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语文教案

金浪0分享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二人教版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人教版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研读文本,勾画出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理清文脉,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

2.合作探究,涵泳体味,分析人物的观点和情感,赏析孟子逻辑严谨、气势酣畅的论辩艺术,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辨,站在现代理想与智慧经典的契合点上理解孟子思想。

2.披文入情,反复诵读,感知文本的内容、节奏、美感和理趣,感受语言魅力,丰富语文素养。

【教学方法】

1.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2.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思路】

1.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有关孟子及其经典名言的图片)

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他有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主张行“王道”,施仁政;他慧眼如炬,善于攻心,比喻排比,论辩跌宕生姿。他,就是孟子。他的思想穿越时空,至今散发着智慧的芬芳。

2.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学生用3分钟速读课文,勾画出谈及“民不加多”的语句,并以此续写标题。

梁惠王的困惑在于:“寡人之于国也”,“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孟子对此的评价为:“寡人之于国也”,“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认为治国应当:“寡人之于国也”,“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据此文章自然分为三层:提出“民不加多”之疑,分析“民不加多”之因,解决“民不加多”的措施。

(设计意图:一线贯穿,由“多角度续写标题”切入,符合文本的对话情境,便于学生紧扣治国问题与文本进行对话,并进行信息筛选整合,更能体会孟子议论严谨、环环相扣的逻辑特色;便于深文浅教,直入正题,使全文结构自然呈现;便于背诵,每句都是一个思维结点,彰显了背诵思路。)

3.再读文本,涵泳体味。

画“三国形势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

(设计意图:知人必先论世,了解梁惠王西畏强秦东败于齐,“国以空虚”,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为何焦虑“民不加多”,为何特邀孟子指点强国之道。图文结合,更利于学生置换角色,以天下为己任,分别从梁惠王和孟子的角度思考治国之道,从而与文本交流、碰撞、共鸣。)

(1)第一段诵读探究。:

读析示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学生分组接力诵读这两句话,体味:语调、语速、表情如何?哪些字要重读?“尽心”有何为证?(用原文回答)“尽心焉耳矣”能否置换为“尽心矣”?这句话反映出梁惠王怎样的心理?上下文有何为证?背诵第一句和相关语句。

明确:前句轻读,后句重读。语调沉郁,语速滞重,表情苦闷。“尽心”是梁惠王自评的核心语,要重读。“尽心”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换为“尽心矣”削弱了表达效果,“焉耳矣”三个句末助词重叠使用,是为了加重语气。突出反映了这个一国之君对自己劳而无功的抱怨、困惑心理。“劳”表现在“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无功”表现在“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困惑”有“何也”为证。

仿照示例,师生对本段其余句子进行合作探究。探究点:结合形势图用文言对“河东凶亦然”作完整表述;“无如……者”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 “何也”读成升调还是降调?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背诵第一段。

(2)其余段落分组合作探究。

按文本内容分为四组:“五十步笑百步”“王道之始”“王道之成”“天下民至”。

诵读准备:每段从语意看可分几层?语调、语速、停顿、重音,如何处理?

诵读要求:读出心理,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读出理趣。

诵读方法:组内接力诵读、同一句子比较诵读、熟读成诵

探究重点:仿照示例,自主确定。

学生分组展示探究成果,教师相机追问,进行纵深拓展,并予以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教是为了不教。由首句小切口打造出探究闪光点,激活思维,提供探究范例。第一段后文研读让学生进一步熟悉鉴赏“言语”的路径,熟读精思,为自主探究作准备。然后放手让学生作为探究主体进行个性化阅读,“人—本对话”、“人—人对话”,“渗透知识、理清结构、触摸思想、熟读成诵”,一举四得。)

