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二(幼儿园)
推荐文章
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实施教师资格考试,考查申请人是否具备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二(幼儿园) ,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模拟卷二(幼儿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王老师和郑老师都毕业于某省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在同一所幼儿园工作。工作以来王老师对幼儿总是充满热情,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成长;而郑老师则对幼儿不冷不热,对幼儿放之任之。这体现了两位老师之间的( )。
A.职业理念的差异 B.职业能力的差异 C.职业动机的差异 D.职业行为的差异
2.有老师中午在孩子午睡时与别人聊天。对此,不正确的观点是( )。
A.老师自己没有做好示范,不妥当
B.孩子睡觉,老师不能睡,聊天可以解困
C.老师在孩子睡觉时聊天会影响孩子睡眠
D.老师监督、管理孩子睡眠是在工作,不应该聊天
3.有家长提出,要老师对自己孩子喂饭、多抱。老师应该( )。
A.尽量满足家长要求
B.耐心解释,阐明喂饭、多抱的弊端
C.教育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育儿观
D.批评家长娇生惯养自己的孩子
4.李老师在幼儿园工作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较多。当刚进园工作不久的小王老师提出拜她为师时,她说:“我年纪大了,对新生事物也不敏感,你还是跟其他老师学吧。”李老师的做法( )。
A.缺乏专业发展意识 B.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C.能够尊重信任同行 D.鼓励同事自我更新
5.凡年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 )周岁。
A.5;6 B.6;7 C.7;8 D.4;6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 )的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
C.教育与惩罚并重 D.开除学料
7.《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8.我国现行的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不包括( )。
A.《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B.《儿童权利公约》
C.《教师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9.王某担任某县实验小学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当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10.“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法律规定始出于( )。
A.《宪法》 B.《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 D.《教师法》
11.实施义务教育的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 )。
A.单独编班 B.混合编班 C.随班就读 D.均分到班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工作方针"中提出要把促进( )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学生全面发展 B.师生共同成长 C.学生成长成才 D.学生健康成长
1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 )。
A.孔子 B.扬雄 C.韩愈 D.朱熹
14.万老师脾气急躁,有一次打了小夏一巴掌。小夏的母亲第二天来学校找万老师。如果你是万老师,你会( )。
A.特别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向小夏及其母亲道歉
B.告诉小夏母亲打小夏的理由
C.不理会,因为自己情绪控制不好可能会与她吵起
D.在小夏面前告诉家长小夏如何不好好学习
15.刘老师家庭负担重,老人要看病,孩子要读书,于是用假名在培训机构上课,挣钱补贴生活。这种行为( )。
A.不可以,可能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
B.可以,刘老师可以在业余时间做任何事
C.可以,培训机构聘任刘老师做老师,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D.不可以,刘老师的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
16.尽管工作压力大,事务繁忙,朱老师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这体现了朱老师的( )。
A.职业心理健康 B.教学水平高超 C.性格开朗 D.身体健康
17.五岳是中国古代道教名山,五岳之首是( )。
A.嵩山 B.华山 C.泰山 D.黄山
18.北回归线是太阳在北半球能够直射到的离赤道最远的位置,约在北纬23度26分,这也是黄赤交角的角度。我国北回归线穿过的省份不包括( )。
A.云南 B.广西 C.海南 D.台湾
19.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是( )。
A.意大利的传教士 B.中国的航海家 C.日本的遣唐使 D.阿拉伯商人
20.被称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邓稼先 B杨振宁 C.袁隆平 D.吴阶平
21.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三杰”的是( )。
A.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 B.达·芬奇、泰戈尔、拉斐尔
C.莎士比亚、达·芬奇、但丁 D.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托尔斯泰
22.20世纪上半叶,发生了以( )为核心的物理学革命,加上其后的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板块构造理论、计算机科学,这六大科学理论的突破,共同确立了现代科学体系的基本结构。
A.相对论、光学 B.相对论、电磁学 C.光学、电磁学 D.相对论、量子力学
23.我国五大淡水湖与所在地不相对应的是( )。
A.巢湖(安徽) B.洞庭湖(湖南) C.太湖(浙江) D.洪泽湖(江苏)
24.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的抒情诗是( )。
A.《天问》 B.《离骚》 C.《孔雀东南飞》 D.《九章》
25.“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儒教通过“三纲五常”的教化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其中“五常”不包括( )。
