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课文 > 三年级 >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梦荧0分享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反思

金色的草地是前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作品,那么关于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及反思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以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形,能够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2、通过朗读课文,表达出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体会作者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蒲公英的图片及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草地上玩过吗?你见过的草地是什么样的?

2、他们在草地上玩儿些什么呢?

3、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读音读。

2、指名读课文,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3、投影出示生字新词。

(1)自读、抽读、指名读。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指导学生读音,培养学生识字习惯。

(4)指导书写。

(5)学生书写,注意纠正。

(6)巩固检查。

三、初读感悟

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文中那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生思考、讨论后,全班交流。

2、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感受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填空题,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口头填空。

( )的草地

2、自然过渡: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题答案。

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精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1)观看录像,生感受。

(2)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的情景。

2、朗读第二自然段。

(1)思考:图中两个孩子分别是谁?

(2)介绍有关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3、那一天,“我”去钓鱼,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从而“我”对蒲公英地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文中的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样说恰当吗?为什么?

四、汇报成果

1、分小组汇报。

2、全班汇报。

3、拓展活动。(双休日活动)

五、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板书设计】

2 金色的草地

绿色的草地

快乐

蒲公英

《金色的草地》的词语解释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可入药。

【盛开】(花)开得茂盛。

【玩耍】做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游戏。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课文中指“我”故意很认真地叫住弟弟。

【假装】故意表现出一种动作或情况来掩饰真相。近义词:假意。

【引人注目】吸引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一点上。课文指小小的蒲公英并不吸引人们的`注意。近义词:众目睽睽。

【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近义词:察看。

【合拢】合到一起。

【有趣】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近义词:好玩。

【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到兴趣。近义词:爱好、喜欢。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金色的草地》首先写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小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那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文章接着写了窗前的草地上有许多蒲公英,每当它开放时,草地就变成了金黄色,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蒲公英早晚是合拢的,只有中午才张开黄色的花,草地因此而变成金色。从那时起,“我们”更加喜爱这种花,意识到草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课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

学生通过读课文,大体上理解课文内容,我就用“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这个问题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时候,指导学生边读边进行表演,我鼓励学生在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通过表演,学生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但略有遗憾的是,在这个环节里,因为学生好动的孩子居多,导致表演过程中时间上有点拖长。

课文中第三自然段描写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一片金黄,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读着这个内容,看着孩子空洞的表情,我明白,这草地到底有多美?由于距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远,是他们想象不到的。教学伊始,我运用课件的演示,引入情景。于是,我借助电脑课件演示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一片片金色的草地……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了这一情景,当孩子们亲眼看到金色的草地时,不时发出惊讶声、赞叹声:“太美了!”“哇,好棒哦!”接着让他们在美的情境的烘托下,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并说说自己最想在草地上做什么?孩子们个个神情激动,跃跃欲试:“我想在草地上打滚儿,睡觉。”“我想在草地上和爸爸、妈妈照相。”“我想和老师、同学们在草地上做游戏。”恰当地使用课件,不但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而且帮助他们很好地感悟了课文内容。既激发了孩子们想在草地上玩耍的冲动,又让他们通过读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到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这种直观手段的运用,激起了孩子们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学生的精彩语言远远超过平常之语。真可谓“给学生多大的舞台,学生就会给你多大的惊喜”。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中体验,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再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的某些想象有了具体实际的展现,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学来兴趣盎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孩子们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激情时,我的心情灿烂无比,因为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我想这就是桂梅老师说过的“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孩子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习语文的快乐”的真谛所在吧!


    77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