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课成为独立课程的社会意义
将劳动课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也算是一件好事情,不仅会让孩子们开始热爱劳动,而且还能培养孩子们勤劳朴实的优秀品德。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劳动课成为独立课程的意义,希望大家喜欢!
劳动课成为独立课程的社会意义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的劳动课程标准将劳动课内容分为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三部分共十个具体科目,并给出了每个科目在每一阶段的内容要求。
不难看出,国家希望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劳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早在1981年,劳动课就已经出现在课堂之中,成为那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如今,它又成为中小学的独立课程。劳动课为什么备受重视?
首先,劳动课程的开设,可以提高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每个人都要依靠劳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长久以来,许多家庭和学校都忽视了对于日常生活劳动的教育。《西安晚报》曾经在大学中做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会做饭的大学生只有43%,从来没有想过要学习做饭的大学生占到了18%。做饭、打扫、使用家电这些维持生活所必须的技能,对于大学生来说居然十分陌生。日常劳动教育的缺位,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越来越依赖家长、外卖和家政人员,这是很让人担忧的现象。劳动课成为独立课程,将这些日常生活中必须的技能带到课堂,让年轻人不止会“天文地理”,也懂“柴米油盐”。
其次,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知识,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目前,我国的教育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这就导致学生学了知识没处用、不会用,大量的孩子只能“纸上谈兵”。然而,从纸上得出的总归是理想化的结果,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经验和教训。屠呦呦教授埋头实验台才提取出青蒿素,袁隆平院士在稻田里风吹日晒才种出高产杂交水稻——纵观科学发展的历程,没有一项研究成果是完全诞生在纸面上的,也没有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是完全靠想象的,只有亲身实践、手脑结合方可得出真知。
同时,劳动课程可以让学生体会生产活动的不易,深刻认识劳动的价值。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在田野中挥洒过汗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对劳动者感同身受。体会过耕种的不易,才会更好地珍惜粮食;体会过打扫的艰苦,才会更好地保护环境……劳动课中,学生走出教室,亲手拿起农具、工具,亲身经历风吹日晒,体会劳动者的不易,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力量。
总之,劳动课成为独立课程,让我们看到国家完善教育体系、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决心,我们期待在全社会形成爱劳动、爱实践的良好氛围,为社会发展培育更多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劳动课程主要内容是什么
1.第一学段(1-2年级),完成比较简单的个人物品的整理与清洗,关心照顾身边动植物,参与班级集体劳动,在劳动中遵守纪律,不怕脏不怕累,具有初步的劳动安全意识。
2.第二学段(3-4年级),形成基本的劳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理念。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养成良好的个人清洁卫生习惯。初步体验简单的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垃圾分类处理,绿化美化等活动。
3.第三学段(5-6年级),认识劳动者是国家的主人,体会普通劳动者的光荣与伟大。掌握家庭中卫生清洁、整理收纳等基本技能,掌握基本的家庭饮食烹饪技法,制作简单的家常餐,具有食品安全意识,初步具有家庭责任感。
4.第四学段(7-9年级),主动承担一定的家庭清洁、烹饪、居家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适当体验金工、木工、电子、陶艺、布艺等项目的劳动过程。进一步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合作能力。
明确开设劳动课的意义和价值
其实,20_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的作文题,写一篇演讲稿倡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就曾掀起讨论。作文题目给出的“劳动占用太多时间”“可以交给机器”“花钱雇人去做”等要求考生反驳的观点,可能就是很多同学的心声。将劳动纳入高中必修课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明确开设劳动课的.意义。
笔者认为,要求所有学生都自发热爱劳动并不现实。有人能从整理房间中收获乐趣,但也有人认为这项家务琐碎而枯燥,更喜欢把东西放在自己熟悉而触手可及的地方。有人觉得动手洗衣可以减压,也有人觉得用洗衣机洗衣省时省力。而且在家政服务业日渐兴盛、人工智能产品不断更新的当下,一边向学生强调劳动不易,一边又要求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并主动去做,未免有些矛盾。
因此,不如将劳动必修课的作用定位在,使学生在明白劳动不易的基础上,尊重劳动和劳动者,形成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与指引。这也正是为什么劳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课堂,而要让学生亲身实践。
体验过农民耕种的辛苦,更能理解为何要珍惜粮食;经历过环卫工人清扫街道的辛苦,更能明白为何要爱护环境;在家自己动手打扫卫生、炒菜做饭,更能体谅家长操持家务不容易,少点对咸淡的抱怨,更加清楚即使能花钱雇人劳动,也应当对挣辛苦钱的家政服务者多一些尊重。从这个意义来说,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的心智人格更加成熟健全。何况不是所有人都能请得起家政、买得起各种机器,体会了劳动的不易,学生或许也能在激励下努力学习,让自己未来不必为价格犯愁,乃至研发更多方便人类生产生活的工具。
明确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执行中就应当避免流于形式,简化为让学生集体打扫教室、清理操场的义务劳动,偏重于劳动,忽视了教育。
一方面,劳动课需要传授学生具体的劳动技能。比如收纳物品就是一门学问,老师可以在课上先介绍整理的顺序,进而示范如何将衣物折叠整齐等具体方法,再由学生自己动手模仿。否则学生看似劳动了,其实不会劳动的还是不会,也不知道劳动的辛苦,谈不上有所进益。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形成共识、密切配合。要先做好家长的工作,不能因为“心疼”孩子或孩子的时间,不让孩子承担家务劳动。而此次修订的课程方案提到,志愿服务占2学分,在课外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则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劳动实践的强调。社区在这方面或许可以提供更多支持,既要保证学生课外劳动的安全,也要对学生劳动给予适当的监督指导。
劳动课成为独立课程的社会意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