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答案
推荐文章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在我们国家,需要在社会上参加认证考试等一系列测试后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
1.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受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冲突情境属于( )。
A.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双趋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包括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其中,趋避冲突是指同一个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从而引起的冲突。题目中,学生面对演讲这个目标,既想锻炼自己又不想被人讥笑,属于趋避冲突。C项正确。
B项,双避冲突是主体同时遇到两个力图回避的威胁性目标,但只能避其一时所产生的冲突。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双趋冲突是并存的两种能满足需要的目标,它们具有同等的吸引力,但主体只能选择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动机冲突。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多重趋避冲突是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与题干不符,排除。
B、C、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故本题选A。
2.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相辅相成的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简称知、情、意、行。
A项,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
B项,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C项,道德认知也可称为道德观念,是一种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行为,对人或对事作出符合自己认识水平的道德评价。
D项,道德行为是道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是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道德行为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某种目的”、“自觉能动性”等可确定为道德意志,故正确答案为B。
3.7~11岁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以及形成守恒观念,思维具有了可逆性”特征的阶段是(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能力能够摆脱知觉的局限,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能够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所以是一种具体逻辑思维。C项正确。
A项,感知运动阶段思维开始萌芽,是一种直观动作思维,主要在感知动作上。此项为干扰选项,排除。
B项,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单向性、不可逆性及静止性等特征。前运算阶段即不能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仍受具体知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即直觉的思维。此项为干扰选项,排除。
D项,形式运算是指对抽象的假设或命题进行逻辑转换,主要是一种抽象逻辑思维。此项为干扰选项,排除。
A、B、D三项与题干不符,故正确答案为C。
4.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称为(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班级管理的模式。班级管理的模式主要有常规管理模式、平行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和目标管理模式。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B项正确。
A项,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班级民主管理是指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班级目标管理是指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与题干不符,排除。
A、C、D三项与题干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三)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资格证备考
一、考情篇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备考教师资格证也需要了解其考情,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资格证考试主要分为幼儿、小学和中学,不同学段笔试考查的科目和数量不同。幼儿教师资格证考查两科:《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查两科:《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资格证考查三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1年下半年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
10月30日
9:00-11:00 科目一《综合素质》
13:00-15:00 科目二《保教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知识与能力》
16:00-18:00 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科目一《综合素质》考情梳理
其中,表格中基本能力包括逻辑2道单选,信息处理2道单选,材料分析是一道阅读理解及写作一道。从其分值的分布可以看出,在备考《综合素质》时可以重点把握职业理念、职业道德、阅读和写作。其中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相对简单,阅读和写作需要考生重视,勤加练习,剩余部分可以通过利用零碎时间进行积累,尤其文化素养部分,涉及的知识范围过于广,无法短时高效学习,且容易发生遗忘,所以此部分更需要采用零散复习。
科目二考情梳理
二、备考指导篇
该篇重点分享备考教资时的计划参考和方法参考。
1.备考计划
阶段1:历年考题自测(1周左右)
阶段2:基础知识夯实(1月左右)
阶段3:重要考点强化(3周左右)
阶段4:考前冲刺预测(1周左右)
其中历年考题自测阶段主要目的:一是通过做题熟悉各科的出题形式,方便后期备考时结合考情进行知识的学习;二是可以自测了解自己的水平,便于同后期刷题模考进行对比。
基础知识夯实阶段需要做到将自己所报考学段的科目都进行系统复习,所有的知识点需要结合出题形式进行学习,并且可以结合章节练习题进行强化巩固。
重要考点强化阶段主要是针对重要知识点、易混淆知识点进行强化,可以通过平时刷题发现自身的薄弱点,从而针对性学习,以便攻克每一个知识盲区。此环节不在于快,而在于弄懂弄透,如知觉的基本特性是一个难点、易错点,我可以花费一个小时进行重点学习,直到学懂。
考前冲刺预测阶段主要是完全按照考试的时间段进行模拟考,目的是让考生提前适应考试的紧张感,提前可以发现自己在考场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时间规划不合理、审题不严等,以便在真正考场上避免,争取一次通过考试。
2.备考方法
(1)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考生将零散的知识点梳理为知识框架,减轻记忆负担,方便在考场上提高知识提取的正确率。如:
(2)识记口诀
记忆口诀可以帮助考生针对识记类知识点高效复习,如,素质教育内涵可记为“提素个性创两全”。
(3)图形理解
针对重点考查简答题的知识点,背诵起来相对难,此时可以在学习理论内容时进行深入加工,将文字与图形进行结合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可以简单梳理成下图: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题答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