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推荐文章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考试是一个非常好的检验知识掌握的一个方式,那么关于九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怎么做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 . 箴 zhēn 言 娉 p ì ng 婷 亵 xiè 渎 彬 shān 彬有礼 【 pīng bīn 】
B . 冠 冕 m ǐ n 积 攒 zǎn 惊 骇 hài 自惭形 秽 s uì 【 miǎn huì 】
C . 呢 ní 喃 瞥 piē 见 汲 x í 取 浩浩汤 汤 tā ng 【 jí shāng 】
D . 摇 曳 yè 禅 chán 师 恪 kè 守 雾凇 沆 hàng 砀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 字的 一 项是( C )
A. 妖娆 羡 幕 相得益 章 琼楼玉宇 【 羡慕 相得益彰 】
B. 秘 决 濡养 政通 仁 和 随机应变 【 秘诀 政通人和 】
C. 绸缎 婵 娟 金戈铁马 富丽堂皇
D. 慢 游 妨 碍 形 消 骨立 断章取义 【 漫游 形销骨立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 一 项是( C )
A. 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 强 聒 不 舍 。
B. 我们必须 持 之 以 恒 ,一步一个脚印地勤奋学习,绝不能有半点虚假和骄傲
C. 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他做一道选择题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 小 题 大 做 。
D. 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 心 旷 神 怡 。
【 小题大做 : 指拿小题目作大文章,比喻不恰当地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有故意夸张的意思 】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 一 项是( B )
A.学校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 增强 同学们的安全保护。
B. 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 中国人民是 赞同成立联合国的 首批国家之一 。
D. 一个人 能否 成为真正的读者, 关键在于 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5.给下列句子接序,最恰当的 一 项是( A )
为什么在信息时代,仍有很多人钟情传统通信方式? ____ 。 ____ 。 ____ 。 ____ 。
① 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自己的谦称和对别人的敬称。
② 比如称呼自己为“敝人”,就是谦称;称呼别人为“阁下”,就是敬称。
③ 专家认为,传统信件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④ 因此,纸质信是传统礼仪的集中体现。
A. ③①②④ B. ③①④⑦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②④
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沁园春·雪》 一词 中 “ 稍逊风骚” 的“风骚” 原是 《诗经 · 国风》和《楚辞 · 离骚》的并称 , 现在 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B . 《湖心亭看雪》 这篇山水小品文 以精炼的笔墨 , 记叙了作者前往湖心亭看雪的经过, 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 堪称古今描写西湖 “ 最漂亮的文章 ” 。
C .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D .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是 法国作家雨果写给巴特勒的信,雨果在信中 赞 誉了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胜利劫掠 。
7.根据提示填空。 (每空1分。共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別字中的任何 一 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 ( 韩愈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 ( 温庭筠《 商山早行 》 )
③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 云帆济沧海 。 ( 李白《 行路难 ·其一》)
④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 (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⑤ 任何事都不 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充满了悲苦与欢乐,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 写 的 :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此事古难全 。 ”
⑥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__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 ”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 。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8-11题,共10分)
(一) 九年级某班围绕下面一首诗开展诗歌朗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跌倒
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所以
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8. 请根据开头 四句诗 的内容和句式 特点,发挥想象,在 横 线上补写出两句。(2分)
示例: 太阳 / 跌倒了 / 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
雪 / 跌倒了 / 才有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花 / 跌倒了 / 才有了丰硕的果实。
9. 一向胆小 的 小华 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写几句话,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 (3分)
答: ( 有称呼,有鼓励性话语)
(二)名著阅读(3分)
10. 《艾青诗选》是我国现代诗人艾青所发表的诗歌的选集。诗人于 1933 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 《 大堰河 —— 我的保姆 》 ,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 土地 ”和“光明” 是 抗战时期 艾青诗歌中 的主要 意象 , 比如你读过的 《 我爱这土地 》 ( 或 《火把》《 向太阳 》 等 ) 这首诗里就 有这些 意象 。
(三)汉字书写。(2分 )
11.将下面 的 语句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提笔安天下,跨马定乾坤
三、阅读(12-26题,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2 . 这首 诗中 ,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 “凄凉地” 和 “弃置身” 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2分)
1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一句被后世广为传诵 ,请自选角度赏析。 ( 2 分 )
答: 任何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
示例: 描写了 大 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的景象 。 揭示了“ 新生的事物必然蓬勃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 或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 ) ”的哲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醉翁之 意 不在酒 意: 意趣、情趣
② 野 芳 发而幽香 芳: 花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间寄托在酒上。
②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人们只知道跟 着太守 游山而快 乐,却不知道太守 是以游人 的快乐 为快乐 。
16. 第三段 写到了“滁人游” 的 四 个场景 。请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其它三 个场景 ,且与“滁人游”结构形式相同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① 滁人游 ② 太守宴 ③ 众宾欢 ④ 太守醉
17. “ 言在笔先,意在笔后 ” ,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3 分 )
答: 围绕 “ 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 同 乐,排遗抑郁 ” 其中任何一点 言之成理 即可 .
