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语文分析教案怎么写
人教版高二语文分析教案怎么写6篇
高二语文课件很有意思。一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 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高二语文分析教案怎么写,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二语文分析教案怎么写【篇1】
内容感知
《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全剧共四折。课文节选部分包括“楔子”和一至三折。“楔子”像是一个序幕,它交代了剧情的起因。第一折中,赛卢医为了赖账要勒死蔡婆,张驴儿父子出场解救蔡婆,竟然要求蔡婆婆媳纳他们父子为接脚丈夫,窦娥不从。第二折,张驴儿要挟赛卢医给了毒药,放在羊肚汤里想毒死蔡婆,不料被张老儿误吃致死,随即引出造成窦娥之“冤”的关键性人物——桃杌。桃杌要严刑拷打蔡婆,窦娥被迫蒙冤招供。第三折,是戏剧矛盾冲突的__,也是窦娥性格发展到顶点的部分。《窦娥冤》主要矛盾冲突的双方是窦娥和昏官桃杌。桃杌是黑暗残暴的封建统治阶级的缩影,他是剥夺了窦娥生存权利的关键性人物,因此可以说这部剧作主要表现了以窦娥为代表的善良、哀告无依的普通百姓与掌握着百姓生杀大权而草菅人命的封建官府之间的矛盾冲突。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认识到窦娥所面临的对立面之强大,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窦娥的反抗精神的强烈与彻底。
基础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提防(dī)生埋怨(mán)
错勘贤愚(kān)甘霖普降(lín)
叫屈衔冤(xián)湛湛天空(zhàn)
荒阡古陌(mò)前合后偃(yǎn)
杳无音信(yǎo)罪愆(qiān)
嗟怨(jiē)暑气暄(xuān)
亢旱三年(kànɡ)盗跖颜渊(zhí)
鳏寡孤独(guān)
2.多音字
教学资源集散地。">
二、字形
教学资源集散地。"ole="">
三、词义
1.重点词
亲眷:亲属。
嗟怨:叹息埋怨。
杳无音信:去向遥远,下落不明。
尸骸:尸体。
负屈衔冤:即含冤承受委屈。
古陌荒阡:即荒郊野外。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甘霖:久旱后所下的雨。
应验:预言、预感和后来所发生的事实相符。
2.近义词
提防·防备
都有防备的意思。提防:小心防备。多用于口语中。如:“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防备: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灾祸。如:“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
顷刻·立刻
都表示时间短暂。顷刻:形容极短暂的时间,是名词。如:“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是副词。如:“请大家立刻到会议室去。”
嘱咐·托付
嘱咐: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如:“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托付:委托别人照料或办理。如:“我已经托付朋友去办理这件事了。”
伏侍·抚养·扶养
伏侍:同“服侍”,伺候照料。如:“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抚养:爱护并教养。如:“抚养孩子成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扶养:养活。如:“我们都有扶养残疾人的义务。”
3.相关成语
顺水推船:也写作“顺水推舟”,比喻顺应形势行事。
忍气吞声:忍气,受了气而强自忍受。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形容受了气能勉强忍着,不敢发作。
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现在用来形容怀有极大冤屈。
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现在用来形容冤屈极大。
四、文学常识
1.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2.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在角色上,分为末、旦、净三大类。
五、名篇名句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剖析:课文一开始就紧扣“冤”情,起笔突起。“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直指元代的社会现实。元王朝是我国历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时期。《窦娥冤》就产生在这个时期,在剧本中窦娥进入了公堂,便受到官吏的严刑逼供。糊涂的官吏,听信流氓的诬告,只凭口供定案,而且一审定案,不再复审,说明当时的法律是十分野蛮、不合理的。窦娥的无辜受戮,更是当时吏治黑暗、冤狱遍地的艺术概括。窦娥将“将天地也生埋怨”,实则是对元代统治者的埋怨与指责。
2.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剖析:纵观全剧,作家在刻画窦娥反抗性格的同时,也注意逐一展现人物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大堂之上,__之下,为使婆婆免遭毒打,她甘愿牺牲自己,屈招了药杀公公的死罪;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更可见其性格的善良——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加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3.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剖析: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重点语段
1.“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至“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剖析: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的窦娥,认识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又能怎么样?她除了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愤怒的控诉以外,只能是“落得两泪涟涟”。这个曲牌,十分准确而深刻地概括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草菅人命、残酷压迫的反动本质。又由于这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谐统一,自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
2.“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至“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剖析: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称。窦娥开始也受神权思想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__。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至于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正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情,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桩誓愿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仇视封建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所以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这也反映了作家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当然,上天被窦娥感动,也说明窦娥冤大恨深。
主旨探讨
有关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2.本文是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一个悲剧。元统治者对人民残酷盘剥,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用本色语言状千古奇冤
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在课文中,指斥天地的场面高亢激越,冤气冲天,紧张急促;诀别婆婆的场面如泣如诉,哀婉凄惨,徐缓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感人、激荡如潮、慷慨激昂;这三个场面的描写,以质朴无华而富于韵味的语言,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逐层深入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课文中的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深邃。例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令人凄怆,刻画出窦娥与婆婆死别的悲痛心情;[滚绣球]全曲以及[一煞]中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突出地显示了人物的个性,语言平实,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不少古白话词语,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都表述得十分生动。课文中的说白,如窦娥向刽子手请求走后街不走前街的对白,以及窦娥与婆婆诀别时的对白,都是相当动人的,凝练而又明白如话,声气口吻酷似其人。课文中的曲白也配合得很好,如三桩誓愿的场面,三次用“白”提出誓愿,依次讲出“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若窦娥委实冤枉”“我窦娥死得委实冤枉”;三次用“曲”强化感情,依次对以相应的四个典故来抒发胸臆。曲白相生,语言朴素而富于感情,把窦娥为其冤屈而抗争的精神表达得深切而感人。关汉卿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自然朴实的本色,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被称道为“字字本色”,尊为“本色派”之首。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剧情和人物性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问题探究
问题:《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最能反映劳动人民不幸遭遇及其反抗精神的悲剧,窦娥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窦娥的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让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在作品中得以实现,这样是增加了作品的批判力量还是削弱了人物遭遇的可信性?
