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教案 > 高二 >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怎么写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怎么写

开鹏0分享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怎么写【7篇】

高二的语文教案怎么写。教案的作用有很多,作为新的老师教案的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 随着教案的完成,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更有利于将来的讲课。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高二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怎么写,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怎么写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怎么写【篇1】

【教学内容】

分析文章层次,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分析人物之间的斗争语言及策略,以此来品析人物形象。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重点了解了《汉书》和班固,了解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还积累了一些重点文言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教师提问相关知识,考察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订正错误。)

二、划分课文层次

1.请同学复述文章内容,每个自然段都叙述了些什么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由一组回答,ppt逐个展示情节过程的小标题)

初使匈奴,单于受礼——缑王谋反,祸及汉使——舍生取义,以死明志——

卫律劝降,威武不屈——饮雪吞毡,此志不渝——李陵劝降,忠贞不二——

汉匈和亲,请还苏武——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2.请学生快速划分层次(ppt展示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1)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2~8)段:记述了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倍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

三、分析课文,合作与探究

(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教师ppt展示每部分的问题,留一些时间交给学生,每组代表举手回答,教师做必要的补充)

1.苏武一共自杀了几次?为什么自杀?是否成功?从中可以看出苏武怎样的品质?

讨论明确:

两次。第一次是张胜告诉苏武自己参与谋反的事实,苏武敏感地认识到自己定会受到牵连,因为不想国家尊严受辱,所以自杀。第二次是面对卫律的讯问,为了维护国家尊严,引刀自刺。

不想自己受到屈辱,更不想因为自己而侮辱国家。

第一次是被张胜和常惠阻拦下来,第二次是被卫律请医生救活。从救治的繁琐的程序可以看出苏武是真想自杀,但都没成功。

苏武的举动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忠于国家,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

2.难道只有咱们关注到苏武的精神品质了吗?

明确:不是,还有匈奴的单于。“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单于对待苏武和对待张胜是截然不同的。朝夕候问,一来是怕苏武再出事,而来体现自己对苏武的关怀,试图收降苏武。这是对苏武人格的肯定。

3.说服苏武是事情首先落在了卫律身上,因为他就是降将。卫律是怎样来说服苏武的?苏武有何表现?

讨论明确:

①剑斩虞常:震慑苏武

威逼:②吓降张胜:有人带头不动

③强加死罪:寻找理由

大骂卫律

以自己的地位与财富做例子

利诱:封官加爵:拥众数万不应

荣华富贵:马畜弥山

总结卫律的劝降策略——威逼利诱。威逼不动摇,利诱不应许。于是卫律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发出最后通牒“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这番话也激怒了苏武,苏武大骂卫律。于是有了第6段的“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苏武越是坚决,单于越是喜欢。于是用尽办法来折磨、摧残苏武,企图动摇他的意志。幽禁地窖,断绝饮食;放逐北海,不至廪食。

幽禁地窖,断绝饮食——啮雪吞毡,数日不死

放逐北海,不至廪食——掘鼠食草,杖节牧羊

苏武这一去已然近十年了。短暂的抗拒固然可贵,但时间是检验一切意志的试金石。十年的艰辛与苦涩,是否会动摇苏武的信念呢?我们再往下分析。

4.李陵,匈奴的又一位降将,他来到北海,试图以自己曾与苏武同僚的身份来说服苏武。他有事怎样劝降的呢?卫律的“威逼利诱”策略已然失效,李陵又是什么样策略呢?

(请同学们细读一下李陵对苏武说的话,其中表达了几层意思?)

