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进军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向沙漠进军鲁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向沙漠进军》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根据事物的内容联系有条理地分类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领会恰当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准确地解说事物、剖析事物和事理的特色。
二、认识改造沙漠的重大意义;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想
一、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本文运用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征服沙漠的角度说明人和自然的关系。其重点是文章的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怎样向沙漠进军。教学难点是两个自然段解说事理的说明:一是第4自然段中关于“阵地战”的说明;二是第5自然段关于“造防护林方法要求”的解说,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还可以采取画示意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学方法
1 本文篇幅不长,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各部分相互联系环环紧扣。教师可采用“点线读书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水平,提高自学能力。
2 教学步骤建议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程序进行,力求使精讲和导读密切结合。
3 结合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边讲边导,剖析课文。
三、教学时教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 注意字音字义
竺、桢、沛、榆、逞、涸、噶、馏
2. 理解词语含义
充沛、肆虐、城郭、绿洲、葱笼、俨然、移居、逞强施威、不毛之地
二、导入新课
《向沙漠进军》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说明文。主要说明了沙漠的特征和如何征服沙漠提出了改造沙漠的办法。
三、简介作者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气象、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分析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一遍(要求在正音的基础上,结合课文129页“练习”一,具体划出文章的三个部分,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2 提问明确:本文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个中心进行说明。紧扣“进军”二字,可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第二部分(4—12自然段)怎样向沙漠进军;第三部分(13自然段)向沙漠进军的前景。
3 讲读第一部分:文章一开头就明确指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第1自然段),道出了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最顽强”表明沙漠危害严重性,而又有长期难以制服的特点;“之一”从数量上说明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远不止沙漠,诸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等都是。作者运用这两个词语加以限制,就把较复杂的事物和较深奥的道理说得确切明晰了。有关文字既说明了向沙漠进军的原因,又暗扣文题,读来引人入胜。为了说明沙漠是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了“进军”的艰巨性;从中可见,向“沙漠进军”是有史以来人们征服自然的伟大事业。
接着列举了两个典型事例:“文明的摇篮”——“变成荒漠”;“天然的草原区”——“变成沙漠”,具体地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更进一步突出“最顽强”三个字(2—3)自然段。
小结归纳:第一部分的大意是: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
第二部分:先指名学生郎读第4自然段,并且要求回答问题:沙漠对人类有哪些危害?有哪两种进攻的方式?”
教师讲析:沙漠作为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它向人类进攻的武器是风和沙。它用风沙作为武器,采用了“游击战”(风沙袭击)和“阵地战”(沙丘移动)的方式向人类进攻。
这一段文字是作者长期从事自然科学的研究和考察工作的结果,因而能够准确地把握自然变化的规律,恰切地进行分类解说。
提问一:对照课文,请同学们指出作者选用哪些动词来突出“沙漠特征”的?
讨论明确:“并吞”、“侵占”、“侵入”、“袭击”、“逞强施威”、“进攻”、“肆虐”、“打死”、“拔起”、“摧毁”、“埋葬”等词语。
提问二:作者遣词造句很有功力,请举例说明作者为了力求准确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恰到好处。
讨论圈出(用着重号表示):“一次大风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本段对人们认识沙漠的特征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知识,而认识自然是征服、改造自然的必要前提。通过作者的“因势利导”使读者领悟到防止沙漠对人类的危害首先必须是挡风、阻沙,在“守”和“攻”两种方法中,这一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师生共同分析(5—7段)
提问:人类征服沙漠主要采取哪些办法?