示例 : ① 表现作 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② 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
③ 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0分)
鼓励的力量
梅桑榆
①鼓励不是不切实际的怂恿,而是在精神上给进取者以自信,给犹豫者以果敢,给彷徨者以决心,给灰心者以希望。一言以蔽之,鼓励是一种精神上的援助。
②鼓励的作用往往无法估量。越王勾践兵败之后,被吴军围困于会稽山,他望着身边仅存的五千余名残兵败将,不禁灰心绝望,喟然长叹说:“难道我的命运就这样完结了吗?”大臣文种闻言,对他说:“商汤王曾被拘留于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于羑里,晋文公重耳曾到赤狄部落中去逃命,齐桓公姜小白曾经逃奔吕国,最后他们都能成王称霸,陛下何必如此灰心!”文种一番话使勾践振作起来,他被吴王夫差赦免之后,卧薪尝胆,发奋图强,最终灭了吴国。倘若当时文种等人都跟着他长嘘短叹,甚至掩面而泣,勾践说不定会拔剑自刎,而越国恐怕也要随之灭亡。
③鼓励的力量,在受鼓励者处于困境时最易显现,而于精神之外再加上物质上的援助,就更能使被鼓励者渡过难关,坚定地走向既定的目标,并最终取得成功。徐悲鸿年轻时离开家乡到上海,以求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由于他一时未谋得职业,付不出旅馆费,被旅馆老板扣下行李,赶出大门。徐悲鸿于悲观失望之际,告别了曾帮他谋职未果的商务印书馆的黄警顽,一人悄悄去了黄浦江边,准备自杀。他正在江边徘徊时, 黄 先生尾随而至,冲到他身后,将他抱住。 黄 先生劝他不要灰心失望,更不能寻短见,随后将他带到商务印书馆宿舍同住,并设法为他谋职。 黄 先生很赏识徐悲鸿的绘画才能,后来又向湖州丝商黄震之推荐。黄震之十分同情徐悲鸿的遭际,在食宿方面对他精心照顾,为他解除生活上的顾虑。徐悲鸿因此为自己取别号为“黄扶”,从而砥砺发奋,终于成为著名的艺术大师。
④一次小小的成功,也是一种鼓励。这种鼓励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对某种职业的选择。一位作家说他之所以走上文学之路,是因为他上中学时,一家市级小报发表了他的一篇短文,并寄给他六角钱的稿费;一位巨富说他之所以从商,是因为他早年曾用父母给他的零花钱买了一些小玩意儿,然后卖给一些孩子,轻而易举地赚了八元钱……
⑤鼓励所产生的力量有时是巨大的,而鼓励者的付出却大多是微小的,或许只是寥寥数语,或许只是几行文字。像文种那样,几句话使勾践从灰心绝望中摆脱出来,立下兴国灭敌之志的故事,历史上毕竟罕闻,但一番鼓励使某个人从挫折中振奋,并从而在某项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例子,却是不胜枚举。人在处于困境之时,对于一丁点精神上或是物质上的援助,记忆都是深刻的,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个成功者在回忆往事时,带着感激之情慨叹道:“我那时多亏了某某的鼓励 ( 或帮助 ) ,否则……”这样的话足以使当初鼓励过他的人感到快慰和自豪。
⑥既然鼓励往往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当亲友或熟人遇到困难、遭到挫折时,我们切勿吝啬自己的言辞。
(摘编自香港《大公报》)
18.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2 分)
答: 鼓励是一种精神上的援助
19. 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举例论证。 举文种鼓励越王勾践的事例, 具体 证明了 “鼓励的作用往往无法估量”这一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20. 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2分)
答: 首先 提出“鼓励的力量,在受鼓励者处于困境时最易显现”的观点, 接着 列举徐悲鸿悲观失望之际,通过两位 黄 先生的鼓励和帮助,砥砺发奋,成为一代宗师这一事例,进行 具体 论证。
21. 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 ( 3 分)
答 : 示例: (言之成理即可)
鼓励往往能产生巨大的力量。 对于给予者来说付出往往很小,而对受鼓励者来说,常常能产生莫大的影响。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需要鼓励的人,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言辞,适时给予鼓励。同时也要明辨是非,不能不切实际的怂恿。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2-26题。(14分)