导思:探究此问题有利于我们了解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加深我们对作品主题的认识。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窦娥的三桩誓愿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在现实世界上,窦娥的鬼魂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这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作品里发生了,并且显得那样的合情合理,一点也看不出有牵强的痕迹,以至我们读了之后,不仅不感到荒谬怪诞,反而更加深切地同情窦娥的悲惨遭际,深切痛恨封建法制的腐朽乖谬和__民恶吏的滔天罪行。
探究:(1)认真阅读文本内容,把握作者对窦娥形象的塑造所基于的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中反映出的元代社会现实——__猾刁钻之徒横行,贪官污吏当道,贫困百姓负屈衔冤而无处伸张。
(2)借阅有关记载元代社会情况的图书,了解元代对汉人实行种族歧视,社会黑暗,冤狱遍地的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伸张的正义作者只有寄希望于来世,寄希望于天神和鬼神,这正是反抗精神的体现,不是迷信和荒诞。
(3)借助其他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了解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积极意义。比如《牡丹亭》《聊斋志异》《哈姆莱特》等,历史典籍如《后汉书·孟尝传》中对上虞寡妇冤狱的记载。
(4)在分析比较、品味鉴赏之后,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联系社会现实,改写窦娥的遭遇,用今天的法制途径为窦娥寻找一条伸冤之路。
人教版高二语文分析教案怎么写【篇2】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通过分析“唱白”理解人物形象。
2、揭示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主题。
3、戏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引入学习本剧第二个场景。
教师:窦娥的冤屈,真能感天地,泣鬼神,如果说第一个场景刻画了一个满含悲愤之情,有着强烈反抗意识的窦娥,那么,第二个场景又跟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窦娥呢?
二、赏析第二个场景:
1、学生角色朗读《倘秀才》《叨叨令》和窦娥与刽子手的对白,(男:刽子手,女:窦娥)思考:讲了什么内容?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征?
学生明确:主要写了窦娥请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主要表现了窦娥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2、教师:窦娥来到了法场,她婆婆也来到了法场,接下来,让我们来朗读一下窦娥和婆婆的对白,思考:这段对白,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明确:这些话通俗明白,像生活本身那样自然、贴切,没有丝毫加工的痕迹,而且与窦娥的身份、处境相吻合,刻画了她善良的心地。
3、这段对白,除了刻画窦娥善良的心地,还叙说了窦娥的冤屈,这在情节上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明确:这段对白,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表现人物的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桩誓愿作了铺垫。
4、女生齐读《鲍老儿》曲子的后面唱段,思考: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话这样理解?
学生明确:因为现实难合人意,她在这种是非颠倒的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这样说也可以安慰婆婆,减轻婆婆的悲伤,体现了她的孝顺。
5、思考:作者着力刻画窦娥的善良性格,在表达主题上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明确: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这样与窦娥反抗的精神相映衬,使她的形象更丰满、鲜明;同时善良的被毁灭,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三、赏析第三个场景:
(教师:窦娥满含冤屈,走上了法场,她多么不甘心平白受冤,多么想昭示冤情,多么想惩罚世道,那我们再来看看窦娥走上断头台时说了些什么)
1、学生明确,主要讲了三桩誓愿,是哪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2、赏析“血溅白练”:角色朗读宾白,齐读《耍孩儿》唱段,思考:窦娥要血溅白练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①说明自己的冤屈。②让自己的满腔热血不落红尘,她发这誓是想让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3、赏析“六月飞雪”:学生角色朗读宾白部分,思考:窦娥要“六月飞雪”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①让上天昭示自己的冤屈。②让白雪裹尸,洁白不染。
4、引导学生分析“血溅白练”和“六月飞雪”所隐含的其他意思。
学生明确:表明了她与要与那污浊的社会最后的决裂,也表现了她品格的高洁。
5、赏析“亢旱三年”:学生自由讨论:窦娥要发下“亢旱三年”的誓愿?
学生讨论明确:她希望的不仅是个人的冤情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人,“亢旱三年”,楚州自然颗粒无收,那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自然就不可搜刮。同时更突出窦娥惊天地、泣鬼神的冤屈之深。
6、学生欣赏视频,感知窦娥的冤屈。
7、学生讨论:前后对天地的不同态度是否矛盾?
学生明确:前者是无助之下的怨恨,实质上怨恨的是现实的社会;后者是无助之下最后的依靠和寄托,是窦娥反抗精神的体现。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8、体会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的作用?
