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嘉红0分享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石钟山记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石钟山记》教案

学习目标:

一、学习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二、自主地在全文找出所需要掌握的重点。

三、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课文,为背诵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教学设想:

一、采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激趣氛围,提高课堂效果。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发扬民主,倡所欲言,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其良好的思维习惯以促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教学过程:

1、导语:中国历代名人当中,提起“乌台诗案”,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中国人能想起他;提到“唐宋八大家”,可能会有一半的人想到他;如果再念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诗句,只怕就会有八成以上的人脱口而出他的名字;若要再加上遍布全国各地大小餐馆中“东坡肘子”这道菜,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在中国真正称得上家喻户晓的文化名人,就只有苏轼莫属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被誉为“全才”的宋人所写的游记名篇《石钟山记》(师点击“课题及作者”)。

2、作者简介(由学生自己抓要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然后师点击课件作总结、补充说明。

3、石钟山介绍(点击幻灯片依图介绍)。

4、整体把握全文(演播全文,结束后点击“应注意的字词”。)

5、掌握重点(要求学生结合文下注解自由诵读、自主地总结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师就特殊句式作补充讲解)。

6、把握行文思路(找出二疑、理解三笑、彻悟一旨学习作者写作考辨记的方法及其人文作风)。

7、布置作业,为第二课时作准备

(欣赏欧阳修《醉翁亭记》与本文作对比阅读。)

《石钟山记》教学实录及点评

(师出示教学目标:①倒装句式;②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学生朗读课文后提出质疑)

生: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我觉得这样写是多余的。

师:这到底是不是多余的呢?大家讨论一下。

生:这里不是多余的,因为郦道元是为《水经》作注的,而作者是同意郦道元的观点的,这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生: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山是真有其山,表示作者“夜泊绝壁”和写作此文的必要性。

生:引用《水经》的话表示作者知识渊博。

生:这里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

师:大家各抒己见。从各个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跃,讨论很热烈,很好。在预习中还发现什么问题呢?

生:“郦道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这里“以为”是什么意思?

师:你猜一猜是什么意思?

生:可能是“认为”吧?

师:很好,你真聪明。以后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先猜一猜,说不定真猜对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中的“士大夫”是不是指李渤?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觉得是指古代文人。因为李渤是文人。

师:那古代文人不是因为李渤而倒霉了吗?(笑)有不同意见吗?

生:这里的“士大夫”是指古代做官的人。因为做官的人是不愿“以小舟夜泊绝壁下”的。

师:他们为什么不愿意?

生:因为他们觉得书上写的没有必要去考证,而且他们养尊处优,不高兴深夜去探险。

师:是不愿和不屑,对吧?

生:我认为“士大夫”是指像李渤那样的不肯实地考察、浮而不实的一类人。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齐答:同意。

师:他能够深入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这是很可贵的思维方法,大家应该向他学习。

师:还有人提问吗?如果没有,老师要提问了。

第一个问题:“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这句话作何解释? (一学生翻译,略)

师:有谁知道我为什么要把这个句子提出来吗?

生:因为这里的“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作“命名”解。

生:这是一个定语后置的倒装句。

师:你能把正常语序讲出来吗?

生:应为“铿然有声之石”。

师:对。

第二个问题:“空中而多窍”为何翻译?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中间空的并且有许多小孔”,这是一种倒装句式,正确语序应为“中空而多窍”。

师:你很聪明,分析得对极了。

最后一个问题:因笑谓迈日:“汝识之乎?噌 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寂坎镗 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这句话你们懂吗?

(一学生翻译,略)

另一学生站起来:“古之人不余欺也”是个倒装句,是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师:对,在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当宾语是代词时,一般就会提到动词前面。大家记清楚,宾语前置有两个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能不能回忆一下以前有没有碰到这样的例子?

生:时人莫之许也。

师:很好。在本文中我们学到两种倒装句,一种是定语后置,一种是宾语前置,请大家课后在笔记本上把它们整理出来。

师:无射和歌钟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编钟,声音美妙动听,苏轼为什么把“噌 ”声和“寂坎镗 鞯”声比成无射和歌钟的声音?

“噌吨”和“寂坎镗 音?

生:是“水石相搏”的声音,这是两个象声词。

师:这些声音曾经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来。

生:“舟人大恐”,“余方心动欲还”,这声音曾经让作者十分恐惧。

师:那么作者为什么把这些让他吓得魂不附体的声音比成仙乐一般的美妙声音呢?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发言)

生:因为“噌 ”和“窽坎镗 ”的声音和编钟的声音很相似。

师(追问):那么干嘛不干脆说像“钟”而非比成那么有名的“无射”和“歌钟”呢?

