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中语文同步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2023高中语文同步练习题与参考答案(精选)
高中的语文有很多的知识点需要背诵与熟记,所以平时同学们要多做练习,那么有哪些高中语文练习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高中语文同步练习题与参考答案,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中语文《劝学》同步练习与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蓼(liǎo)蓝 靛(diàn)青 其曲中(zhǒng)规 参省(xǐng)
B.跂(qì)而望 埃(āi)土 金就砺(lì) 骐骥(jì)
C.跬(kuǐ)步 舆(yú)马 槁暴(pù) 金石可镂(lǚ)
D.用心躁(zào)也 须臾(yú) 句读(doù) 参(cēn)省乎己
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假舆/马者 B.故/木受绳则直
C.善/假于物也 D.吾尝/跂而望矣
3.下列句子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解释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暴:露
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须臾:指长者
C.故不积跬步 跬:一步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省:忽略
5.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甚矣,汝之不惠
C.自古以来,未之尝闻
D.吾日三省吾身
二、文本研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6~9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6.下列成语中“备”的意义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的“备”同的一项是( )
A.求全责备 B.有备无患
C.德才兼备 D.攻其不备
7.说说下列句子主要的修辞手法。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⑵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⑶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8.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请找出本段文字的议论中心( )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
D.只有逆境才能成才。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文言文的翻译方法有置疑和意译两种。直译要求原文文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文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译出原文大意。翻译时应以直译为主,实在难以翻译时可辅以意译。)
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
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翻译:
⑶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翻译:
二、拓展延伸
(一)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10.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安有人臣而戏其君乎?
答:
⑵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答:
11.师旷关于人生少年、壮年、老年学习意义的论述,用荀子《劝学》中的原话说就是 ,
这则短文启示人们: 。
(二)劝学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xiǔ污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1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⑴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答:
⑵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答:
参考答案
1.B(A.“中”应读“zhòng”, C.“镂”读“lòu” D.“参”应读“cān”。)
2.A(假/舆马者)
3.D(A.“日”,名词作状语B.“上”“下”名词作状语,C.“水”,名词作动词)
4.C(A.暴:晒干B.须臾:片刻D.省:反省)
5.A (A.定语后置句B.主谓倒装C.宾语前置D.陈述句)
6.C(例句中的“备”是具备的意思。A.完备;B.准备;D.防备。)
7.⑴排比 ⑵对偶 ⑶对比
8.B
9.⑴ 君子的天赋不是和一般人不同,是他们善于借助客观条件啊。
⑵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成为江河。
⑶(却能)向上吃地上的泥土,向下饮地下的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0.⑴哪里有做臣下的跟他的国君开玩笑的呢?
⑵老年时爱学习,就像点燃蜡烛的光亮。在烛光下行走,跟在黑暗中行走,哪一种好呢?
11.学不可以已;人因该活到老,学到老,在任何时候都应学习,即终身学习。12.
⑴ 若把它浸在臭水里,那么君子就不愿意接近它,平民就不愿意戴它,它的本质并不是不美丽,而是把它浸在臭水里才这样的。
⑵所以君子居住一定选择乡土,外出一定结交贤士,这是用来防止邪僻而接近正直的方法。
高中语文《晏子使楚》练习题及答案
1. 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傧者( ) 临淄( ) 张袂( ) 不肖( ) 诣( ) 枳( )
2.试着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张袂成阴,挥汗成雨:
⑵比肩继踵:
⑶各有所主:
⑷齐之习辞者也:
⑸圣人非所与熙也:
3.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1. 生平:晏婴,又称晏子,字平仲,春秋时齐国夷
维(山东高密)人。齐国的名相,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诸葛亮曾在他的《梁甫吟》中赞道:“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理。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司马迁更是对晏婴敬佩仰慕有加,他在《史记•管晏列传》中感慨地说道:“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祈慕焉。”
2. 作品:《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末期齐相晏婴的思想言行的著作。全书共八卷,二百五十章,分内、外篇。其文章篇幅短小,但首尾完整。善于组织事件,展开矛盾冲突,富有故事性。语言简练生动,行文畅达明快。
晏子使楚
(一)楚王—设小门 齐无人
晏子—使狗国入狗洞 不肖者使使不肖王
(二)齐人善盗—盛气凌人、傲慢无礼、目空一切
(楚)生盗之国——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善辩
1.晏子面对楚人的侮辱,进行有力回击,他取胜的
原因是什么?