学生明确:“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说明窦娥冤枉悲凄;“六月飞霜”衬托窦娥冤案是实,证明并暗示第二桩誓愿也能实现;“东海孝妇”除了暗示第三桩誓愿将要实现之外,更能衬托窦娥的反抗精神。
四、总结窦娥的形象: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和摧残的、善良孝顺、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劳动妇女形象。
五、学生讨论:根据结尾安排“三大誓愿”的情节,探讨本剧的浪漫主义手法。
六、概括主题:
学生明确: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七、分析语言特点:
《窦娥冤》一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课文中,凝练而又明白如话的说白,优美而又有节奏的的唱词,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怨”与“愤”。不少古代白话,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补充材料】
“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2.“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九、作业:根据所掌握的窦娥的性格特点,为窦娥写一幅挽联:
上联:贞洁敬孝,哀怨感天雪飞六月
下联:刚烈争抗,悲愤动地旱亢三年
人教版高二语文分析教案怎么写【篇3】
一、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窦娥冤》内容由旧教材只选取第三折,扩大到现在的三折,众所周知第三折是全剧的__部分,不仅最集中的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还深刻地揭露了元朝社会的黑暗,我今天以第三折带全剧,说这一课。
本课位于新教材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一课。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作。在中国文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本文的学习力求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践行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对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3.理解窦娥的反抗性格及其在__部分的充分表现,体会浪漫主义手法在本剧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
1.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2.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色风格。
教学难点:
1.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2.对[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的理解,以及对全剧情节__的认识。
教法:
1、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欣赏戏曲片段,提高鉴赏能力。
2、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直接体验,加深理解。重视语言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3、讨论分析法。通过设计问题,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分析、感悟具体情境,最后教师补充点拨归纳。增加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学法:主张“指导、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学法有:讨论法,朗读法,研究性阅读法。
二、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教学目的和要求,我把本堂课的教学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五个环节分别为:(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细读课文,重点把握。(四)揣摩课文,加深理解。(五)总结全文,深化认识。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案# 导语设计:中国的莎士比亚关汉卿
2.关汉卿其人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元代人说他:“生而凋搅,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风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3.元杂剧基本知识: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在折与折之间的楔子,则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相当于过场戏。楔子与折的区别,楔子只用一两支曲调,不必如折那样,必用一套曲调。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③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关于宫调。隋唐以来,音乐的调子是用“燕乐二十八调”,在宫、商、角、羽四声上各分配七调而成的。宫声七调如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等叫“宫”,其余二十一调如越调、双调、般涉调等叫“调”,所以称调子为“宫调”。“燕乐二十八调’,是宋词、元曲的依据,但实用的调子并不多,元曲中仅用十二调,而传奇中常用的只有九种。这九种宫调及其表现的情趣如下:
正宫-惆怅、黄钟宫-缠绵、仙吕宫-清新、中吕宫-跌宕、南吕高-感叹、双调-健朗、商调-凄惶、越调-谐趣、大石调-蕴藉
每一宫调各有它所属的曲牌,常用曲牌就有五百只以上。传奇继承了南北曲的传统,很少有另外创作的曲牌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作答。
1.理解本色的语言风格。
①:语言的适俗性。如:[滚绣球]中窦娥指天骂地,毫不遮掩、毫无顾忌,酣畅淋漓,用最通俗、最简洁、最激厉的语言发泄出自己满腔的愤怒,诅咒了颠倒黑白的黑暗社会。一字一句,都发自肺腑,没有一丝一毫的做作与雕琢,使观众听来也不由怒火中烧,热血上涌。
②语言的个性化。[滚绣球]中窦娥冤的语言深沉悲亢,塑造了坚强善良的窦娥形象
③语言的浅显化。[快活三]、[鲍老儿]两支曲子是窦娥去法场路上嘱咐婆婆的话,全是日常口语,非常朴素,如泣如诉,具有真情实感,听来真切感人,使人落泪。
2.采取全班参与,分组朗读的方法初步阅读课文,重点了解第三折中的结构。
探究明确:第一层:(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写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揭露世道不公。第二层:(“(刽子云)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写窦娥告别婆婆。第三层:(“(刽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结束)写窦娥发下三大誓愿。
3.按三层划分得出三个剧情画面,即
押赴刑场鸣冤
婆媳诀别诉冤
三桩誓愿发誓
环节三:细读课文,重点把握。
有矛盾才有戏剧,为重点把握戏剧体裁提出两个讨论性问题。
1.讨论: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
明确: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①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②窦娥本想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③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愿担当死罪。
矛盾冲突的第①点,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第②点,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的昏聩,贪赃枉法;第③点,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
2.讨论: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
明确: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屈打成招,到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仍旧是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聩。
这样,我们就会深刻地体会出窦娥所唱的《滚绣球》这曲子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揭露是那样的入木三分,以及深刻地感受到窦娥对黑暗现实彻底失望而表现出来的反抗精神,是那样的震撼心灵。
环节四:揣摩课文,加深理解。
通过教师指引对全文再次分析阅读特别是对《端正好》、《滚绣球》、以及后来窦娥的三桩誓愿的研究探讨
提出讨论:你对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明确:善良而富有反抗性的底层妇女形象。
环节五:总结全文,深化认识。
通过教师指导与学生之前讨论相结合,对三大奇愿的认识和全文的总体把握。
明确:①: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正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情,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桩誓愿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仇视封建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所以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这也反映了作家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当然,三大奇愿也反映了窦娥冤屈之大。
②: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况。窦娥开始也受神权思想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__。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
三、板书设计:关汉卿个人简介、元剧基本知识介绍、第三折剧情场景分析、全文总结。
四、作业:1.背诵第三折中的[端正好]、[滚绣球]两曲。
2.第三折中的剧情表演。巩固知识、发挥想象、置身其中、切身体会戏剧的艺术魅力。
人教版高二语文分析教案怎么写【篇4】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本思想内容,分析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等人的形象。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理解“复活”的意蕴,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寄寓的人性理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有没有因为某件事而心灰意冷过?你有没有因为什么事而堕落过?你可曾丢失过最炽热的自己?如果有,我们该怎么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来寻找下答案。
二、作家作品
1.了解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生于贵族家庭,19世纪中期俄 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847年退学后,回到故乡并在自己领地上做农奴制度改革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诸多文学巨作,1910年11月病逝,享年82岁。
列夫·托尔斯泰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列夫·托尔斯泰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的作品反映了1861年到1905年俄 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变动,因此他被列宁誉为“俄 国革命的镜子”,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高尔基说“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 国”。
2.《复活》内容介绍
卡秋莎·玛丝洛娃原是一个农奴的私生女,她天真、善良,真诚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但这个腐化堕落的贵族少爷却诱 __了她,把她抛弃,使她陷入种种悲惨遭遇,最后沦为ji女。ji女生活使她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她再也不相信什么善了,于是她拼命吸烟、喝酒,麻醉自己。一次,她被诬告谋财害命,关进监狱,并被昏庸的法官判处四年苦役,流放西伯利亚。
在审判玛丝洛娃时,正巧聂赫留朵夫做陪审员。当他认出她时,良心受到谴责,想通过拯救她以赎前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
途中,传来了皇帝恩准玛丝洛娃减刑的通知,苦役改为流放。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逐步恢复过去的爱情,重新唤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德,自动戒了烟酒。聂赫留朵夫准备和她结婚。为了不损害聂赫留朵夫的名誉地位,玛丝洛娃拒绝了他的求婚,而与另一她心爱的犯人西蒙斯结合,从而走向“新生”。
聂赫留朵夫也放弃贵族生活,把土地分给农民,与上流社会断绝交往,虔诚信奉宗教,认为这是克服种种社会罪恶的做法。这两个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
3.前情回顾
玛丝洛娃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蒙冤受屈,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
4.写作背景
①时代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 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 制制度的反动本质。托尔斯泰参加了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到农民与地主之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民贫困的根源是地主土地私有制。
②个人背景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晚期代表作。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他抛弃了上层地主贵族阶层的传统观点,重新审视了各种社会现象,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遭遇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一幅幅俄 国社会的真实图景。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 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
5.了解“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是俄 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因此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三、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1)嫣然(yān) (2)斜睨(nì) (3)啰唆(luō)(suo) (4)鬈发(quán)
(5)擤鼻涕(xǐng) (6)窘态(jiǒng) (7)踱步(duó)
2.解释词语
(1)嫣然一笑: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2)接二连三:一个接着一个,形容接连不断。
(3)衣冠楚楚:形容穿戴整齐、漂亮。含贬义。
(4)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5)鄙夷不屑:指轻视;看不起。
(6)水火不容: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能相容。后多用于比喻人与人之间有深仇大恨,不能在一起。
(二)初读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划分层次结构
开端(1-21段):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
发展(22-43段):二人交谈,聂赫留朵夫请求原谅,但被拒绝。
高 潮(44-58段):玛斯洛娃经经过激烈的心理活动后,决定利用这个男人弄到些好处。
结局(59-78段):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他恢复本性。
四、研读课文
活动1:人物分析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通过描写来塑造的。描写分为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和侧面描写(以他人言行反映人物,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分析具体语段,来共同鉴赏小说当中(所出现的)人物的特点。
(一)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刻画聂赫留朵夫的?
