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接下来是小编带来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方案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关于《边城(节选)》教学的思考
案例背景:本文是对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艺术的思考,认为教学艺术不是孤立的教授一节课,而应着眼语文教学的系统,把每一节课都放到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根据课文的内在和外在的联系去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
关键词:教学艺术教学方法教学系统
案例描述:在进行《边城(节选)》的教学讲授时,我又像以往那样在大事渲染了边城中的人物美、人性美、环境美和风俗美之后,正认为将大功告成时,一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为什么这么美的桃花源竟然会以悲剧结尾啊?”我也一时猝不及防,被问倒了。于是,只好老老实实地对学生们说:“这个问题还有待老师进一步思考。”回到办公室,我不禁陷入了深深地思索之中:是啊,在教学《边城(节选)》时,不光是学生对作品的主旨难以把握,就连身为教师的我也总觉得难以讲清,为什么如此美丽的沅江、善良的人们、淳朴的风情,还会以悲剧结尾?那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处景和每一丝情都如此的纤尘不染,几近是想象中的桃花源,可是结局却那么的凄冷甚至苦涩。作家沈从文究竟想传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这个问题,一直处在纠结之中,没有得到非常合理的解释。
案例分析:直到讲授《祝福》时,我眼前一亮,把这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就可以发现它们尽管各自代表了两类不同的文化的不同思考与选择,并寄寓了不同的审美理想,但最终走到了一起,真可谓殊途同归,它们都是悲剧。
鲁迅通过对祥林嫂的一生充满血泪耻辱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对不合理社会的彻底否定,对封建文化的无情批判。似乎在鲁镇,在祥林嫂的周围没有一个好人!从鲁四老爷到一个短工,哪怕是那个微带怜悯之心的“我”也是懦弱怕事之人。这对学生来说都好理解,因为封建社会的没落,尤其是中国现代文人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腐朽与没落在历史资料中早有详尽的描述。那么,沈从文为什么却要写出与同时代相去甚远的化外世界呢?
在翻阅对比比较他们的背景资料中,我进一步肯定了自己的推测:鲁迅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对人性灵魂的拷问,全是从医生的角度来看的。所以,他的作品多是病态的社会,病态的人物。而沈从文虽然从小历尽苦难,可是他的故乡,他的童年,他在湘西凤凰度过的童年在丑陋的大都市中越发显得清纯和美丽。因此,他的作品多是淳朴的小镇,清新的形象,看不出丑恶和残忍。
沈从文试图用自己的慧眼去寻找尚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所摧毁的淳朴民风。然而,牧歌式的诗意描绘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无奈:人们淳朴健康的人性中潜藏着几千年来民族的心灵的痼疾,即信天命的迷信思想,人与人之间仿佛于冥冥之中因果报应地由猜疑酿成悲剧。试想,这种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一代重复着悲凉人生的农耕文明以及所伴生的道德价值还有什么重建的必要?
在这番比较之后,我对《边城(节选)》的教学有了新的教学思路。于是,我对我原有的教案作了如下调整。
教学目标除了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最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沈从文所要传达的美的背后那深沉的悲。教学过程除了介绍沈从文还加入简介鲁迅,让同时代的他们放在一起进行了对比,得出了他们不同的美学风格,不同的思考与选择。在复述了边城情节之后,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的小说结构之后,加入一些比较探究的问题:1、《边城(节选)》与《祝福》人物之比较:翠翠、爷爷都是作者人性美的理想化身。祥林嫂是被生活折磨而麻木空虚的被吃者,鲁镇中的各色吃人者。2、《边城(节选)》与《祝福》环境之比较:边城所展示出的乡村风俗自然美。一个充满了新年祝福气息实则却冷漠无比的鲁镇。3、《边城(节选)》与《祝福》结局之比较:美丽清纯的翠翠永远地守候着那个未知的未来,结局凄清悲惋。勤劳善良的祥林嫂孤寂地在新年的祝福中死去。哪怕是在牧歌式的化外之境中也终难逃离现实的网罗。
最后引出,化外之境的梦幻与遥远和现实的无奈与悲凉的主旨。