讨论明确:是什么支撑着苏武艰苦地走了十年?(换位思考,人共同的生命体验)苏武认为自己可以回到大汉朝,回到自己亲人身边。他心中还有对“国”对“家”的念想,还有对团聚的期待。这就是李陵的突破口。

从李陵的言辞中体察李陵的策略

家——母丧兄亡,妻离子散

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前长君伏剑自刎;弟孺卿饮药而死;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国——郡主昏庸,法令无常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李陵老母被系保宫;苏武两兄弟畏罪自杀,侧面可以看出皇帝的统治严酷。

得出结论:“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苏武的回应:“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心甘情愿

李陵走后,在没有人来劝降过,这一过又是近九年。

小结:“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作者的叹惋之情溢于言表。能为信念坚持如此,却实令人佩服!幸而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使命,维护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气节,作者的欣慰之感和赞美之情显而易见。十九年的年华就这样过去了,如果这十九年苏武在自己的国家,也许会有更高的爵位或官职,自己也许不会妻离子散。如果苏武投降了,也许也享受到不尽的荣华富贵,有了自己新的家庭。但是那样的话,历史不会记载他,人们也会忘记他。十九年是磨难,他诠释了什么才是坚守气节,什么才是忠心耿耿。苏武用一身肝胆照耀了史册。

四、板书设计

副将阻拦,未遂

两次自杀

围炉救活,重伤

出使匈奴北海牧羊

卫律:威逼—不动利诱—不应

两次劝降

李陵:国——统治无道,皇帝昏庸

家——家破人亡,妻离子撒

十九年(须发近白)

五、作业

1.思考“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2.翻译7、8自然段。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怎么写【篇2】

【教材分析】

《苏武传》是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必修4中的经典文章,是历史散文中的典范之作,选自中国汉代史学家班固的《汉书》。学习这篇课文要重点了解《汉书》传记体作品的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培养翻译能力。

文章篇幅较长,故事主要叙写了苏武被匈奴囚禁,与其贵族官宦的尖锐斗争,体现了苏武坚强不屈,重义守节,誓死捍卫国家尊严的情操。教学时,要把握住故事的情节,双方斗争的手段与流程,以展现人物的高大形象,从而落实情感教育。

【学情分析】

1.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分析:

学生对《汉书》和班固不是很了解,从文学常识角度要做强调。

针对课文而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语感,对文言实、虚词有一定的积累,这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走入文本语境。但是,由于受到心智水平和认知经验的限制,在理解文意、深透解读文本方面还存在问题。

2.学习本课,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

文章涉及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学生不甚了解,教师要简要介绍。有部分晦涩专有名词,学生识读起来有困难。双方的斗争策略和人物复杂的内心,需要教师引领分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简洁整饬的语言、生动入微的细节。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相关文言文知识。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通过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比较阅读,结合课外材料,体会《汉书》在艺术上继承《史记》所取得的成就。

3.德育目标:突出弘扬爱国主题,引导学生探讨新时代中如何继承苏武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学方法】

1.多媒体ppt课件展示,提高课堂效率。

2.课文较长,要充分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引导学生结合书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

3.引导自学,强调语言知识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疏通文意。

4.课堂上大声朗读课文,培养文言文语感,激发阅读兴趣。校对字音,落实语言知识点。

5.合作探讨,回答问题,把时间教给学生,注重互动;教师引领点拨,或强调补充。

6.重视课堂与课后双落实,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练习与作业要少而精。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落实文学常识、文言知识点,校准字音,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都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小伙了,自己体会一下十七八年的光景,这是七八年我们有多少的幸福时光,有多少成长与收获。这十七八年太珍贵了。而有一个人居然用十九年的时间,甘心忍受匈奴的囚禁与压迫,也不愿意投降,于是书写了一曲高亢的民族气节之歌,这一壮举也被载入史册,被后人广为流传,这个人就是汉代的苏武,今天我们就一起翻开历史的卷轴,来品阅一下苏武的传奇故事。

二、文学常识

(ppt展示,学生齐读,教师重点解释、强调划线的语句。)

1.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我国古代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幼年聪慧好学,9岁即能写文章、诵诗书,16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性情谦和,深受当时儒者敬重。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人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

2.关于《汉书》

(ppt展示,学生齐读之后,回忆《史记》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对比记忆。)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独立的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

3.故事背景(ppt展示,学生朗读)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恰好匈奴单于有意示好,汉朝也想趁机和解,于是派苏武出使与匈奴修好。

三、初读课文,疏通字音,把握文言知识点,理解文章内容梗概

1.疏通字音

(ppt展示疑难字音如下,文章涉及了大量的关于少数民族的专有名词,注意结合书下注释校准字音。)

