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伏的风俗习惯
关于三伏的风俗习惯介绍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即为潜伏的意思,那么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三伏的风俗习惯,欢迎阅读!
三伏的风俗习惯
1、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入伏之时,恰逢我国小麦生产区正处于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想尽妙招储存丰收的谷物。而此时,人们往往会感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这时候美味的饺子就成为解馋开胃的佳品了。待到“中伏”时节,就要吃面了。《魏氏春秋》中就记载:“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还有南朝《荆楚岁时记》也记载六月伏日需食用汤饼,以辟邪驱瘴。这里的汤饼即热汤面,吃碗热汤面,可让身体出汗,排除潮气和暑气。当进入末伏时节,大部分地区难熬的盛夏终于要过去了,天气也开始逐渐转凉。而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简单方便无需水煮或过水的烙饼了。
2、伏日纳凉避暑
伏天太热,在古代大家便要寻找凉处生活,放下手头活儿避开烈日当头,甚至是家禽都在这段时间减少产卵,因此有“歇伏”之说。大家歇伏可以在家卧凉席,或坐亭子凉棚下闲聊,要么就约好友打牌,去青楼赏曲,进书场听书。三伏夜里比较凉爽,于是便在夜里散步或体会灯船之乐。总之昼闲夜玩,自得其乐,虽然比不上现代但也算不错。
三伏避暑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居住环境上,我们有了空调和电扇,但在户外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如出门一定要带上太阳镜、遮阳帽等防护用品避免中暑。尽量多喝水也可以选择喝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以补充身体中丢失的盐分和微量元素,保持水分平衡。清淡的茶水、绿豆汤等都可以起到清暑的作用。另外,可以提前买一些三伏贴备着,有条件的选择前往海滨度假胜地避暑。
3、入伏后暴雨易形成洪水,防暑也要防汛
人们习惯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期称为伏汛,而伏汛期和秋汛期紧接,又都极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称为伏秋大汛期,所以中国多数江河的暴雨洪水发生在伏秋大汛期。
末伏养生注意事项
末伏虽然没有中伏热了,但是依然要注意避暑养生,首先饮食要清淡,其次三伏天的反复贴或者三伏灸要注意对症。
饮食要清补
末伏清补,以健脾利湿为主。健脾益气,可以适量多吃祛湿热、健脾和胃的食物。
如茯苓,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芡实、山药、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扁豆、豇豆、红小豆等豆类,也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要特别注意的是,吃扁豆时一定要煮熟煮透,直到颜色不再翠绿为止,否则会引起食物中毒。
艾灸穴位
立秋后天气仍热,且雨水较多。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在这个时节,如果脾伤于湿,不仅会出现饮食不化、脘闷嘈杂、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体弱倦怠等症,还可能为咳喘病症种下病根。
莫贪寒凉物,免损脾胃阳
末伏时白天温度仍较高,但早晚气温则明显变凉,昼夜温差逐渐增加。进入末伏时,取凉须有节制,切忌猛吹空调、过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不利于健康。此外,适量户外运动可振奋阳气,促脾气运化,改善胃口。
末伏有什么好的寓意
末伏的意思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按照咱们国家的历法,末伏是指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这一段时间,具体时间大致十天左右。“伏”的日期是按照干支纪日来推算的。我国古代一些地方常用天干和地支纪年,六十年周而复始
到了末伏,一般来说,到了末伏这一段天气,中午仍然酷热非常,阳光也是非常强烈,人们感到难以忍受,就会把这段时间称为“秋老虎”。
末伏是“三伏”之一,所谓“伏”即是“暑气潜伏于地”之意,标志着一年里最炎热的时期;也有的解释是“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末伏有什么含义
伏即为潜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指“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
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立秋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1、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俗称秋老虎。末伏早晚较凉快,白天阳光依然剧烈。
2、通常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的一段时间。
3、也作终伏、三伏。到末伏的第10天为止。
4、很多人认为末伏既然是最后一个阶段,天气应该就不热了。其实,末伏白天还是很热的,要注意防秋老虎。
末伏有什么好的寓意
三伏天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
初伏:按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 初伏从夏至日后第三个庚日始(称入伏)。
中伏:初伏与末伏之间的这段时间就是中伏,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这段时间。
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最后的一伏。末伏固定为10天,也指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共十天)。也被称之为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