A.礼 B.义 C.智 D.恭
26.关于计算机病毒,正确的说法是( )。
A.计算机病毒可以烧毁计算机的电子元件
B.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传染力极强的生物细菌
C.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特制的具有破坏性的程序
D.计算机病毒一日产生,便无法清除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操作系统的是( )。
A.Linux B.UNIX C.Windows D.CAXA
28.“一桌子苹果,别人通常挑一两个,挑三四个。毕加索最可气,每个都咬上一口,每个苹果上都有他的牙印儿。”一位中国画家如此评价毕加索。毕加索一生搞过素描、油画、雕塑、版画,担任过舞台设计,还写过小说、剧本和无标点散文诗。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推论( )。
A.毕加索吃苹果,每个都只咬一口。中国画家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
B.很多人都像毕加索一样参与过许多艺术类型的创作
C.毕加索在艺术领域的许多方面进行过创作的尝试
D.毕加索是个天才式的人物,没有他不涉及的艺术领域
29.果果总是讲文明,懂礼貌,从来不会打架骂人。有一天,果果当了文明小使者,却被老师发现他跟小朋友因为抢玩具打了起来。被老师罚站的果果很羞愧,对老师承诺说:“我绝不会第二次被罚站。”以下各项都可能是果果讲话的含义,除了( )。
A.我以后再也不会被罚站 B.我曾经打过人
C.我以后再也不会打人了 D.我从来没有打过人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隔壁小(2)班的杨老师在园里打扫卫生时,捉住了一只螳螂,送到了我们班来。这下孩子们可高兴了,看着孩子们的高兴劲,我临时决定调课,于是一节《认识境螂》开始了。
我把孩子召集在窗户边,让孩子充分观察螳螂的外型特征:“它有几条腿?什么颜色?最前面的是什么?……”我把螳螂拿在手里,请幼儿观察:“为什么螳螂在窗户上爬,摔不下来呢?”孩子们仔细观察:“螳螂有许多小钩子,它勾住了窗户……”
孩子们顺着老师铺设的“探索轨道”前进,热情及专注超出了我的想象。螳螂还有什么特殊习性吗?于是,我请孩子带着问题,与爸爸妈妈一起搜集有关螳螂的资料。
两天过去了,孩子们带着成果来到幼儿园,于凯旋带来了U盘;孙雨佳、付海东拿来了图片;齐效带来了光盘……
讨论开始了,“螳螂是益虫,我妈妈说它专吃蝗虫。”“对,它还吃蚊子呢!”“螳螂专吃害虫,保护庄稼。”“母螳螂把公螳螂吃掉,就生出小螳螂来了。”“什么,哈哈哈哈……”“真的,你们不信?老师,是真的!《黑猫警长》上演的。”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热闹极了,都争着抢着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
问题:试从教师教育理念的角度,分析案例中教师的教育行为。
31.材料:
每天下午3点,计桥幼儿园都要给孩子安排一次加餐。2016年6月23日下午两点半左右,孩子们午睡后起床上课,天气突然变得阴暗起来,一场大雨蓄势待发。为了让家长早点接孩子回家,幼儿园决定把加餐时间提前,并把学生全部带回教室。杨金婷安排班里的37名孩子全部坐好,便顺手将教室门关上。
杨金婷和周文艳园长刚盛好第一碗粥放到孩子面前,狂风就席卷了幼儿园。
外面飞沙走石,风裹着树枝和瓦片乱飞,屋内墙上的瓷砖开始脱落,教室的门随时都会被吹倒。杨金婷赶紧大喊让孩子们躲起来。幼儿园此前进行过多次安全培训,发生地震等危险状况下,孩子们都会很快藏到桌子下面。杨金婷和周文艳跑到门边用手推着教室门,希望能将狂风拒之门外。用手根本顶不住,整个门都要被吹掉了。杨金婷感到力不从心,便转身靠在门上,用后背将门死死地顶住。她不敢有丝毫的松劲,因为她知道,一旦狂风破门而入,所有的孩子都会有危险。木门很快被吹破一个窟窿,老师们用自己的背部、头部或胸膛堵住窟窿,任凭冰雹和砖石砸在自己身上,一直持续到灾难结束。
四五分钟的时间,狂风将幼儿园里所有的东西吹得七零八落,教室里孩子们吓得不轻,但未受到太大伤害。确认狂风离开后,大家来到现场查看伤情。120名孩子中有7人被飞进教室的瓦片砸伤;6名老师不同程度受伤,杨金婷膝盖、肩部和腹部多处受伤,衣服里和头发里都是玻璃碎片,乳白色的T恤被血水和汗水浸湿。幼儿园拨打急救电话安排受伤的学生到医院治疗,附近的村民也赶到现场,抱着受伤的孩子到马路上帮忙拦车送往医院。杨金婷被送到医院后,右腿的膝部缝合了7针,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杨金婷等老师的行为。
32.材料:
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隐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零的神韵。
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激,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起,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薪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禾,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肇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萧萧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
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寞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导引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我。你接收了春的绚烂和夏的繁荣,你也接收了春的张狂和夏的任性;你接收了生命从开始萌生,到稚健成熟,这期间的种种苦恼、挣扎、失望、焦虑、怨忿和哀伤;你也容纳了它们的欢乐、得意、胜利、收获和颂赞。你告诉我: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详,由绚烂到平波,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哗终会消隐。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体尝。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尺,叶落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失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棕土。到了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
生命不是虚空,它是如厚重的大地一般的真实而具体。因此,你应在执著的时候执著,沉迷的时候沉速,清醒的时候清醒。
如今,在这亚热带的蓝天白云间,我仍读到你智慧的低语。我不但以爱和礼赞的心情来记住生命的欢乐,也同样以爱和礼赞的心情去纪念——生命中难得出现的那几年的刻骨的悲酸与伤痛。
而今后,我更要以较为冲淡的心情去了解,了解那属于你的,冷然的清醒,超逸的豁达,不变的安闲,和永恒的宁静!
