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考试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推荐文章
教师工资不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当老师? 教师这个职业,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体面,毕竟是教书育人,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资考试笔试模拟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资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发展适宜性原则”是基于什么背景提出来的( )。
A.中国传统专制背景 B.美国幼教界的小学化倾向
C.提高认知全球化 D.“预成论”被打破
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一般原则。发展适宜性原则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促进每一个儿童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选项。
2.小明在听课时不注意听讲,老师让小明在教室外面站着反省,这违背了( )原则。
A.发展适宜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整合性原则 D.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原则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一般原则。A选项:发展适宜性原则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促进每一个儿童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发展适宜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个体差异的适宜和年龄特征的适宜。B选项: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儿童积极参与、主动建构,课程才能内化为他们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发展。C选择整合性原则是指将学前教育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保证学前儿童身心整体健全和谐的发展,综合化的整合课程的各要素,实施教育。D选项: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教师的言行中要处处体现对儿童的尊重,注意倾听儿童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愿。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他们享有不同于成人的许多特殊的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受抚养权、发展权等。题干中老师让幼儿在教室外站立,剥夺了幼儿受教育权,所以违背了该原则。故本题选择D选项。
3.教师在制定授课内容时,想带小朋友唱一首最近自己喜欢的“童话镇”歌曲,这违背了( )原则。
A.整合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目标性原则 D.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一般原则。目标性原则指出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不能任凭自己的爱好兴趣或喜怒哀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实施教育的所有过程必须紧紧围绕教育目标进行。题干中教师想教授幼儿自己喜欢的歌曲,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想法选择歌曲,而没有根据学前教育目标来选择教育内容,违背了教育的目标性原则,因此AB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选项。
4.花花老师在组织幼儿进行美工活动时,寻求家长的帮助,希望家长能带来一些纸壳制作小汽车模型,这符合( )。
A.目标性原则
B.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一般原则。在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机构必须是“开放的”,必须与家庭、社区紧密结合。这既是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学前教育自身发展的内部需求。题干中教师结合家长的资源完成教育活动,符合该原则,因此A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B选项。
5.我国特有的一条原则是( )。
A.整合性原则 B.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特殊原则。保教结合的原则是我国学前教育特有的一条原则。把握这个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因此AB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选项。
二、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答案要点】
(1)保教结合的原则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4)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
2.简述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
【答案要点】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2)发展适宜性原则
(3)目标性原则
(4)主体性原则
(5)科学性原则
(6)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7)整合性原则
(8)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论述题
论述学前教育的原则
【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的一般原则:
(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①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
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教师的言行中要处处体现对儿童的尊重,注意倾听儿童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愿。
②保障儿童的合法权益
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正在发展中的社会成员,他们享有不同于成人的许多特殊的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受抚养权、发展权等,这反映了人类对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权利的认可与尊重。家庭、学校、社会应当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发展适宜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原则是针对美国幼教界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的。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都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促进每一个儿童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发展。按维果斯基的理论来说,即是要找准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使每个孩子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即“跳一跳,摘个桃”。
(3)目标性原则
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不能任凭自己的爱好兴趣或喜怒哀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实施教育的所有过程必须紧紧围绕教育目标进行。
(4)主体性原则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儿童积极参与、主动建构,课程才能内化为他们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发展。
(5)科学性原则
由于学前儿童教育的启蒙性特点,着重在儿童学习的兴趣、方法、情感态度的养成教育上,其教育目的是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富有个性的成长,所以学前儿童教育必须保证它的科学性。
(6)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在学前教育中,学前教育机构必须是“开放的”,必须与家庭、社区紧密结合。这既是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又是学前教育自身发展的内部需求。
(7)整合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是指将学前教育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保证学前儿童身心整体健全和谐的发展,综合化的整合课程的各要素,实施教育。
(8)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育计划、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儿童的发展是整体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发展;
②儿童的发展应是协调的发展;
③儿童的发展是有个性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特殊原则:
(1)保教结合的原则
保教结合的原则是我国学前教育特有的一条原则。把握这个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②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
③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最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
(3)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出发,以活动为基础展开教育过程。同时,活动形式应多样化,让幼儿能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①教育的活动性
a.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
b.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②教育的直观性
由于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的特点,使得他们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事物。学前儿童主要是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的,是通过直接感知认识周围事物的,形成表象并发展为初级的概念。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应考虑体现直观形象性。
(4)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
由于学前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对儿童的教育要特别注重生活化并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功能。
①教育生活化
生活化首先就是指教育生活化,也就是说要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内容纳入课程领域。
②生活教育化
生活化还有一种含义就是指生活教育化,也就是将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中已获得的原有经验,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在生活中适时引导,促进学前儿童发展。
③发挥一日活动整体功能
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让一日活动发挥一致的、连贯的、整体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动之中。
四、材料分析题
亮亮小朋友刚来到幼儿园,不会自己穿衣服,老师在每次午睡后都帮助亮亮进行穿衣,但是老师认为这是一项自己需要独立做的事情,于是老师开设了关于“生活小能手”的课堂活动,小朋友们在本节课中学会了很多生活中的技能,并且该教师还开展了“看谁做的对”等卡牌游戏帮助大家巩固学到的生活技巧,小朋友们能更加熟练的照顾自己了,独立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1)结合材料分析,该教师做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教育的特殊原则?
