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章节强化练习:教育观
推荐文章
目前大多数旅游景点、场馆并没有对教师资格证持有者给出优惠措施。但是,个别场馆规定在教师节或一些特殊的节日凭教师证可以享受优惠。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章节强化练习:教育观,希望大家喜欢!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章节强化练习:教育观
一、单项选择题
1.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相背离的。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的是( )
A.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B.积极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
C.加速开展素质教育,废止考试制度
D.加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
2.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
A.创新能力的培养
B.读写能力的培养
C.听说能力的培养
D.交往能力的培养
3.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这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坚持( )的一块试金石。
A.育人为本
B.以德兴教
C.面向全体
D.教育
4.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 )
A.应试教育
B.素质教育
C.特殊教育
D.终身教育
5.素质教育是教育“全员性”与“性”的统一,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抓好每一个学生的素质的发展。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 )特点。
A.性
B.基础性
C.内化性
D.综合性
6.下列符合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是( )
A.学校在节假日期间正常上课
B.数学老师对学生特别负责,经常在体育课时间为学生讲解习题
C.学校为了鼓励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给他们佩戴绿领巾
D.教师组织班级学生到社区打扫卫生
7.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让每一个学生考上大学
B.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智者
C.让每一个学生成才
D.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8.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特长,应试教育注重考试分数
B.素质教育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试教育注重考试能力和升学率
C.素质教育也要考试,应试教育也培养学生素质,两者没有太大区别
D.以上均不正确
9.素质教育的三大要义是( )
A.面向全体、发展、自主发展
B.面向全体、发展、主动发展
C.面向全体、发展、被动发展
D.面向全体、主动发展、自主发展
10.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
A.促进学生的发展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面向全体学生
11.下列不属于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的是( )
A.德育为先,五育并举
B.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
C.校外教育
D.课程教学以外的各种学校管理、教育活动
12.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
A.提高个人素质
B.提高民族素质
C.培养
D.培养有特长的人
13.素质教育的实施对象是( )
A.中小学教育
B.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
C.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
D.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
14.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 )
A.转变教育观念
B.转变学生观
C.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D.建立素质教育的机制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素质教育任务的是( )
A.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B.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C.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
D.促进学生能力的平均发展
16.素质教育的最高体现是( )
A.创造教育
B.创新教育
C.应试教育
D.传统教育
17.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 )
A.创新能力
B.学习能力
C.拼搏精神
D.团结精神
18.( )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
A.素质教育
B.应试教育
C.德育
D.智育
19.下列选项中,关于素质教育与考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试教育是提升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手段
B.考试的主要功能是甄别与选拔,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C.素质教育就是非考试的教育,应该取消一切考试
D.素质教育不应与考试对立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素质教育以促进知识深刻内化为目标
B.素质教育以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为基础
C.素质教育以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个性潜能发展为核心
D.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21.下列哪项观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
A.学生应该什么都学,而且什么都要学好
B.为减轻负担,不给学生留作业
C.不要学生考试,尤其是百分制考试
D.教育应该使学生主动、生动、愉快地发展
22.下列误区中,属于“对素质教育形式化的误解”的是( )
A.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
B.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
C.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
D.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
23.近来,“差生测智商”“绿领巾”“差生教室外考试”“收取‘不听话押金”’等一系列教育乱象频出,引起社会热议。下列观点中错误的是( )
A.这些做法有悖于素质教育理念,是一种“教育冷暴力”
B.这是不尊重学生、损害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C.这些做法会给学生留下心灵创伤,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D.这些做法能促进有错误的学生积极反省,是一种有效的“惩罚教育”
24.关于推进素质教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取消考试,尤其是取消高考
B.推进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C.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D.推进素质教育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25.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 )
A.家庭教育
B.教师培训
C.课外活动
D.课堂教学
26.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 )
A.德育
B.创新教育
C.智育
D.发展教育
27.素质教育被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的时间为( )
A.1999年
B.2001年
C.1993年
D.1986年
28.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
B.课外活动
C.劳动教育
D.道德教育
29.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 ),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
A.顺序
B.客观规律
C.特征
D.重点
30.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发展为特征的教育是( )
A.素质教育
B.愉快教育
C.生本教育
D.生存教育
31.我们应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四有”是指( )
A.有态度、有素质、有热情、有能力
B.有知识、有理想、有道德、有毅力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D.有态度、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
32.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
A.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1.我国某高二学生考过这样一道历史试题: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死于公元哪一年?最远打到哪里?
