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推荐文章
小时候我们的梦想有老师、宇航员、科学家,现在教师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学老师面试里也出现很多博士学历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想当老师?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
1.军事上进行伪装是利用知觉的( )。
A.整体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2.实验表明,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较差,原因是受到( )影响。
A.外抑制 B.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D.消退抑制
3.无需意识或无需有意回忆情况下,个体已有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 )。
A.形象记忆 B.程序记忆 C.外显记忆 D.内隐记忆
4.受经验与习惯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它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这是( )。
A.强化 B.分化 C.定势 D.概括
5.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的动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A.低强度 B.中等强度 C.高强度 D.零强度
6.古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的情绪状态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7.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什么态度是以( )为中介的。
A.刺激 B.体验 C.需要 D.动机
8.“鱼与熊掌不可得兼”是一种( )动机冲突。
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
9.司机一边观察道路情况一边操纵汽车行驶,这属于( )。
A.注意选择 B.注意分配 C.注意广度 D.注意转移
10.用霓虹灯做广告是利用了人的( )。
A.无意注意 B.随意注意 C.有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当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大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反之,则不容易被感知。题干所述“军事上进行伪装”正是通过减小对象和背景的差别达到伪装的目的,故体现的是选择性。因此B项正确。
A选项,整体性是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题干“军事伪装”是对象和背景的区别,而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故不符合题意。
C选项,理解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题干并无“已有知识经验”的体现,故排除。
D选项,恒常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就叫知觉的恒常性。题干并无知觉条件变化而知觉映像相对不变的体现,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本题选择B。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干扰抑制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短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干扰的作用。其中,前摄抑制是指,先前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倒摄抑制是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受到开头和结尾双重影响,也即受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从而导致了记忆效果差。故B选项正确。
A、C选项,均属于无条件性抑制,它与无条件反射一样,是有机体生来就具有的先天性的抑制。任何额外的新异刺激(如强音、陌生人的出现等),都可以暂时抑制条件反射的正常出现,这种现象称为外抑制。当刺激过于强大、过多或作用时间过长时,导致广泛而长期的抑制,这种现象称为超限抑制。不符合题意。
D选项,消退抑制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之后,如不再强化或者不再给予无条件刺激,已经形成的条件反射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是学习材料的中间部分记忆效果差的原因,本题选择B。
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主要类型。根据记忆过程中意识的参与程度,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其中,内隐记忆是指在个体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有时又叫自动的无意识记忆。题干描述的正是内隐记忆,故D选择正确。
A选项,形象记忆是指,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例如,看到大街上跑的汽车,就会对汽车的形状有记忆。
B选项,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即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如打篮球。
C选项,外显记忆是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它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因此,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例如,自由回忆、线索回忆以及再认等,都要求人们参照具体的情境将所记忆的内容有意识地、明确无误地提取岀来,均属于外显记忆。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是符合题干的记忆类型,本题选择D。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故C选项正确。
A选项,斯金纳认为,强化是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
B选项,分化是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得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
D选项,概括是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综上所述,ABD三项含义均与题干不符,本题选择C。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耶克斯和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B选项正确。
ACD三项均不是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正确表述,本题选择B。
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情绪的状态分类。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不指某一特定对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题干中“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体现的是不同的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体现了弥散性,因此题干说明的是心境。A选项正确。
B选项,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伴随着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
C选项,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人面临危险或突发事件时,人的身心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率加快、呼吸变快、血压升高、血糖增高等。例如,当遭遇歹徒抢劫时,人就可能会产生上述的生理反应,从而积聚力量以进行反抗。
D选项,热情是一种强而有力、稳定、持久和深刻的情绪状态。它没有心境的弥散那么广泛,但比心境更强有力和更深刻;没有激情那么猛烈,但比激情更持久和稳定。热情本身没有对立的两极,它的对立面是冷淡、冷漠,但热情具有程度上的区分、指向上的区别。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习、工作、生活和事业的人,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更容易获得成就和受人敬慕。
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是符合题干的情绪状态,本题选择A。
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情绪的相关知识。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那些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和对象,能引起各种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愉快、高兴、喜悦、爱慕等情绪体验;相反,那些妨碍人们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和对象,就会引起否定的态度,产生不满、痛苦、忧愁、厌恶、恐惧、憎恨等不快之感。因此,情绪与人的需要有密切的关系,它是一种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C选择正确。
ABD三项均不是情绪产生的中介,本题选择C。
8.【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又称为接近—接近型冲突,是指同时并存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他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出自“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可知鱼与熊掌都具有吸引力但二者只可取其一,故是双趋冲突。A选项正确。
B选项,双避冲突又称为回避—回避型冲突,是指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所产生的冲突。例如,前有悬崖,后有追兵。
C选项,趋避冲突又称为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既希望接近,同时又不得不回避,从而引起的冲突。例如,既想吃肉又怕发胖。