【解析】首先,从他自身来看,他头脑灵活,机智过人,善于辞令。其次,他善于使用打比方的方法。如文中的“使狗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把楚国与狗国等同。又如在第二则故事中他又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回击楚王。再次,他所采用的夸张手法,也让楚王生畏。如在讲到齐国人时,以“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形象的夸张,让我们感受到齐国人比比皆是,更有力地反驳了“齐无人耶?”的质问。第四,晏子采用以退为进的方法。面对楚王提出“然则子何为使乎?”的质问,晏子降低自己的身份,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作答,又是一次以楚王的尴尬而结束。总之,课文中正是由于在晏子的外交辞令中采用打比方、夸张等手法和以退为进的方法,致使楚王无言以对,使晏子这一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
2.贯穿两篇故事的思想主线是什么?
【解析】两篇故事贯穿了一条思想主线:文章通过晏子出使楚国不辱使命、用辞令战胜楚国君臣蓄谋的记叙,表现晏子忠于齐国的品格与机巧善辩的才能。晏子作为一名使者,是作者着力塑造的理想人物。他出使楚国两遭戏弄。面对楚国君臣两次蓄意刁难、侮辱,若晏子翻脸,既显出使者笨拙无能,缺少风度,又会使两国关系形势紧张。因此,晏子不愠不火,机警设喻,使楚王自讨没趣,处于尴尬境地。晏子的对答措词委婉,柔中有刚,充满智慧大度,十分精妙,充分表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才能、过人的胆识及出众的辩才。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谓左右曰 B.其实味不同
C.水土异也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请选出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楚王闻之 B.齐之习辞者也 C.吾欲辱之 D.婴闻之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其 实 味 不 同
4.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晏子避席对曰( )
(3)叶徒相似(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齐人固善盗乎?
译文:
(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
6.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答: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王子敬①自会稽经吴,闻顾辟疆②有名园。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值顾方集宾友酣燕,而王游历既毕,指麾好恶③,傍若无人。顾勃然不堪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失此二者,不足齿之伧耳④!”便驱其左右出门。王独在舆上回转,顾望左右移时不至,然后令送箸⑤门外,怡然不屑。
【注释】①王子敬:王献之,官员。 ②顾辟疆:人名。③指麾好恶:指点评论。麾,通“挥”。④伧:粗野,鄙陋。⑤箸:这里相当于“之于”。
7. “燕”有以下几个义项,文中“值顾方集宾友酣燕”一句中“燕”字的意思是( )
A.燕子,一种鸟类 B.通“宴”,安逸,安闲
C.通“宴”,用酒饭招待客人 D.周代诸侯国国名
8.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王游历既毕 吾与汝毕力平险
B. 不足齿人 不足为外人道也
C. 然后令送箸门外 欣然起行
D. 以贵骄人 何以也
9.顾辟疆对王子敬的行为“勃然不堪”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句子作答)
10.中国是礼仪之邦。你认为王子敬怎样做比较得体?
答案
【预习作业】
1.傧( bīn )者 临淄 (zī ) 张袂( mèi) 不肖( xiào ) 诣(yì ) 枳( zhǐ )
2.⑴张袂成阴,挥汗成雨:张开袖子能挡住阳光,流出的汗如同下雨。
⑵比肩继踵:肩膀靠肩膀,后面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后跟。
⑶各有所主:各有所主管(之事)。
⑷齐之习辞者也:齐国的善于辞令、很会说话的人。
⑸圣人非所与熙也:聪明的人是不该和他开玩笑的。
3.沉着冷静、不卑不亢、机智善辩、善于外交、不辱使命,维护自己国家的尊严。
【课堂训练】
1.C (A、古义:身边的人;今义:表示方位B、古义:它们的果实;今义:用来说明某一事实的连词。D、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丈夫的配偶)
2.B(A、C、D、都是代词。B、是助词。)
3.其/实味/不同
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捆绑 (2)座位 (3)白白地(仅仅、只)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齐国人本来喜欢偷盗吗?
