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作文审题课件
高一语文作文审题课件(精选7篇)
好的语文教学课件很有意义的。一篇写景散文,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一语文作文审题课件,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作文审题课件(篇1)
一、导入(请学生欣赏两首诗)
投影(一)
垓(gaī)下歌(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zhuī)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拔山,形容力大无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来。盖世,气势高昂,可以压倒世上的一切。“逝”,奔驰。
这首楚辞体的诗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认眼前的现实,他认为这种局面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并非他的过错。而失败的关键是在历次战斗中一往无前的乌骓今天竞不肯率先冲出重围。他认为乌骓暗示着一切;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和未来的毁灭。最后,他走投无路,只有对勇敢跟随在身边的虞姬哭诉:“我可怎么安排你呀?”
投影(二)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学生默读理解;
提示:这首歌是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天下后在平定鲸布叛乱回京(长安)途中,转道故乡沛县时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归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对今后国防的忧心。第一句指包括刘邦在内的群雄在各地纷纷起义,而最终只有他刘邦威望远扬天下。
同为交战双方,为何胜败迥异呢?《鸿门宴》可以让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貌。
自主探究:
1、谁可以来介绍一下本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2、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他们身边有哪些人?分别起什么作用?
3、故事复述:越详细准确越好。(同桌之间复述,推荐代表复述)
4、你在本文中发现了哪些成语?它们的意义有没有什么变化?
5、你认为本哪些知识点很重要?
二、作家作品
司马迁(公元前145或前135~前87?)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汉武帝建元、元封之间任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都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10岁时,随父亲司马谈到长安,开始了对古代文献的研读,并直接受学于当时儒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20岁,南游江淮,据《史记·太史公自序》,他这次“上会稽,探禹穴,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以后他在任郎中、太史令以及中书令时,或奉旨出使,或陪驾巡幸,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亲身领略祖国壮阔的自然风貌,调查了解许多历史故实,订正和补充文献上的疏漏,也使他有可能接触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增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了解。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它记述了中国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中国纪传体的历史学和历史传记文学,为中国民族文化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全书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补充而形成严谨完整的体系,完成了新型历史著作体制──“纪传体”的创造,从而达到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的目的。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本纪--《史记》的十二本纪写从黄帝到汉武帝历朝、历代帝王的兴废和重大的政治事件(其中《秦本纪》)、《项羽本纪》稍有不同)。司马迁是把历代帝王作为历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来加以论述的,同时又以他们的前后继承关系来显示历史的发展,用以统率整个历史的论述。
表--按朝代的顺序,把历史分成若干阶段,再分别按世代、年、月写成简明的大事记,也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
书--对当时社会重要的典章制度的专门论述,它们分别叙述礼仪(《礼书》)、音乐(《乐书》)、军事(《律书》)、历法(《历书》)、星象(《天官书》)、宗教(《封禅书》)、水利(《河渠书》)、经济(《平准书》)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它们与后世的专门学科发展史有相似之处。
世家--除《孔子世家》和《陈涉世家》外,所记叙的是春秋战国以来各主要诸侯国和汉代所封的诸侯、勋贵的历史。其用意与“本纪”有相近之处。
列传--大多数列传记叙的人物非常广泛,其中有贵族、官吏、学者、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刺客、游侠、商人等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物。
三、背景材料
文中故事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公元前209年7月,陈涉、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各地纷纷响应。楚国贵族项梁率侄子项羽于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也在沛县起义,后归项梁领导。后来项梁恃胜而骄,被秦将章邯所杀。章酣得胜后,移师围赵。这时楚怀王一面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北上救赵,;一面命刘邦攻秦,并与诸将约定:“先入关者王之。”宋义停军不前,为项羽所杀。项羽率军与章邯军大战九次,最后在钜鹿彻底击溃秦之主力,章邯率二十万大军投降。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不久,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下(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__。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公元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该下(今安徽灵壁市)。项羽兵败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高一语文作文审题课件(篇2)
一、抽查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理解掌握的情况,对难点进行点拨
1、解释以下粗的字。
⑴秦王必说见臣通“悦”
⑵函封之名词作状语
⑶进兵北略地掠夺
⑷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意动
⑸群臣怪之意动
⑹卒超不意通“猝”
⑺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送
2、解释以下句子:
⑴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句)
⑵皆为戮没(被动句)
⑶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⑷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
⑸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句)
二、分四组讨论
第一组讨论内容:文章开头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荆轲和太子丹产生分歧,表现了樊於期,太子丹,荆轲什么样的特点?