D选项,多重趋避冲突又称为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是指由于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既对个体具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的目标或情境而引起的心理冲突。例如,开学之初一个大学生想选修一些有吸引力的课程,但又害怕考试失败,想参加校足球队为学校争光,但又害怕耽误时间太多,想参加学校的公关协会学习公关学问,但又怕不能被接受面子上不好看。
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是符合题干的冲突类型,本题选择A。
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分配是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活动上的特性。题干中“司机一边观察道路情况一边操纵汽车行驶”,是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观察路况”和“操纵汽车”两个对象,故体现的是注意的分配。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注意的选择,是指通过注意,人们总是选择那些有意义的、有关联的亦即符合自己需要的与当前活动有关的事物和活动,而同时抑制和排除那些无意的、无关联的亦即不符合自己需要的事物或活动。
C选项,注意广度,也称注意范围,指在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D选项,注意转移,是指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综上所述,ACD三项均不是符合题干的注意品质,本题选择B。
10.【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种类。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其中,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容易引起无意注意,比如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等。“霓虹灯做广告”正是利用霓虹灯的运动变化更易吸引人的无意注意。故A选项正确。
BC选项,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D选项,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
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是霓虹灯所引起的注意种类,故本题选择A。
教师资格考试解读
一、考试类别和方式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的考试标准,地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属于水平性测试,考生达到基本的水平要求即可获得通过。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各科目采取纸笔考试。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每科达到70分),方可参加面试。
二、报考条件及对象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无犯罪记录,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条件,并应符合本省确定并公布的学历要求。应届在校生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提供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
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使具备教师职业基本素养、道德、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对教学事业充满热情的人员获得教师资格。
三、考试标准及考试科目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全国的统一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统一的考试标准规定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确定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的依据。
1.幼儿园笔试科目: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面试科目: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2.小学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面试科目: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初、高级中学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面试科目: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4.中职文化课教师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面试科目: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5.中职专业课教师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由试点省份自行组织;面试科目:试点省自行组织
6.中职实习指导教师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由试点省份自行组织;面试科目:试点省自行组织
四、命题原则及题型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命题依据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主要从教师职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命题。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客观题指的是选择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解答题、材料分析题、课例点评题、诊断题、辨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
五、考试时间及方式
教师资格考试每年考试日期由教育部公布,需及时关注中国教育考试网官网查看每次具体日期。如无特殊情况,上半年教师资格—1月初笔试报名、3月初笔试考试、4月中面试报名、5月下旬;下半年教师资格—9月初笔试报名、11月初笔试考试、12月中旬面试报名、下一年的1月初面试考试。考生可在报名期间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网站,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项目主页,按照栏目指引进行网上报名。
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负责考生网上报名、缴费,审查和确认考生信息。笔试各科目均采用纸笔方式。笔试各科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法,通过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研制的面试测评系统。
教师资格考试政策有哪些?
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建立考试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拥有教师资格证也是我们进一步成为教师的敲门砖,所以对于考生而言,必须清楚教师资格考试。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它,看看教师资格考试政策有哪些。
报考要求: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或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生活的港澳台居民;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无犯罪记录;
4.原则上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条件,并应符合本省确定并公布的学历要求。
应届在校生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提供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
笔试科目:
1.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共两科: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
2.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共两科: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3.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共三科: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关于每一科的具体考情,大家可以阅读我们中公教育官网上的其他文章进一步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笔试时间:教师资格证考试一年两次,分上下半年。一般情况,上半年笔试在3月份,下半年笔试在11月份(时间以当地省份发布的公告为准)。
其中,对于笔试的备考是大家重要的一环。笔试的有效期限是两年,这一点大家要切记,每年都有很多同学因为各种不注意这一点而错过了面试机会,非常可惜。
面试:当我们通过了笔试之后,就会进入面试环节。面试环节有结构化、试讲、答辩组成。结构化面试主要考查老师是否具备教育临场应变能力、考生的职业动机、个人基本信息、教育时政政策、文化内涵素养等各个方面,比如“你怎么理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老师上课只提问成绩好的,对于这种现象,你怎么看?”。试讲环节主要考查考生教学设计能力和讲课能力。最后是答辩环节,考官会根据考生的表现灵活提出问题。
资格认定:
笔试和面试全部通过之后,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或者材料:
(一)身份证明;
(二)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三)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四)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的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证明材料。
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或者材料不全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于受理期限终止前补齐。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