生:这与作者的心情有关,因为作者经历了那么艰险的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他心里高兴,听这个水石相搏的声音就像“无射”和“歌钟”奏出来的音乐一样美妙了。

师:这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在这一句的哪个字上?

学生齐答:笑。

师:这个“笑”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学生纷纷议论:高兴的笑、欣慰的笔、开心的笑。

师:前后翻翻,本)(共有几处“笑”?

学生查找后得出结论:有四处“笑”,“余固笑而不信也”、“又有老人咳且笑于山谷者”、“因笑谓迈日”、“而笑李渤之陋也”。

师:这四处“笑”中有三处是作者的“笑”,分别体会一下作者在笑什么?

生:“余固笑而不信也”是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还笑他们和李渤同样的观点。

师: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什么笑?

生:否定的笑。

生:“而笑李渤之陋”,这个“笑”是嘲笑李渤,概括为“嘲讽的笑”。

师:苏轼为什么要笑李渤?

生:笑李渤不实地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师:对,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重视实践的思想。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李渤真的可笑吗?

(学生讨论)

生:我认为李渤不应该被笑,因为他能够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它,得出新的结论,这和苏轼同样可贵,而且苏轼笑李渤也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后人也同样可以笑苏轼,因为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

师:讲得好极了,给他掌声(教室里掌声热烈),你的思想很深刻,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去看问题,很可贵。下课后把你的发言写成一篇小文章,好吗?

师: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在已知事物中可以找出未知的因素,对于已知事物的描述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所以,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都不能看成一成不变的真理,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给我们的启示。

师:大胆质疑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尤为可贵,大家能不能举出一些科学家大胆质疑的例子?

生:哥白尼勇敢地提出“日心说”。

生:还有布鲁诺捍卫哥白尼的学说。

生:伽利略提出空气阻力学说。

师:科学家质疑的例子很多很多,谁还能讲讲政治家大胆质疑的事例?

生:毛泽东不迷信陈独秀,在革命关键时刻坚持真理。

生: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

师:很好,无论是科学家还是革命家,他们这种敢于质疑的思想都是一种科学思想。提出一个观点远远要比证明一个观点更难,所以,质疑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同样要培养这种质疑精神,用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且运用辩证的方法去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

好,今天的作业就是请同学们针对我们平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写一篇作文《由苏轼的质疑想开去》,这是一篇读后感,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大家都很清楚了,有没有困难?

学生齐答:没有。

师:下课!

[点评]

按照“一主两翼语文教学过程模式”的要求,语文课应该是在课前“自读”的基础上进行“研读”。“研读”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围绕目标,质疑问难,开发智能”,第二环节是“及时小结,分析异同,揭示规律”,第三环节是“读读结合,读写结合,加强读写能力迁移”。《石钟山记》这堂课,执教者夏健老师正是按照“研读”的环节要求,进行了认真的实践和探索。

从执教者的教学思路来看,这堂课的结构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检查学生“自读”(预习)情况。检查的内容是学生对这篇课文是否达到了“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的要求。对于出现的错误,执教者坚持让学生自己纠正,而不是一讲了之。

第二层次,让学生质疑问难。学生在自读(预习)过程中,碰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和认真思考,仍然无法得到解决。有些问题似乎解决了,但答案准不准,心里没有底。对于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来,进行“研讨”。从这堂课提出来的问题看:有基础知识方面的,如“余是以记之”的“是”等等,有理解方面的,如“士大夫”指谁。数量不是太多,但有深度,这说明,学生在“自读”(预习)过程中,无论基础知识还是理解方面,绝大部分问题是能够自己解决的,而且经过了自己的认真思考,剩下的问题确是有一定难度的。质疑问难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不是由自己一一作答,而是引导学生去查找资料,或者鼓励学生去大胆猜测,从多角度去分析。教者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达到思维的更高境界。

第三层次,围绕目标,进行“研读”。如果说以上两个层次尚属检查学生“自读”(预习)情况,并解决“自读”(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还没有真正发挥主导作用,那么从这时候起,老师开始围绕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了。

首先执教者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检查了倒装句式,并注意揭示一般规律,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再去引导学生运用这个规律去解决问题。如教者引导学生通过对“古之人不余欺也!”这—句子的分析,揭示了古汉语中“宾语前置”的一般规律,然后让学生联系过去所学内容,再举例分析宾语前置的例句,较好地完成了一个揭示规律和运用规律的过程。