第二组讨论内容:秦廷行刺是全文的__,荆轲的形象正是在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中得到成功的塑造,请分析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第三组讨论内容: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但对他历来仁者见仁,智者智,你认为荆轲是英雄么?
第四组讨论内容:请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分析、评价荆轲。
高一语文作文审题课件(篇3)
一、评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苏轼在他许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仅以“月”为例,有哪些?
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进行分析(以下为节选):
夜闲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猫》)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
2、课文中都有哪些月亮?与前面同学们搜集的有什么异同之处?(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点拨:现实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赏风月(实)
历史中的“水月”——苍凉之意——凭吊古人(虚)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须臾——体悟人生(虚)
3、学生分析苏轼描写月亮的变化发展过程。讨论明确:
以被贬黄州为界,被贬前,他是一个愉悦轻松、激情满怀的苏轼。明月高在景中呈宁静、轻松之态。到他密州时,到达极致,豪情万丈,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喷薄欲出。“月”成了祥乐、宁静、澄澈、优秀、高洁、圆满、理想的化身。被贬后,他的心态发生大转变。出现在景中的月也是静的,然而却是孤寂的“静”。冷清的“静”。甚至让人产生羽化登仙的虚无感、人生如梦的飘渺感。
二、主客是否为两个人?面对眼前的景物,他们有怎样的看法?从中看出他们对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将原先的四组分为两组,分别从客和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主和客其实是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随遇而安
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生命渺小
明确:苏轼将儒与道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
2、三位学生分角色朗诵全文。一读旁白,一读苏子,一读客。读出课文情感的变化。
3、结合诗歌单元《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谈谈苏轼、陶渊明、李白对传统人格超越。学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结合相关分析,得出:
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带性使气的(参考)
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权贵,使我不开心颜——是深感痛苦的(参考)
苏轼——水逝去而常流,月盈亏而永生——是洒脱旷达的(参考)
三、苏轼这种听任自然,力求豁达的心境却让人有消极感,他是否有陶渊明归园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确评价苏轼随遇而安,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说明:通过生生之间心灵的碰撞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他人关注的意识,利用优美的文字唤起对人生的感悟。
四、请学生给本课做个结语
出现的精彩总结:
(1)文章有赋的情韵,散文的笔调,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上的束缚,用比较自由的句式构成带韵的散文,兼具诗的情韵和散文的理意,体现了韵文的优美、绵长的特色。
(2)《赤壁赋》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幽美景致,都给政治上失意的苏轼带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传神的妙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他描写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发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为喻,畅达宇宙万事万物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使惆怅的心情在享受清风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诗意的消解,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襟怀。
说明:还学生自主的权利,同时也是对课堂的总结。
五、布置作业
结合苏轼的词,分析词中所蕴涵的对人生(生命),对苦难的理解。写一篇评论文章
高一语文作文审题课件(篇4)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高一语文作文审题课件(篇5)
《辛弃疾词两首》
[南宋]辛弃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的有关常识及其词作的写作背景,了解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2、过程与方法
①反复品读吟诵,理解词的内容。
②学习作者用典对比、类比的写作手法,领悟词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重点语句,理解作者所抒发的英雄失意,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激励自己的爱国斗志。
教学重点
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辛词的内容、艺术魅力、风格及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典故的运用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比较、合作交流探究。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到宋词的豪放派向来以“苏辛”并称,辛弃疾继承并发扬光大了苏词的豪放风格,“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词的豪放风格与其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生活是分不开的。
二、知识预热
1、正字音
2、辨字形