1.①(p65,第4、5段)“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比平时高。
“我想见见您……我……”
析:语言描写。聂赫留朵夫在称呼上的斟酌和语言的不流畅表现了他思想上的矛盾。想到玛丝洛娃的遭遇,自己有着深深的负疚感,他们之间已经有了一段很长的距离,不知道玛丝洛娃还能不能接受自己,因此一时不知道如何称呼。
②(p65,第12段)“对,我在做我该做的事,我在认罪。”聂赫留朵夫想。他一想到这里,眼泪就夺眶而出,喉咙也哽住了。他用手指抓住铁栅栏,说不下去,竭力控制住情感,免得哭出来。
析:借助心理、神态、动作、细节等描写手法,生动地表现出聂赫留朵夫面对玛丝洛娃如今的悲惨境遇,其内心的深深愧疚与负罪感。
2.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形象
聂赫留朵夫既是贵族地主阶级罪恶的体现者,同时又是本阶级罪恶的批判者,是一个忏悔贵族。
聂赫留朵夫他最开始健康、真诚、充实、崇高、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业而献身。大学时是一个健康、阳光、真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作风随便,诱 __玛丝洛娃使其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了玛丝洛娃,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魁祸首,心中的良知引发了他对玛丝洛娃的同情和忏悔。他开始决心赎罪,甚至有和她结婚的念头,表明了他悔改的诚意。从此,他的思想开始升华,灵魂开始走向复活。
(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思想和性格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纯洁善良、追求理想的阶段。这时,他健康、真诚、充实、崇高、乐于为一切美好的事业而献身。他信奉斯宾塞“正义不容许土地私有”的理论,把继承自父亲的土地送给了农民。他真挚地爱着姑母家半养女半婢女的玛丝洛娃。当时,聂赫留朵夫内心迸发出来的对玛丝洛娃的爱情,具有一种纯洁的和富于诗意的特点。作者之所以要叙述聂赫留朵夫这种高尚的感情,不仅为了描写主人公以后的堕落,而且是为了描写他身上所固有的人的品质,这种品质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在他整个生活过程中。第二阶段是放纵情 欲、走向堕落。受习惯观念以及违背真与美原则的那种日常生活榜样的影响,聂赫留朵夫变得猥琐、低下、空虚和渺小。他和当时一般的贵族青年一样接受日常生活、学校的教育。他靠着继承母亲的田产过着奢侈的寄生生活,对异性的纯洁的爱情消退了,而认为女人无非是一种“享乐的工具”。他与同事争夺情 妇,与有夫之妇通__,并且还在自己那个圈子里通行的道德准则的怂恿下,诱 __了玛丝洛娃。按作者的说法,这是‘动物的人’压倒了“精神的人”的阶段。小说还较为充分地展示了主人公灵魂深处两种矛盾的感情的冲突:真正的爱和__欲、希望玛丝洛娃幸福和渴求肉 欲的享乐。小说强调了生活中“通行的”、“习惯的”东西对他的影响。当他厌恶自己的不洁欲 望时,“应该像大家那样去做才对”的声音很快压倒了那点善良的念头,于是,很自然地滑下了堕落的泥坑。第三阶段是从忏悔走向复活。法庭上与玛丝洛娃重逢后,聂赫留朵夫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深睡在心灵深处的精神的人开始苏醒。他认清了自己虚伪可耻的面目,决心悔过自新。他为玛丝洛娃四处奔走,还按“真理的原则”’处理家庭财产,最后在上帝那里找到了灵魂的归宿。这时,按作者的观点看,“精神的人”战胜了“动物的人”,聂赫留朵夫走向了灵魂的“复活”。聂赫留朵夫由忏悔走向复活的过程,就是人性由失落到复归的过程,也即改恶从善,善战胜恶,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不过,小说的具体描写又告诉人们,聂赫留朵夫的转变,是他在不断地接触现实,认识“通行的”“习惯的”生活的恶,并经过内心的沖突反抗,最终放弃他原先奉行的观点与准则的过程。这既是他人的品质复活的过程,也是他转变贵族立场,走向人民的过程。这种转变具有现实的根据,也富有教育意义。但聂赫留朵夫服后信教「勿以爆力抗恶)的不抵抗主义,使他俨然成了“托尔斯泰主义”的化身,这反而失去了形象的真实性。聂赫留朵夫是一个“忏悔的贵族”的形象,他身上表现了作者自己世界观的矛盾,具有自传性。)
(二)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刻画玛斯洛娃的?
