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期通用语文课件

业鸿3932分享

课件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计和构想,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四年级下期通用语文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四年级下期通用语文课件1

《捞铁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让学生查找资料,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世界人民所称颂。我们已经知道的张衡、李时珍、茅以升等人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一个发生在宋朝的历史故事,大概了解了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事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捞铁牛》,看看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2、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三、指导学习,点拨解疑。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2、点拨: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说。

据文件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带上感情读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用“——”划出来。

5、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6、指导朗读: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看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语: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

1、请默读第二段,找一找哪4项准备工作?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步、第二步等或先、然后等)

2、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读一读,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指名说。)

3、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3、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4、男、女生轮读读第3自然段,你一句,我一句。

5、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学习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2、先请同学讲,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3、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4、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5、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指名说。

6、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众人拖牛

7、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工夫?

过渡语: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详写和略写)

7、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引申提高,鼓励创新

1、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捞铁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只铁牛需要铲掉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向黄河铲入16船泥沙,你们觉得有没有问题?

(学生讨论,广泛发表意见,教师概括:①污染河水②可能造成水道阻塞③浪费泥沙④不方便,不快捷)

2、那么就当时的条件水平,你是否想到改进的方法,既能捞铁牛,又环保、又方便?

(再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①准备四只大船,两两并船搭架。②泥沙装入袋,装到两只并好的船上。③水手们只需将装有泥沙的袋搬到另外的两只船上。④将铁牛拖回岸。⑤船循环往复,就能很快捞回八只大铁牛。)

3、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结合课前查阅、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教师也可适当介绍几种现代打捞方式,如:浮筒打捞,浮吊打捞、混合打捞和解体打捞等)

五、总结、谈话、鼓励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1、“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他几次利用水的浮力?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2、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说明了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你会怎样评价他?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

小学四年级下期通用语文课件2

《母鸡》

教学目标

1.认识“疙、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会写“讨厌、理由”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描写母鸡的词语中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找到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变化的原因。

4.比较《母鸡》和《猫》在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母鸡图片。提问:大家都见过母鸡,它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

2.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先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是否已经通过预习认识了它们。

出示词语,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齐读。

重点指导“疙瘩、侮、撮、啄”的读音和“恶”的多种读音。

2.重点指导“毒、孵、警、戒、伏”,在田字格中范写。(“孵”左边“卵”的笔顺:撇、竖提、点、撇、横折钩、竖、点,7笔写成。“伏”字不要漏了点。)

3.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然后交流感受。(讨厌、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

3.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请用横线画出作者直接表达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4.出示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①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②读句子,抓住“一向”“不敢”体会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

③从开始的“讨厌”母鸡,到后来的“不敢再讨厌”母鸡,作者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着读出情感的变化。

5.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

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

4~10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

四、课堂小结。

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对母鸡的尊敬、赞颂)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作者。

2.找一找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回顾导入。

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掌握情况。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老舍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1~3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第1~3自然段,想想:老舍为什么讨厌母鸡?画出相关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学生交流:

母鸡的叫声。

①母鸡的叫声有什么特点?(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

②作者写不同情况下的母鸡的叫声,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我”一向讨厌母鸡。)

③老舍对母鸡的观察多么细致呀!听到母鸡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的叫声,觉得母鸡很讨厌。谁能读出作者厌烦的情绪?

(2)母鸡还有哪些方面让人讨厌?

①你觉着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欺软怕硬、喜欢炫耀)

②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抓住“不反抗、欺侮、下毒手、狠狠地咬”,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抓住“发了狂、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体会写出母鸡的喜欢炫耀所使用的夸张手法。)

③读出对母鸡的讨厌之情。

3.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

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叫声讨厌、欺软怕硬、喜欢炫耀)

(二)学习第4~10自然段。

1.因为母鸡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

出示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齐读第9自然段。

2.老舍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哪些句子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10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在旁边做批注。

3.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它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4.带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再读句子。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5.你对这三句话有了哪些新的体会?(这三句话既是在赞颂母鸡,也是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

6.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和伟大,所以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试着说说你的体会。(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尊敬、赞颂,是情感的升华。)

三、拓展延伸。

老舍认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你是如何理解母爱的?