讨论明确:根据沙漠的活动规律,人们用“培值防护林”“培植草皮”以“减小风的力量”和“沙粒的来源”——对付“游击战”的办法;用“植树种草”以“固定沙丘”——对付“阵地战”的办法。
“培植防护林”和“植树种草”是人们采取的抵御沙漠进攻的办法,这只是被动的“守势”,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怎样转被动“防御”为主动“进攻”呢?作者的揭示了“风沙”、“植树种草”、“水源”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后,抓住事物的本质指出了征服沙漠的根本问题。征服沙漠的最主要武器是水,因为有了充足的水源,向沙漠进军才能取得彻底的胜利。这就能使读者如何改造沙漠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
1 课后完成理解·分析一。
2 试归纳本文的中心和写作特点。
《向沙漠进军》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向沙漠进军》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的事理说明文。本单元的要求是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说明文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如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等。课文虽然写于上个世纪50年代,但仍体现了时代特点,具有现代意识。文章不仅对沙漠的形成,危害和对其治理的办法进行了科学的说明,而且还充满了激情,使人读后可以感受到一种征服大自然的伟力和必胜的信念。文章关注沙漠,也就是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2、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综合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习本课是如何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一中心有条理说明事物的,体会本文运用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第四段关于“阵地战”的说明。
二、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纬度来进行设计。我设计的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全文,让学生了解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和人类征服沙漠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对课文整体结构的分析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设计“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专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法研究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贵在得法。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经指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
1、教师充分考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纬目标,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把班上学生按照能力强弱搭配分成几个四人学习小组,这样便于同学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助,共同提高。
2、教师可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如播放相关影视资料,出示一些质疑探究性的问题或图片等。
3、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4、我设计了“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专题实践活动的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当然,语文教师也要指导学生上网,进行资料的搜索。
四、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如何让学生“会学”才是关键。因此我用了以下几点办法:
1、指导学生预习,做预习笔记,要用活页纸做,便于整理归类。2、列阅读提纲。阅读层次清晰、逻辑性强的说明文时,可在快速搜寻文段的中心句之后,列出阅读提纲,以便使阅读的内容一目了然,易于整体把握。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
3、指导学生上网搜索有关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料。
4、指导学生完成相关的调查研究的报告和小论文等。
通过一系列语文活动的展开,我相信一定可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学流程
课前布置预习
1、朗读课文2-3遍。
2、自学文中的生词、写出重点词语解释并造句,做在预习笔记本上。
3、搜集家乡有关生态环境恶化的事例。
课堂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放一段有关楼兰古国的影视资料),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片子是楼兰古国,它位于我国的西北部,昔日的它,风光秀丽,绿树成荫,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商贾聚集,经济繁荣;今天的它,已被黄沙覆盖,一片荒芜。人们只能凭着那干枯的树木,光秃秃的沙丘,去想像它昔日的繁华与丰美。是沙漠夺走了它的美丽,留给人们的是遗憾。同学们看到这些,会想些什么呢?对!我们要拿起武器,与沙漠决战,还我家园!
今天我们就学习科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文章《向沙漠进军》!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能唤起学生感情的共鸣或学习的热情,一段关于神秘楼兰古国的录象,让学生对沙漠有了一个整体印象,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带着问题研读课文,理清层次。
⑴根据课前预习对课文的整体感知,我让学生根据思考题再次研读课文,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作者为什么提出要向沙漠进军?沙漠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②风沙进攻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③文中提出了哪些改造沙漠的方法?
④我国在治理沙漠方面取得哪些成绩?前景如何?
学生分成四人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合作,教师巡视指导。这一设计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真正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这种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过程。
⑵学生快速搜寻文段的中心句,列本文的结构提纲,指导学生体会本文如何层层递进、步步深入地进行说明的。
⑶重点段落分析,学生齐读第四段并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风沙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提问:“游击战”的特点是什么?教师放有关录象资料。
“阵地战“的特点是什么?教师出示沙丘移动图。
文字与图象相结合,图文并茂,便于理解沙漠的进攻方式。
3、分析说明方法,品味准确语言。
⑴根据课后练习题第三题,引导学生分析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并找出相关语句。
⑵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体会其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发现,恰当地使用修饰限制性词语,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为准确、严密,然后我再请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类似这样的句子。
教师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把感到枯燥乏味的课文,通过分析、比较,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揣摩用限制性词语来说明事理的准确性,进而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这样的设计,不仅符合语文教育心理学的原则,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感的培养。
4、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迁移,进行环保教育。
完成对课文的分析理解后,我给学生出示几则资料,让学生阅读。
资料一 我国每年沙漠化的土地达约1560平方公里,就连南方也出现了成片的沙化土地。到20世纪80年代,我国耕地面积已减少2.4亿亩,等于一个法国。近几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每年以1.5%的惊人速度下降。
资料二 2000年4月6日,怀来“天漠”沙丘在一场大风中又向前推进了1米,黄沙已经爬上了与北京交界的军都山北坡。这里距北京0公里,距天安门70公里。这里没有什么树,如果再来一场大风……
在官厅水库,这个昔日北京城主要供水源,沙总淤积量已达6.46亿立方米。在怀来,玉米的秸秆已深陷沙中,15万亩土地已经沙化。我不知几百年后,人们在东经116°,北纬40°的地方发现一座黄沙下的废墟时,将如何惊叹我们今日的繁华。北京是不是明天的楼兰!