通过比较教学可以将有可比性的课文内容进行相互比照,以突显各自或其一的特质,比较是把一些事物的个性属性加以分析整理,然后在头脑中确定事物的异同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同样,课堂上教会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去掌握知识,不公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的混淆和断层现象,帮助他们了解知识间的层次性和联系性,而且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构合理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的相加总和。如果,我们把有某种联系的课文内容合理有机地放到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定然能完成新课程向我们提出的要求。
我想身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教师不应该满足于孤立地教授一节节语文课,而应把这些课放在整个语文的教学系统中,进行一些比较对照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二: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胸有丘壑自成章——一节公开课后的思考
内容简介:本文从一节公开课的偶然事件引发对教学艺术的思考,认为教学艺术不是用备好的教案去按部就班的完成教学环节,而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环节。同时结合特级教师的一节课作了一些思考,觉得真正的教学艺术不是孤立的看一节课,而应着眼语文教学的系统,把每一节课都放到语文教学的大系统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反映去思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关键词:公开课学生实际教学艺术特级教师教学系统
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学校每年都要面向全市举办“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我参与了2006年的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上《项脊轩志》这篇课文。这是一次引发我很多思考的一次开课。对这篇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作者情感,品味平淡中蕴含深情的语言,把握文章的抒情方法。
所以上课时紧扣“情”字主要围绕着四个问题展开:
第一,本文的关键句是什么?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在于让学生对全文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
第二个问题是,围绕“悲”“喜”二字作者叙写了哪些人事?通过这些叙写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喜”和什么样的“悲”?这是对文章的具体感知,需要对文章作内容的分析和语言的品味,感知作者平淡的叙述中所隐藏的深情。
随之而来第三个问题是,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悲和喜的?这是从理性层面的思考,从而了解作者的创作上的特点,学习一些写作的方法。我用两幅对联概括:“事细而情深,文短而意长”,“景不必奇谲瑰丽唯幽静能怡性,事无须惊心动魄是真情才动人”。第四个问题是,如何理解“悲”、“喜”两种情感在文章中的统一?这是对文章主题和内在结构的把握也是对作者深层情感的进一步理解。
因为教两个班级,又是面对全市的一节课,所以我先在不开课的班级上了一课。开课了。开始的时候很顺利,一切按我原来的估计进行。对第一个问题学生较快的解决,很快的找到关键句,理由也概括得很到位:是全文情感的概括;是过渡句,承上启下;点明了写作《项脊轩志》的原因。对第二问题,我预先的概括是:怡然读书之乐,家道中落之伤,慈母早逝之哀,辜负祖母之悲,怀念亡妻之痛。我先让学生思考五分钟,然后让学生回答。其实对这个问题,我早做好对学生点拨的准备。因为在另一班上课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总不能中的,特别是对什么样的“喜”和什么样的“悲”更未能理解到位。所以我在上公开课时心理上也对学生作了定位,并设计了很多的小问题准备用来引导。
如“喜”部分:为什么修葺项脊轩?为什么不另起书房?你觉得那些地方能够表达作者的喜悦?“悲”部分:母亲是怎样的人?回忆祖母侧重写了什么?回忆母亲用“泣”,回忆祖母用“长号”,而对妻子却没有直接的词语表现感情,这是为什么???在思考这些问题时引导阅读课文,推敲字词,品味语言,然后概括情感,把握方法。未料到一个学生在回答时概括得相当到位:“重修项脊轩的读书之乐,回忆母亲时光流逝之悲,回忆祖母功名难就之悲,回忆妻子英年早逝之悲。”当时他的回答引起听课老师的一片惊呼,我也很感突然,虽然和我原来的概括比较还有值得完善的地方,但他的回答基本中的,原来设计的所谓引导是全用不上了,只好马上改变问题:“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这样的‘喜’和‘悲’?”在随后的阅读和品味的教学过程虽然尚算顺利,但自己也发觉有些地方出现了不应有的重复,使得其中的一个练笔环节(围绕一个“情”字,概括《项脊轩志》这篇课文的内容)因为时间的紧张不得不舍弃。