4.三读文本,赏析特色

“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看比喻引君入彀的妙处。

第五段3种措施删去“也”字或删“也”加“则”重新组句,第六段4种主张4个“矣”字读出语气,体味运用排偶音节铿锵、文如连珠的气势。

末段一揭二讽三劝勉,且照应开头,体会孟子铺张扬厉、雄辩缜密的文风。

5.五读文本,熟读成诵

思路解说

1.立足文本,读出“三味”。“读书读人读生活,品词品文品人生”,读而品之,品读出语言味、文学味、人文味,这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精义所在。而读和品的对象与基础都是文本,语文教学的互动文化——“人本对话”,若淡化或脱离了文本就难免误读和浮躁。文言经典尤其要注重由“言”及“文”,这些古老的语言文字可谓民族文化的地质层,它不仅是载体,实质上就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必先感受优秀的言语形式,进而看到其深含意味的信息密码,然后方能感知字里行间跃动着的情感、思想。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句,设计紧扣梁惠王心理律动、辐射全篇的问题链,以反复诵读、筛选、整合、探究原文的形式进行,就为学生的感知、品味设置了全息式的、笼罩性的文言语境。再加上孟子为梁惠王作的这个道德设计,仅445字,语言生动、流转自如,十分宜于诵读,用中速读一遍仅需2分钟,读5至6遍(包含分段式、多角度的文本探究)加上诵读中的间歇,40分钟足矣。“渗透知识、理清结构、触摸思想、熟读成诵”,完全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2.突出主体性,保证主导性。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该更多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尤其是有了必修1和必修2两册的文言积淀,对于这篇相对浅显的文言文,相信学生有自觉探究的能力。但淡化预设与讲授,并不是要教师淡化出场,让课堂放任自流。第一段小切口进入,环环相扣的问题链设计,一反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讲解,质疑解疑活化文本、激活思维,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兼具,正是“授之以渔”,实现了由教读到自读的过渡。七段中其余六段放手交给学生,让他们分组诵读感悟,再展示探究成果,教师规正其探究方向,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生成和深化,使课堂收放有序,活而不乱。

3.审美之旅,精神培育。《寡人之于国也》与《劝学》相对短而浅,却列为精读篇目,其后相对较繁难的《过秦论》《师说》要让学生自读,并且第三单元定位于“古代议论性散文”,而不是议论文,所以我将教学定位为“鉴赏”而不是“分析”,因为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同时鉴古也是为了知今,与古人精神相遇应是鉴赏的落脚点。孟子其文的尺幅兴波,精神的烛照千古,保证了鉴赏活动与读法指导的相得相融,人文经典与时代脉搏的宏音共振,再加上从导入到结语都注重文学性与逻辑性并重,学生可以充分感受语言美、结构美、情韵美、思想美,熟习文言读法,提高语文素养,有兴趣也有底气来面对以后的自主学习。

高二人教版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难点)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

四、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在我国的历,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②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2、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把握诗中比较生僻的读音和本诗的句读

噫吁嚱(yi_ū_i)鱼凫(fú)秦塞(sai)萦绕(yíng)

石栈(zhàn)猿猱(náo)参(shēn)峥嵘(zhēngróng)

抚膺(yīng)巉岩(chán)飞湍(tuan)咨嗟(zījiē)

喧豗(huī)砯崖(png)崔嵬(wéi)吮血(shǔn)

2、在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的基础,有学生齐声朗读本诗,教师检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读音和句读,在学生有失误的地方予以纠正。在学生朗读的基础,教师对本诗中比较重要的字词予以解释,疏通文意。

噫吁: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峰。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

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3、①在教师串讲重要字词,学生已经能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②在总体把握文章的过程中,以把握文章结构为线索,鉴赏本诗。

(1)、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这样以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4、在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全诗结构和对文章有一定赏析的基础上,探讨文章的艺术风格。

本诗用了大量散文人的诗句,字数从碱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长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也突破了一韵到底的程式,后面描写蜀中的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能事。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变幻莫测,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连峰绝壁,砯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5、在学生已经深入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再次诵读全诗。

六、作业:背诵全诗

高二人教版语文教案3

教材分析:

这场戏节选自元杂剧代表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窦娥冤》中最精彩的一折。这一折戏是全剧的高潮,通过描写窦娥被解往刑场问斩的经过,刻划了她敢于反抗的性格,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有关知识;

二、理解节选部分的剧情及窦娥的形象;

