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试题 > 九年级 > 九年级语文单元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单元试卷及答案

舒淇0分享

九年级语文单元试卷及答案参考

考试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好。保证基础部分不能丢分的。阅读要多下点功夫,平时多读书,提高理解能力。写作是一个拉分的环节,同样要多下点功夫。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九年级语文单元试卷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语文单元试卷及答案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面词语的字形及加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圃fǔ 凝níng望 颤chàn动 一代天娇

B、妖娆ráo 喑yīng哑 微漾yàng 红妆素裹

C、风骚shāo 蓑suō衣 栖xī息 润如油膏

D、禁锢gù 静谧mì 修葺qì 温声细语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别的学生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B.周末参加社区志愿服务的华西医院的医生们表示,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微不足道的。

C.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 ,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D.此刻,老师与孩子们在舞台上开心地拥抱,共享天伦之乐,庆祝本校合唱团荣获冠军。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通过我市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C.“赣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 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D.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

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 是( )。

①然而,繁华盛景背后的旧制度却已是风烛残年、百孔千疮。

②德国总理默克尔赠给了中国贵宾的一幅古老地图,在无数国人心中激起波澜。

③在当时已经踏上现代化之路的欧洲人眼里,君权专制的中华 帝国“翻来覆去只是一座雄伟的废墟”。

④那幅绘于乾隆年间的中国地图,刻画的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的年代。

A、②③①④ B、①②④ ③ C、②④①③ D、③②④①

5、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叫两遍不成?”

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6、金砖国家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前景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但现阶段这些国家自身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如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金融市场功能尚不完善,地区发展差异明显等。解决好这些问题,就要充分发挥金融的核心作用,通过加强金融合作、探索合作机制、丰富合作内容、完善合作方式,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金砖国家( )

A.自身经济发展面临困境 B.迫切需要深化金融合作

C.具有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潜力 D.目前以金融业为工作重点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7-8题(4分)

岁暮道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 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7、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A.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明。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他又承认了错误。

D.尾联中的“风尘”比喻在 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8、“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一句中诗人因什么而“愧”?(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

魏文侯轶事

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韩借师于魏以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于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于魏。魏由是始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使乐羊伐中山,克之,以封其子击。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也。”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选自《资治通鉴》)

9、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二国皆/怒而去B、二国/皆怒而去C、二国皆怒/而去D、二国皆怒而/去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命驾将适野( )②皆朝于魏( )③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

11、翻译:向者任座之言直, 臣是以知之。(2分)

12、上面三则故事,表达了魏文王怎样的品质?(2分)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魏文侯是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了不违狩猎之约,弃宴亲自前往。

B.魏文侯坚持外交原则,曾惹怒了实力不弱的韩、赵两国。

C.针对魏文侯封地于子的不当做法,任座敢于仗义执言,体现了他刚直不阿的性格。

D.魏文侯一会儿“怒”,一会儿“悦”,若非翟璜的巧妙解说,任座定会小命难保。

(三)积累(8分)

14、按要求默写

①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②因思杜陵梦,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有一句诗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与这句诗意境相似的`一句话是: , 。

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 。

⑤《观刈麦》中写出作者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诗句: ,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5分)

那些乡间的事物【贾维秀】

①离乡人身后的乡村,美得像夹在经典著作里的一页页篇章,寂静、朴素、暗藏哲理。

②风景的帷幕是从黎明前的第一声鸡啼拉开的。

③星星的倦眼还眨在天空,乡村和四野依然沉睡,夜色中,蹲在鸡架上的鸡便开始在黑暗中“叽叽咕咕”酝酿,选择在一个怎样的时刻、以怎样的姿态去完成一天中最为风光的使命——让天惊让地动。

④夜露滴落。晨风忽起。曙色微透。

⑤“喔——喔——喔”雄鸡很抒情地开始了原声态的歌唱,那声音擦过暗夜,擦出金属般的质感,滑翔在村里村外,天空中就有了清而脆的高亢弧线。

⑥村庄醒了。

⑦谁家的门“吱呀”开了,院子里晃动着皮影般隐隐绰绰的身影。一扇扇门陆陆续续打开,街巷里有了脚步声,村外有了脚步声,田埂上有了脚步声,声音的涟漪一圈圈渐次荡开,叫醒了田野。