(罗兰《写给秋天》)
问题:
(1)概述作者为什么“爱秋天”“礼赞秋天”?
(2)试根据文中相关语句回答:作者从秋天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
(3)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父亲在自己的屋后的地里栽种了20棵桃树。他的孩子看见父亲在果树与果树之间挖下一个个土坑,准备把半年积攒下的猪粪、牛粪等肥料理进去。这个孩子很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在果树之间弄上个土坑,那样有什么用处?”“小树正在长身体呢,不补充营养不行。”他的父亲满眼怜爱地看着树苗说。这个孩子也学着父亲的样子挖了两三下,父亲看见了说:“这样不对,你挖的坑离树太近了,你应该保持半个锄把长的距离才可以。”他的孩子反驳说:“太远了,小树还能吸收到养分吗?”父亲却说:“太近了,小树一下子吃不消这么多的养料,会把它‘肥’死的。而保持一定的距离,有利于小树一点一滴地进行消化和吸收,有利于根须生长。因为要吸收到更多的肥料,树根就只有拼命地往有肥料的地方钻,这样子小树才能长得又壮又高。”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综合素质》知识点合集
1.幼儿
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体,所进行的教学过程都是围绕着幼儿这一主体来组织安排的,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也是从幼儿的身上体现出来的,因此,幼儿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整个活动过程之中,是以幼儿为中心,让幼儿体会和学习某种技能,了解某种知识。
2.教学内容
在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教学的内容决定着我们教学活动的开始部分、展开部分以及结束部分,在不同的部分使用不同的方法,这是由教学内容所决定的,例如在语言领域故事活动之中,我们的教学活动过程在导入部分,尽量避免依然使用故事导入的形式,避免两个故事冲突导致,无论是试讲还是活动设计之中,让小朋友没有办法区分哪一个内容才是我们的重点,在语言领域活动之中,我们也可以对于身体的律动方面,或者是颜色配画方面都可以不用进行教授,而在我们的体育活动之中,就需老师带领小朋友们进行适当的充足的热身活动,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避免由于活动不到位而产生危险。歌唱活动之中,需要老师带着小朋友们进行发声练习,在歌唱活动过程之中,教师不会由于幼儿发音不准,或者是唱歌跑调等问题去让孩子进行练习,可以根据幼儿本身的能力以及特点进行设置,这就是教学内容,对于我们教学过程的一些影响。
3.物质准备与环境
物质准备决定着幼儿本次活动过程的使用材料以及在活动过程之中幼儿的整体感受,还影响着本次教学活动的可行性,这一方面我们一般是要求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采用经济性原则,能够让大部分的幼儿园都可以正常的使用或进行本次活动,而我们幼儿园本身的环境,或者时间等其他的因素都会影响本次教学活动过程的使用以及效果,这些方面也是需要教师及时的进行准备和考虑的内容,避免由于一些外界因素而影响了本次教学活动过程的实施,在这个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4.教师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由于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就是教师本人,无论是物质准备,还是内容选择,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活动,都是由教师决定的,因此,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提升自己的素质,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经验与集体教学活动的关系
一、活动前——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
教师们都有这样的困惑,自己费心设计的活动常常无法激起大部分幼儿的兴趣。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内容容易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呢?