三、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的主题。

教学重点:窦娥形象、元杂剧常识。

教学难点:三场戏对表现窦娥形象的作用。

教学设想:先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常识,再理清:赴法场、别蔡婆、立誓愿三场戏的情节结构,依次分析三场戏对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与作用,最后总结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教学过程中注意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简介常识、通读全文

具体步骤:

一、导入新课:从古代戏曲的不同种类、不同角色导入新课。

二、简介元杂剧的常识:套数(散套)

1、元曲的分类:散曲

元曲 小令

剧曲(杂剧)

2、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3、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

宾白:即说白。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

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4、元杂剧的角色:

旦:女角色。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四类。

末:男角色。也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类。

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丑:俗称“小花脸”。多扮次要角色。

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

5、其他:元杂剧多一人主唱,因而又可分为“旦本戏”(女角色主唱)、和“末本戏”(男角色主唱)两类。

三、简介关汉卿及有关常识:

关汉卿,元杂剧的代表人物,与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共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即《窦娥冤》,其他著名作品还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等。其中,《窦娥冤》又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四、检查预习:说出下列元杂剧中常见的口语、衬字的意义

行动些、没来由、葫芦提、只合、则落得、无心正法、也么哥

五、理清节选部分的情节结构:

启发:节选部分中,窦娥先后做了哪些事?课文可分为几场?

赴法场怨天(窦娥指斥天地鬼神)

情节结构见蔡婆遗嘱(窦娥告别婆婆)

在刑场誓愿(窦娥发下三桩誓愿)

六、课堂小结:

学习本课,我们首先要了解元杂剧的知识,关汉卿及其创作情况,节选部分的情节结构。以上这几方面,我们要用心掌握。

七、布置作业:

1、预习:熟读“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

2、通读节选部分,掌握字词。

附:板书设计

窦娥冤

元杂剧关汉卿

指斥天地

情节结构告别蔡婆

发下誓愿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赏析第一、二场戏

具体步骤:

一、复习检查: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节选部分情节结构

二、阅读欣赏第一场戏

1、指名朗读开场的舞台提示(科介)

问:这段科白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什么作用?

答:描写了押解死囚的情景。渲染了一种肃杀可怕的气氛。

2、阅读“端正好”这支曲子:

指名朗读;说出曲子大意。

问:这曲子中,窦娥主要诉说了什么?

答:窦娥主要诉说了自己莫名其妙受到了惩罚,冤屈可以动地惊天。窦娥由“屈”而“怨”,自然地引出了下支曲子。

3、阅读“滚绣球”

教师范读这支曲子。

问:这支曲子的各句依次写了什么内容?试理清此曲中窦娥的情绪变化过程。

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明确:窦娥先前也是认为世间自有鬼神主持公道,但悲惨的遭遇让她不禁对天地鬼神产生了怀疑,而后愤怒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公,阶级的对立,对天地鬼神大胆地彻底否定。但封建社会的一句弱女子,又能如何呢?窦娥的天大冤屈,怨恨,也只能转化一声悲泣。即:

传统观念怀疑质问揭露黑暗彻底否定一声悲泣

重点理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

简析:这两句,是作借窦娥之口,对封建社会作猛烈的抨击、尖锐的批判,同时,也表现了窦娥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历来被认为是本剧中最具有思想性的一句台词。

三、阅读第二场

1、指名朗读“倘绣才”;问:窦娥为何哀告走后街?

答:“怕则怕被我婆婆见”、“枉将他气杀也么哥”说明她怕走后街是怕被她婆婆见到后让婆婆伤心。

2、讨论: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具有哪些精神品质?对揭示主题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情节表现了窦娥温顺善良的一面,使窦娥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突出了窦娥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现实的残酷。另外,这一情节也激起了人们对窦娥的深切同情。

3、学生默读接下来的一段科介,及“快活三”“鲍老儿”,看科介和唱词在内容上有何联系?