父亲的车技
林之云
①记忆中 , 家里一共有过两辆自行车。第一辆是苏联式 , 大梁弯下去的那种 , 刹闸靠脚往回蹬 , 在我们老家叫倒蹬闸。那车子模样浑圆 , 结实 , 座子是皮的 , 很厚 , 也很硬。
②我们兄妹三人 , 从小在姥姥家长大。父亲出身农村 , 弟兄四个 , 做了母亲家的上门女婿。在我们老家 , 被叫做倒插门儿。一个倒插门儿女婿 , 骑着那辆倒蹬闸自行车 , 一骑就是很多年。
③上世纪 60 年代末 , 家里添了辆新自行车 , 永久牌的 , 还是托北京的大姨找关系买的。车子从邮局寄过来 , 得专门请人来安装。那是一个夜晚 , 一个个纸箱子被拆开 , 来的人一件一件精心组装着它。 全 家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 , 在那里看着它诞生。虽然过去了很多年 , 到现在还记得它刚成型时的样子 , 黝黑锃亮 , 闪着不一般的光泽。
④父亲在县城一完小当老师 , 离家有一段距离。每到周末 , 父亲才骑车回家 , 住上一天 , 算是团聚。家里有什么事儿 , 父亲就骑着那辆永久牌去办。
⑤父亲生在农村 , 上过私塾 , 后来考上大专 , 学了师范 , 踢足球进过市队 , 写诗登过报纸 , 还写一手好毛笔字 , 也算得上多才多艺。可能是熟能生巧 , 也可能专门练过 , 反正印象里觉得父亲的车技很不错。
⑥奶奶的家在另一个县的乡下 , 离我们生活的县城有 30 多华里。兄妹三人里 , 只有我随了父亲的姓 , 所以每到过年 , 大都是我跟父亲回老家。
⑦那时 , 自行车后座上就会装得满满的 , 大米、白面、菜籽油 , 还有猪头和猪下水。面袋子垂在两旁 , 其他的在座位上摞起来 , 用绳子来回捆好几道 , 结结实实的。
⑧一切准备停当 , 我就坐到大梁上 , 跟着父亲 , 骑行好几个小时 , 回到老家。现在想想 , 那么漫长的归程 , 对父亲的车技是很好的历练。
⑨平时出门 , 有哥哥在的时候 , 坐大梁就成了他的专利。因为两个人都小 , 上不了后座 , 哥哥就先在大梁坐好 , 接着 , 父亲手持双把 , 蹲下身子 , 让我从后面搂住他的脖子 , 再站起来 , 我就吊在他的身后。然后 , 他偏腿上车 , 我趁势站上后座 , 再顺着父亲的腰慢慢向下挪 , 出溜着坐好 。下车的时候 , 完全是上车时的回放。有时候 , 我先不坐下 , 就那样站着 , 看看四周的光景。
⑩立在自行车上 , 自然就有了高度 , 风大的时候 , 难免有些紧张。有一次 , 我正站着 , 一阵风过来 , 将帽子吹落了。我下意识地伸出双手 , 捂向头顶。父亲感觉到了 , 惊 诧 地喊了一声。我赶紧收回手 , 重新搂紧他。那次历险 , 父亲后来提起过好多次 , 每次说完 , 都开心地轻笑几声。
⑪ 如果出门时再加上母亲 , 我就只能一直站在自行车上 , 有了前次的经历, 我的手再也没敢离开过父亲的脖子。
⑫ 妹妹比我小 5 岁 , 有了她之后 , 一家人出行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母亲要抱着她坐在后座上。现在想起来 , 父亲就像一个杂技演员 , 骑着一辆满载的自行车 , 行走在故乡的人流里。
⑬ 那时候 , 父亲的确还很年轻, 妹妹出生那年 , 他不过 37 岁 , 比我们现在还要小不少。等我们慢慢长大以后 , 全家人一辆车出行的情景 , 就再也没有了。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 , 那辆永久牌自行车 , 也渐渐散落了骨架。再后来 , 父亲得了脑血栓 , 半身不遂 , 从那之后 , 就再也没骑过车子了。
⑭ 我从来没有想过 , 那个年轻的父亲 , 骑在自行车上的时候 , 会有什么感受, 兴奋 , 骄傲 , 还是幸福 ? 而现在 , 即使想问 , 也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⑮ 我知道 , 我的父亲肯定不是天下最好的父亲 , 但他的车技 , 或许是全世界最少见的。每一次, 当我随着他的身子腾空时 , 都会有一种飞的感觉。
(《齐鲁晚报》 )
22 . 文章是通过记述哪几件事情表现父亲的车技的? 请你简要概括。(3分)
父亲带着我和哥哥平时出门的情景;
带着“我”、哥哥、母亲一起出门的情景;
有了妹妹之后我们一家人出行的情景。
2 3 . 结合语境, 说说 第⑩段中 加点词的含义 ( 2 分)
父亲感觉到了 , 惊 诧 地喊了一声
答 : “ 惊诧” 形容 十分吃惊,十分惊讶 ,本文具体生动的 写出 了 父亲对 “ 我 ” 历险的惊讶和担心 。
24. 第 ⑨ 段 划线句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 3 分)
答:细节(动作)描写。 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我” 在父亲帮助下坐上自行车后座的情形, 写出了 父亲动作的娴熟, 也 展现了 父亲高超的车技。
