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以下是小编整理爱莲说初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爱莲说》教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衬托的手法及其作用。
2.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学习重点
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学生熟读全文
2.找出自己不能翻译的句子。
3.了解作者周敦颐
二、课堂展示
(一)预习展示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断句和字音。
甚蕃(fán) 淤(yū)泥 濯(zhuó) 清涟(lián) 不染(rǎn)
亵(xiè)玩 隐逸(yì) 噫(yī) 鲜(xiǎn)有闻
2.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
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3.作者简介
(二)课堂展示
1.学生小声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
3.在作者看来,莲花有什么可爱之处呢?试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莲花的可爱之处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这一长句,突出了莲花的哪些特点呢?(明确后板书莲的品格“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
明确:这个长句,从生长的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庄重;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从风度气质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清高。
5.君子是怎么样的人?由此可见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明确:是品德高尚的人。
归结: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这种写法叫作“托物言志”。“莲,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句。(板书“花之君子者也”,“托物言志”)我们读这句话时,要读出由衷的赞美之情。
三、当堂检测
文题是“爱莲说”,而文中却三次提到“菊”、“牡丹”,这有什么作用呢?(板书“菊”、“牡丹”,“衬托”)
《爱莲说》复习练习
一、解释加点词语
1、可爱者甚蕃: 2、晋陶渊明独爱菊: 3、自李唐来:
4、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不蔓不枝: 6、香远益清:更加清香
7、亭亭净植: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菊,花之隐逸者: 10陶后鲜有闻:
11、同予者何人: 12、宜乎众矣:
二、翻译句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 ——
2、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中通外直。——
5、不蔓不枝。——
6、香远益清。——
7、亭亭净植。——
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10、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11、莲,花之君子者也。——
1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文言文复习
【译文】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爱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花--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兔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对于莲花的爱好,象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主要内容】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主题思想】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赋予莲美好的形象,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典型例题】
1、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想相同的项是( )
【益】益慕圣贤之道 有所广益。 至于斟酌损益 曾益其所不能
【清】香远益清 濯清涟而不妖 清荣峻茂 回清倒影
【净】风烟俱净 亭亭净植
【宜】诚宜开张圣听 宜乎众矣
1: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莲,花之君子者也。
②说说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作者这种写法颇似“一字褒贬”,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此外别无贬辞,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
2.类似于“莲”花这种品格的文人很多,除本文的作者外,你还知道谁,就他(她)的一句诗、词、文来谈谈他(她)的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