答:都诉说了自己的冤屈,立下了遗嘱。

点拨:人们称这种在唱词、说白中诉说同样的内容为“曲白相生”。

4、简析艺术手法:这场戏中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悬念:哀告走后街

巧合:怕见婆婆偏偏遇见婆婆

曲白相生:说白与唱词相互补充。

四、课堂小结:

前两场戏中,窦娥的感情由屈而怨,由怨到悲,初步展示了她的反抗精神,她温顺善良的品格。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她命运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五、布置作业:

背诵“端正好”与“滚绣球”二曲。

预习“三桩誓愿”疏通文字。

附:板书设计

诉说冤屈

赴法场怀疑质问怨(反抗精神)

揭露社会

彻底否定

哀告走后街(悬念)

(怕见蔡婆)

见蔡婆遇见蔡婆(巧合)悲(温顺善良)

立下遗嘱(曲白相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第三场戏的阅读鉴赏、总结、练习

具体步骤:

一、复习检查背诵“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

试述前两节中窦娥的感情变化、所表现的性格特点。

二、阅读第三场戏

1、指句朗读第一桩誓愿的相关段落,思考:

窦娥的第一桩誓愿是什么?

剧中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它的?

这桩誓愿的实质是什么?

2、学生回答:

窦娥的第一桩誓愿是“血溅白练”。作者以曲白相生的手法,反复表现,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窦娥发下这桩誓愿,实质是希望刑场上的人能了解她的冤屈。

3、学生举一反三,自读以下两桩誓愿,填写下表:

誓愿顺序 誓愿内容 所用典故 誓愿实质

第一桩 血溅白练 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希望刑场上人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桩

第三桩

3、思考讨论:这三桩誓愿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在全剧中地位如何?

为何第一场戏中“怨天”,这里又寄希望于天?怎样理解这一矛盾?

明确:这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坚决反抗,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也是全剧高潮。

窦娥的诉说中,“怨天”和依赖于“天”的情感始终交织在一起,这种矛盾实质上反映了作家世界观的矛盾。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批判了封建统治者,表达了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人,他虽关心人民的疾苦,但不能从根本上看到救民于水火、变革现实的道路和希望,最终还是要借助“天”来为窦娥昭雪冤枉。

三、总结全文:

1、窦娥的感情发展:怨悲恨

2、窦娥古代妇女的反抗者形象

3、主题揭露社会的黑暗现实,歌颂窦娥反抗精神

4、语言通俗精炼,生动感人,运用元代口语

四、布置作业:

1、总结元杂剧的知识,记忆字词、典故;

2、学习本课后,你体会最深的有哪些?写一篇剧评。

参考题目:《谈窦娥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评窦娥冤的情节结构艺术》

高二人教版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

借鉴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A、导入

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

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

B、介绍作者

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解释三此,给学生以启发。)

研习课文

一、让学生查阅工具书,解释咬文嚼字的意思。

总结: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三个解释: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二、原来的意义是贬义的,朱先生在文中却反其道而行之,大胆的提出了新的观点,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

总结:(1)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1)、郭沫若改字——文字与感情有关

若虚改“李广射虎”(2)、王若虚改《史记》——文字与情感有关

韩愈“推敲”(3)、韩愈改诗——文字与意境有关

四、找朗读好的同学读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

“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1、“你是个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个没有骨气的文人”好在何处?(让同学们在下面大声的读这两句,体会不同)

总结:

“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任何感情色彩,“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增强了语气。所以是什么发生了改变?情感才随之而变。引导:句式。

2、对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作者是怎样评价?

总结:

(1)“你这”式语法大半表示深恶痛绝,在赞美时并不适宜。

(2)“是”在逻辑上是联接词,相当于等号;“有”的性质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诉我怎样的道理?

明确: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无论阅读或写作,必须要咬文嚼字,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精神。

五、找同学读第3段。

1、翻译《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和改动以后的两段。

明确:原文——见到草中有大石,误以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头,箭头进入石中,走近一看,原来是石头。就又再射大石,最终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

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其中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是开“史家之绝唱”,比如学过的《鸿门宴》对樊哙的描写,怒发冲冠,非常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学读第5段。(重点分析)

1、朱先生是怎样“推敲”的?