1.①(p66,第27段)“她步履轻盈地走到聂赫留朵夫跟前站住,皱着眉头看了他一眼。乌黑的鬈发也像前天那样一圈圈飘在额上;苍白而微肿的脸有点儿病态,但很可爱,而且十分镇定;她那双乌黑发亮的斜睨眼睛在浮肿的眼皮下显得特别有神。”
析:从这幅玛丝洛娃的肖像看,那“特别有神”的眼睛,依然保存着昔日玛丝洛娃的纯真;而那“苍白而微肿的脸”,以及那“一圈圈飘在额上”的鬈发,便显出她长期受侮辱迫 害和堕落过的痕迹;还有那双乌黑发亮而带点斜睨的眼睛,则隐含着她对社会的不满和蔑视。这样写,既符合她过去的经历,又表现了她现时的身份;不但使读者如见其人,而且还可以通过她的外表,窥见她的灵魂。
②(p67,第43段)“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析:此句主要运用了神态描写。“嫌恶”应该是玛丝洛娃的真情流露,正是眼前这个男人,对她始乱终弃,给自己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则是她故意而为之,装出一副妖媚可怜相,其目的是“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③(p69,第64段)“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析:这一段运用了精彩的细节描写。她“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两个“瞧瞧”活画出玛丝洛娃像敏锐的赌徒般在捕捉一击制胜的战机,而为的就是那区区十个卢布;而“伸”“抓”“塞”一连串的动作是那样的熟练、迅捷,像极了一个久经沙场的老手,类似的情状在她身上肯定发生了很多次。这身上哪里还有她原来那种纯真、朴素的影子,一个狡诈、贪婪、世俗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2.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
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善良、纯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引诱和抛弃后,她沦落为ji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他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她作为俄 国下层群众的典型代表,她已经丧失了生命,失去了灵魂,对决心赎罪,帮助她觉醒的聂赫留朵夫充满了怀疑与不信任,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充满的是厌恶。
(她的生活经历是通过描写她同社会现实的基本冲突的角度展现出来的。她的“复活”主要不是像聂赫留朵夫那样通过抛弃原有的贵族阶级固有的利己主义劣根性来完成的,而是通过纠正她在病态社会里所染上的恶习来完成的;主要不是通过认识恶的危害性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认识善的存在的可能性、树立对善的信念来实现的。
玛丝洛娃原先是一个天真纯洁的少女,她最初对人的态度上的明显变化,是在了解到聂赫留朵夫的卑鄙之后。她没把这种欺骗与卑鄙看作是一种孤立的、偶然的现象,而是当作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事实。她受骗之后被人赶走,孤䒷伶仃之下常常受人欺凌,丧失了做人的尊严,这一切都强化了她对人的最初认识,而对善、对上帝的信念开始动摇,对恶的存在与力量也深信无疑。她所体验到的痛苦越多,就越相信所发生的事的必然性。在环境的影响、逼迫下,她沦为ji女,而且逐渐养成了一些新的生存观念和处世“哲学”她不仅不再对自己的职业和习惯感到丑恶,而且还不无自觉地认同了它们,把原本令人厌恶和感到可怕的东西看作正常的。所以,聂赫留朵夫第一次在监狱里看到她时,感到她天性中天真活泼的人性的东西己不见了,“要知道,这个女人已经死了”不过,聂赫留朵夫还是决心用自己的行动去“唤醒她的灵魂”,虽然他感到这样做困难非常大。
然而,当他第二次在监狱中见到她并提出与她结婚时,她愤怒地斥骂了他,发泄了压在心底的满腔痛苦。这种愤怒的爆发是玛丝洛娃精神转变的第一个征兆,它意味着她的那些新观念和处世准则已开始松动,她的被麻木了的心灵开始复苏。她在聂赫留朵夫的行为中重新看到了人身上的善,恢复了从前有过的信念,心灵的复苏使她又对自己曾经习惯了的生活产生厌恶感,并决心做一个新人。玛丝洛娃内心重新爱上了聂赫留朵夫,却又不接受他提出的结婚请求,因为她觉得这不会给他带来幸福。她拒绝他的爱,同他为了拯救她而提出与她结婚一样,都是为对方而牺牲自己。作者认为,这种富于自我牺牲的爱是人类感情的形式。这说明玛丝洛娃也开始复活了。聂赫留朵夫的行为对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起了重要作用。在去西伯利亚的途中,革命者高尚情操的影响是她走向复活的关键环节。如果说聂赫留朵夫曾把她当作享乐的工具,而后则把她作为拯救和保护的对象的话,那么,革命者则把她当作个受尽苦难而天性中有许多优秀品质的人,互相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后一种情形使玛丝洛娃更易于接受。与这些“好得出奇”的革命者相处,她感到自己看见了人与人之间的新天地。她竭力想做一个无愧于他们的人,做一个与他们一样为别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人,于是她内心有了对新生活的热切渴望。玛丝洛娃获得了新生,她的精神最终彻底复活了。这种复活是有深刻的生活依据的。)
活动2:情感升华
1.有人认为聂赫留朵夫的赎罪是对玛丝洛娃真诚的忏悔,是灵魂的清洗、道德的完善;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利用救赎玛丝洛娃来寻求内心的安宁。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说明理由。
(观点一)我认为聂赫留朵夫的赎罪是真诚的忏悔,是灵魂的清洗、道德的完善。
聂赫留朵夫曾是贵族阶层中放浪不羁的一员,在那个腐朽的阶层,欺骗、伤害底层女性不过是他们纸醉金迷的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然而,当玛丝洛娃陌生又熟悉的苍白面容唤醒了他沉睡已久的良心,在巨大的羞惭之下,他意识到这个凄惨女子这些年遭遇的侮辱和迫 害,都是他犯下的滔天罪行。这本身就是聂赫留朵夫道德的复苏、人性的觉醒,他甚至想要“在精神上唤醒她”,即使明知“极其困难”,他还是“不带丝毫私心”地“希望她不要像现在这样,希望她能觉醒,能恢复她的本性”。这种选择正是他毫不苟且地弃绝自己的阶层,对自己的灵魂进行清洗的表现,符合《复活》弘扬人性、颂扬道德的觉醒主题。
(观点二)我认为聂赫留朵夫的赎罪只是在寻求内心的安宁。
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在法庭上重逢,当年那个热情、单纯、美好的姑娘沦落如斯,她的巨大变化与悲惨遭遇令人心惊,而这一切聂赫留朵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样的事实面前,产生愧悔与良心的不安是人之常情,不能上升到道德完善的高度。同时,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救赎也并非全无私心的,他不止一次地想到自己,顾虑自身利益被损害。如在狱中初会面时,聂赫留朵夫没有顾及玛丝洛娃回忆往事的精神痛苦,只是急切地想要求得她的原谅。又如,在玛丝洛娃索要金钱时,他也曾担心她会无休止地勒 索,因而产生动摇,“考虑他的行动会有什么后果,怎样才能对他有利”,想过给她钱后“同她分手,从此一刀两断”。在课文节选部分,聂赫留朵夫面对自己的罪过,只是在物质损失和内心安宁间做了选择,忽视他赎罪行为的真实动机而上升到灵魂清洗和道德完善的高度,缺乏足够的证据,过于牵强。
2.结合节选部分,谈谈“复活”的含义。
析:“复活”的含义:一是聂赫留朵夫良心、道德上的复活,二是预示着玛丝洛娃以后精神上的复活。