⑧露珠爬在草叶上,自顾做着晶莹的梦,等待着在彩霞飘起的时候,走完色 彩斑斓的一生,裤脚擦上去,梦就被 带到了别处,至于留在了哪里,露珠自己知道。

⑨大块的田地在村庄的远处,与邻村的土地相连。浩瀚的背景之上,人在其中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

⑩远离村庄的土地,不便溺爱,大多会种植一些皮实的大庄稼。它们在苍天的护佑下像一个个被放养的孩子,遇光即壮,见风就长。青青的玉米,怀揣籽粒,像孕身乍现的婷婷少妇,青涩中 透着成熟,向外散发出裹不住的咄咄逼人的生命气息;红红的高粱,如同个子高挑的北方汉子,挺胸昂首,以最为流行的健康肤色,张扬着农家子弟的朴实;那些收敛很紧的棉桃,心怀锦绣却静静地挤在低处的枝头,悄然养心;那些收敛 紧实的棉桃,往往禁不住阳光的诱惑,骤然打开了满腹白花花的心事。大地上的植物还有很多,有沉思的谷穗、埋头酣睡的红薯、土豆,一心向上的芝麻……

⑾一些无所事事的豆荚也挤进了庄稼地里:黄荚里是黄豆,白荚里是红豆、豇豆,那些状如乌鸡爪的黑荚里藏满了密密实实的绿豆。

⑿穿行在庄稼地里的除了人,还有一些活物,停停歇歇日夜鸣唱的是蛐蛐儿,不声不响跳来跳去的是蚂蚱,蚯蚓在土下潜行,蝴蝶在花香里振翅,一些鸟儿不属于土地,它们如过客飞来逗留,又迅速离去,不知想了些什么。

⒀园子散布在村庄四周,各家都有,多种些时令蔬菜。由于离家近,抬腿即到,闲不住的庄稼人就把一些细碎的心思绣花一样用到了这里。几畦绿菜,用栅栏一围,竟有了观赏的味道。村子里消失的水井,在这里还能看到。辘轳架在井上,老人摇着辘轳。一桶桶井水顺着垄沟流进了菜地。小孩儿兴奋地划拉着沟里的清水,偶尔与老人一问一答。这场景最接近田园的味道,也最容易走进离乡人的梦境。

⒁如今的离乡人越来越多,他们纷纷去寻找理想中的天堂,外面的天堂不知是否能找到,可他们忘记了,他们离去的地方就是天堂。在他们离去的地方,花自然地开,果自然地熟,老老少少自然地生活,一切都遵循着亘古的秩序。

⒂暮色中,老牛甩着尾巴隔着野地里的酸枣棵、野葡萄、奶秧子、野蒿子、蒲公英、狗尾巴草,回望着一株欢实的搭在高处的粉红色的牵牛花……然后,悄悄地装进每个离乡人的行囊。

15.本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请仿照示例,列举至少三类构成这幅田园风光图的“事物”(不得列举示例中的“事物”)。(3分)

示例:清脆高亢的鸡鸣。

16.作者为什么说“浩瀚的背景之上,人不像是主宰,倒像是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第9段划线句子)?(4分)

17.分析第10段划线句子的写作特色及作用。(4分)

18.通观全文,作者眼中的“天堂”有些什么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19——22题(15分)

蝈蝈与蛐蛐(济慈)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

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

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

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

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

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

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

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

19、品析下列诗句中的加点的词,说说它好在哪里。(4分)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我的品析:升高的暖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0、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蛐蛐 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有人认为这节诗是本诗最精妙的地方,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诗人济慈敏锐地捕捉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来歌颂生命。为什么只勾勒夏、冬两幅小景,描绘盛夏的“蝈蝈的乐音”和冬天的“蛐蛐的歌儿”,而不去写最富生命力的春秋两季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作文(56分)

(一)综合性学习(7分)

23、阅读下面三则关于“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材料,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材料一:近年我国国民电子阅读情况调查表

时间

内 容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电子阅读

运用率% 32.8 38.6 40.3 50.1

材料二:随着生活节奏加快,阅读载体也多样化,我国国民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长略有减少。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分钟,比2012年减少了1.95分钟。2013年,我国成年国 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21.70分钟,比2012年增加了5.18分钟。

材料三:上海市的调研显示,58.22%的青少年认为“纸质读物” 具有最好的阅读效果。青少年青睐纸质图书的主要原因包括“阅读习惯”、“需要 深度阅读”、“为了收藏”、“内容查找方便”、“需要记录或做读书笔记”等。

①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该怎样处理“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关系?