课后,和几位同学同事一起吃饭、聊天。大家对我上课时注重文本,侧重语言品味的教学持肯定意见,但我总觉若有所失。其间也谈到一位特级教师到我市一所高中上课的事,说他那节课上得不理想,完全不能体现特级教师的水平。有一位甚至开玩笑:“特级教师的课不过如此,还不如小曾老师的课呢。”另有一位说可能特级教师不了解那所学校学生的情况。这句话让我刚才的思考一下找到了突破口。
作为教师,上课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备课。备什么?备教材,备学生。其实备学生太难了。一个班级五十多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语文素养是不同的;同一个学生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不同的,思想、心态、情绪等一切的心理和身体的状况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第二,所学内容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充分。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或不同思想倾向的文本都会因学生心理期待等原因有着不同的阅读效果。而任何一点的不同都可能影响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影响一节课的精致甚至常态。这样,我们可以说,备学生是需要的,但只能在一个大略的层次上做一个大概的估计。所以,剩下的只能是备教材,因为只有教师对教材备充分了,才能任凭它“八方风来,我自巍然不动”。怎样算是备好了教材?我觉得一是对教材烂熟于胸,从字词句到文章结构主题手法等等都了然,二是要选择授课内容,确定授课重点,不可能把教师知道的全部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只能根据文章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选择性的讲授。
我觉得,备教材要比备学生重要。教材是可以把握的,而学生却每天都是不同的。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熟悉,对学生课堂上的精彩表现我们很难因势利导,这样对学生是一种挫伤;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熟悉,面对学生课堂上的疑问将无言以答,这样对教师一种打击;如果没有对教材的熟悉,面对课堂上节外生枝的问题将无法控制,这对课堂时间是一种浪费。当然,这样说绝不是说教学可以不顾学生,恰恰相反,课堂的教学绝对不能脱离学生进行,这是最重要的。备教材是前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则是关键。而教学的艺术,正是在这样不可预知中才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而我,正是未能意识到学生的不同而使课堂教学出现了凝滞。
所以,我想,所谓的教学艺术,绝对不是用已经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的进行教材的解剖,而是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根据教学目的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环节。这是我想到的第一点。
对于特级教师的课,如果几年前我听到“也不过如此”这样的话,我可能会相信,并且自我安慰:你看特级教师的课也有人说不好,何况是你?但现在的感觉却不一样了。在自己也开过一些公开课后深深地感受到凭一节课就来判定一个老师的好坏那是不够恰当的。教材可供挖掘的、学生的状态、师生的了解和磨合等都可以影响一节课。
一篇课文向学生讲什么、怎样讲,可能每一位老师的处理都不同,所以每一节语文课都可能招来异议。而优秀的老师决不是把一篇课文只当成一篇课文。他把这课文当成是整个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某节课中,他可能什么都不做,只引导学生读,而另一节课可能会深挖细析,甚至由肌肉骨骼分析到神经末梢。如果我们不了解他的教学思想,不了解他的整体教学设计,而对他的某一个环节中的处理可能不以为然。正如我们看到一座花园,如果一看到枯枝败叶就判断它的残破,而没有想到这些枯枝败叶正是营养花木的养料,这是错误的。
在一些课堂上,作秀成为了一种时髦。课堂的活跃、教师的风采,都是表演的元素,却很少有人去顾问这种表演之后还留下什么。语文教学是一个大系统,它有些时候表现为朴素甚至是单调无聊的操作,有些时候表现为精彩纷呈的思想的碰撞,有些时候为精心的品读体悟,有些时候为深思奋笔疾书??