《复活》写的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精神的复活,主要是聂赫留朵夫精神的复活。小说中多次写到,在聂赫留朵夫身上,精神的人与兽性的人经常在较量。
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期是一个纯洁、热诚、朝气勃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进人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起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兽性的人统治了他,精神的人被压制了,沉睡了。他第二次见到玛丝洛娃,以及后来的七八年,便是兽性的人统治着他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他诱 __了玛丝洛娃,并将她抛弃,而使她沦落到后来的悲惨地步。直到在法庭上巧遇玛丝洛娃,回想当年,抚今追昔,良心发现,精神的人苏醒了,渐渐战胜兽性的人,精神的人终于复活了。
五、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描述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的见面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 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__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 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表达了作者对“道德自我完善”精神在改造人与社会中的作用的肯定与认可。
六、写作特点
1.生动的细节描写
(p65,4、5段)刚与玛丝洛娃开始交谈时,聂赫留朵夫在称呼她“你”“您”间犹豫不决;(p68,54、55段)在玛丝洛娃突然开口要钱时,聂赫留朵夫流露出窘态。作者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塑造了人物鲜明的性格、复杂的情感,寄寓了自己的人性理想。
2.独特的讽刺手法
所谓“独特”,是指列夫·托尔斯泰的讽刺是不露声名的,他采用现实主义的描写去揭露事物表面与实质的矛盾,在朴素的叙述中包含着辛辣的讽刺。如(p68,第57段):“当着他的面别给,等他走开了再给,要不然会被他拿走的”,揭露了大小官吏的巧取豪夺。
3.突出的心理描写
列夫·托尔斯泰不仅仅是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的结果,他更关心过程本身,尤其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那种细微的、难以捉摸的改变。如玛丝洛娃在监狱里以犯人的身份见到前来探视她的贵族地主聂赫留朵夫时,列夫.托尔斯泰写道(p67,第44段):“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往下,就进入对往事的回忆。起初,她心头掠过一丝美好的回忆,因为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曾经爱过她并且为她所爱;接着,她想起他的残忍,想起他带给她的痛苦和屈辱....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又想利用他一下。这段心理描写既为后来聂赫留朵夫应允为她请律师的情节埋下伏笔,又有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七、补充资料
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在继承以往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的是法国作家蒲鲁东,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批判现实主义突出的特点是比较广阔和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十分深刻和有深度。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有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
人教版高二语文分析教案怎么写【篇5】
【教材定位】
《复活(节选)》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八篇文章,小说以《复活》为题,探讨的是人的精神的“复活”。在节选的这一部分里,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的玛丝洛娃,忏悔当年的罪恶,祈求宽恕。这是他“复活”之路上的重要一步。小说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精妙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了这个正处于心灵转变的关键时刻、内心激烈震荡的人物。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小说中的一些细节,如刚开始交谈时他在“你”“您”之间的犹豫不决,在玛丝洛娃突然开口要钱时他流露出的窘态,通过这些细节把握这个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在他身上寄予的人性理想。
【素养目标】
1.了解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了解《复活》的主要内容,积累文学常识。
2.梳理小说的情节,分析并概括人物形象。
3.分析并学习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以及对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精妙刻画。
4.结合小说的内容及创作背景,探究小说的思想主旨。
【教学重难点】
鉴赏小说的艺术手法,体会“复活”的含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你有没有因为某件事而心灰意冷过?有没有因为什么事儿而“堕落”过?你可曾丢失过最炽热的自己?如果有,我们该怎么做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寻找下答案。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 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托尔斯泰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回到彼得堡,1910年11月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复活》内容介绍
小说女主人公卡秋莎·玛丝洛娃本是一个贵族地主家的女仆,她被主人的侄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公爵玩弄后遗弃。由此她陷入了苦难的生活,她怀着身孕被主人赶走,四处漂泊,沦为ji女。后来她被人诬陷谋财害命而被捕入狱。小说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了被告就是从前被他遗弃的玛丝洛娃,他受到了良心的谴责。为了给自己的灵魂赎罪,他四处奔走为她减刑。当所有的努力都无效时,玛丝洛娃被押送去西伯利亚,聂赫留朵夫与她同行。玛丝洛娃在聂赫留朵夫的真诚忏悔和关怀下,消除前怨,重新唤醒内心的美德,并且为了他的前途,拒绝了他的求婚,与政治犯西蒙松结合。男女主人公的经历,表现了他们在精神上和道德上的复活。小说揭露和批判俄 国社会的腐 败和黑暗,批判了专 制的国家制度,揭露了政府机关的黑暗和官吏的残 暴。