美国世界史教科书上也有这样的历史事实,考法却是这样: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如果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
有人说,“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要取消考试”。请你运用素质教育的有关原理,并结合上述材料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
2.某地四名初三女生集体服食老鼠药自杀。经抢救,两名女生不幸身亡,另有一名女生成植物人,最后一名女生经抢救有幸脱离危险。事故调查原因是这个班刚经过了一场期中考试,按照考试成绩排座位号。这四名女生排在了最后一排,她们经过商量决定集体自杀,并写了一封信给老师:“老师,我们的自杀不怪您,是我们没考好,没脸面对家人,如果学校责怪您,就请您把这封信给校长,我们不后悔。”
请根据上述材料,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谈谈你的感受。
3.有一次,女教师画了一个圆圈儿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底气不足地说了一句:“可能是零。”又一次,女教师画了个同样的圆圈儿问一群小学生:“这是什么?”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足球”“是西瓜”“是老师的大眼睛”……女教师听了,不由得目瞪口呆。
你对这一现象有什么看法?请依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理念分析。
4.某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该省提出,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将从2014年起,用3年时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音、体、美教师专项培训计划”,为全省所有农村小学至少培训1名合格的专职音、体、美教师。实施青少年健康促进计划,广泛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保证中小学生每天l小时校园体育锻炼。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测试结果向学生和家长通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从2015年起,对全省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并将测评结果记入学生档案。
请结合材料中某省强调体育锻炼的做法,谈谈应该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5.据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2001年7—9月的调查显示: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2/3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1)你怎样看待这种认识?素质教育的含义是什么?
(2)上述材料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6.某学校为贯彻上级减负精神,决定每天下午第三节课后的课外活动不再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自修,而是让学生去操场上活动。结果发现,学习用功的好学生,任凭老师怎么劝也不出去,而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却玩得很高兴。后来,校领导发现了问题,说:“等检查过去了,一定要收回来……”
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减负问题的认识。
7.在一次关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讨论会上,老师们积极发言。王老师说:“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文体活动,多上文体课。”李老师说:“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
请运用素质教育的有关知识,分析教师们的发言。
8.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某教师制定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
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做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让绝大部分学习上落后的同学找到了自己的成才途径和优势,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请你针对材料中制定的评价标准,结合素质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中公教育解析】C项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于应试教育中的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不能废止,但若很好地改进考试制度,会有助于克服这种消极现象。
2.A【中公教育解析】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3.A【中公教育解析】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这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坚持“育人为本”的一块试金石。
4.B【中公教育解析】素质教育是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
5.A【中公教育解析】略。
6.D【中公教育解析】学校占用学生的节假日时间上课,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丰富的业余生活,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A项错误。数学老师占用体育课时间讲所谓的“主科”而忽视体育这一“副科”是只重视智育不重视体育的表现,不符合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发展的要求,所以B项错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分数为标准衡量学生或把学生分成等级的做法不符合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所以C项错误。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能力,符合素质教育培养实践能力的要求。
7.D【中公教育解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具有本质上的区别,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推进,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倡导发展性评价,弱化学科体系,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经验。所以,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故选D项。
8.B【中公教育解析】素质教育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记忆和应试能力的弊端而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两者有重大区别。
9.B【中公教育解析】素质教育有三大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10.B【中公教育解析】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11.C【中公教育解析】略。
12.B【中公教育解析】提高民族素质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13.D【中公教育解析】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教育,素质教育同时贯穿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故选D项。
14.A【中公教育解析】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提高。
15.D【中公教育解析】素质教育担负着三大基本任务:第一大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第二大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三大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主要由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技等素质构成。
16.B【中公教育解析】略。
17.A【中公教育解析】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是否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18.A【中公教育解析】基础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相对稳定性,也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素质教育鲜明地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故选A项。
19.D【中公教育解析】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因此,素质教育不应与考试对立。
20.A【中公教育解析】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1.D【中公教育解析】A、B、C三项均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误区。
22.D【中公教育解析】略。
