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语文 > 语文试题 > 九年级 >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梦荧0分享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免费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九年级同学们梳理学过的语文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语文期末考试之前做份语文期末试题的复习吧,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一、 积累运用芳草地 (30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chuò)。只有穿长衫的人,才踱(dÙ)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B.我以揠(y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好。同时我又热衷(chōng)于做这件事。

C.一切都如花似锦(jǐ n),韶(sháo)华灿烂。大凡已成为们的禀(bǐng)赋的东西都经得起各种变化和时间的考验。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旁逸斜出 再接再厉 前仆后继  B.舍生取意 销声匿迹 冥思苦想

C.如诉如泣 稍纵即失 截然不同  D.水泄不通 孤苦怜仃 重峦叠障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2分)

A.她那一湾秋水闪耀着诗一般的深情,显然被这清幽的夜晚深深地吸引住了。

B.新华书店派出的流动售书车和大批科技方面的书籍,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

C.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发挥好坏的关键。

D.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

4.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汤普生夫人的举动止住了孩子们的笑声,全场鸦雀无声。

B、母亲一走进花丛,那些花就手舞足蹈,像见到了亲人。

C、走在上学的路上,我经常萍水相逢一些老朋友。

D、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5.下面有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岁寒三友”是指:松、竹、梅。

B.“家父”是称自己的父亲的谦称。

C.“养眼”即好看,“PK”即挑战(单挑),这两个网络用语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D. “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这句话没有毛病。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____________。

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7.按要求默写。(12分)

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 。

⑵杜牧的《泊秦淮》中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李商隐的《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双关,富含哲理,我们也常用它赞美教师的奉献精神。

⑷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以其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秋水》

⑺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⑻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论语》)

8. 请根据下面情境,按要求答题。(2分)

班里的“小书法家”!小丽正在书写一幅参赛的书法作品。大功即将告成。毛手毛脚的小映突然凑上来碰到了她的手,一幅艺术作品立刻惨不忍睹。小丽气恼地瞪了小映一眼。小映赶忙道歉,见小丽还在气头上,又莞尔一笑,说:“微笑是人类看的表情。”

(1)小映这句话的意思是: 。

(2)假如你是小丽,你将会对小映说: 。

9. 请你把神话中的人物与他们所做的事情联系起来,根据提示,把人物名字填写在括号内。(2分)

盘古说:我开; 共工说:我撞;( )说:我补;精卫说:我填;后羿说:我射;( )说:我造;神农说:我尝。

10.如果不用任何修辞格,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这句名言的意思可以怎样表达?(限20字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赏析百花园(40分)

(一)(15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则久已病矣( )(2)死者相藉( )(3)又安敢毒邪( )(4)相邻之生日蹙( )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原文中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蒋氏把自己和乡邻的遭遇作对比,按要求用原文填空。(5分)

(1)回顾过去六十年的遭遇,其结果:乡邻是        ,而蒋氏却               。

(2)叙述现在,眼下情况是“悍吏之来吾乡”闹得乡邻          ,而蒋氏却         。

(3)从一年的情况看,蒋氏是        _______________,而乡邻是“旦旦有是”。

15.对“又安敢毒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蒋氏不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因为这是太医以皇帝的命令发的。

B.此句与上段作者的问话“若毒之乎”相呼应,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

C.蒋氏在控诉捕蛇给他一家三代带来的不幸。

D、蒋氏不敢怨恨“复若赋”这件事,因为他知道“复赋比捕蛇的毒害更深”。

(二)(12分)

①“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③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④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6.选文要论证的观点是 ___________。(2分)

17.阅读第④段,⑴分析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⑵文中的“胭脂”、“筋骨和脊梁”、

“状元宰相”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⑴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分别指的是: 、 和 。

18.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简直”

可删去吗?为什么?(3分)

答:

19.下列句中对“中国人”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句中的“中国人”指广大人民。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句中的“中国人”指国民党__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C.“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一句中的“中国人”指一部分中国人。

D.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该句中的“中国人”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

(三)父亲之笔 (游宇明)(13分)

一直觉得父亲是个优秀的田园诗人,春天他写下水稻、大豆,夏天写下他红薯、绿豆,秋天他写下荞麦、萝卜,冬天则写下油菜、小麦,每一首诗都那么郁郁葱葱、元气充盈,让人从心底里生出温暖。父亲用来写诗的笔是他的各种农具。

父亲是一个喜欢置办农具的人,我可以轻松地说出家里许多农具的名字:砍刀、小挖子、禾镰、竹扒、锄头、钯头、铁犁、铁钯、木钯、扮捅、耕牛。父亲不喜欢向别人借农具,他一向不善言辞,平时很少跟别人打交道,更不愿意在这种节骨眼上求人。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父亲很勤快,开垦了不少土地,自己家里工具齐全些,可以随手拿着走向田间地头,节省许多时间。

父亲最珍视的农具有两样,一是犁,一是耕牛。我家的犁架是用上等的杉木做的,杉木轻巧,可以节省力气;犁坯使用的是当地能买到的的生铁,锋利结实且富韧性。老家是山区,村里又没有江河潭湖,经常出现干旱,农田在秋天以后都是旱得开着很大一条裂缝的,如果犁耙功夫不到家,稻田就会漏水,影响收成。父亲犁的田却从来没有漏过水,这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做事认真,翻耕稻田时每个角落都会犁到,另一方面也与他善于造犁很有关系,犁造得好,能够深入田里的“死角”,裂缝容易堵住。记得我读大学那几年回乡帮着父亲搞“双抢”,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乡亲向父亲借犁,说我家造的犁比他们自己造的好用,父亲总是高高兴兴地借给他们。父亲不仅善造犁,还非常注意保养。每次犁完田,他都会到附近的塘里把犁冲洗得干干净净,然后在敞阳处阴干(犁因为吸水太多,不能在太阳底下晒,否则犁架很容易开裂),他的犁坯总是闪着白晃晃的光,而不象村里某些人的犁一样上面总是盖着一层土色的铁锈。