僧推月下门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独闲

僧敲月下门

随缘剥啄惊宿鸟,月下来僧扰梦清

如果这首诗的作者不是贾岛而是你,你觉得哪个字更好?

明确:学生可以说推,敲,也可以说其他的字,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只有更适合。

小结:以上作者从句式、字数、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总的来说他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总结:语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思考题:下面两种意境,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轻风拂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小妹

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轼

高二人教版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3、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语文讲义上预习内容(29页)。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屈原)

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在楚国都城被秦攻破时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罹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三、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字词梳理

1.实词

苗裔:后代子孙

考:特指死去的父亲

孟陬:正月

揆:揣度

扈:被,披

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汩:水急流通状

与:等待

搴:攀、折

骐骥:骏马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代序:依次替代 代替序言的文章

3.通假字

锡:同“赐”。

辟:同“僻”。

道:同“导”。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 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 状语(介词结构)后置

五、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参考: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寅年正当寅月,庚寅的那一天,我降生人间|先父观察测度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替我取下的大名叫着正则,替我取下的别号叫着灵均|我既有众多的内在美质,又加上美好的才能|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联成饰物挂在身边|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忧心岁月不会等待我|早起拔取阰山上的木兰,晚入洲泽采摘宿莽|时光飞逝不停留,春天和秋天递相替代|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凋零,怕的是理想的君主也要早衰|为什么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你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语文讲义30页6-13题。

第二课时

一、抽生翻译课文

二、 文本研习:

1.概括1--2句诗的大意。

明确:写屈原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

2.诗人为什么要表白自己的出身高贵呢?

明确:是说明自己与楚王是同宗,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3-4句写了什么?

明确:介绍自己美好的名字。

4.5-8句写了什么?

明确:介绍自己美好的名字。

5.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表现出诗人高度的庄重与自爱。

小结: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这都是上天与先人赐予,而具有美好的品格和才能则是因为自己注重修养。

6.看5-6句写了什么?

明确:写自己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7.从介绍出身的高贵到宣扬自己的“内美”和“修能”体现了什么?

明确:体现了诗人对人格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8.7-10句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诗人的焦虑。

9.有哪些焦虑?

明确:对一心报国的屈原而言,最担心的是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德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诗人担心虽怀有一腔热忱,无nai“美人”不识。

10.看最后4句写了什么?

明确:写诗人善意的劝告和昂扬的呼喊。他劝告“弃秽兮”、“改此度”,他呼喊“道夫先路”。

11.诗人写这些表明了什么?

明确:前两句表明身处逆境仍心存祖国,有拯救国家的赤子之心。|后两句表明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人,顶天立地的人。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人的觉醒。

小结:在漫长的专制时代,如果没有屈原这类人物,中国的历史将更加黑暗。

三、课堂小结:从节选的这部分诗中,我们即可以看出屈原时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虽然当时的世界黑暗笼罩,诗人却总是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即使遭遇厄运,诗人也总是坚持真理,崇尚高洁,高擎爱国主义之纛,甘做时代的引领人。从这种意义上讲,诗人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光辉榜样。

四、拓展延伸:

《史记》中有一段文字对屈原的精妙描绘,古往今来,备注推崇,现选取一段,阅读后,完成后面题目。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作者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

(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

A.人穷而反本 B.谗人间之 C.靡不毕见 D.其文约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作者认为,屈原不被世人容纳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大王偏听偏信,小人谗言离间,因而忧愁幽思。

(2)处境困顿 离间 显现 简洁

(3)他所运用的语言小但是它们的意义深远广大;推及这种品志,即使与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4)屈原志洁行廉,与世俗格格不入,故遭受排挤流放。

五、布置背诵全诗,做讲义有关习题。


高二人教版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2021年高二下学期重点必修语文教案五篇

2021人教高二下期语文教案设计

2021年高二语文公开课借鉴教案五篇

2021茶馆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2021促织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兰亭集序人教版高二上册语文优秀教案

2021劝学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教案

2021人生的境界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2021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语文高二上册教案

高中二年级上半学期语文必修的教案五篇

    42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