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推荐文章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必备
不管是大小朋友,放假都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呢!放假可以快乐的玩耍,但是各位同学们千万不要忘记写作业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高三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1.D(A省悟/不省人事都读xǐngB.殉职/徇私枉法都读xn着想/着手成春均读zhu/zhuC.强迫/强颜欢笑都读qiǎng)
2.D(A语序不当,把虽然放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B成分残缺,把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放到自C搭配不当,一面两面不呼应。)
3.【答案】(示例)改过自新的勇气和对梦想不懈追求的精神
4.【解析】应选取能用己之长为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例子。其他的身残志坚之人还有:写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演奏《二泉映月》的民间艺人瞎子阿炳、轮椅作家史铁生、高位截瘫的青年楷模张海迪、被削掉膝盖骨的《孙膑兵法》作者孙膑、瘸腿的语文家华罗庚、智障的少年指挥家周舟、轮椅上的传奇物理学家霍金、聋人发明家爱迪生等等。
【答案】(示例)
①邰丽华虽然说不出甜美的声音,却用身姿为我们献上了一出绝美的舞蹈;
②谢坤山虽然握不住短短的画笔,却用心灵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灿烂的人生;
③司马迁虽然失去了完整的身躯,却用文字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刚强的形象;
④罗斯福虽然迈不开瘫痪的下肢,却用智慧带领美国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
⑤海伦凯勒虽然看不见绚丽的色彩,却用文字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光明的世界。
5.(1)百啭娇莺出画笼一双蝴蝶殢芳丛(每句1分)
(2)对国家灭亡的痛心和郁愤(2分),对家人的思念、对家人处境的担忧(2分)。
(3)上阕间接抒情,通过莺出画笼、蝴蝶殢花、花透月光、轻风送香等美好景象的描写,隐约传达出作者的忧伤(2分);下阕直抒胸臆,以深情难诉、美梦幻空、满面泪痕、愁肠寸断来抒发自己的愁思和郁愤(2分)。
6.【答案】一个人善于舞蹈,是因为她有一颗热情奔放的心。
7.【答案】说老人家的炊烟最美,实际上寄寓的是作者对老人的怀念和赞美(1分)
(1)她的眼睛看人的时候非常清澈。
(2)她的院子里种植了大片大片的向日葵,她的居室非常整洁,她是个勤劳的人;
(3)她招呼我去玩,给我吃零食,是个热情好客的人;
(4)她爱跳舞,是个外表沉静冷漠但实际内心热情奔放、热爱生活的人。(每一点1分)
8.【答案】
(1)(从结构上分析)炊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从情节发展分析)炊烟在人们生活中充当了密探的角色,所以炊烟是人们判断老人生活状况的重要凭据,她的死亡正是通过消失的炊烟发现的。
(3)(从表现人物命运的角度分析)暮色中的炊烟那涩而苦香的气息,让作者联想到俄罗斯老太太悲苦的命运。作者对暮色中的炊烟的描写,烘托了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而老人却在这种宁静平和的氛围中孤独地死去,更凸显了老人悲苦的命运。
(4)(从表达情感的角度分析)炊烟这个意象还寄寓了作者对老太太的深切的怀念与同情。
9.【答案】原因:
①前苏联国内政治斗争所造成的恐怖迫使她逃亡到中国。(2分)
②中国国内的政治斗争形势使周围的人不敢接近她。(2分)
思想情怀:
①表达了作者对身处苦难和孤独中依然热爱生活的老人的尊重和赞美;
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的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对造成老人悲剧命运的社会的谴责;
③也表达了对生活在老人周围关心着老人的那些淳朴的人们的赞美。(答对一点记2分)
10.答案:
(1)装束造型具有明显的日本风格;
(2)行为习惯具有日本特色(自杀时采用切腹的方式)
(3)电影配乐带有明显的日本印记。(每点2分)
11.答案:以卡塔尔自觉坚守阿拉伯文化与国产大片的东洋化形成鲜明对比,(3分)对国产大片的集体自卑现象予以辛辣的批评,深化了主题。(3分)
12.答案:
(1)盲目从异国文化中寻找灵感,背弃本民族文化传统,使大众对传统文化失去信心。(3分)
(2)远离中国文化传统的主流,虚拟、拼凑一些边缘题材,导致电影资源的浪费,扭曲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认知。(3分)
附加题答案
13.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仿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一处1分,断错不得分)
14.(1)欧阳修(1分),六一居士或醉翁(1分)。
(2)①立意新颖,语言简练(意新语工(1分)
②既要传神,又要含蓄(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1分)
15.答案BD。(答对一个得2分,两个全对得5分)
B、斩马谡不是近妖的表现D、相反,人们反倒更敬佩他了,把他看成索漠城的光荣,这是因为金钱在当时社会具有无边的魅力。)
人教版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答案
