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试题 > 八年级 >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梦荧0分享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部编版

考试能测试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跨越困难,勇敢向前冲,那么八年级语文单元测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

班级 姓名

单元过关检测

一、文言基础知识(8分,每小题2分)

1.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

A.丈夫之冠(guàn) 荷担者三夫(hè)

B.无穷匮也(kuì) 一厝朔东(cuò)

C.军士吏被甲(bèi)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yī)

D.可得而犯邪(yé) 折戟沉沙铁未销(jǐ)

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行拂乱其所为

B.入则无法家拂士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命:教导,训诲

B.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一直

C.聚室而谋曰 室:家,全家

D.军细柳,以备胡 备:防备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不得志,独行其道

行拂乱其所为

B.曾不若孀妻弱子

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先驱曰:“天子且至。”

二、古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2分)

6.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2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题。(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7.请赏析词中“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2分)

8.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匈奴大入边      入边:侵入边境

B.上自劳军 劳:慰问

C.居无何,上至 无何:不久

D.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谢:道歉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与例句中加点的“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不闻天子之诏

A.已而之细柳军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D.甚矣,汝之不惠

1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B.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C.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12.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记叙了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全文采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周亚夫一直都没有露面,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文中写“刘礼”“徐厉”两位将军的作用是用以衬托,突出周亚夫将军是“真将军”。

C.文中用文帝到前两处军营时畅通无阻,而在细柳营却两次不得入进行对比,这突出了细柳军军纪严明。

D.全文赞扬了周亚夫忠于职守、治军严明和不卑不亢、刚正不阿的品格,同时也体现出汉文帝的深明大义。

1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3分)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14.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四)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18题。(10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②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傥:倘若。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衡: _

(2)四夷俱服服:

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17.乙文开头运用比喻有什么作用? (2分)

18.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2分)

三、作文(60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和、静、怡、真”四个字,不仅是中国茶道精神的四谛,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应该是当今社会和谐的愿景,人们言语行为的规范。

请你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人生感悟为素材,从这四个字中任选一个字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文题中必须含有你所选定的字。如“家和万事兴”“一个宁静的午后”“心旷神怡的小木屋”“人间自有真情在”等。(以上四题不得选用)②行文符合自选文体的一般特征。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C

2.A

3.B

4.D

二、(一) 5【答案】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6.【答案】尾联通过对肖像这一细节描写,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特别是“搔”字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无法排解的忧国思家之情。

(二)7.【答案】“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意思对即可)

8.【答案】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三) 9.D

10.C

11.A

12.A

13.【答案】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剑出鞘,开弓搭箭,弓拉满。

14.【答案】为周亚夫治军之严而“惊”;为周亚夫怠慢皇帝有损天子之威而“惊”;为文帝的深明大义,礼仪周至而“惊”;为周亚夫过分拘泥于军纪而“惊”。

(四) 15.(1)通“横”,梗塞,堵塞,不顺

(2) 臣服,服从

16.(1)【答案】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的才干。

(2)【答案】所以(我)很希望多次听到你们的进谏争辩。

17.【答案】乙文运用比喻,用治病来比喻治国,说明国家虽然强大了,但仍然要小心谨慎,居安思危。

18.【答案】甲文告诉我们忧愁祸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导致颓废衰亡。唐太宗虽身处太平盛世,但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即能居安思危,也就尤为可贵、可喜。

初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古代的诗人喜欢用典,其原因一是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为表达委婉一些;二是以古喻今,更理直气壮一些;三是可以用较少的文字传递较多的信息,使表达简明一些。

清楚诗人的用典

一般用典有两层含义:

(1)用历史旧事,借古喻今;

(2)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既自明心迹,又丰富诗歌的意蕴,提高诗歌的文化品位,用黄庭坚的话来说就是“脱胎换骨”。

记诵诗歌鉴赏口诀

从原作找到根据;从题干得到启示;从首联找到特点;从尾句参透主旨;从景物把握情感;从意境洞察心胸。

掌握诗歌鉴赏题的答题一般程序

(1)认读感知。读诗后继续仔细阅读各个选择项,借助它们进一步再去对材料做全面的理解,再去解题。另外,还要读标题,读注释,弄清材料的背景或领悟作者的心情。

(2)启动情思。熟悉材料以后,或联想,或想象,进一步体会诗歌意境,同时对已知选项进行大胆筛选。比如,选择项中对一些典故或前人诗句的解释,有些比较冷僻,有些比较牵强,则可以去掉;对作者的评价过高或过小,或武断,或偏激的,也可视为“不恰当”。

(3)单项核对。选择项中有的是解释或分析单项内容的,如对诗歌中的修辞项的解释,我们就可以与诗句逐一核对,去掉那些无中生有的,指鹿为马的。这样,又可为鉴赏扫除了一大障碍。

(4)辨析真伪。在提供的答案中,有时会出现似是而非,有时会出现前是后非,有时还会出现自相矛盾,如选择项中出现“都”、“全部”的判断词,我们就更要注意它是否能自圆其说,结合全诗内容去伪存真。

温馨提示:从题目认识对象;从字面读出感觉;从注释难点;从作者了解背景。

    85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