3.前情回顾
本文节选的是第一部第四十三章。小说前面的情节是:玛丝洛娃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蒙受冤屈,即将去服苦役。担任陪审员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发现玛丝洛娃正是自己年轻时抛弃了的姑娘,良心深受谴责,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决定去监狱探望玛丝洛娃,祈求宽恕。
4.写作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 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 制制度的反动本质。
5.了解“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主义是俄 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的重要思想的结晶,一方面,它体现为对现实的无情批判;另一方面,它宣扬了赎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不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因此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三、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嫣然(yān) 斜睨(nì) 啰唆(luōsuō) 褴褛(lánlǚ)
哽住(gěng) 饶恕(shù) 害臊(sào) 擤鼻涕(xǐng)
鬈发(quán) 窘态(jiǒng) 踱步(duó)
2.解释词语。
嫣然一笑: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夺眶而出:眼泪一下子从眼眶中涌出。形容人因极度悲伤或极度欢喜而落泪。
衣衫褴褛:指衣服破旧,其布料破烂不堪。
步履轻盈:形容脚步轻盈,走路很快。
衣冠楚楚: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
截然不同:意思是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全然不一样。
饱经风霜:意思是指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
鄙夷不屑:意思是指轻视,看不起。
(二)初读课文。
【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梳理情节。
开端(1-21段):聂赫留朵夫到监狱探望玛丝洛娃。
发展(22-43段):二人交谈,聂赫留朵夫请求玛丝洛娃的原谅,但被拒绝。
高 潮(44-58段):玛丝洛娃经过激烈的心理活动后,决定利用这个男人弄到些好处。
结局(59-78段):聂赫留朵夫决定在精神上唤醒玛丝洛娃,使她恢复本性。
四、文本研究
【思考1】分析情节
1.聂赫留朵夫是在什么情形下找到的玛丝洛娃?当聂赫留朵夫出现在面前时,玛丝洛娃是否马上认出他?
明确玛丝洛娃被赶出姑母家后,沦为ji女,无辜卷入一起谋财害命官司,在法庭上担任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意外发现她。玛丝洛娃并没有马上认出自己往日的情人,但是他仍然高兴有人来看他,特别是衣着体面的人。
2.文章开头部分,对狱中其他人物对话情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①从对话内容来看,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时俄 国社会的混乱。②为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的第一次见面提供了背景。③因为这一吵闹的场面使得玛丝洛娃听不清聂赫留朵夫的讲话内容,才有了下文两人近距离的谈话,推动了情节发展。
3.从文中看,玛丝洛娃的堕落是否自愿?原因是什么?
明确她的堕落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因为开始的时候,聂赫留朵夫给她打开了一个充满感情和理想的新奇天地,但是他后来的残酷给她带来了屈辱和苦难,她感到痛苦,竭力用堕落生活来麻醉自己的灵魂。
4.聂赫留朵夫要用自己的行为对玛丝洛娃赎罪,这种想法是一以贯之的,还是有过动摇?
明确有过动摇,从聂赫留朵夫见到玛丝洛娃,并通过交谈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对她造成的伤害而深深忏悔,决定用自己的行动赎罪。但是看到玛丝洛娃问自己要钱,觉得她已经不是以前的玛丝洛娃时,也进行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怕被她牵连,并想用金钱洗刷自己的罪责,但随之又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坚定了赎罪的决心。
【思考2】鉴赏语句
1.“这个女人已经丧失生命了”。
明确这是来自聂赫留朵夫内心的一声喟叹。面前的玛丝洛娃不再是自己曾经深爱的女孩儿----纯洁可爱的卡秋莎,而是一个堕落、卖弄风骚、见钱眼开的粗俗女子,她丧失的不是生理学上的生命,而是自己纯洁可爱的灵魂。
2.不过,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您找我吗?”她问,把她那张眼睛斜睨的笑盈盈的脸凑近铁栅栏。
明确这里运用了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饱尝世态炎凉后的玛丝洛娃已经世俗化了,变得善于察言观色了。
3.她忽然瞟了他一眼,又嫌恶又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
明确“嫌恶”应该是玛丝洛娃的真情流露,正是眼前这个男人,对她始乱终弃,给自己带来了深重的痛苦和灾难。“妖媚又可怜地微微一笑”则是她故意而为之,装出的一副妖媚可怜相,其目的是“利用他弄到些好处”。
【思考3】鉴赏手法及效果
(一)细节描写
1.文中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的称呼有几次变化?这说明什么?
明确有三次变化。刚见面称“您”,后来称玛丝洛娃为“你”“卡秋莎”。这说明聂赫留朵夫刚开始还不能与玛丝洛娃拉近内心的距离,只是把她当作一个他想帮助的人,后来,聂赫留朵夫逐渐地在情感上拉近了与玛丝洛娃的距离,已经把她当作一个熟悉的人看待。
2.她没有听他说话,却一会儿瞧瞧他那只手,一会儿瞧瞧副典狱长。等副典狱长一转身,她连忙把手伸过去,抓住钞票,把它塞在腰带里。
明确两个“瞧瞧”活画出玛丝洛娃像敏锐的赌徒般在捕捉一击制胜的战机,而为的就是那区区十个卢布;而“伸”“抓”“塞”一连串的动作细节是那样的熟练、迅捷,像极了一个久经沙场的老手,类似的情状在她身上肯定发生了很多次。一个狡诈、贪婪、世俗的妇女形象跃然纸上。
3.文中多次写到玛丝洛娃“斜睨”的眼睛,有何意图?
明确通过典型的神态描写,刻画了玛丝洛娃现在对人的冷漠与敌视,也暗示她生活的不幸。
(二)神态描写
1.她从衣衫上看出他是个有钱人,就嫣然一笑。
明确此时,玛丝洛娃还是以ji女的身份审视周围的人,看到眼前是个有钱人就露出习惯性的笑容。
2.不过,她的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
明确玛丝洛娃认出了眼前的人就是伤害她的聂赫留朵夫,这使她的内心非常痛苦。
3.她气愤地简单回答,转过眼睛不去看他。
明确聂赫留朵夫提到两人的孩子,但孩子的夭折对玛丝洛娃来说是沉重的打击,此时,玛丝洛娃内心是痛苦的,是愤恨的。
(三)心理描写
1.“天哪!你帮助我,教教我该怎么办!”这一内心独白表现了聂赫留朵夫怎样的心理?