语文教学可以看成是一项工程,甚至可能比工程还要复杂。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精心安排,课文和知识点的网络更要精心构建。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有积累更有思想,而最重要的是把从教学实践中来的教学思想再运用到实际中去,形成自己的教学王国。
所以我想,所谓教学艺术,它首先是对教材通盘熟悉的前提下,明确每一册课文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能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结构,完成教学目标。这正像是一位画家,只要胸有丘壑(教学系统),那么无论是条幅还是长卷(具体的教学内容)他都能根据材料(学生的实际表现)自如的进行创作。
这是我参加这次教学艺术展示周后的思考。
篇三: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节公开课后的思考
学校为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每学期都组织“周研究课”活动。2008年10月,我作为高二年级的语文备课组组长,在这次活动中讲《滕王阁序》这篇课文。这是一次引发我很多思考的一次开课。对这篇课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词语。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领悟其音乐美。
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理解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赏析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设计难点突破时,我考虑到学生独立赏析难度较大,给学生提示了景物描写赏析的角度:形、色、声、动。我的目的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诗文的美,自己能够从不同角度揣摩、品味诗文的艺术性。
因为教两个班级,又是面对全校语文教师的一节课,所以我先在不开课的班级上了一课,在那个班,学生反映很好,我对教材进一步熟悉,自我感觉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开课了,开始的时候很顺利,诵读,理解重点词语,把握诗人情感。一切按我原来的设计进行。然而到赏析名句这一还节,虽然我已经提示了角度,但一大部分学生仍然露出茫然的神情,感觉无从入手,有些冷场。这时,我只好另辟蹊径,用杜甫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为范例,来引导学生分析景物描写语句,至此,学生才有所领悟。顺利回答。
最后归纳:
点面结合:作者首先为大家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水天相连,浩淼无边。在这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野鸭,一派宁静祥和。
色彩绚丽:水天相连,一片青碧而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蓝天上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构成的画面更为明丽鲜活动静结合:落霞、孤鹜写动态,秋水、长天写静景,动静结合,妙语天然。秋日佳景,跃然笔上,宛然在目
比拟修辞: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赋予画面以动感。
声韵和谐:运用对偶句,韵律优美。
学生们终于领悟了千古名句,所言不虚。我又在学生啧啧称叹时布置学生将这两句扩写为一段散文,学生们热情很高,甚至下课时还大声背诵,有点意犹未尽之感。课后,和几位同学同事一起吃饭、聊天。大家对我上课时注重文本,侧重语言品味的教学持肯定意见,但我总觉若有所失。我总觉得,我在上这节课时,还是准备不充分。
作为教师,上课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备课。备什么?备教材,备学生。其实备学生太难了。一个班级五十多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语文素养是不同的;同一个学生的昨天和今天也是不同的,思想、心态、情绪等一切的心理和身体的状况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影响;
第二,所学内容的不同也可能导致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充分。不同文体、不同语言风格或不同思想倾向的文本都会因学生心理期待等原因有着不同的阅读效果。而任何一点的不同都可能影响一节课的教学环节,影响一节课的精致甚至常态。这样,我们可以说,备学生是需要的,但只能在一个大略的层次上做一个大概的估计。所以,剩下的只能是备教材,因为只有教师对教材备充分了,才能任凭它“八方风来,我自巍然不动”。怎样算是备好了教材?我觉得一是对教材烂熟于胸,从字词句到文章结构主题手法等等都了然,二是要对所讲知识理解充分,能够联系旧有知识,让学生从浅出入手,习得新知。
所以,我想,所谓的教学艺术,绝对不是用已经备好的教案按部就班的进行教材的解剖,而是在充分掌握教材的前提下,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根据教学目的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和重组教学环节。这是我想到的第一点。
一篇课文向学生讲什么、怎样讲,可能每一位老师的处理都不同,所以每一节语文课都可能招来异议。而优秀的老师决不是把一篇课文只当成一篇课文。他把这课文当成是整个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是一个大系统,它有些时候表现为朴素甚至是单调无聊的操作,有些时候表现为精彩纷呈的思想的碰撞,有些时候为精心的品读体悟,有些时候为深思奋笔疾书??