四、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

1.《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2.学生交流。

3.相同之处:①文章结构清晰。《猫》用过渡句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用过渡段将母鸡孵小鸡前后的不同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浑然一体。

②善用“总—分”结构。《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古怪的表现。《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母鸡令人讨厌的三个方面。

③都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动物的特点。例如,《猫》列举了猫遇到蛇也敢斗一斗的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勇猛;《母鸡》列举了母鸡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的具体事例,来表现母鸡的不辞辛苦。

④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猫》全文就像“拉家常”一样,如“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母鸡》全文也很口语化,带有浓郁的“京味儿”,如“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

不同之处:①写作手法不同。《猫》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猫当作孩子来写。《母鸡》主要运用了对比、夸张的手法。

②表达的情感不同。《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母鸡》写了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通过前后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2.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母鸡

讨厌、不敢再讨厌

叫声、勇敢、负责

欺软怕硬慈爱、辛苦

喜欢炫耀伟大

教学反思

1.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在学习课文时,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母鸡的讨厌之处与可敬之处,体会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不敢再讨厌”,感悟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母爱的感受,加深对母爱的认识。

2.比较《猫》和《母鸡》两篇文章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是这篇文章的难点。在课堂上,主要就是通过读书去体会,同样是写动物,作者观察的角度不同、情感不同,运用的表达方法就不同,语言也各具特色,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不同风格的语言表达。

小学四年级下期通用语文课件3

《猫》

1、《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

2、引导学生通过充分阅读体会猫的特点,感受猫的可爱,学习作者在语言和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特别方式。

学情分析:

猫是较常见的家养小动物,学生对猫比较熟悉,绝大多数学生见过,有的学生还养过猫。在教学中激趣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猫的性格特点。在读中整体感知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屏息凝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4、激起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理解和朗读重点词句,了解作者是抓住猫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2、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讨论探究,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体会课文蕴涵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 导语:大家都知道作家老舍吧?他的作品言语朴实,语句优美,常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篇他写的文章。

2、揭示题目:猫

3、学生齐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①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猫的?

②给课文分段。

2、指名读,交流。

①课文从“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两个方面写猫的。(板书)

②分段:第一段:1—3节,第二段:第4节

概括第一段段意。

1、分节朗读,划出表述这一段内容的句子。(第一句)

师:这句话是这一段中的总起句。

2、理解“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古怪”是什么意思?(板书:古怪)

读出句子语气。

3、这一段抓住猫的什么特点来描写它的古怪呢?自由读第一段。

交流后出示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胆小、勇猛

4、运用中心句归纳段意。

(1)温习学过的中心句归纳段意法。

(2)说说段意: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5、朗读第一段。

三、落实训练目标

1、读文章第二段,思考句子间是什么关系?(总分总)

2、用“中心句归纳法”概括段意: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板书:淘气)

3、齐读第二段

四、总结并朗读全文

1、什么样的段落可以使用“中心句法”归纳段意?怎样使用“中心句法”归纳段意?

(有总起句、中心句、总结句的段落可以使用“中心句法”归纳段意,先找到中心句,然后进行整理归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默写词语。

板书设计:

老实贪玩尽职

大时——古怪

胆小勇猛

猫:

小时——淘气玩耍跌倒

教学反思: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表达了作者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

我这节课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重点词句的意蕴,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着的情感。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老实”、“贪玩”、“尽职”等重点词,通过反复诵读,从而去体会猫的性格古怪。同时,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猫和人”的和谐情趣。如学习第二节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通过朗读并结合生活体验,深化对“蹭”的感受,体会“人和猫”的和谐情趣。

接下来朗读成了体会情感的主要手段,通过自由朗读第四节,让学生感受小猫满月时的“可爱”,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学生了解到作者把猫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在这节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

首先,教学语言不精炼,情绪也不够到位。如果能尽量做到自然巧妙地过渡,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会更活跃。

其次,读的还少。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熏陶,朗读指导还需要加强。

小学四年级下期通用语文课件4

《麻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认读“嗅、摇撼、扎煞、掩护、拯救、嘶哑、搏斗”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无可奈何、扎煞、掩护”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过程与方法:

1.练习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抓住重点语句,结合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体会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悟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小麻雀而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感悟“爱”的强大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找出描写小麻雀、猎狗和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体会三者的形象,感受爱的强大力量。

教学难点:

体会第四、五自然段中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一种强大的力量”就是爱的力量。

三、教学策略

《麻雀》通过对不同角色的神态、动作的具体描写,不仅刻画出小麻雀弱小可怜,猎狗庞大凶猛的形象,而且塑造出老麻雀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为救幼儿奋不顾身的勇敢的献身精神,热情地歌颂了“爱”的强大的力量。教学时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体现“学用语言”的教学原则。即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将阅读和写作关联,促使学生把思想感情迁移到生活中,以表达真情实感。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围绕“爱”字展开教学,先整体感悟故事中的爱意,再逐一品析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形象,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想象情境,感受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感悟“爱”创造的奇迹;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恩有爱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四、教学过程

(一)感知文本中浓浓的爱意

1.同学们,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写的《麻雀》这篇课文中有哪些角色?(“我”、猎狗、小麻雀、老麻雀)

2.这些角色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快速读课文,完成填空。

出示课件:

在打猎回来的路上,猎狗想()小麻雀。老麻雀()小麻雀,吓()了猎狗。我()了猎狗。

3.学生读文,交流。

4.这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却蕴含着一种浓浓的味道,不知你感受到了吗?(爱)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快速读文,旨在紧扣教学目标,先找出文中出现的角色,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脉,初步感知课文体现的浓浓的爱意。

(二)感悟小麻雀的可怜

1.这浓浓的爱意,是由一只小麻雀的遭遇而展开。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的一至三自然段,找出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并用横线画出来。

2.学生交流。

预设:学生说到小麻雀神态的句子。

出示课件:

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预设:

(1)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神态)

(2)请认真读读这句话,想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麻雀?(可怜、无助的麻雀)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呆呆地、无可奈何)

(3)“无可奈何”在这里指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结合上文理解:小麻雀没有办法可想感到很无奈),带着小麻雀的无奈,我们再读这句话。

预设:学生说到小麻雀外形的句子。

出示课件: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1)这是对小麻雀哪方面的描写?(外形)

(2)从这外形的描写中,你感受到小麻雀怎么样?(小、可怜)

3.因为麻雀太小,所以才会从巢里掉下来,站到这陌生的地方,遇到庞大的猎狗,它呆呆地、没有一点办法,只能无助地拍打着小翅膀,多么可怜啊!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一起读一读第三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描写小麻雀的句子,再分别从“神态”“外形”两方面进行品析,感悟此时的小麻雀又小又无助,非常可怜,为下文的展开做好铺垫;同时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感悟猎狗的可怕

1.刚才,我们通过朗读描写小麻雀的神态和外形的句子,体会到这是一只可怜的小麻雀。那这是一只怎样的猎狗呢?请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描写猎狗的句子。

2.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3.自己轻轻读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猎狗这样凶,小麻雀多危险啊)

出示课件:猎狗张开大嘴图。

4.看看此时的猎狗,张开血盆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显得多么凶狠。想想那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嘴角还是嫩黄,个头不过咱们拳头那般大,如果猎狗一口咬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多么令人害怕的一幕!你感觉到这紧张的气氛了吗?一起读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体验文中意境的能力。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情境描绘,借助图片,为学生创设一个紧张的氛围,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更让学生得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为下文感悟老麻雀的勇敢埋下伏笔。

(四)感悟老麻雀的勇敢

1.就在这危急关头,谁出现了?(老麻雀)

2.它是怎样做的,哪些语句让你感动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画出描写老麻雀的句子。

3.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1)这句话中主要描写了老麻雀哪个方面?(动作)哪些动作?(飞、落)

(2)“像一块儿石头似的”是什么意思?(突出表现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的勇敢和坚定)

(3)小小的动作描写带给我们的思考,一起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关注老麻雀的动作,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生动地描绘了老麻雀在情急之中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对理解老麻雀形象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指引学生在平时习作中关注语言文字的运用。

4.它还有什么动作令你感动?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什么叫“扎煞”?(张开)

(2)它张开了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它可能在叫着什么?

(走开,你这可恶的猎狗!不许你伤害我的孩子!)

(3)它为什么要“绝望地尖叫”?(它感到很害怕)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句话。

5.它还有什么动作令你感动?学生交流。

出示课件: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

(1)哪些动作让你感动?

(2)老麻雀拿什么来掩护小麻雀?(自己的身躯)那拳头般大小的身躯,能掩护得了吗?(掩护不了)所以,现在的老麻雀是什么心情?(紧张、害怕)

(3)老麻雀紧张成什么样子了?(浑身发抖,声音嘶哑)带着这种感觉,再读这句话。

(4)如此紧张、害怕的老麻雀并没有退缩,一起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

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5)如果搏斗开始,这会是一场怎样的搏斗?(激烈的搏斗)搏斗的结果是什么?(老麻雀战败、战死)知道结果的老麻雀为什么还要来掩护、拯救这小麻雀?(看到自己的孩子面临危险,它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被猎狗吃掉)

(6)这说明老麻雀怎么样?(勇敢、爱自己的孩子)那这勇气来自于哪里?文中是这样说的,一起读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

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7)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爱的力量)在老麻雀看来,猎狗是个庞大的怪物,它知道自己不能打败它,但这种强大的力量,让它能为了孩子,毫不犹豫地从树上飞下来,奋不顾身地去拯救自己孩子,哪怕是牺牲自己,哪怕是只能延续孩子一分钟的生命……这种强大的力量,让身躯弱小的老麻雀变得如此高大,变得如此勇敢。对,只有爱的力量才能如此强大!带着这些感悟,我们一起再读读第四、五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从老麻雀的动作出发,展开想象,通过有层次地追问,让学生感悟老麻雀虽紧张、害怕,但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一切,麻雀外形弱小但精神强大。同时让学生了解,刻画人物形象不仅要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还应关注心理活动。

(五)感悟爱的奇迹

1.麻雀斗猎狗无疑是以卵击石,可正因为老麻雀那震撼人心的爱,产生的巨大力量,使得那令人惊恐不安的险情出现了奇迹。请大家读一读第六、七自然段,想想结果是怎么样的?