23.D【中公教育解析】题干中的教育乱象都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这种做法变相给学生分了等级,不仅不能促进有错误的学生积极反省,反而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24.A【中公教育解析】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并不等于取消考试。(责任编辑:qgjsks_ld)1 2 3 4上一篇: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章节强化练习:学生观下一篇: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章节强化练习:教育观
25.D【中公教育解析】略。
26.B【中公教育解析】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故选B项。
27.A【中公教育解析】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素质教育确定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
28.A【中公教育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通过教学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29.B【中公教育解析】构建素质教育目标,必须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素质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可行性。
30.A【中公教育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原国家教委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内涵。
31.C【中公教育解析】略。
32.A【中公教育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故A项错误。
二、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
1.(1)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材料中,我国某高中与美国不同的考试方法背后体现了两者不同的教育理念。我国某高中的考试内容明显体现了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是学校中以培养学生单方面的应试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片面发展。而美国的考试内容则体现了对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考查,这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
(3)取消考试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本身没有错,考试是检查教育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方式,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同样是考试,美国的考试不仅能考查学生的应试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国某高中的考试则只能体现学生的识记能力,这中间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
2.(1)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在教育中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2)材料中,学校按考试成绩排座位,这一行为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最终导致四名学生集体自杀。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正确看待分数,不以分数作为判断学生的唯一标准。学校应把考试作为一种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
3.(1)随着受教育的增多,学生的思维更单一,视觉更狭窄,更缺乏想象力,更加不自信,这是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一种扼杀,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2)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过分看重其统一的一面,忽视其丰富个性的另一面,喜欢处处压抑学生的好奇心,以便使他们“专心学习”。在这种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不是越来越健康、活泼,而是越来越颓废、无生机、缺乏创造性。
(3)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的教育应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并以“个性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为目的,承认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善于发现个性,研究个性,反对教育的整齐划一与陈旧僵化;坚持教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性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和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强调独立个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有独立个性,即要求每个教师具备自身的个性素质和个性品质;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内容有个性,教学方法有个性,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
4.(1)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推进。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3)在现代学校普遍重视智育而忽视艺术和体育的情况下,该省的做法有其可取之处。
5.(1)由上述材料可知,人们开始重视素质教育,但这些认识均有失偏颇,都表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因此,要从认识人手,提高人们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与认识。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应该澄清的几个概念:①素质与特长、素质教育的关系:特长是一种或几种技能和能力,而素质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某个方面的品质或条件。素质教育则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法使之得到、和谐、充分、主动的发展,为其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三者之间有联系,能够互相促进。但不能一味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发展孩子的特长,而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素质,有选择地学习特长,这就要注意平时多观察孩子,注意引导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发展孩子的特长,否则,不仅无益,反而会阻碍孩子的发展。②素质教育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从概念上讲,课堂活动、课外活动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内容,他们都应当遵循同样的教育原则.就是说,课堂教学、课外活动都应当是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如果课堂教学是应试教育,课外活动搞素质教育,则会混淆视听,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知所终。目前,这种情况在基础教育中是普遍现象,教师、家长均是这样认识的,所以,现在孩子们累,就是既要应付应试教育的课业负担,又要承担素质教育的活动负担,不管你愿不愿意,喜不喜欢,学校、家庭协调压制孩子,这种现象值得注意。③关于“合格”的认识。这里老师讲的合格,实际是指的考试“合格”,是一个狭窄的概念。作为素质教育的“合格”,是讲的发展,尤其是在人格发展上。“合格加特长”,只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认识。④材料列举的观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下渴望素质教育的中国人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也可以说是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感性认识,但愿这一过程缩短一点,尽快上升到对素质教育的理性认识.使我们的孩子早日迎来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
6.(1)沉重的课业负担是素质教育的严重阻碍,推进素质教育才是国家减负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