明确聂赫留朵夫内心充满矛盾。法庭上,他被玛丝洛娃的冤案震惊而醒悟,开始认识到自己犯的罪行,因此要帮助玛丝洛娃;但当他真正面对已经堕落了的变得丑陋的玛丝洛娃时还是有一丝犹豫的。此刻,他不知道该作出怎样的决定。
2.“我想见见……”聂赫留朵夫不知道该用“您”还是“你”,但随即决定用“您”。
明确本来按照他们之间原来的关系,完全可以“你”“我”相称,但由于多年分离,彼此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也有了距离感。同时他也不能确认对方是否认出了自己,这样就等同于跟一个陌生人相见。另外,这时的聂赫留朵夫是前来向玛丝洛娃认罪的,他认识到了自己灵魂的卑劣。所以,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决定用“您”。
(四)语言描写
文中除了心理描写还有大量的人物对话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能够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交代了必要的背景。
【思考4】分析聂赫留朵夫形象。
1.在探望过程中,聂赫留朵夫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明确初见玛丝洛娃,他真诚忏悔、赎罪;当看到她索要钱而变得堕落时,他复活的心在犹豫、动摇;最后,他决定拯救她,希望她精神苏醒。
2.概括聂赫留朵夫的主要形象特征。
明确一个宗教式的“忏悔贵族”形象。聂赫留朵夫是一个理想的贵族知识分子。他青年时期单纯善良,追求真挚的爱情。但是贵族家庭使他堕落为自私自利者。他遇见了玛丝洛娃,随后又抛弃她。当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玛丝洛娃时,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堕落和不幸的罪魁祸首。在为玛丝洛娃伸冤上诉过程中,他的思想开始升华,从地主阶级立场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
【思考5】聂赫留朵夫面对法庭上巧遇的玛丝洛娃,他的心灵受到猛烈撞击,就来到监狱请求她的原谅。那么,你认为,聂赫留朵夫对玛丝洛娃有真正的爱情吗?
明确观点一:我认为存在真正的爱情,玛丝洛娃是他的初恋,对于这份纯洁的感情,多年后在法庭上相遇时,他依旧能感觉到。也恰恰是这份感情打开了他复活的大门,使他走上了救赎自己的道路。因为如果没有任何感情的话,他就根本不会有什么恻隐之心了。
观点二:我不认为他对玛丝洛娃还有爱情,他不过是在拯救自己的灵魂罢了。此时的玛丝洛娃也只是他拯救自己灵魂的“工具”。
【思考6】小说以“复活”为题,有何含义?
明确①人性的复活。曾经聂赫留朵夫是一个沉迷声色的花花 公子,每天的生活看似光鲜,实则内心充满空虚。直到他再次看到玛丝洛娃那一刻,那个因为他的欲 望毁掉的女孩儿,他开始审视自己的经历,开始直面他的过去的错误。那一刻,他内心中自己善良的一面,在压迫中终于开始苏醒。
②道德的复活。聂赫留朵夫鼓起勇气,面对曾被自己深深伤害过的玛丝洛娃,他放下自己的贵族身段。向她忏悔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祈求获得宽恕。这一刻,他曾经沦丧的道德感再次回归,这是他道德的复活。
③精神的复活。当聂赫留朵夫作为陪审员的身份在法庭上与被告的玛丝洛娃重逢时,相信他的内心是受到了极大震撼的,沉睡在心灵深处的精神的人开始觉醒。他开始认识到,正是因为自己的不负责任,才造成了玛丝洛娃一生的悲剧,开始认识到自己犯了罪。于是,聂赫留朵夫走上了自己的赎罪之路,同时也是在进行自我救赎,他的精神走向了复活。
五、技法点拨—学习心理描写的方法
【技法指引】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
【指导】
(1)独白法。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
(2)细节法。即在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富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3)烘托法。在文章中,运用恰当的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既能对刻画人物、反映主题起到很好的作用,又能增添文章的美感。
【迁移运用】
假如这次考试你考得不好,老师马上要宣布成绩,请用200字以内的语言描述你此时的心理活动,要求形象真切。
示例: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战。语文课开始了,老师要把批好的试卷发下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天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我紧张得要命,不由得心里直打鼓,怕自己考砸了。试卷终于落到我的桌子上了。它反躺着,静默着……
六、明晰主旨
小说通过玛丝洛娃的苦难遭遇和聂赫留朵夫的上诉经过,广泛而深刻地抨击了法庭、监狱、官僚机关的腐 败、黑暗,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__逸的生活和反动官吏的残 暴昏庸、毫无人性,撕下了官办教会的伪善面纱,反映了农村的破产和农民的极端贫困,勾画了一幅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农奴制俄 国的社会图画。
七、素材积累——列夫·托尔斯泰名言
1.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2.随便什么都比虚伪和欺骗好。
3.要记住!情况越严重,越困难,就越需要坚定,积极,果敢,而消极无为就越有害。
4.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5.要尽可能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人教版高二语文分析教案怎么写【篇6】
(1)作家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09.09-1910.11.20),19世纪中期俄 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后,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创作了诸多文学巨作。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其三大巨著,深刻揭露了俄 国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急剧变化的历史状况,无情地揭露了贵族社会争权夺利的内幕,强烈的戏剧冲突,产生了巨大的道义谴责力量,是俄 国文学的不朽之作。列宁称赞他的作品是俄 国革命的镜子。
(2)作品简介
《复活》是俄 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899年。托尔斯泰在相继完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之后,进入晚年的他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交,他的艺术批判力量达到了高峰,达到了“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清醒现实主义”。这无疑是他艺术探索的结果,同时更是他精神探索的结果。以广大农民的眼光观察俄 国现实生活,代表农民阶级发表意见,这是他晚期创作巨大批判力量的主要源泉。这在他的各种作品中,特别是长篇小说《复活》中表现得最鲜明、也最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