2.面对着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的老麻雀,猎狗退缩了,这真是奇迹啊!回想一下猎狗开始看到小麻雀时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请男、女生分别读一读。

出示课件:

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设计意图】利用猎狗刚才和现在两种不同的表现,让学生感受作者采用的对比方法,不仅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那“一种强大的力量”,还让故事的情节显得更加生动,对于习作方法的渗透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

3.亲眼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狗鸟之战”的作者,为什么要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对小麻雀的怜爱;被老麻雀的勇气所感动)

4.回读全文。

(六)感恩有爱的生活

1.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吓退了猎狗;正是这种伟大的爱,感动了充满爱心的作者屠格涅夫。《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在原文的结尾,其实还有这样一段话:

出示课件:

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屠格涅夫《猎人笔记》

【设计意图】引用“原文”资料补充课内,体现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更加明确文本所蕴含的深刻道理:爱,维系着生命,使生命充满活力。同时,引出下一环节的写话主题。

2.爱无处不在,我相信,文中这只小麻雀将沐浴着老麻雀浓浓的爱意健康成长。同样,同学们也沐浴着父母、老师、朋友之爱在一天天长大,在你们的成长道路上,也会有着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谁愿意分享一下?

3.用你们的妙笔把故事写下来吧!

4.分享爱的故事。

【设计意图】本环节既使课文中心得到升华,又将文本与生活结合,勾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发现自己生活中得到的点点滴滴的爱,同时引导学生用感恩之心回报所有爱自己的人。读写的结合,让学生获得“学以致用”的练习机会。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好词佳句。

2.阅读屠格涅夫的小说。

【设计意图】积累语言,拓展阅读,丰富知识面,增加阅读量。

小学四年级下期通用语文课件5

《一双手》

教学目标:

1、养成圈点批注的读书习惯。

2、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人物的写法。

3、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和理解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会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人物的写法。

教具使用:

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引导自学以读促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圈点批注、合作探究、总结提升。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课件出示):说一说,这可能是谁的手?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二、检查课前预习——我来考考你

1、字词预习检测。指名读一读,纠正字音。

2、课文初读感知。

(1)这篇文章写的人物是谁?这个人物的职业是什么?

(2)文章的作者是什么身份?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一)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

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并按照提示要求填充:本文写了()的一双()

手。(谁的一双怎样的手)

(二)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动起你的手来。

1、作为一名记者,采访一位林业工人,为什么单单要写他的一双手呢?这双手有怎么样的与众不同之处呢?再读课文

⑴用曲线画出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出适当的圈点和批注。

⑵说说在你的眼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可以用“这是一双的手,你看:“”的句式交流。

2、我来为张迎善这双“手”建档案。

主人:身份:、手感:手的肤色

手指:纹络:、掌面:手的大小

手指细节:、手的别号:手的价值

3、纵观档案资料,用一个恰当的词语说说这双手给你的总体印象。

4、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语句,议一议造成年轻的张迎善的手很“奇丑”的原因是什么?

5、了解原因后,你一定对这双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还认为他的手丑吗?请再次用“这是一双__的手”的句式,谈谈你的深层感受。

6、作者说:“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你觉得这一结尾有何妙处?

7、欣赏图片体会贡献。

四、深入探究,赏析“一双手”

1、同学们,这篇文章写的很短小,却非常成功,这与文章的写作艺术是分不开的。请你就文章的某一个角度评说一下其成功之处。(如:多角度的描写、语言、修辞以及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的运用)

2、学生汇报,师总结。

五、情感升华,赞美“一双手”

1、读了文章,你一定对张迎善同志有了更多的认识,在你眼中,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2、全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这位普通劳动者的礼赞之情,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许多话想说,那么请你也选择一种方式表达对他的赞美之情。

3、课堂总结。

张迎善是具有不畏艰辛、艰苦创业、默默无闻、乐于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课文表达了作者对张迎善的热爱、敬仰和赞颂之情。

六、作业

1、仔细观察父母亲的手,写一篇小作文。

2、收集一些像张迎善那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的事例。


小学四年级下期通用语文课件相关文章:

四年级通用优秀语文课件范文

通用四年级语文下册优秀课件模板

四年级小学下册语文课件设计大全5篇

四年级小学语文课件范文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实用语文课件范文5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件大全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最新课件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课件大全范文

2022部编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大全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范本通用五篇

    2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