3、介绍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爱国词人。21岁时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即归南宋,历任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安抚使等职。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一带。
辛弃疾的词多以缅怀故国河山、抒发抗金报国之志和揭露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为主题。词的笔势纵横,气势恢弘,境界开阔,形成了豪放、激昂的风格,辛弃疾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善于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继承了《诗经》《楚辞》的传统,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等象征手法,大量用典,风格多样,善于融诗、辞、歌、赋、经、史入词,善于提炼民间口语入词,给词带来了新鲜、活泼的气息。辛词形成了“稼轩体”的独特风格,把词的容量和表现力都发挥到了极致。《稼轩长短句》是他的代表作。
三、赏析《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一)指导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正音。
提示:①把握韵脚,际髻、意、未、气、泪,韵脚均为入声,应读得浑重有力一些。②下阕中有两个问句,一个感叹句,应读出激愤、忧愁、感慨的基调。③全词抒情__浓烈,朗读时注意把握。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二)赏析探究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一词,上阕即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下阕直抒胸臆,是一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词人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词人请缨无门的愤懑、怨恨和痛苦。
辛弃疾满怀爱国热忱,活捉叛徒张安国,率耿京义军的余部渡淮南归。但是,苟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却并未对他加以重用。他上疏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上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也未受到重视,十多年来他只是担任过一些地方官的僚佐。淳熙元年(1170),他应叶衡之聘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于是便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1、上阕
(1)前两句写江景,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哪些词句富有表现力。
策略:注意赏析“千里”“无际”。
【明确】抓住了江南秋季的特点,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气象阔远。“楚天”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水随天去”的“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千里清秋”和“秋无际”,写出了江南秋季的特点。
(2)“遥岑”三句是写山,采用了什么手法?“愁”“恨”缘何而发?
策略:注意赏析“愁”“恨”,可结合姜夔《扬州慢》中的“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中的“厌”,更便于学生理解。
【明确】“遥岑”即远山。放眼望去,那层层叠叠的群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的螺旋形的发髻,这些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作者采用移情及物的手法,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愁恨”从何而来?词义间留下的空白给了读者想象的余地。北望之际,中原收复无日,南望之时,朝廷主和,偏安一隅,志士不得其位,以上种种是词人恨之深、愁之大者。
(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景,组织学生讨论“落日”“断鸿”“游子”几个意象的含义。
【明确】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楼头,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落日”本是自然景象,在此含有南宋国势衰败的意思。“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游子”指自己。这几句写景寓情,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象鲜明,含义丰富深刻。
(4)“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几句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应如何理解?
策略:这几句是全文的重点,应引导学生重点把握“看”“拍”几个动词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传达出的词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明确】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第一个动作是“看”,看似平淡,却平中见奇。擦拭得锋利锃亮的武器,却闲置身旁,而这又何尝不是作者自身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之叹。第二个动作是“拍”,作者用肢体语言表达了某种情感,“栏杆拍遍”是表壳胸中难以言说的抑郁苦闷,只能借拍打栏杆来发泄。这相,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显现在读者面前。两个动作描写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却没人是他的知音。
(5)小结
上阕写景抒情,由江景到山景到落日、断鸿、游子,最后到动作描写,景中寓情。
2、下阕
学法指导:下阕用典多,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中应将教师讲解与学生读注解和探究讨论结合起来,从而理解精当的用典所取得的艺术效果。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几句,说明作者对张翰辞归持何种态度?
【明确】季鹰即晋人张翰,因向往家乡的莼菜鲈鱼,贪图安逸舒适而弃官归乡。从“休说”看,作者反对张翰回归。张翰因见齐王将失败而辞归,辛弃疾却并不因南宋面临着危机而隐退。又是一年西风紧,张翰即使有家也难归,实际这里的张翰应是作者自指,家乡沦陷,有家难归,流露出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几句,是作者对哪类人提出的批判?
【明确】是对许汜这类人提出批判,许汜当天下大乱之时,并无救世之意,只知道求田问舍,贪图个人享乐,陈登瞧不起他,刘备对他更是嗤之以鼻。辛弃疾用这个典故是说,我如果也像许汜那样只顾买房置地,为个人打算,那就羞见刘备那样胸怀雄才大略的英雄了。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三句,在全词中有何地位?