①稍迁至栘中厩(jiù)监;②数(shuò)通使相窥(kuī)观;

③以状语(yù)武;④既至匈奴,置币遗(wèi)单于;

⑤后随浞野侯没(mò)胡中;⑥拥众数万,马畜(chù)弥山;

⑦故使陵来说(shuì)足下;⑧武复穷厄(è)

⑨何以汝为(wéi)见;⑩子卿尚复谁为(wèi)乎。

2.学生们出声分段朗读课文,校对字音,同时结合书下注释找出文章的通假字:畔、旃、去、无、见、驩、霑、衿、决。以及古今异义词。

3.点拨、强调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

(1)通假字:(见书下注释,做上标记)

(2)古今异义词:(ppt展示,请同学说出今义,在思考文中的古义。)

汉亦留之以相当古义:相抵偿。今义:副词,表程度。

皆为陛下所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兄弟亲近古义:亲近的侍臣。今义:动词,靠近。

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

且陛下春秋高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4.找出下列句子所在位置,讨论后请同学翻译。(ppt展示如下)

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

②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被动)

③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

④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意动,名词作状语)

⑤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⑥反欲斗两主,观祸败。(使动)

⑦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省略句,状语后置)

⑧空以身膏草野。(使动)

⑨切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

⑩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使动,状语后置)

4.点拨重点实词。(ppt展示,请同学们回答加点词的意义)

发:方欲发使送武等(动词,打发)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动词,起事,动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动词,出动)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动词,揭露,暴露)

及还,须发尽白(名词,头发)

会:会武等至匈奴(副词,适逢,恰巧)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动词,会同)

单于召会武官属(动词,聚集)

及:及卫律所将降者(连词,以及)

事如此,此必及我(动词,牵连)

及还,须发尽白(动词,等到)

当:汉亦留之以相当(动词,抵押)

副有罪,当相坐(动词,应当)

始: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动词,开始)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副词,刚刚)

始以强壮出(副词,当初)

5.请同学们找出自己还理解不了的词句,教师点拨。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2.翻译3、4自然段。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怎么写【篇3】

教学流程:

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朝》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此词的创作年代也可据此定为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之前。这也是《乐章集》中所能考订的作年最早的一首词。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都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堪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能铺陈其繁华。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

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词的大意。

2.强调以下词语的音、形、义:

⑴形胜:地理形势重要。

⑵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

⑶天堑:天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堑,qiàn。

⑷重湖叠巘清嘉:巘,yǎn,山峰。清嘉,秀丽。

⑸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__孙何。

⑹异日图将好景: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

3.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的繁华?

提示: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等方面。

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板,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提示: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第四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背诵《望海潮》,讨论: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提示:上阙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展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运用动静结合、比喻、夸张等手法,极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繁荣、美丽、富饶。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词。

2.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段绘景文字,不少于100字。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怎么写【篇4】

【教学目标】

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律美,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炼字的艺术,体会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秀丽风光的情怀。欣赏词中铺陈描述的表现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壮阔优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词的艺术特色。了解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律美,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炼字的艺术,感受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秀丽风光的情怀是学习重点,欣赏词中铺陈描述的表现手法,感悟词的壮阔优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词的艺术特色是难点。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审美欣赏

【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略)

二、配乐朗读,读出节奏,感受语言美。

【学生朗读后,教师指导节奏、用韵,示范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美感】

三、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感悟词意。

【学生初步概括分析作品的主要意象(内容)和风格,简介背景,体会词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感。】

【上片】写杭州城的风光优美与经济繁华。

【下片】写清秀迷人的湖光山色与祥和欢乐的生活画面(形胜、繁华)

【词的背景与风格简介】

四、诵读欣赏

【诵读要求】读出优美的风景,读出优雅的语言,读出审美的激情。

【诵读指导】节奏鲜明,抑扬顿挫,适度夸张,情感丰富,韵味十足,余味无穷。

【上片】首句读出惊喜感叹之气。杭州风景词句,要读得婉转清丽,读出惊艳赞叹之情;钱塘江观潮词句,要字字铿锵,读出大潮雷霆万钧之势和观赏者的惊叹之情。“竞豪奢”语气要上扬而有余味。