语文教学可以看成是一项工程,甚至可能比工程还要复杂。每一篇课文、每一个知识点都需要精心安排,课文和知识点的网络更要精心构建。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有积累更有思想,而最重要的是把从教学实践中来的教学思想再运用到实际中去,形成自己的教学王国。
所以我想,所谓教学艺术,它首先是对教材通盘熟悉的前提下,明确每一册课文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能随时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合理的教学结构,完成教学目标。
篇四: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创新始于问题。问题教学就是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努力从不同的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问题设计关系到阅读教学的整体素质。
当前我国语文课堂问题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问程式化,缺乏感染力;提问直白化,缺乏交流性;提问指令化,缺乏亲和力;提问模糊化,缺乏专业性;如何优化问题设计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问题设计的重点在于主问题
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的,它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的问题。
主问题有几个较为鲜明的特点:1.精炼的概括性。主问题是经过精心思考概括而成的,是可以带动整体性阅读的问题。2.可探究性。主问题不是用简单的“是否”来回答,它需要学生思考,具有可探究性。3.内在的逻辑性。主问题在教学中出现的顺序是教师精心构思和合理安排的。一节课中几个主问题的出现,符合文章本身的规律,也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具有内在的逻辑性。
研究设计主问题对语文阅读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减少无效提问,减少零碎的频繁的问答,克服肢解课文的弊端,有着“一问抵多问的”的教学效果。二是能一线串珠地整体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三是要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主问题,可形成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
如何设计主问题?必须讲究一定的策略和技巧。1.以标题为切入点。许多课文标题存在丰富的信息,可以以此设计主问题。如《雨巷》,标题中“雨巷”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通过哪些意象来组合成意境?作者为什么要塑造“雨巷”这个意境?这样的设计比从介绍作家作品导入,再逐句分析要有整体性,条理性,学生更感兴趣。2.从关键词句切入。如《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难于上青天”是比喻“蜀道之难”的意思。诗歌从哪些方面描写蜀道险峻难行、蜀道环境可畏以及蜀地社会险象?通过展现蜀道的“难”,作者想要表现什么?从“难”这一关键词入手,提出了能统摄全篇的主问题。3.从中心事件入手。如《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写给母校——剑桥大学的一曲恋歌,表达了作者在即将离别母校时的殷殷的挚爱和深深的依恋之情。教学中可通过简介徐志摩以及他在康桥的生活,交待《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及创作意图;再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分析结构,感受诗歌的“建筑美”,细细品味,感受诗歌的“绘画美”。
二、问题设计要形成问题流
有资料显示,80%的语文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但大多数课堂中的提问是随机的,问题和问题之间缺少有机的联系。这些简单的问题组合,称之为问题群。问题之间一旦有了难度,梯度和相应的密度,被赋予了整体意义,并伴随交流过程的始终,随之就形成了“问题流”。问题的设计要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流,而不是随意的提问。
如《荷塘月色》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流:
1.文章每一处的景物描写,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阅读这些描写语句,你能体会到作者在每一个地点上的情绪吗?
2.文章中还有哪些直接抒情的句子?
3.你认为作者面对哪些景物时的兴致较高,哪些较低?按照作者显示出来的愉悦程度,画出作者情绪变化的曲线。
4.将作者夜游荷塘的活动轨迹与其情绪变化曲线轨迹进行比较,看看二者有什么关系?
5.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思考景物描写与情绪表达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五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围绕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展开的,具有内在逻辑性,由浅入深,形成了一个问题流。
多种类型、不同层次问题的交织,使问答者之间产生了信息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鸣。“问题流”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学习热情的投入,有利于学生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掘,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整体推进和效率的提高。
三、问题设计的思维焦点是文本语言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问题设计的思维焦点源于文本语言。文本语言刺激问题的提出。语文教师不能脱离语言讲语文,一定要从文本入手。特别是一些重点的字、词、段,在这些地方设置问题对于文章主题的解答有很大的帮助。
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有一段关于郑伯语言的描写“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郑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郑伯话语中含有威胁,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这句话对于分析郑伯这个人物形象至关重要。《琵琶行》中女主人公是“被压迫、被侮辱、被抛弃”的妇女形象吗?从文本语言“妆成每被秋娘妒„„一曲红绡不知数”入手,可以看出琵琶女是自愿步入红尘的,谈不上压迫,琵琶女出入青楼是受当时时尚理念影响。所以说琵琶女是一个向往荣华富贵,追求享乐,具有强烈虚荣心的乐妓形象。
四、问题讨论不能只注重形式,不能脱离语文
一些语文教师一味强调气氛活泼,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课堂看似非常热闹。事实上,学生的讨论很糟糕。学生挤一起胡扯,或者只是一个人说,根本没有交流。这样的问题讨论是非常低效的。问题讨论需要恰当的方法。也有一些语文课堂过分强调文章的思想内容,耗费了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大谈人文内涵。语文阅读中的问题设计不能脱离文本。学生要直面文本,研读文本,从文本出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要从文本出发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不要忽略了语文的本质,它是通过语言对人进行唤醒、陶冶、建构和完善的学科。