25 .文章第 ⑮ 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说。( 3 分)
答:结构上 : 照应文章题目,总结全文内容;
内容上 : 点明文章主旨,表达了对父亲、对父亲的车技,以及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26. 父亲的车技令作者称赞怀念,你的父亲也一定有令你称赞的地方,请用语言描写出来。( 3 分)
示例:
爸爸的修理技术高超,家里许多东西坏了都是爸爸修的。有一段时间,外婆家的电视的屏幕最上面总会出现一条白线 , 外婆找来了修理工,可修理工也修不好。爸爸拿着工具箱来到外婆家,他先用螺丝刀把电视外壳拿下来,取出线路板,进行仔细地检查,终于找出问题在哪了。通过细心修理,重新装上一调试,真的修好了,屏幕十分清晰。
四、作文(50分)
27. 你是挫折,为我的世界荡开圈圈涟漪 。 你是拼搏,为我的世界激起朵朵浪花。你是呵护的春风,是关爱的雨露,是友善的阳光 ; 你是思辨的春雨,是求索的春风,是奉献的秋实,是感恩的冬雪…… 你是 那些人、那些物、 那些事,让我的世界变得如此亮丽。
请以 “我的世界因你而亮丽” 为题 目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文章(诗歌除外) 。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的真实姓名。
九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7——9年级“语文课程目标”以及我市制订的《语文考试标准》为指针,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研究复习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初中阶段的语文基本知识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了解,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力争在今年的毕业会考中,语文科的综合评价指标进入全县前五名。
三、方法与措施
1、明确目标,立足教材。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考试标准》,明确考试的范围与目标,对出题动向和题目类型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便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语文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按大纲要求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掌握每课的重点、难点,辅之以少量的练习;并不断地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复习中,要精选有代表性的训练题和模拟题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全体参与,分层达标。复习课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当前高中扩招的形势下,教师更不能把目光只盯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基础不扎实、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可适当“放”,中等生宜“引”,后进生需“扶”。
3、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4、点面结合,讲练同步。整个复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全面复习(4月上旬——5月上旬):全面复习基本篇目和语文知识;二、查漏补缺(5月上旬——5月中旬):针对第一阶段的复习进行小结,巩固训练;三、重点突破(5月中旬——5月下旬):对学生在复习中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四、总结检测(6月上旬):全面总结复习情况,检查复习效果,模拟测试。
5、团结协作,共同提高。本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原则,加强同科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料共享,发扬团队精神,争取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