【下片】读西湖美景的句子,节奏要深情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要读出对朋友诚挚的褒扬与祝愿之情。

五、合作探究赏析(品味语言、感受意境、欣赏简析)

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从意象氛围、表现手法或者炼字等任一方面简单说明喜欢的理由。

六、迁移拓展、比较鉴赏

善于铺叙,是此词一大特色。作者从不同角度精心选取最典型的景物,一句一景,从__时空极力铺排,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杭州的极度繁华。

试比较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与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一时、一地、一景的集中描述与细致刻画。写一段文字,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作家的作品,并简单说明理由。

【文本与资料】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形胜:地理条件优越。三吴:吴兴、吴郡、令稽为三吴。都会:大都市。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其多。怒涛:汹涌的潮水。霜雪:比喻浪花。天堑(qiàn):天然的险阻,指钱塘江。珠玑:泛指珍宝等珍贵商品。盈:充满,言其多。重湖:西湖以白堤为界分外湖、里湖,故称重湖。叠巘(yǎn)):重叠的山峰。清嘉:清秀美丽。嘉,一般作“佳”。三秋:农历九月。羌管:笛子出自羌族,故称羌管,泛指乐器。泛夜:指在夜间飞扬。嬉嬉:欢乐快活。莲娃:采莲姑娘。千骑:形容州郡长宫出行随从众多。高牙:古代将军旗竿用象牙装饰,故称牙旗。这里指大官高扬的仪仗旗帜。烟霞:山水美景。图:描绘。凤池:凤凰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这里泛指朝廷。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怎么写【篇5】

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入

二、1、教师范读,请学生注意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

3、请学生根据出示的诵读提示和注释自由读课文

4、提问词义,学生个读

【感受:1、很规范很传统的诗歌教学第一环节】

三、分析上阕:

1、前三句:

①请学生描绘,然后问:有什么感受?

②比较:“长忆孤山”与课文“东南形胜……”

生答师点拨

过渡:引导学生找出三个关键词——形胜,都会,繁华

【感受:2、此处比较甚好,于无疑处生疑,比出了原文的意蕴】

2、品读“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师:改为“绿柳小桥……”如何?

生分析:原句更大气,“烟”显得朦胧

突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可以改成“风柳画桥,珠帘翠幕”,如何?“珠帘”正好和下文的“竞豪奢”照应

教师引导:原文中“风帘”更有动感

学生反驳:我的改句中前面已经有“风”,前后句是动静结合

教师请其他同学谈看法,另一学生说:我觉得不能用“珠帘”,因为后面有“参差十万人家”,平常老百姓家不一定都用得起“珠帘”的

教师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个问题我们留到课下探讨吧

【感受:3、此处和本课另一处是课堂自发生成的,是优秀的学生说出的个性见解这两处给所有听课老师和评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为授课老师没有把握住精彩的生成而遗憾平心而论,如果我们处在这种大赛的舞台上,处在那种紧张的情景下,我们能把握住这精彩的生成吗?我的答案是:至少我不能完全把握住我在听课时,又震惊又激动——震惊的是很可能我也把握不了这样的场面,自己的教学机智有待提高;激动的是我能教到这样优秀的学生该有多好啊!在平常的课堂上,师生之间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对话,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说说生成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表达了他对生成的看法:“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一个好的教师,并不见得能明察秋毫地预见到他的课将如何发展,但是他能够根据课堂本身所提示的学生的思维的逻辑和规律性来选择那必要的途径而走下去”教师讲公开课,要把课备到特别透的地步,以随时生成“不可预约的精彩”我省代昆鹏讲《定风波》,充分的备课使他足以应对优秀学生任何的提问和课堂生成(详见拙作《准备有多好,生成就有多美》,见年1月26日《教育时报课改导刊》)我们应该向代老师学习