(2) 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
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6.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
7.C
8.B
9.(王子敬)不识主人,径往其家;指麾好恶,傍若无人。(或: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10.
要点一:想进入别人的私宅,要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不可以“径往”;
要点二:游赏时要尊重主人,平和有礼,不能旁若无人,随意指点评论。
高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练习题以及答案
1.给加点字注音:
昳丽( )朝服衣冠( ) 时时而间进( )
期年之后( )
2.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⑵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⑷王之蔽甚矣
⑸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作品简介:《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此书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
名字不可考,后经汉代刘向整理,定名《战国策》,沿用至今。
这部书的内容是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其有关的谋议或辞说。《战国策》所记人物是复杂的,有纵横家,如苏秦;有义士,如鲁仲连、唐雎;有不怕死的勇士,如荆轲、聂政。这些人物形象逼真,刻画得栩栩如生。
《战国策》的文章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渲染夸大,充分发挥,畅所欲言,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描写人物形象极为生动,而且善于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有趣的寓言故事,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设喻说理
邹忌 齐王
妻→私→ 宫妇左右
妾→畏→ 朝廷之臣
客→有求→ 四境之内
受蔽 类比推理 受蔽(甚矣)
1.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解析】邹忌:能在一片赞扬声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发现问题,进行分析思索,寻找原因,求得真理;同时作为齐国大夫,他有在政治上帮助威王除弊革新的责任感,敢于大胆地坚持真理,讽劝威王;有善于运用能启发人、使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说服对方。
齐威王:在本文他是一个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他能从谏如流,付诸行动,除了与邹忌善讽有关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有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的决心。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解析】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易于受蒙蔽的道理。最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
1.《长歌行》中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的诗句是
,
2.《过故人庄》中描写优美田园风光的诗句是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邹忌修八尺有余(修: )
⑵朝服衣冠(服: )
⑶旦日,客从外来(旦日: )
⑷暮寝而思之(寝: )
⑸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 )
⑹期年之后(期年: )
4.邹忌善于进谏,齐王虚心纳谏。请借用《出师表》中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齐王的行为。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⑴今齐地方千里
⑵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⑶能谤讥于市朝
⑷窥镜而自视
6.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邹忌的进谏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下面是《吕氏春秋•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
(1)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⑦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
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 ②浅:狭,窄小 ③教:这里指教化 ④张:乐器上弦 ⑤修:设置 ⑥饬:通“饰”,修饰 ⑦论:评定
7.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战: 期年:
8.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于 是 乎 处 不 重 席 食 不 贰 味 琴 瑟 不 张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②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①段的内容。
答案
1.yì zhāo jiàn jī
2.⑴我和城北徐公谁美?
⑵您太漂亮了,徐公怎能和您相比呀!
⑶邹忌仔细端详,自认为自己不如徐公长得美。
⑷大王您受蒙蔽就太厉害了。
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课堂训练】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3.⑴长,这里指身高⑵穿戴⑶第二天⑷睡觉⑸实在、的确⑹一周年
4.察纳雅言(开张圣听 咨诹善道)
5.⑴地方: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名词,地点,处所
⑵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 今义:方位词
⑶谤讥:古义:指责,劝谏(中性词) 今义:诽谤,讥(贬义词)
⑷ 窥:古义:照 今义:偷偷地看
6.忠言不一定逆耳。在与同学、父母、师长等的交往过程中,在向对方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如果能讲究说话方式,语言含蓄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那么忠言完全可以顺耳,从而使对方愉快接受。
7. (1) 作战 满一年
8.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
9.①这是(因为)我德行浅薄,教化不好(的缘故)。
②所以想要战胜别人,就一定要先战胜自己。
10.夏后伯启吸取作战失败的教训,励精图治,严于律己,最终使有扈氏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