1.聆听幼儿的对话,发现兴趣。
一天午休时,孩子们的目光被一个电视节目所吸引。那是由上海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参演的一个名为“和谐城市,心灵乐章”的公益广告,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爱心助人的故事。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这个戴眼镜的人叫曹可凡。”“这是豆豆姐姐。”“这个人是说足球的。”……最后,乐乐来了个“总结性”发言:“这些人都是好人,是帮助人的人。”孩子们的对话告诉我,他们很熟悉、很喜欢这个广告,还略知广告所表达的意思,这是_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
2.关注幼儿的生活,寻找问题。
我们知道,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开始关注周围环境和同伴,如他们会因为同伴没有穿好衣裤、不小心露出了肚皮而偷笑,还会因为同伴犯了“错误”而向教师“告状”,但很少见他们开口提醒或伸手帮助同伴。凡此种种表明孩子们需要学习帮助别人,感受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而这个公益广告就是有价值的素材,“你快乐,我快乐"的活动开始在我脑海里酝酿。
3.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切入点。
我们知道,中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开始学着用简单的图示、符号等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我从广告中抽取贴近幼儿生活又便于幼儿理解的片段进行剪辑,供幼儿观察、讲述,然后利用简单的图示帮助幼儿记忆、理解录像中的内容。就这样,活动有了雏形。
二、活动中——调动、提升幼儿的经验
除了要精心选择活动素材、确定活动目标、设计活动环节外,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能否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并帮助幼儿梳理、提升有关经验。
1.精心设计提问,为幼儿提供运用已有经验的机会。
在“你快乐,我快乐”这个活动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师(引导幼儿观察有两位在黄浦江边手指浦东的游客的画面):这是两个什么人?
幼:两个外国人。
师:你们猜一猜外国朋友是来干什么的。
幼:他们是来玩的/他们是来中国看望朋友的/他们是来旅游的……
师:看到这么美的风景,他们会说什么?
幼:你看那里多好看!
幼:上海好漂亮啊!
幼:东方明珠好高啊!幼:我们在这里拍张照片吧。
师(引导幼儿观察外国朋友请曹可凡帮忙的画面):外国朋友对曹可凡叔叔说什么了?
幼:请您帮我们拍张照片好吗?
师:你们猜一猜曹可凡叔叔会怎么回答。
幼:好/行/没问题。
师(引导幼儿观察曹可凡差点从楼梯上摔下来,外国朋友提醒他,一旁的奶奶搀扶他的画面):接着发生了什么事?
幼:曹可凡叔叔要摔下去了。
幼:那个外国朋友说:“您小心,别摔下去啊!”
幼:后来一个奶奶扶了曹可凡叔叔一把。
师:曹可凡叔叔没有摔倒,他应该感谢谁?
幼:要谢谢那个奶奶。
幼:还有那两个外国朋友,因为……
这一过程看起来是教师在引导幼儿细致地观察画面、想象事件的经过和人物的对话,实际上是教师通过提问唤起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幼儿将自己的经历与画面中的情景结合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应该为幼儿创设足够的运用原有经验的机会,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自信心,形成良好的互动,同时,也能让幼儿在迁移运用经验的过程中巩固和强化相关经验。
2.合理预设环节,帮助幼儿提升已有经验。
在前面那段师幼对话中,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得到了展现,而他们内心“愿意助人”的善良本性也得到了激发。最后,教师说道:“这件事真有趣,叔叔先帮助了别人,别人又帮助了叔叔。”在小结中,教师有意忽略了对事件经过和人物对话的细节想象,而将重点放在“帮助别人与得到帮助”上,不仅肯定了孩子们的说法——我们应该帮助别人,还点出了事件所隐含的道理——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每一个环节的小结都是非常关键的,它既要来自幼儿的原有经验,是对已有经验的梳理,又要突出重点,让幼儿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收获。
在“你快乐,我快乐”这个活动中,幼儿一共看到了三件事,它们是层层深入的:第一件事让幼儿体验到,有了别人的帮助,困难能够得到解决;第二件事让幼儿明白,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别人的帮助;第三件事让幼儿感受到,一个人的助人行为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最后,我出示了一张“笑脸”图片,启发幼儿思考:这张图片和哪件事有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更深刻地懂得帮助别人和被人帮助的人都是快乐的。所以,不同的环节应调动幼儿不同的生活经验,并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巩固、提升这些经验,这是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体现。
3.事先了解幼儿经验的个体差异,在活动中创设机会将个体经验推向全体。
在“你快乐,我快乐”活动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情景拍成照片展示出来,引导他们观察并思考:“你见过这些事情吗?你觉得这里面谁需要帮助?你打算怎么帮他?”比如有一张照片拍的是一条毛巾掉在地上的情景。据我观察,类似情景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可班里没几个孩子会对此作出反应。一天,我看到佳佳不声不响地捡起了地上的毛巾,保育员看到了连忙对她说:“谢谢你帮了我的忙。”当时,我揽过佳佳对她说:“你真好!把毛巾捡起来可以避免它被踩到、被弄脏,或者被弄破、被丢失,所以你不仅帮了老师,还帮助了所有的人。”
