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教案
推荐文章
《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作的传记文章。本文是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形象描写。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学习目标
1、感知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和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品评语言,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学习课文运用夸张和妙喻描写托尔斯泰形貌的手法。
3、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4、了解文章涉及的深广的人文背景
学习重难点
1、对托尔斯泰进行的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一、艺海拾贝
1、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巨匠,作为中学生应当有所了解,请利用图书或网络,从生平、思想、代表作品几个方面查找资料,摘录在下面。
2、从生平、代表作品和写作托尔斯泰传记缘由方面搜集斯蒂芬•茨威格的资料,摘录在下面。
二、初读标疑
1、 读准下列加点汉字的音或完成四字短语填空。
黝( )黑 滞( )留 禁锢( ) 甲胄( )
锃( )亮 炽( )热 广袤( ) 长髯( )
粲( )然 一绺( )
( )制( )造 藏( )纳( ) 郁郁( )欢
《列夫·托尔斯泰》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为俄国大文豪列夫&8226;托尔斯泰描画的一幅“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作者运笔在方寸之间,却洋洋洒洒,数千百言在不算短小的篇幅里,作者又并非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点,大肆铺排,有时,某一局部,数十句、数百言精雕细刻,给读者留下深刻强烈的印象之所以能尺水兴波,主要得益于比喻、夸张的妙用比喻不是追求形似,而是追求神似:夸张更是突显了托尔斯泰的形貌特征因此,本文的比喻和夸张把人们带进无穷的想象空间,让人们尽情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义可以说,本文比喻和夸张的艺术效果,不仅在于形象鲜明,特征突出,更在于喻意深刻,韵味无穷
本文可以说文质兼美,风流自显根据当代语文教育家王荣生教授的研究,课文依据它们在语文课程中的不同地位、性质、功能等,可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列夫&8226;托尔斯泰》不属于经典名篇,但却属于教读课文,因此可以归入“例文”范畴
初二学生无论是知识的构建和对生命的体悟还有所欠缺但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却是那样的强烈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习本文时,为了让文本的内涵、作者的感受、编者的意图、教者的预设和学生的需求做到五心合一,我形成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文中“轩昂、器宇、犀利、郁郁寡欢、正襟危坐、诚惶诚恐”等词语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能力目标:
1.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2.品评语言,学习课文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3.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知人物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难重点:
诵读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的刻画,理解本文独特的艺术手法 二、说教法
我将综合采用点拨法、分组讨论法、诵读法
三、说学法
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勾画圈点法、自主探究法、质疑法
教法学法多法运用,我将努力营造平等和谐自由开放的课堂
三、说教学过程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追求生成之自然,我在预设时将尽量留有弹性、留白的空间我把《列夫&8226;托尔斯泰》一文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
先通过投影展示托尔斯泰的肖像,然后用富于诗意的语言简介托翁的生平和成就
他是俄罗斯文学史上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他是俄罗斯人民的良心标尺和道德楷模
他一生都在努力追求着灵与肉的统一、思想和行为的和谐
他希望营造幸福平等的人间,这注定了他要独自承担人世的众多苦难
他总想走进人民大众,这注定了他必将如同天神一般被人供奉
他就是托尔斯泰
人间的智者、仁者、勇士、英雄
这样导入是为了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渲染情感,让学生渐渐入情入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同时思考如下问题:托尔斯泰的外表是一副怎样的形象?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他与众不同的眼睛?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需要自己组织语言的用笔简要记录,然后全班交流,我予以引导总结
三、研读细品,质疑问难
茨威格在对托翁进行入木三分的刻画时,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强烈丰富的情感,可谓是字字传情、句句有意例如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象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象”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试从课文中找出运用了夸张手法描写托尔斯泰的眉毛、须发、皮肤、鼻子的句子,我让学生针对课后习题三进行探究交流并仔细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
在学生发言时,我将适时进行引申评点,并注意指导学生美美地朗读品味
四、拓展迁移,超越文本
学生在尽情地探究精妙的语言艺术之后,我又将提问学生,茨威格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认为托尔斯泰幸福吗,为什么?
可联系郑板桥的“难得糊涂”
这一环节使得学生能够在品味文本的基础上,超越文本,让语文真正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
五、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外表的丑陋因为有了博大的心胸而变得美好,平常的人生因为有了思想的精深而变得丰盈让我们铭记这个伟大的人、伟大的心,伟大的灵魂
六、布置作业,巩固所学请学生们完成课后习题1
七、教学反思,追求完美
整个设计,我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尽力追求“学生活动充分、语言积累扎实、情感体验丰富”的教学效果,力求实现语文课堂的诗意栖居,实现语文学习的快乐旅行。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学期的语文课文中有一篇是《列夫·托尔斯泰》,时隔半年,我突然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作者茨威格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托翁的外貌,所用篇幅之大令人咂舌。
比如,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比如,“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目光”; 再比如,“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当时讲课的时候,我们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外貌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过去这么久了,我都没有感觉这节课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直到今天,当我读书的时候读到了这么一段话,忽然令我眼前一亮,继而,一阵深深的遗憾涌满了心头。这段话是这样的:
古人说:“相由心生”。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要对自己的相貌负责”。叔本华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陈丹青说:“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人”。迈克则要特意赞美鲁迅的脸:“仙人掌般不动声色坐落在时间荒原,连风沙也不敢造次侵蚀。假若当初它曾经包含美指的苦心打造,营造出了的戏剧效果倒真的不着痕迹,功劳恐怕要算到当事人头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脸的美术指导,要为自己的脸担负全部事故责任。要养脸,得先养心。
我就在想,如果之前我能看到这段话,并把它背下来,当我再站在讲台上,从容淡定地把这段话介绍给我的学生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对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有更为深刻的理解。遗憾啊遗憾,此时此刻,我完全被遗憾包围,无处奔突。遗憾之余还有内疚,我的这批学生就这样错过了一处精彩。
从此刻开始,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希望自己能轻而易举地发现自己的破绽,并能从容地避免自己的失误。好好学习吧,多多充实自己,不要让此类的遗憾再次重现。
列夫托尔斯泰八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