【明确】流年,即时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用典,据《世说新语·言语》载,东晋大将军桓温率军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这三句是全词的核心,所包含的意思是: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辜负了平生的雄心壮志。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几句与前文基调是否一致?请简析。
【明确】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代指女子。揾,拭擦。几句的含义是:请谁来唤取红巾翠袖的少女,拭干英雄因壮志能酬而流下的热泪呢?词中出现“玉簪螺髻”“红巾翠袖”并不影响词的豪放风格,清秀婉丽的色彩,加以豪放不羁的风格,刚柔相济,豪放而不粗率。
(5)小结
下阕用典,直接抒情言志,点出自己的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
(三)概括主旨
上阕写景抒情,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景中含情;下阕运用典故,直接抒情言志。全词意境雄浑阔大,写景独特,景情结合,用典精当,褒贬分明,通过比兴寄托他对国事的忧虑,对朝廷的怨恨,以及年事已高、报国无门的苦闷。
(四)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词。
充分体会这首词用典的艺术魅力。
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胄掌握了政权。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企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虽说英雄迟暮,但雄心依旧。怀着一腔报国之情的辛弃疾面对破碎的河山,追慕着古代英雄,希望能为国出力。
二、创作背景介绍
宋宁宗赵扩即位后,宁宗妻韩氏的叔父韩侂胄掌握了政权。韩侂胄为了巩固个人的地位,企图通过对金用兵建立大功,因此于嘉泰三年(1203)六月,起用力主抗战的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嘉泰四年三月,又调镇江知府。辛弃疾虽被起用,便他看到韩侂胄好大喜功,急躁冒进,妄图侥幸获胜,猎名固位,觉得终非自己同调,而韩侂胄对他也并非完全信任。所以,他对当前的局势深感忧虑。这首词是作者于开禧元年(1205)六十六岁时在镇江任上所作。他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大好河山,想到祖国的北方仍然沦陷在敌人之手,想到韩侂胄等人并不能真正肩负起抗敌复土的重任,于是怀古伤今,追慕古代英雄,感叹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因而作词抒发自己内心的忧愤。
三、播放录音带
读这首词,应保持豪壮的基调,作者褒扬历史人物,忧愤南宋王朝,慨叹壮志难酬,应读出
昂扬的基调和磅礴的气概。
【诵读指导】韵脚:上、下阕各四韵,依次是处、去、住、虎、顾、路、鼓、否八个字,韵脚应读得响亮,作稍长停顿。
停顿:应指导学生处理好句间停顿和句中停顿,处理好轻重缓急,整齐中富有变化。
四、赏析探究
这首词上阕缅怀古代英雄人物,表达力主抗金的决心;下阕写历史教训和自己的经历,表达收复失地、为国立功的心愿。全词借古讽今,长于用典,形成对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学习时注意体会。
1、上阕
(1)前四句:怀孙权
简析:词的开头用孙权独踞江东的故事起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两句,慨叹江山虽依旧,曾在京口建都的孙权却早已作古。很有气魄的文字犹如异军突起,倾注了作者对古代英雄的倾慕。事过境迁,物换星移,孙权最初在京口起事的遗迹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句式调整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给人以遗憾。“舞榭歌台”两句,写当年歌舞楼台的繁华景象,连同那英雄业绩都被雨打风吹去。“风流”指英雄业绩,洋溢着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和钦佩之情。
(2)后六句:怀刘裕
简析:京口是刘裕祖居的地方,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所以词人登高远望,自然便想起在京口建功立业的刘裕。刘裕故居随着时间风雨的冲刷,已湮没在夕阳的余晖和枯枝败叶之中,早已在人间不着一点痕迹,只有词人登高凭吊英雄。词人有一腔报国志,却难以像刘裕那样建立丰功伟绩,仰慕与抑郁夹杂着苍凉之情溢于言表。
(3)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登临怀古,为何在众多的英雄人物中只提孙权和刘裕二人呢?