1.B(本文并没有否定中国的两河文明“共尊一个王权”的史实,只是认为中国两河文明共尊一个王权的时间要比西亚晚,且艰难得多。)
2.D(A.西亚两河相距不远,地理、气候等条件也就相近,经济因素也比较接近,因此统一难度要低于中国两河流域。B.相距遥远,政治上要加以控制,难度自然较大。C.西亚的文化是“一体化”的,政治上的统一自然要比文化互不统属的中国两河容易得多。D.任何地区的统一都必须具备这两种需求,这不能成为中国两河统一难于西亚两河的原因。)
3.B(让:责备)
4.D(A项第一个“以”为介词,“因”“由于”;第二个“以”为连词,可不译。B项中第一个“其”是代词,“他们”;第二个“其”为语气副词,“难道”“难道不是”。C项第一个为副词,“于是”“就”;第二个“乃”是副词,“才”“这才”。D项中“于”都是介词,“在”)
5.A(③指余靖有才艺,④写其廉洁,⑥是余靖在求助于王仝)
6.D(余靖“被贬”龙图阁学士与原文不符,当时余靖应是“升任”)
7.(1)如果习以为常了,对所进的忠言不加重视珍惜,恐怕天下人都不敢进言了。(3分,关键点:重惜、钳…口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茹孝标听说余靖曾受过刑罚,并将此情隐瞒去参加科举考试,于是便到韶州将余靖犯刑的案卷设法买到手。(4分,关键点:尝、诈匿、案各1分,句意通顺1分)
(3)余靖暗中使人告诉王仝,要他躲避一阵,王仝以家贫无钱外出为理由回绝。(3分,关键点:讽、介词结构后置,句意通顺1分)
8.【答案】虚写乡愁令人难眠,渐入梦境,梦回故乡。可路远,醒来时天已大亮。实写的是远离故乡,书信难达。表达羁旅中的思乡之情。(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表达技巧。首先找出颈联(第三联),分清虚实:哪是实景,哪是虚景。并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其次指出作者意图,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9.【答案】用沧江美景、渔人垂钓与诗人长途跋涉、行旅艰辛形成鲜明对比。反衬自己风尘仆仆难与家人团聚的愁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由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4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主旨。读标题,“旅宿”提示读者所写的是作者住宿旅馆时的见闻感受。抓情感,首联“无良伴”“自悄然”,显示作者独宿旅馆的孤寂;颔联“思旧事”“愁眠”,表现作者无眠的愁苦;颈联“远梦”“家书”,解释对家乡的思念是愁苦的根源。上述三联,景物暗淡,心情愁苦,表现的是羇旅之愁,故园之思。第四联,“好烟月”“钓鱼船”,故乡景物明朗,生活闲适自在。表现一种愉悦心情。明手法,第四联与前三联的景物描写和表现的心情,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意思却一脉贯通,正因为羇旅愁苦,所以才留恋向往家乡自由闲适的生活。至此作者的意图就显豁了:以想象中的故乡美景、闲适生活反衬羇旅的愁苦,表达了对家乡自在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点明主旨。
10.答案:
甲、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乙、(1)暮霭沉沉楚天阔(2)蟹六跪而二螯(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4)渚清沙白鸟飞回(5)露脚斜飞湿寒兔(6)鸡鸣桑树颠
11.(1)灯泡上装置黑布;修建了防空洞;经常进行防空演习;播放关于战争的宣传片。(每点1分)
(2)少年在战争的阴影中一天天长大。(2分)
12.含义:战争警报虽然已经解除,但给人们带来的恐惧伤害却始终挥之不去。(3分)
作用:承上启下,上承前文战争始终没有发生,引出下文中关于“疯子”的情节。(3分)
13.(1)采用第三人显得客观、冷静,更利于读者体会战争给人造成的心灵创伤;
(2)如果换成第一人称,则显得亲切、真实,较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憎恨。(每点2分)
14.(1)制造波澜,少年一天天长大,防空洞渐渐被废弃、遗忘,少年慢慢走出战争的阴影,但疯子的突然出现却打破了少年内心的平静,使情节生出波澜。
(2)强化了主题,别人眼中的那个“疯子”,不管他是否亲历了战争,战争都给他带来巨大的心理伤害,“疯子”形象强化了文章的主题。
(每点4分。其它方面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5.B【解析】(A蹊跷qiāo、洁癖pǐ,C倔强jué、字帖tiè,D挑剔tī、混水摸鱼hún。)
16.A【解析】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容易过去。
趋利避害: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此处应改为“急功近利”
目不交睫: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应为“目不转睛”
17.B【解析】A成分残缺,在“目标”后加上“的地方”
C.多重否定不当,“切忌”后面的“不要”去掉。
D.杂糅,去掉“的发生”。
18.参考示例:宽阔的胸襟,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不凡气度;
宽阔的胸襟,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虚怀谦逊。
19.理由一:地铁饮食影响车厢卫生和其他乘客。
理由二:地铁饮食容易留下事故隐患。
高三语文寒假作业相关文章:
★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