其次,抓住“三笑”这个纲,涉及全文,揭示作者“质疑—探疑—解疑”的精神,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在分析理解“笑李渤之陋”时,教者提出李渤是否真的“可笑”,让学生思考,从而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真正起到了开发学生智能的作用。

第四层次,强化能力迁移,开发学生潜能。教者在引导学生对本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得比较透彻的基础上,又即刻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把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融合,让新知识融化在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之中去,通过启迪感悟,激活思维,重组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如教者引导学生由苏轼的质疑,联想到科学家和政治家的质疑精神,然后再联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进一步认识到质疑精神的重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同学们写一篇《由苏轼的质疑想开去》的文章,这无疑强化了能力迁移,开掘了学生的潜能。这种读写结合的收益,显然与平时布置一篇作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从以上四个层次可以看出,教者不但思路清晰,有梯度和深度,更主要的是体现了如下四点教改精神:

(一)体现了“学生会的老师不讲,学生能做的老师坚决不做”的教改精神,学生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二)课堂上自始至终是学生研讨为主。

(三)教者将知识与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对“宾语前置”的训练,教者首先从个别问题出发,总结出一般规律,然后再从一般规律出发去解决个别问题,这种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再到个别的训练方法,无疑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这样的训练中,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重丰收。同时在整个教学中,教者还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用辩证思维方法看待“笑”,多侧面、多角度分析“士大夫”,大胆猜测等等,都是本堂课开发潜能、强化能力训练的典型例子。

(四)读写结合处理比较好。当然本堂课还只是一次“一主两翼语文教学过程模式”中“研读”课结构模式的实践和探索,不足之处也是十分明显的,尚须作更大的努力,笔者就不一一赘述了,希望有志于“学堂,主人·训练”课题改革的老师,共同努力,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石钟山记》教育心得

苏轼的这篇文章,历来为人称道,关键在于他的勇敢质疑和实地考察探究的精神,这一点正是本文虽作为游记而又不同于一般游记的地方。它实际上是一篇考察游记,重在考察,游览是次要的,因此文章重点探讨石钟山得名原因,通过质疑郦道元和李渤的看法引出实地探究的经过,并得出自己的考察心得:“是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明确重点知识点之后,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学生主动深入文本更好的掌握并准确的陈述课文的内容,结合暑假自己去旅游途中对景点典故及得名由来的了解,我忽然有个大胆的设想:可不可以让学生做一回石钟山景点的导游员,把石钟山得名的相关知识融进景点介绍给游人,并且要花点心思尽量把故事讲的生动有趣点。这样以来学生就必须得仔细研读课文,理清线索,全面把握文章内容,还要恰当利用课文材料编成导游解说词。当我把这一要求公布,同学们都比较兴奋,做导游,写解说词讲述景点得名由来,并引起大家的游览兴致,挺有意思的,同学们开始积极主动进入预习阶段。

第一课时

我们一起读课文,疏通文字。由于预习比较仔细,这一环节进展很顺利。接下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苏轼为何要实地考察石钟山?

2、苏轼经过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这一结论主要是针对哪些人来说的?

4、在苏轼看来,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5、通过考察,苏轼对石钟山已有的得名说法各持什么态度?

这些问题把文章各段内容都串联了起来,学生如果认真研读了课文,对这些问题基本都能回答出来。

接下来我们一起把这五道题一一解决。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又深入了一层。

再接下来我就开始启发学生如何对现有材料加以整合并写好导游解说词。

1、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我们知道了石钟山得名的科学合理的解释,那么如何一步一步铺垫好,让游人对石钟山名称的由来有个系统的了解呢?

2、向游人介绍景点得名由来时需要讲述苏轼实地考察的具体经过吗?

3、如何看待郦道元、李渤和苏轼的观点?特别是苏轼对李渤的讥笑,我们应该怎样跟游客说明?并让他们在游览中受益?

我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同学分工合作,收集材料,(我已经把有关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资料给了他们,我们的常规训练册上有俞樾的《春在堂笔记》,课文注释有现今对石钟山命名的科学注释。学生也可课下自己搜集资料。)整理加工,最后由一人执笔完成,并选出一位能说会道的同学上讲台给大家演示,由各组同学选人点评,老师打分,总结。

这样的安排为的是让学生互相团结合作,并且加深他们彼此的理解,增强集体荣誉感。为了不拖本组的后退,每位同学都不好意思不读书,我看到他们一起翻译课文,一起讨论问题,一起策划写作的内容,我感觉这比我苍白的讲解来得实在。