再来谈此处的突发事件课堂上,最后一个学生回答:“我觉得不能用‘珠帘’,因为后面有‘参差十万人家’,平常老百姓家不一定都用得起‘珠帘’的”当时我听到此处,豁然开朗,忍不住拍案叫绝说得多好,这就是学生的力量啊!是啊,此时教师或许可以抓住这个契机说:“你替老师做了回答改成‘风柳画桥,珠帘翠幕’,可见这位同学注意到了原词中的动静结合,故也改成了动静结合的句子但是,它的下一句紧接着是‘参差十万人家’,所以此处强调的是人家多所显示的繁华,而非豪奢的繁华而‘竞豪奢’所总结的则是与其紧挨的上文‘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你的改动或许是作者最初想到的,但作者为了每一层所强调的重点,或许忍痛改成了现在的句子总之,你的句子同样精彩”

呵呵,这都是事后诸葛亮的不当之言还是那句话,若我处在当时的情境下,我亦不能把握好,我们不能苛责余老师】

3、品读“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①学生描绘这几句的画面

②这几句中哪个字更好?

学生赏析:“卷”……

教师引导:卷起千堆雪……

教师说:请大家对这几句连读三遍,一遍比一遍大

【感受:4、析画面,炼字,这些环节进行得有声有色】

4、品读“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问:为何选“珠玑”“罗绮”?

生答师点拨

【感受:5、分析意象也很典范】

5、学生齐读上阕

四、下阕:

1、学生个读

2、品读“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句

问:哪个词表现了老百姓的快乐生活情态?

A生答师点拨

B教师引导:你想到了什么?生答,教师也谈自己的感受

C齐读

【感受:6、抓点抓得太好了!“嬉嬉”二字品得相当到位】

3、品读“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①哪些词表现了官员的快乐?

生答:乘醉,吟赏

教师引导:请与欧阳修“而不知太守游之乐也”的与民同乐比较

学生比较

另一学生突然说:“老师,我觉得本文与民同乐有点假,因为作者写本词是为了奉承官员作者写得这么美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很可能背后(的景)不是这样”

教师:你思考得更深刻咱们班学生的思维真活跃啊由于时间关系,咱们在这里不做更多的探讨了,同学们下课去研究一下

【感受:7、这里又出现了一次没有把握好的生成详细的解析见感受3若是我,也会把握不住后来,王娅老师评课时提出了一些解读而我当时听到学生的这个看法时,心中很为学生的部分看法叫好——难道这首词没有奉承之意吗?当然有学生的感觉多敏锐啊,教师可以肯定学生的部分看法】

4、请学生描绘“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丽画面

生写作、展示

【感受:8、此处的写作与上面的比较、换字、直接品味等教学方法又有所不同,方法多样,教学节奏鲜明】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怎么写【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理解“灯”“灯光”的象征意义。

2.学习本文作者展开联想,逐层深入地剖析事物内涵的写法。

3.学习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法及文章“形散神聚”的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灯”“灯光”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怀、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背景知识介绍:

1.请学生于课文结束处看到本文写作时间: 1942.3

2.你知道此时的中国是怎样的状况吗?学生分析这段时期的国内形势。

3.教师补充。

4.学生回忆学过的巴金的作品,简介巴金。

巴金的经历需简介,着重点在于他背叛家庭,走向革命的勇气与热情,引导学生品读文字蕴含的力量。

二、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形式:学生依次逐段朗读课文。听读者注意读者的情况,并思考如下问题:

要求:(1)读罢全文,你能发现作者的感情变化吗?请用具体词语例证,是什么力量令其感情变化。

(2)全文哪些段落写灯光?

讨论明示:

(1)作者情绪由低落悲观转为乐观__。第一段的“窒闷”,尾段的“微笑”,可以显示灯光令其感情变化。

(2)3-12段写灯光。

难点:2段到底有没有写灯光?应该说涉及了灯光,或说暗写侧写灯光,作者对于灯光已感觉到了。“漆黑一片”到“黑色逐渐谈”以至“终于分辨出来了”,这过程变化靠得是灯光,第3段的内容也恰恰是这一结论的注脚。

三、讨论课文结构内容

1.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形式在于其线索。本文线索是灯光。引导学生依课文内容总结出本文的内容脉络。

明确:眼前/现实灯光回忆灯光联想灯光眼前/现实灯光

2.如果我们写这篇文章,多会从回忆灯光后,便以议论抒情性的语言来剖析挖掘灯的内涵,可是作者却联想三个故事,继续实写灯,目的何在?