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成为教育的“顽症”,久治不愈,其原因还是在于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该校贯彻国家的减负政策,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从具体做法上来看,似乎认为,减负就是开展更多的课外活动,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首先,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主动和愉快发展的误解。学生真正的愉快来自于通过刻苦的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快乐,学生真正的负担是不情愿的学习任务。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刻苦学习,因为只有刻苦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努力与成功的关系,才能形成日后所需要的克服困难的勇气、信心和毅力。其次,这是对素质教育形式化的误解。素质教育是我国发展教育在新形势下的体现,因而,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学校开展课外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之一无可厚非,但学生在外面毫无指导地“玩”,这不仅仅是对课外活动的误解,对素质教育和减负政策的误解,也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2)有人认为,有课业总会有“负担”,学习成绩与课业是相关的。有学习,就会有课业,这一点没有疑问。但是,课业成为“负担”.这就是教育的问题。当课业成为“负担”时,学生的学业成绩就可能是以牺牲“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为代价的。如果教育使得一代人失去了健康,那么教育就是对一代人的伤害。那么,那种所谓的学业成绩,对于学习者个人,对于整个社会还有什么意义呢?
(3)像材料中的那些学习好的学生,他们满足了应试教育的要求,可能在知识素质上较强,但素质教育是发展的教育,学校贯彻的减负政策并没有实质上改变应试教育在实际执行中的现状。这种“减负”实则增加了素质教育展开的复杂度和阻力。
7.(1)材料中的认识都是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出现的误区。
(2)王老师的认识是对素质教育形式化的误解。素质教育是我国发展教育在新的形势下的体现,因而,它一方面体现了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符合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学生的基本任务是在接受人类文化精华的过程中获得发展。这就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
(3)李老师的看法是对考试的误解,考试(包括百分制考试)本身没有错,要说错的话,就是应试教育中使用者将其看作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尺度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
8.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学生培养成发展且具有个人特长的有用人才,就是说通过合格的基础学科加特长的标准和策略培养人才。因此,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意在学生的身心特性确立发展方向时,特长的发展与基础学科的发展和谐并进。和谐发展是对学生整体来说的,应把全人类的知识、技能和优良品质都继承下来;对学生个体来说,要以特长带动相关方面的发展,成为基础相对宽厚而特色鲜明的人才。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报名时间、条件及入口
2、报名条件
报考条件
报考教师资格面试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成绩条件
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成绩均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的考生,可报名参加本次面试。
(二)身份条件
符合以下任意一项条件即可:
1.具有黑龙江省户籍的社会人员。
2.持有黑龙江省有效期内居住证的社会人员。
3.符合下列条件的黑龙江省内高校在校生。
①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三年级(含)以上(“全日制普通高校专升本”须在其升入本科一年级及其以上年级);
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三年级(含)以上(“五年一贯制”、“3+2中高职贯通”须在其高职学习的最后一年);
③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任意年级。
学习形式非“普通全日制”,在读年级非上述范围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不符合报考条件。
4.在我省学习、工作、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可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我省参加考试。
5.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文件精神,符合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也可自愿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三)学历条件
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以下学历要求:
1.报考幼儿园教师资格,师范类毕业生须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须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师范类毕业生须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非师范类毕业生须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报考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必须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报考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必须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5.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必须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及其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四)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考试。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点
1.春节: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另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2.元宵节: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3.寒食: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4.清明: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5.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6.乞巧:又称少女节或七夕。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天上的织女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7.中秋:又称团圆节。有赏月与祭月之俗。
8.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9.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谓之“守岁”。零点时,在庭前拢火燃烧,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10.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11.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12.生辰八字: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
13.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14.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15.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16.秦 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 晋之好”。
17.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点
1.中国、中华: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2.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3.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4.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又称“天下”。
5.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6.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7.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8.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9.古称别称:南京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扬州称广陵、维扬,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