.盖上出也

4.下列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柳宗元等人参加王叔文的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本文作于永州任上。

B.柳宗元的散文和韩愈齐名,他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C.全文以一“愚”字贯穿,借愚溪风景抒发自己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D.文章融叙事、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靖郭君将城薛,客多以谏。靖郭君谓谒者,无为客通。齐人有请者曰:“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靖郭君因见之。客趋而进曰:“海大鱼。”因反走。君曰:“客有于此。”客曰:“鄙臣不敢以死为戏。”君曰:“亡,更言之。”对曰:“君不闻大鱼乎?网不能止,钩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今夫齐,亦君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至于天下,犹之无益也。”君曰:“善。”乃辍城薛。

5.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益一言——增加一番话

B.因反走——于是回头走

C.亡,更言之——没关系,再说下去

D.乃辍城薛——就停止筑薛城

6.“无为客通”一句的正确意思是( )

A.不是客人的通道 B.不是客人想通了

C.不要给客人通过 D.不要给客人通报

7.“奚以薛为?”一句的正确意思是( )

A.为什么要到薛地去呢? B.为什么还靠薛地呢?

C 要薛地干什么呢?    D.为什么还要建筑薛地城墙呢?

8.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宾客以水为喻劝靖郭君不要脱离人民。

B.靖郭君广纳人言。

C.宾客以水为喻劝靖郭君识大体、顾大局,同齐国共命运。

D.靖郭君知错就改。

答案

1.D(提示:其他为书序) 2.A(提示:其他为倒装句) 3.C 4.D(提示:无议论)5.A(提示:多一个字) 6.D 7.D 8.C

《愚溪诗序》测试

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选择每小题2分,翻译4分)

愚溪诗序

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又买居之,为愚泉 居:占据 B.灌水之阳有溪焉 阳:北面

C.夫水,智者乐也 乐:喜爱、爱好 D.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类:像

9.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寡人之于国也

C.故更之为愚溪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D.其南为愚亭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属于作者委婉地表达对黑暗政治抗议的一组是

①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

②予虽不合于俗

③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④遂负土累石,塞其隘

⑤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⑥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溪诗序》通篇就是写了一个“愚”字。从“予以愚触罪”,到“以愚辞歌愚溪” ,充分表达了一个遭受重重打击的正直士大夫的愤世嫉俗之情。

B.明明是风景极佳的地方,可是,作者把“愚”字强加在溪、丘、泉、沟、池、堂、亭、岛的头上。溪、丘、泉、沟、池、堂、亭、岛仿佛全是作者苦难的知己,而奇石异木便成了作者耿介性格的象征。

C.文章第四段,写到宁武子和颜回,说他们都不是真的愚笨,是聪明人装糊涂,而自己就完全不一样了,是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做出了与事理相悖的事情,表达了自己的羞愧。

D.文章清新秀丽,前两段基本上是记叙和描写,在记叙中抒发感情,后三段则主要是议论,在议论中发表感慨。语言简洁生动,结构严谨妥帖,不愧是传世的名篇。

12.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3分)

②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2分)

答案:

8.A

9.C

10.D

11.C

12.①有人说,有个姓冉的曾经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或”1分;“姓”,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1分;句意完整1分。)

②这条溪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很好地映照万物。(“溪虽莫利于世”,状语后置1分;“鉴”,照,1分。)

【译文】

灌水的北面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有个姓冉的曾经住在这里,所以把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按照它的功能命名为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溪水,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古代有愚公谷,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没人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了,所以把它改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做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买下来占为己有,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在山下平地,泉水都是往上涌出的。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地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南面是愚亭。池子中央是愚岛。美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水中有很多高起的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如此,即使是玷辱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

宁武子“在国家动乱时就显得很愚蠢”,是聪明人故意装糊涂。颜子“从来不提与老师不同的见解,像是很愚笨”,也是明智的人而故意表现得很愚笨。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愚笨。如今我在政治清明时却做出与事理相悖的事情,所以再没有像我这么愚蠢的人了。因此,天下人谁也不能和我争这条溪水,我有给它命名的专利。

这条溪虽然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可它却能够很好地映照万物,清秀明澈,能发出金石般的响声,能使愚蠢的人喜笑颜开,对它眷恋爱慕不忍离去。我虽然不合世俗,也还能稍用文章来安慰自己,洗涤万物,包罗各种形态,而无所避忌。我用愚笨的言辞歌唱愚溪,觉得茫茫然没什么悖于事理的,昏昏然似乎都是一样的归宿,超越天地尘世,与自然混同,物我不分,而寂寞清静之中没有谁能了解我。于是写了《八愚诗》,记在溪石上。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高二下册的教学计划五篇

高二下册语文教案2021模板

最新高二下学期语文教案文案

2021人教高二下期语文教案设计

高二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五篇

高二下语文教案2021文案

高二语文人教版教案简案五篇

语文高二下册优秀教学计划五篇

粤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最新例文

高二语文教案参考汇总五篇

    23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