导析:

(1)请为三个小故事添加标题,概括其内容。

(2)两个神话故事可否去掉一个?为什么?写第三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3)联想灯光的目的何在?

明确:

(1)

a哈里希岛的故事:长明灯,盼归之灯,姐姐点灯照亮渔人归途,长夜孤灯。

b爱之光、希洛与利安得尔的故事

c友人投江被救

(2)不能去掉。

因为第一个故事中的灯是指路的灯,第二个故事中的灯是精神的灯,灯中蕴含着勇气与希望。二灯光内涵不同,第二个故事中的灯不仅指路,更是精神依托,文意更加深入了。

写第三个故事目的在于显示灯的力量是巨大的。友人投江,心已冷尽,但就是这垂死之人的心竟被灯光照亮,灯光为他带来了人间的温暖和美好的情谊,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与信念,灯的内涵在这个故事中进一步被挖掘展示。

(3)联想灯光,作者是借此来剖析挖掘灯的内涵,让人们在丰富的感性材料中认识灯的作用,这自然比用议论抒情的方式来讲灯的内涵更形象,更能开阔人的思维。而且这几个故事很具有代表性,现实与理想,古代与现代,中国与外国,人们对于灯的感情都是一样的,灯的意义更明了了。

四、小结

思想内容的小结:

归纳灯包含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艺术手法的小结:

象征手法的运用。

善于运用联想来感性地揭示文章内涵的写法。

五、作业:

以“灯”为题,用象征手法写一篇揭示“灯”燃烧自己,造福人类的品质的文章,600字左右。

高二语文必修下册教案怎么写【篇7】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1、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掌握文本思想。

2、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知识和技能: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2、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设想:

首先,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语言勾勒或者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知人赏词,从而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其次,引导学生自己动脑鉴赏本词,培养自己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通过物象、意象到意境,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的“情”“景”有全面的理解。

再次就是要品味语言美,欣赏明畅错落和谐的韵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词的风格流派的分类”来导入新课。

——明确: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

二、新课学习:

1、作家作品简介。

——明确: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

3、疏通词意,把握词眼。

——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品味语言,赏析词作。

(1)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意蕴。

——明确: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

(范例引导)

——明确:韵律美;增强情感。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愁之一:山河沦陷悲故园荒废难回

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

愁之三:形影相吊悲漫漫余生难度

(4)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5)在这些间接写愁的词句中,选择典型意象,联系所学诗文,说说词人是如何通过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

——明确:酒、雁、黄花。窗、梧桐细雨等。

追问一:“酒”有何意蕴?

——引导: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深化:为何说是“淡酒”?

——引导:并非酒淡,而是愁浓。

追问二:“雁”有何象征意义?

——引导:结论:“雁”是离愁的象征,是亲友音讯的象征。

深化: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明确:因为“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

追问三:“黄花”有没有寓意呢?

——引导: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境。

追问四:结合词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儿”?

——引导: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追问五:“梧桐细雨”的象征意义?

——引导: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

(6)小结。

5、再读全词,把握主旨。

——明确: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泪写下的千古绝唱。

6、感受艺术特色。

——明确:首先,叠字的运用。全词首句即连下十四个叠字,质朴清新,自然流畅,却准确地反映出词人的孤单与凄清、沉痛与心酸、忧郁与愁闷,表达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态。

其次是借景声情,寓情于景。将自己伤感,凄苦的愁绪融入到了对淡酒、飞雁、黄花、细雨等这些萧瑟惨淡的意象的描写之中。用哀景引发愁,在哀景中蕴蓄愁,以哀景来烘托愁。充分表现出词人杰出的艺术才华。

三、总结:

了解时代背景(知人论世)

把握“词眼”

意象

品味语言

意境

领悟主旨

感受艺术特色

四、作业:

1、依据赏析《声声慢》的步骤,赏析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拓展)举例比较分析“婉约派”和“豪放派”词的不同特点。

    75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