(2)需要遵守教育的特殊原则还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该教师做法正确,符合教育的特殊原则,具体原因如下:
①该教师符合保教结合的原则,保教结合的原则是我国学前教育特有的一条原则。把握这个原则应遵守: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案例中教师能够为不会穿衣服照顾自己的亮亮穿衣服,将保育内容和教育内容进行结合,符合该原则。
②该教师符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最能满足幼儿的需要,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具有其他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教育价值。案例中教师能够结合卡牌游戏巩固幼儿的生活技能,将教育内容寓于游戏之中,符合该原则。
③该教师符合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的原则,由于学前儿童生理、心理的特点,对儿童的教育要特别注重生活化并发挥一日活动的整体功能。①教育生活化:生活化首先就是指教育生活化,也就是说要将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内容纳入课程领域。②生活教育化:生活化还有一种含义就是指生活教育化,也就是将学前儿童日常生活中已获得的原有经验,加以系统化、条理化,在生活中适时引导,促进学前儿童发展。③发挥一日活动整体功能。案例中教师将亮亮不会穿衣服的生活技能教授成课程,正是将教育内容生活化,符合该原则。
(2)除此之外,需要遵循的特殊原则有: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出发,以活动为基础展开教育过程。同时,活动形式应多样化,让幼儿能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得到发展
①教育的活动性: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②教育的直观性:由于学前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第一信号系统占优势的特点,使得他们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理解事物。学前儿童主要是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周围世界的,是通过直接感知认识周围事物的,形成表象并发展为初级的概念。对学前儿童的教育应考虑体现直观形象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考点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激起学习动机,教会学习的方法,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道德人格品质发展等方面。也就是在材料题中教师两方面的做法都可以体现这一点。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老师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要正确认识教材在课程中的地位和功能,即要把教材当作一种工具而不是教学标准,应该灵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这一点在材料中的关键在于教师是怎么处理教材的。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应主动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一点在材料当中的体现关键是教师怎么处理实际教学问题的。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教师应走出学校,走出课堂,为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做出贡献。
2.教师行为转变(这一方面在材料中比较容易对应)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教师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采取容错教育、赏识教育。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师的本质就在于引导,即不直接把要教的内容告诉学生,而是采取一些方法使学生自己得出。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3)教师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教师应在教学的进程中进行教学反思,这也是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因素。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新课程强调综合,这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应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情分析
小学教师资格证卷面总分值为150分,总时限为120分钟。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基础、学生指导、班级管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教学评价。其中单选题20题,每题2分,总计40分;简答3题,每题10分,总计30分;材料分析题2题,每题20分,总计40分;教学设计1题,总计每题40分。下面就一些较为常考的考点给大家进行介绍。
1.教育基础模块主要是以单选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为主,其中更加侧重单选和简答。考试难度相对中等,较为常规。本模块所占比重较大,是六个模块中所占比重最大的章节,超过三分之一,需要各位考生在备考时重点复习。
2.学生指导、班级管理模块主要是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其中侧重于单选。学生指导模块重点章节主要集中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小学儿童的学习、德育以及小学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模块重点章节主要集中班级与班级管理、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该部分内容需要考生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运用和分析。
3.教学设计模块主要是以单项选择题、教学设计题为主,也出现在过材料分析题,但是主要还是考查教学设计的能力。本模块重点在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题所占比重较大,技巧性较强,容易拉开分数。因此,需要大家掌握一定的技巧,并多加练习。教学实施模块主要是以单项选择题、材料分析题为主。其中材料题较为固定,每年均会有所涉及,主要考查大家教学过程的实施能力。难度适中,灵活运用相关教学原理分析材料,需要重点关注教学的原则与方法、课堂教学实施以及学习动机。本章节主要做案例分析练习。教学评价模块主要是以单项选择题为主,所占比重小,一般每年出现一道单项选择题,重点考查教学评价的类型、功能。
备考指导:
1.单项选择题主要从细节性知识的识记和重要概念、原理的理解两个方面进行考查。各位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围绕单选题的考查特点,在教育知识方面加强识记并理解。
2.简答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某些观点、理论、原理的理解与掌握,需要各位考生在备考时,对相关原理、理论观、影响因素、培养途径、方法类知识有所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3.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备考时要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把相关知识灵活运用到各种情境的教育活动中。
4.教学设计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要求考生先从学科知识角度回答一个问题,然后对这部分内容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然后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如教学导入)进行教学设计。
【单选题】周老师在教学生字的时候,把容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标出来,这是利用( )。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答案】B。解析: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的差异越大,越容易被选出来。题干中周老用彩色笔标出易错笔画,和其他部分区分,利用的是知觉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