结论一:两人都是遗憾京口而起事建立了政权,照应标题“京口北固亭怀古”。
结论二:作者以两人自比。作者虽力主北伐抗敌,但朝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务的职务,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难以实现其抗金报国的志向。
结论三:借古讽今,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
(4)小结
上阕作者登高怀古,触景生情,缅怀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历史人物,赞扬他们所创立的赫赫战功。对照自己的现实处境,作者以怀古为名,借用历史典故,把自己的一腔怒气和怨恨宣泄了出来。
高一语文作文审题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字音、字形、词语,背诵全文。
②初步把握意象、意境的内涵。
③学习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④学会以意境为切入点鉴赏词作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读教学法。
②感情体悟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情怀和凌云壮志,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奋发向上,拼搏进取。
教学重点:
1、重点字、词、句的理解掌握。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1、意象的理解与把握。
2、明确意象、意境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东方红》,这是一首歌唱伟大领袖毛泽东的歌曲。毛泽东不仅是伟大领袖,人民心中的红太阳,还是优秀的书法家、诗人。
毛泽东善于用古典诗词抒写现代精神。他的诗词记录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生活,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反映了他青年时期的人生理想。
二、介绍“词”的相关知识
1、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乐歌唱的。后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故又称“诗余”。
2、词牌:又称词调,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规定词的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又叫“填词”。按照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
三、背景介绍
1925年,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蓬勃高涨,发展迅猛。另一方面,反动势力疯狂镇 压,中华民族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面的力量?
长沙是毛泽东求学和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1925年重回长沙,重游橘子洲,想起革命形势和往事,心潮澎湃。
四、读文,正音
1、学生自由朗读。
2、正音
沁(qìn) 舸(gě) 廖(liáo)廓(kuò)
遒(qiú) 峥嵘(zhēng róng) 遏(è)
五、突破难点
1、上片主要写了哪些意象?主要特征是什么?
2、这些意象的特点表明了什么?
意象(壮丽)――积极向上,昂扬奋进,抒发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借景抒情)
3、壮景与豪情构成了什么样的意境?
六、拓展延伸
1、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
2、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萧条凄凉,清冷惨淡。如“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愁煞人”,表现出“伤秋”“悲秋”的意蕴。而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什么如此绚丽多彩?这与作者的什么有关?
分小组讨论后明确:
①毛泽东是一位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势。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②这与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性格、志向”有关。
3、从毛泽东身上你得出什么结论?
1910年,外出求学的毛泽东临行前写了首励志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志向。如岳飞的“精忠报国”,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
4、然而,空有志向能行吗?
不行。还需坚持不懈的努力,永不放弃的态度。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驶生命,要么生命驾驶你,你的心态决定了谁是坐骑、谁是骑师”。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生活现实,人的生活并非只是一种无奈,而常常是可以由自身主观努力去把握和调控的,人生的方向也是由态度决定的。
心态决定命运: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拥有积极的心态,树立理想,掌控命运。
七、课堂小结
这首词上阕描写秋日独游所见橘子洲头秋景,想到“谁主沉浮”的民族命运问题。下阕回忆从事革命活动不平凡的岁月,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高一语文作文审题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2、情感目标: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博大胸襟,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3、能力目标:学会朗诵诗歌的一般方法;掌握鉴赏诗歌的步骤。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方法】
1、 语言品读法。通过朗读、品读、诵读,体会词中意象,把握词作情感。
2、 比较法。如对《沁园春 雪》《沁园春 长沙》的比较。(如果生源条件较好,可以设计为比较阅读、与初中已学的《沁园春 雪》来作比较、可以设计为异同的比较、其中有一个问题可以考虑作为中心提问," 《沁园春 雪》中的"风流人物"什么人 《沁园春 长沙》中的"同学少年"可算是"风流人物"吗 为什么 从此可见,本词上,下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 )