果然,在活动中,这张照片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所有孩子都觉得应该把毛巾捡起来。可是,关于“这究竟是帮了谁的忙”则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帮了老师的忙,也有人说是帮了值日生的忙,还有人说是帮了毛巾的忙。佳佳在这件事上有与众不同的经验,最后当她把经验告诉大家时,所有孩子都表示认可。
由此可见,在选择活动素材时,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大部分幼儿的共有经验;但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面向全体”,还要对幼儿个体经验的差异做到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教师细心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经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将有价值的个体经验转化为幼儿的共同经验。
三、活动后——鼓励幼儿运用新经验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如果幼儿既能积极主动地运用已有经验,又能在此基础上获得新经验,那么这样的活动无疑是高效的。但如果这些经验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那不久就会淡出幼儿的记忆,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也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使集体教学活动真正发挥功效,教师必须在活动结束后提供幼儿更多运用这些经验的机会。
在“你快乐,我快乐”活动结束后,我仍旧细致地观察活动室里的变化,一旦有所发现,就会悄悄地告诉身边的孩子。渐渐地,孩子们自己也会发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了。我们还设置了一面“快乐墙”,上面都是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的自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的快乐。
综上所述,我认为一个集体教学活动如果能符合幼儿的原有经验,能让幼儿有机会运用这些经验并有所提升,这样的活动往往比较高效。如果活动能在生活中得到延伸,幼儿的经验能在实践中迁移运用,那么它对幼儿成长价值就更大。
附:你快乐,我快乐(中班)
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事情的经过,能够根据图示大胆、连贯地讲述。
2.愿意帮助周围人,知道帮助别人能够带来快乐。
准备:
1.公益广告“和谐城市,心灵乐章”的视频剪辑,与视频内容相关的图片。
2.幼儿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情景照片(尽可能是常见却容易被幼儿忽视的内容)。
过程:
一、观看视频,寻找相关图片,体验其中的情感
1.观看视频。
师:你看到了什么?里面一共发生了几件事?
(如果幼儿的回答不准确,可以让幼儿再看一遍,引导幼儿边看边数数有几件事。)
2.寻找相关图片。
师:这里有很多图片,和刚才看到的事情有关系。请你找一张图片并告诉好朋友,图片上的事发生在哪儿,是什么事。
3.交流。
师(出示标有数字l、2、3的黑板):还记得刚才视频里三件事的顺序吗?你手中的图片反映的是第几件事?请把它贴到黑板合适的位置上。
(为了让每个幼儿都有操作的机会,教师准备了两套相同的图片。在幼儿粘贴图片时,教师提醒幼儿相同的图片可重叠粘贴在合适的位置。)
师:这些图片都粘贴得合适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说一说。
①师幼共同观察第一件事。
师:这是在哪儿?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师(小结):在阿姨的帮助下,小姐姐拿到了想要的东西。真好!
②师幼共同观察第二件事。
师:这又是在哪儿?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师:在这里,每个人都说了很多话,可是我们听不到。现在我们一边看录像,一边把你觉得他们会说的话大声说出来。
师(小结):这件事真有趣,叔叔先帮助了别人,后来别人又帮助了叔叔。
③师幼共同观察第三件事。
师:这又是件什么事?
(对于前两件事,教师都以“这是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提问来提醒幼儿运用完整的语句表述事件,对于第三件事,教师的提问较概括,目的是观察幼儿能否用完整的语句表述事件发生的地点和经过。)
师:这张图片(第三张)和哪件事有关系?为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人物的数量以及人物间的差异,发现图片与事件之间的关系。)
师(小结):一个人提供了帮助,大家都得到了快乐,真好!
4.提升、归纳。
师:我这儿还有一张图片(笑脸),你们觉得它和哪件事情有关系?(引导幼儿思考,帮助幼儿发现“被别人帮助是快乐的,帮助别人同样也是快乐的”。)
师(小结):虽然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但如果你能帮助他,他就能解决困难,就会快乐起来。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三件事中每一个人都很快乐。
二、联系日常生活,交流分享经验
师:在幼儿园,你帮助过别人吗?
师:这些照片记录着大家的困难。你愿意帮助谁?怎么帮他?
师:你们为什么乐意帮助别人?
师(小结):帮助别人不仅会给别人带来快乐,也会让自己变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