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推荐文章
从理解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入手,进而正确理解“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精髓在于“会意”。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不求甚解沪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不求甚解》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运用递进式安排论述层次的方法。
2、读书要虚心领会作者的意思,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
3、学习作者运用喻证、引证阐述观点以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运用递进式安排论述层次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运用喻证、引证阐述观点以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
导入:
作者简介:
马南邨,即邓拓,1912年出生于一旧知识分子家庭。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晋察冀新华分社社长等,解放后先后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等职。邓拓毕生挥笔,热情讴歌党的事业所取得的每一个光辉胜利,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特别是“左”倾机会主义思潮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斗争。1961年,邓拓应《北京晚报》的要求,遵照毛泽东同志倡导的双百方针,以提倡读书,丰富知识,开阔眼界等为宗旨,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在此之后,他又与吴晗、廖沫沙合作,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了《三家村札记》的专栏。这些杂文旗帜鲜明,爱憎分明,切中时弊,妙趣横生,富有寓意,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欢迎和支持。当时全国许多报刊效仿这一做法,开设类似杂文专栏,为当时的文苑增添了生气。
新课:
理解原文出处:
“不求甚解”一语出自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今多谓学习或工作态度的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
《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不求甚解》一文通过对“不求甚解”一词的辩正,提倡读书要多次反复、虚心领会。(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文章反弹琵琶,令人耳目一新,在轻松愉快中使读者受到教育,就其根本的思路来说,是对“不求甚解”的否定之否定;就其立意来说,是“不求甚解”的新解。
学生阅读课文,理解结构安排:
第一部分(第1段),开宗明义,从“不求甚解”否定之否定入题。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于“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用“对任何问题”指出这种否定属于看问题绝对化,不作具体分析;用“一般”“常常有人”指出持这种观点的人为数不少,并非偶然。“其实也不尽然”表明对今人否定之否定,然而语气委婉。“不尽然”是不把话说死。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要正面表明自己观点,“虽然不值得提倡”,但是也不应“盲目的反对”。不必提倡的是什么样的“不求甚解”?什么叫做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角度不同,结论迥异。这正是本文肯綮之所在。
第二部分(第2至4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
一是全用原文,言之有据,认为持不正确的观点的人之所以犯片面性的错误,原因在于断章取义,“只抓住了他所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这是何苦来呢?”语气幽默态度平和,被批评者斗会感到亲切。
二是对引文进行全面的辩正。首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好读书才有发言权。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诀,在于会意”;“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是对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热情赞扬。三是全面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旧词出新意,宛如一股清风吹进读者的心里。
第三部分(第5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
采用了哪些论据?
学生阅读明确:
一是引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的例子,强调我们今天学习“应当抱虚心的态度”;二是引诸葛亮的例子,赞扬“观其大略”式的“不求甚解”的高明;三是引宋儒陆象山的话,说明“未晓处且放过”的方法与陶渊明的提法“很相似”。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一个“且”字,说明“放过是暂时的”,只要认真“会意”,“未晓处”最后还是会“晓”的。
三处例证、引证,或外或中,或古或今,信手拈来,自由骋笔,又恰到好处。怎样才能达到“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呢?“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这就是结论。
学生阅读课文。
小结:
本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逐层深入地剖析问题,并通过引用、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阐述分析,从而明辨是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文章见解独到,文笔简洁生动,说理明白晓畅。众多的引证,生动的故事,深刻的见解,娓娓道来,既开拓读者眼界,又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漫谈之中,可谓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不求甚解》课文原文阅读
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不求甚解》教学反思
《不求甚解》在第一个班级上得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有些举步维艰。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未能以清晰的逻辑将作者的论证思路理清。《不求甚解》这篇文章作者的论证思路是重点突出且清晰严谨的,不带着学生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学生势必云里雾里,不明所以。而写作思路的重点应为文章前四节中作者如何直击世人“不求甚解”错误理解之要害,以及作者如何进而一步一步推演出自己的观点。
作者首先反驳世人对于“不求甚解”的错误理解,进而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理解。世人与作者都是谈“不求甚解”,那么阐释对错与否的标准是什么?作者认为,标准应当是“不求甚解”在出处中的含义。谁的理解与陶渊明原文中“不求甚解”的含义更相符,谁的理解就更具有合法性。作者后文的论证即在原文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证明对方的理解何以错,自己的理解何以正确。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务必将着眼点聚焦于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遍欣然忘食。”这一基点。之所以在第一个班上的时候不得要领,就在于没有抓住这个要害。
在第二个班上《不求甚解》时,对于教学作出了较大的调整。首先引导学生意识到陶渊明的原文是作者驳论与立论的关键,是本文的基础。然后在黑板上写下“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句话。接着擦去“便欣然忘食”这句修饰性的语言。只保留下“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突出关键部分,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世人对于陶渊明原文中“不求甚解”的理解与作者的理解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能够很快的意识到关键不在于“不求甚解”,而在于世人忽略“好读书”与“会意”,世人所犯的是断章取义的错误。再以此为基础梳理文章第三段,学生能够很快明白第三段作者阐释“好读书”与“会意”的看似脱离的“不求甚解”,其实正是紧扣了矛盾的关键(不同的关键在此二者而不在“不求甚解”)。
引导学生领悟“好读书”、“会意”之所以成为“不求甚解”的关键(即解读课文第二段与第三段)后。请学生思考“好读书”、“不求甚解”、“会意”之间的关系,明确“好读书”是前提,“不求甚解”是方法,“会意”是目的。从而也就明白了世人因为断章取义而导致误将手段当成了目的,而作者经过正本清源后,还原了“不求甚解”在上下文中的实际意义,准确把握了“不求甚解”的精神内涵,从而将之提炼为“虚心”与“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也就顺理成章了。文章之后的解读可以顺流而下。
第二个班虽然程度相较第一个班弱不少,但因为教学思路做了更合理的调整,课堂的效果远比在第一个班上时来得好。也算是亡羊补牢的一丝慰藉。
总之,上好议论文要有掐紧要害的意识,不可不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