资料三 课后第四题《沙尘暴十袭京城》
暮春时节,理应莺飞草长,风和日丽,却闻京城再遭沙袭。一则来自北京的消息是这样描述的:(25日)凌晨,一阵小雨夹着泥沙从天而降,泥浆附着在露天停放的车辆、嫩绿的树叶和草坪上,污迹斑斑。泥浆雨过后,大风呼呼,尘沙滚滚,整个北京城漫天昏黄……这是北京第十次出现浮尘扬沙天气。
短短几个月里,类似报道的一再敲打,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了。联想到数十年前的一则新闻名篇,所发出的“风沙紧逼北京城”的警报,好像当时也很让大家警觉了一下、议论了一阵。渐渐地,这事不再为公众关注。虽说“三北防护林”建设成绩斐然,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在更大的范围内、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着。现在,沙漠离北京怀柔已经不远,风沙之逼已经从当初的“边关告急”变为“兵临城下”了。
通过以上资料,同学们想一想造成我们今天这样的恶劣环境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这样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师趁热打铁,在学生激情高昂之时,组织一次“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专题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① 假设给你一片沙丘地,你打算怎样治理它,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写出具体的实施方案。
②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设计一份以“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的小报。
③根据搜集的资料和家乡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小论文或调查报告。
题目示例(题目可根据小组研究的情况自定,“示例”仅作参考)
如:肃宁县环境污染现状调查
向沙尘暴进军
地球被迷住了眼睛
以上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先独立搜集资料,然后按学习小组综合,完成小论文或者调查报告,这也是这节课的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
本课板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统一。设计的原则是:求实、求新、求精。
《向沙漠进军》教学反思
在做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这是一篇说明文,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如学习记叙文的程度高。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为以多媒体课件导入;设置难度不一各有阶梯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充分调动学习程度好的学生的思维,而后带动全班学生参与思考、讨论;课堂各环节的过渡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及利用教师有激情的范读吸引学生,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学校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设定教学目标为锻炼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而后用自己的语言转化、概括信息的能力。
上课之初我使用多媒体打出一则网络消息,此消息是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很大的,让学生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这则消息能与课文哪句话对应上,从而快速而巧妙地导入《向沙漠进军》这篇课文的教学,学生较容易地找出了这篇课文的第一句话'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中的'敌人'一词,领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由'敌人'一词我设计过渡语'说沙漠是我们人类的敌人,可口说无凭,作者怎么说明了这一点的呢',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过渡到文章第2、3段,让学生概括这两段中的事例。在本环节因考虑不够充分,学生纷纷在这个地方'卡壳',概概括不太简洁,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出事先我概括出的第2段的事例作为示例,给学生分析我概括的过程,然后再让学生概括第3段的事例,最后勉强过关。事后我想学生可能未能把沙漠当做一个事物看待,也由于我的讲解不到位,因而学生未能明白。完成这个环节后,我以'大家都明白了沙漠确实是我们的敌人,不过敌人向我们进军不是单枪匹马的吧,它有什么武器吗'为过渡语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并表达出沙漠向我们进攻的两种方式的异同点。我觉得这一环节的设计很有必要,学生以文本为依据,筛选文中信息,作出判断,而后再思索、比较,体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当然在这之前我范读这一段文章,以期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起来。事实上这一环节也是我这节课最为满意的地方,学生的思维很活跃,回答积极。学生回答完之后,我要求学生在文中标画出表述沙漠进军两种方式异同的语句,再引导学生找出表明两种进攻方式相同点的词语并进行朗读,有读有回答,有文本有独立的思考,最后再要求学生在树上做笔记,我想学生至少能从这一环节中学习某一种语文学习能力。为了验证这一设想,我当堂做了测验,用多媒体打出一段描写北京沙尘暴的文字,让学生利用刚学的知识回答这属于两种进攻方式中的哪一种,没想到学生的回答既迅速又准确。可见以后语文教学中要设计综合多种语文学习能力的环节,让学生在'蹦一蹦,就能够着答案'的快乐中学习,自然学生就会喜欢学习语文。
进行完这一重要环节后,我引导学生寻找、分析人类抵御沙漠进攻的方式和意义,因为这不是我这节课的重点,故而快速讲解,然后我抛出事先准备好的过渡语'大家知道班主任在评价一个学生时总会说一个人有坏也有好,譬如咱班的吴辰同学虽然平时课堂过于活跃,但他学习积极性高,课上爱思考。同理我们讲了半天沙漠的危害,它是不是也有好处呢',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第11、12段,思考'沙漠有哪些有利条件',这也是这节课我设计的难点。备课时我以为充分考虑了应付学生的各种问题,不过实际看来,我考虑的不够。我先让学生大致寻找本中描述的沙漠中的有利条件,然后给出示例,我设想学生按照我的示例能比较容易的概括出文章第12段中沙漠的有利条件,可是因为这需要学生寻找、筛选信息而后归纳、转化成自己的语言,难度很大,所以很多学生回答不太准确。课后再思考这一环节我给学生搭的台阶不够,如果我把这个问题分为两步走,第一步让学生寻找沙漠中的有利资源,而后分析这些资源有何特点,第二步再引导学生把表示特点的词语放在前面,而把有利资源的词放在后面,试着组织语言,学生会比较容易的回答出来了,那么这个环节就可以更顺畅地进行了。事实证明备课'没有最充分,只有更充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