24、下图是2011年西安世园会会徽图案,请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解说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点、含义等;语言简练,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9分)

25、生活在世界上,总会有邻居,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居。邻居家的人或事,因近切定会引起你更多的关注,给你留下更深的印 象;邻里之间有的还曾演绎出许多故事,结下深厚的情缘。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词语描述邻居间的关系,如“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等。

请以“邻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答案:

一、1、D(A、fǔ—pǔ;娇—骄B、yīng—yīn;妆—装 C、shāo —sāo ;xī—qī)

2、A 3、A 4、C 5、C 6、B

二、(一)7、(2分)C

8、(2分)“愧”是因为诗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为 人子的孝心与责任 ,反而让母亲牵挂担扰。

(二)9、B 10、①前往 ② 朝贡 ③通“返”返回。11、刚才任座言辞正直,我才得以知道。12、魏文王信守承诺,重情重义,善于搞好邻国关系,善于听取大臣正确 的意见的良好品质。13、D

(三)14、①北斗阑干南斗斜②凫雁满回塘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⑤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三、(一)15、叫醒田野的脚步声;晶莹斑斓的雨珠;茁壮饱满的庄稼;形形色色的活物;园子里的水井和时令蔬菜;偶尔问答的老人与小孩;悠然的农人与老牛。

16、①人不 像主宰:与浩瀚的大地相比,人是渺小的(1分);人是随着大地的节律安睡、苏醒、劳作,处于被动地位(1分)。②像可以自由行走的一株株植物:和植物一样,依靠土地,吸收土地的营养生长繁衍(2分)

17、①写作特色(2分):一是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二是从色彩、姿态方面写出了事物的不同情状(1分);②作用:一是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1分);二是透露出对庄稼和土地的喜爱之情(1分)

18、参考范 例:有自然朴素祥和的景色;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大地和谐相处;物产丰富,人民富足;生活自在悠闲。其中中心词:自然(朴素),和谐、富足、美好、自由。

(二)19、“寂寞”“严霜”等词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弹”字用得准确,表现了声音的轻快。“炉边”“升高的暖气”写出了冬日夜晚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

20.美好的诗歌是动人心弦的,因为它是生命的歌吟 。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做大自然的歌手,把它们的鸣唱当做大自然的诗歌,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微生机,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21、提示: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蛐蛐的歌儿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句将蝈蝈与蛐蛐连成一体,更表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

22、蝈蝈的乐音是在春天的繁荣之后奏响的,“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的时候,蝈蝈就在树篱上尽情地欢唱。而蛐蛐是在冬夜,“当严霜凝成的一片宁静”时,它在炉边弹起了愉快的歌儿,它唤醒了人们对春的沉睡的记忆,当冬天来临,新的春天也会接踵而至的,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所以,诗中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由衷地赞叹了大地的生命力。

四、(一)23、(4分)①说明了我国 国民运用 电子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而对纸质图书的阅读时间有所减少。(2分)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阅读已成为阅读的重要方式,我们要适度利用。(1分)但是我们依然要重视阅读效果最好的纸质阅读。(1分)

24、三角形如汉字“人”,位于图案中心,体现以人为本;四边形如西安古城,象征和谐人居;五边形形似五星,体现中国特色;六边形代表包容一切的自然环境。从三到六自然递进,体现了人、城市、自然和谐共生。

(二)25、按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语文最快的提高方法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

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

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

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

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希望你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学好语文的十个习惯和五种方法

01.语文学习十大习惯

一、熟读、背诵。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

三、推敲语言文字。

四、积累语言材料。

五、记日记。

六、规范地书写。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

九、勤思考、爱质疑。

十、勤查工具书。

02.语文学习五种方法

1.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特别读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

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

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

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

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

初中毕业生,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

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

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勤写日记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

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

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

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只要老师与家长引导得当,一定能够大幅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与语文水平。

4.开阔眼界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

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

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写好作文

作文是需要灵性的,是需要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世界各国的学校都非常重视,例如美国从小学开始,写作就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到博士毕业都是如此。

    6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