第二课时

比赛演示。各小组早已准备就绪,抽签排名依次上台演示。

第一组的代表是课代表罗鹏,小组选他的理由是形象好,游客看到就会“赏心悦目”,这一解释博得满堂哄笑,罗鹏也红了脸。他首先向游客自我介绍,然后报了一天游程安排,在乘车前往景点的途中,他开始给大家讲解有关石钟山得名的看法,然后讲述了苏轼实地考察的经过,并赞扬了苏轼的精神,最后结合俞樾的说法,总结出现在对石钟山得名的科学解释。讲解线索基本清楚,不过比较平淡,没有设计比较有吸引力的问题,重点在向游客灌输知识,气氛一般。

第二组是比较活跃的叶成龙同学,选他的理由是他理解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好,比较大胆,有亲和力。这一解释同样让大家感到有趣。叶成龙的开场比较轻松,先为大家唱了首歌,调动了大家的气氛,然后简要交代行程。他比较有点子,先提问:“有谁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相关典故,说出者有奖。”呵呵,这下在下面当游客的同学可炸开了锅,纷纷举手,并大声问奖品是什么?气氛一度高涨,叶不慌不忙,说礼物就是为大家争取到更优惠的午餐,好啊,同学们就象模象样的开始说,叶觉得比较混乱,就点名让“游客”说,大家就像学者一样较了真,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都讲了出来,这下好了,不需要导游再多说了。叶成龙最后补充说,哇噻,你们太厉害了,我看来快要下岗了啊,呵呵,大家对景点了解真是详细,我就老老实实的为大家跑腿好了。同学们大笑,我觉得他很灵活,能随机应变。比较像专业导游。

第三组是徐月薇同学,女生就是不一样,首先用甜美的笑容拉近距离,欢迎辞致过,就介绍行程相关景点,重点游览石钟山,她先不直接说此山得名的原因,而是绘声绘色的介绍了石钟山的特点,主要是根据俞樾的《春在堂笔记》中关于山洞的描写和苏轼夜泊绝壁之下的环境描写,并告诫大家晚上去玩千万要有一定的胆量,而且心脏病患者最好不要前往,逗的大家欢欣一笑。然后,根据介绍内容,她提问,谁能说出此山得名的原因,“游客们”就准确回答了,她又补充说明,其实此山的得名由来还是颇费一番周折呢,接着就介绍了《石钟山记》的相关内容,举出郦道元、李渤和苏轼俞樾的的观点,最后总结。她的讲解让大家耳目一新,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第四组是何雨露同学,小组选她的理由是她文笔好,人也活泼大方。她也不负众望,向大家讲述了石钟山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和一位大人物的关系,然后介绍了苏轼,并说明了他途经此山的原因,让大家了解了有关苏轼的身世典故,然后赞扬苏轼的勇敢质疑考察的精神,并遗憾的解释苏大学士也没有最终全面概括此山得名的原因,最后为大家补充介绍了石钟山得名的科学解释,并提醒大家到景点的时候要仔细观察,看看究竟与我们解释的观点是否一致。

把一节课完全交给学生,他们出色的表现让我暗暗惊奇,我真的忽略了他们的实力,开始时我还担心他们会推脱不做呢,没有想到,他们合作完成的这样好。我综合评定,给了叶成龙所在的第二小组90分,第三组88分,第四组86分,第一组85分。我觉得他们的表现都很好,如果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测评,他们都是优秀的。在一天的时间内,他们通力合作,能有这样的表现真的很难得。我相信他们课下的合作一定很成功。

通过学生们自己的互动,大家对课文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入了。接下来就是我们一起把重点要掌握的文言知识点归纳总结,并点评文章的特色。这些工作我是在第三课时完成的,在要求大家背诵最后一段时,基本上没有人皱眉头,我说利用晚自习时间默写此段,大家都满怀信心的开始等待了。

总结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一:课堂设计思路比较新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导游词的写作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文体写作,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我安排了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促进了大家的合作,也减轻了学习的负担,降低了个体学习的难度,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合作中找到自信。

三:我自己敢于放手,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大家在轻松、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获取知识。

四:我没有抛弃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之后我及时带领学生落实知识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想只要我们认真钻研,努力探索,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石钟山记高二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高二的语文优秀教案设计范本五篇

2021石钟山记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设计2021

高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5篇

高二语文老师教学案例设计5篇

高二语文教案模板汇总五篇

高中二年级语文必修课程免费教案设计五篇

高二语文2021年人教版新编教案汇总五篇

2021年高二语文优质名师教案人教版

高二必修课语文教案授课模板范文五篇

    24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