3、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千百年来,诗词已经深深地浸透到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了。阅读鉴赏诗词,不仅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纯净我们的心灵,而且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修养。谈起中国诗歌传统,人们总是喜欢把诗经楚辞汉赋相提,唐诗宋词元曲并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诗人--毛泽东。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这首《沁园春·长沙》,在学习这首诗词之前,我需要考验一下大家以前的语文功底。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二十世纪的中国有出现了一位独领一代风骚的大词人--毛泽东,现在,就让咱们充满激情地追寻着伟人的闪光足迹,走进伟人的崇高心灵。
1、师范读,正音。
舸 寥廓 峥嵘 遒 遏
找一个学生读,师点评。(点拨:上片“看”字和下片“恰”字都是领字,两字后要稍作停顿,突出领字的作用。“看”字所领7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恰”字所领7句要读得激昂慷慨,充满自信,语速稍快。抓住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万”“遍”“漫”“争”“击”“翔”字,体会其作用,抓住点明人物、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如“独”“立”“洲”,把握“看”和“忆”等起贯穿全词作用的词语,展开联想与想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领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力求背诵全篇。) 找第二个学生读,或学生齐读,师点评。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沁园春 长沙》是一首记游之作,其突出特点就是塑造了主人公“我”的形象。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词,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关键动词。
明确:立 看 怅 问 携 忆 记(板书)
通过朗读全词咱们可以知道,词的上片侧重写眼前之景,下片侧重追忆往事,表现作者青年时代精神和理想。
三、具体分析鉴赏
1、鉴赏前三句
诗歌语言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那么,这三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什么呢?(提问学生)
明确:寒秋(时节),(我)独立橘子洲头,(望)湘江北去。
词意: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思考讨论:“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明确:不能。“独立”既表明词人是一个人,更显示词人砥柱中流的气概。(砥柱中流: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2、具体研习湘江秋景图。
词人独立于橘子洲头,放眼望去,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现在咱们就来具体欣赏一下。
词人通过一个“看”字,以视野所见来些湘江的秋景,使得“看”字所统领的七句连贯直下,一气呵成。现在咱们来齐读这几句。
学生齐读,师点评。
(1)提问:现在大家来找一下,“看”字统领了哪些意象?
明确:山、林、江、舸、鹰、鱼。
(2)具体分析词人是如何表现这些景物的,找出哪些字用得好。
“万山红遍”:指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枫林。“遍”写出红之广。
“层林尽染”:树经霜后变红的程度和红遍现象。
联系: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满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往来的船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描写了一个十分热闹的场面。漫:写出江水满溢之状。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鹰击长空”,“击”可以改为“飞”吗?
明确:击: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的矫健雄姿。翔:
“鱼翔浅底”,“翔”可以改为“游”吗?
明确:天空中的景象倒映在江水中,水天一色,相映成趣。鱼游在水中,也是游在空中,用“翔”精确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万类霜天竞自由”:表现出了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景象。这句也是一个哲理性的概括。比较:竞:竞争,竞赛。竟:出乎人意料。(板书:竞、竟)
(3)思考:这么一幅绚烂的秋景图,词人又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呢?
明确:有远眺、近观、仰望、俯视。
思考:这一处景色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有远有近,有仰有俯,有静有动,有颜色的对比(红、碧),和动作的对比(击、翔),绚丽多彩,生机盎然。
小结:词人用一系列形象鲜明的景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烂的湘江秋景图,流露出词人开朗昂扬、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倾注了词人对祖国山河的挚爱。
(4)比较鉴赏
①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②湘江秋景图
《天净沙 秋思》:萧索寂寥,苍茫凄迷,是“秋思之祖”。表达了悲伤孤独,游子思念故乡的感情。
湘江秋景图:绚丽多姿,充满生机。表达了开朗昂扬、积极向上、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3、品读上片后三句。
(1)面对着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的湘江秋景,词人为什么会感到“怅”呢?(联系时代背景)
明确:词人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感到了“怅”。这里的“怅”不是失意,是怅惘。于是他就开始了“问”。
(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么样的感情?
明确:词人由大自然的万物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板书:问:谁主沉浮)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写壮景,抒豪情,表凌云之志。(板书:景中寓情,情中显志)
四、课堂小结
秋天,是万物凋零的季节,古代文人往往表现出“伤秋”“悲秋”的意绪。如“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而毛泽东却抛却了这种哀伤叹息的悲哀之态,以生动地描写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