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课文知识点
推荐文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课文知识点概括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课文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笔下雨的四季不同的特点,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课文知识点概括,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课文知识点概括
一、作者简介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二、理解词语
静谧:安静。谧,安宁、平静。
高邈:高而远。邈,遥远。
造访:拜访。多用于书面。
吝啬:过分爱惜自己的财物,不舍得给别人,也不舍得自己用。
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莅,到。
粗犷:粗野豪放。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淅淅沥沥:形容轻微的风声、雨声、落叶声等。
三、问题解疑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比喻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和拟人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这句话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树以人的神态和动作,把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
2.“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这段文字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是如何写春雨的?
是间接描写。这段文字实际上写的是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确切地说,这应该是一幅“春雨初霁”图,因为它展现的是春雨过后万物生机盎然的景象。作者的笔墨主要放在了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上。
3.结合第③段,说说本段首句的“别有一番风情”指的是哪些方面。
夏天的雨没有预告,说下就下;光头浇雨,更有滋味;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花朵、树叶、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吸收;雨声、蝉声、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4. 古人有“秋风秋雨愁煞人”的诗句,但作者并不这样认为,为什么呢?
因为秋雨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 能纯净人的灵魂。
5.秋雨观景图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怎样的特点?
本段语言清新、优美,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细腻流畅,处处匠心独运。或拟人,或排比,无不形象逼真,引人入胜。
6.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这句话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本题运用比喻修辞表达效果分析法。比喻,作者将雨中的静物比作木刻,形象地表现了冬雨的自然、干净。
7.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对“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指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四、课文主题
作者通过细致描写四季的雨的景象、雨的音响、雨的气息,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这实际上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雨的四季》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自主实践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花苞(bāo) 绿茵茵(yīn)
B.粗犷的(kuǎng) 斗笠(lì)
C.睫毛(jié) 静谧(mì)
D.高邈(miǎo) 莅临(lì)
2.指出下列比喻中的本体和喻体。
(1)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2)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3)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3.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2)渭城朝雨浥轻尘, _________________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水光潋滟晴方好, 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青箬笠,绿蓑衣, _________________ 。(张志和《渔歌子》)
4.排列句序。
①我注意到雨水与瓦的较量在一种高亢的节奏中进行,无法分辨谁是受伤害的一方。
②然后雨势变得小一些了,雾气就散了,那些瓦片露出了它简洁而流畅的线条。
③肉眼看到的现实是雨洗涤了瓦上的灰土,因为那些陈年的旧瓦突然焕发出崭新的神采。
④那是我唯一一次在雨中看见我家的屋顶,暴雨落在青瓦上,溅出的不是水花,是一种灰白色的雾气。
⑤在接受—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水冲洗后,它们开始闪闪发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复了植物应有的绿色。
二、能力提高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第2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季雨的特点。
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最后,“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结合全文,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
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E.“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建句话是对工业污染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的否定。
三、学习写作
题目:行走在雨中
提示:写出“雨中”二字,注重“我”与“雨”的关联,突出“行走”时的感受,可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方面描写,在描写中层示新鲜感。
参考答案
一、自主实践
1.B
2.(1)本体:叶子 喻体:波浪
(2)本体:雨水 喻体:丝帘
(3)本体:雨声 喻体:乐章
3.(1)空山新雨后 (2)客舍青青柳色新 (3)山色空潆雨亦奇 (4)斜风细雨不须归
4.④②①③⑤
二、能力提高
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2.春雨柔情而有生机;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而沉思;冬雨自然而平静。
3.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灵魂得到净化。
4.CE 点拨:C、“托物言志”、“古朴典雅”不妥,应为“写景抒情”和“优美活泼”。E、文中没有这层意思,有点牵强附会之感。
三、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雨的四季》主要内容简述
作者抓住春雨:美丽、娇媚;夏雨:热烈而又粗犷;秋雨:端庄而又沉思;冬雨:自然、平静的特点,通过形象化的描写,细致描写雨的景象、雨的音响、雨的气息,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
写出了雨的亲切可爱,文章用诗化的句子,增强了形象感和动作性的表达,寄托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
本文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热爱)和对人生(生命)的追求。
作者“喜欢雨”的原因是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雨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
本文在语言表达方面很有特点,以第四段为例,本段语言清新、优美,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细腻流畅,处处匠心独运。或拟人,或比喻,或排比……无不形象逼真,引人人胜。
文章的倒数第二段“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为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作者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因此在雨的四季中看到的是一种生命中激动人心的美丽。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精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雨的四季》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1段),概述,表达作者对雨的喜欢之情,点明雨是美丽的,为下文做好准备。第二部分(2~5段),文章主体,生动细致地描绘各个季节雨的形象和特点,表达作者对四季雨的细致的观察、奇妙的想象,以及对四季雨的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第一层(2段),状写春雨的清新、润泽、甜美,表现了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第二部分第二层(3段),描绘了夏雨热烈、粗犷、奔放的特点,突出了人和动植物对夏雨的之情。
第二部分第三层(4段),描绘了一幅秋雨图,表现了秋雨端庄、沉静、深情的特点。
第三部分(6、7段),直抒胸臆,表达对四季的雨的赞美、喜爱之情。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雨的四季》重难点分析
1、诵读全文,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么特点?
春雨: 柔情而生机
夏雨: 热烈而粗犷
秋雨: 端庄而沉思
冬雨: 自然而平静
2、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给感情带来滋润,给思想带来流动,使灵魂得到净化。
3、如果把文章题目改成《四季的雨》好不好?
“四季的雨”:单纯强调 “雨” ,显得呆板、生硬。
“雨的四季”:充满灵动,赋予了“雨”一定的人格化,充满情趣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