篇五:高中语文教学案例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是从一段优美、睿智、实用的导语开始的。一段优美的导语,会像清风一样吹过学生的面庞,使其备感熨帖;一段睿智的导语,会像名曲一样敲击学生的灵魂,使其顿生震撼;一段实用的导语,会像茗茶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田,使其获益匪浅。好的导语作用巨大,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温故知新,由旧入新
子曰“温故而知新”,教师从学生的旧有的认知结构本身入手,通过复习旧知而引出新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的第一课,最是适合温故知新的回忆导入。我设计如下导语:在初中我们曾经学过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在那首词里,毛主席不但描绘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界的壮美,更是用他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发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毛泽东在年轻时代写下的另一首壮歌——《沁园春·长沙》。这样很是容易激发学生的浓烈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故都的秋》一课时,我从学生在初中就学习过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起手导入。让学生领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中游子的“断肠”是通过描绘萧瑟的秋景而得。从而让学生领悟:《故都的秋》也是“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在具体导课时,教师要准确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异同,由旧入新。但同时切记不可主次不分,把大量时间都纠结在旧知识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重回忆,而轻新知了。
二、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钱威在《语文教学艺术导论》中说过:“它(导语)的作用只有一个,即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它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即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去动用自己的各种感观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技能。”所以在导语设计上充满悬念,让学生顿生疑虑,激起学生寻求答案的强烈兴趣,带着兴趣听课,效果自佳。例如我在讲《烛之武退秦师》时,先问:“‘三寸不烂之舌’说的是什么意思?”“小国在大国面前就一定是弱者吗?”“口舌劝退强师需要怎样的语言逻辑呢?”“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以言词来解国之困?”这样的导语,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也激发了学生的获胜欲望,为之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在学习《蜀道难》时,导语如下:自古蜀道艰险,行人难以通过,历来为兵家重地,围绕着它留下无数的传说,文人墨客们也常对此感叹不已。那么蜀道到底有着怎样险奇和魅力呢?今天,我们就从李白的《蜀道难》中获取答案吧。
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抓住了学生的兴趣,也就是抓住了一堂课的把手关键。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产生疲劳。如果一节课的导语就让学生恹恹欲睡了,那这堂课也很难成功。而良好的情境则可让学生自然地进入课文的世界。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师创设情境,就是要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个场合的情形和景象描绘出来,使学生通过联想与想象,获得生动鲜明的感受。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之作,务必创设绝佳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这首气势恢宏、震铄古今的豪放之词。设计这样的导入:文人墨客,得遇名山大川,必有所感。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岳阳楼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滁州游玩时而悟“与民同乐”的感叹。而在元丰五年。苏东坡漫步长江之畔,望着滚滚向前的长江水,凝望赤壁古战场,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词,体味苏子笔下的赤壁,感受文豪内心的独白。这样的导入。首先从感情上蓄足气势,引导学生进入壮美的苏词。
魏书生老师曾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好的导语就能让我们的学生从此“入门”,领略篇篇佳作的神韵。
四、借用教具,帮助领悟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导语可以唤醒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思维,渲染课堂气氛等。而适当的教具就能承担“激励、唤醒、鼓舞”的作用。在学习梁思成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文章的时候,由于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了解甚少,所以我先是展示诸如天坛、太和殿、东四牌坊等图片,让学生先在视觉上有所感知,然后让他们试着概括“特征”为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再如学习《边城》之时,先放了《千里之外》的高潮版“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的音频文件,由于是学生熟悉的音乐,容易引起共鸣,所以,自然地引入了学生陌生的边城、沈从文世界。现在,我们经常能从各种级别的教学能手比赛、基本功比赛、公开课、观摩课中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导语设计可谓多种多样、异彩纷呈。有很多优秀的导语令我们获益匪浅。但有的教师盲目地追新求异,只是在为了显示教师的才华,而堆砌华美的辞藻,只是为了完成评课采分要求。而不切实际的抒情渲染。这就要我们警醒: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注重趣味性、知识性和教师的差异性的有机统一,才能更有效地促进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语就如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好的基础。”所以,教学中我们要用最恰当的导语,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知识的学习上来,让学生的情感心智尽快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这是师者的任务,也是师者的快乐。
教学设计方案高中语文相关文章:
★ 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