我家有头好牛,这也是父亲很自豪的。我家的牛是母牛,它有一身深黄色油光发亮的的毛,头部较长,长相清逸,性格温驯。它犁田时从不惜力,又特别有悟性,父亲的每一句吆喝,它都能听懂,该快就快,该慢就慢,叫它直行就直行,叫它拐弯就拐弯。它工作努力,却不计较待遇。放养时总是围着一小块草地吃得团团转,茅草、蒿子、雷公藤、野苎麻叶来者不拒。冬天圈养时,就吃稻草、瘪谷,偶尔吃上一顿干薯藤,它会把这个当成过年,吃了就快快乐乐地唱歌。这牛还特别重感情。父亲患了骨质增生病,腰老是伸不直,走路的速度自然受影响,同样的时间我们走三步,他顶多走两步。因为走得慢,他随别人一起去草山放牛时,那些牛们常常把他甩在后面。然而,走一段路发现主人没来,我家的牛会让其它牛先走,自己静静地站在路边,也不吃草,只是一遍又一遍叫唤,父亲知道,这是牛在喊他了。于是,他会尽可能加快步子赶上去。早几年,我不让父母再种田,父亲一定要留下那条牛,说这头牛好养,我强迫他把牛了,父亲满眼都是泪花。我知道,在心里,父亲不是把这条牛看成是普通的农具,而是将其当成自己的朋友的。

父亲真心地喜欢他的农具,就象我喜欢自己写作用的电脑一样。父亲用他的农具诗笔写成了一首首美丽的农事诗,写老了自己,写大了我们。

20、通读全文,你认为作者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你概括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的犁造得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本文和朱自清的《背影》比较,你觉得两篇文章在写法和语言上各有什么特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有人说:父爱如伞,为儿女遮挡风雨;父爱如雨,为儿女濯洗心灵;请你根据本文内容仿照例句续写或者根据你的亲身感悟续写一个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快乐作文大本营(50分)

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

(一)___________在这里 (风景、奥秘、精彩、感动……)

(二)题目:记住这一天

要求:(1)如选题一,请从括号内选择一个词语将文题补充完整。(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1.C 2A 3C 4C5D 6.C

7. 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⑵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⑶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死干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⑸似曾相识燕归来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⑺见贤思齐焉⑻任重而道远

8. (1)例如:请别生气;请你用微笑来对待这件不愉快的事情;生气(发火)会损坏你美好的形象;生气(发火)会破坏同学问友好的关系。) (2)从顺意化解方面回答。如:谢谢你的提醒,我重写一幅好了;为了人类更好看,我接受你的微笑。

9.女娲 仓颉

10、教师体罚、轻视的学生中有未来的人才。

11.困苦不堪;连接着;怨恨;困苦

12.哪里像我的邻居们天天有这样的事啊!

13.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14.⑴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⑵虽鸡狗不得宁焉;驰然而卧⑶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15.B

16.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17.(1)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2)指被蒙蔽,表面现象;指有骨气、有自信力的中坚力量或革命力量;指反动御用文人。

18.不可以,因为这样表达出了作者的愤怒和痛斥。

19.C

20、(2分)对父亲辛勤劳作的一生高度赞美和对父亲的敬仰。(意思接近即可)

21、(2分)勤劳 对自己的事业执着认真 珍惜农具(只需两点就可得全分,意思接近即可)

22、(3分)①犁架是用上等的杉木做的,杉木轻巧,可以节省力气;犁坯使用的是当地能买到的的生铁,锋利结实且富韧性。②父亲犁的田却从来没有漏过水,这也与他善于造犁很有关系,犁造得好,能够深入田里的“死角”,裂缝容易堵住。③一些乡亲向父亲借犁,说我家造的犁比他们自己造的好用。

23、(4分)写法:本文通过写父亲的农具来表达情感,《背影》通过写父亲送别的“背影”来表达情感。语言特色:《背影》语言朴实但饱含情感,本文开头结尾语言生动形象,中间语言朴实细腻。

24、(2分)如:父爱如笔,为儿女书写未来;父爱如路,为儿女铺垫人生等

初三语文复习策略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许多语文老师都会制定出了周密的总复习计划。诸如“拉网式”(又称地毯式)、“链条式”(又称“串珠式”)、“训练式”(又称题海式)等等复习方式,凡此种种,举不胜举。可多年来,我们语文老师似乎都被一个问题所困扰:复习计划如此周密,为何复习效果不明显,甚至有的学生经过总复习之后成绩反而会下降?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知识的机械重复,忽视知识的运用技能。

有些老师的复习,仅仅是将初中一至六册的基本课文重讲一遍。小到字词音形义,大到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也都一一重讲;也有的老师将基本课文按照体裁分类,然后逐篇细致讲解分析。以上两种复习方法大同小异,教者不管学生以前是否掌握或掌握到什么程度,多是将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重复讲授,殊不学生花两三年的都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能在短短的一两个月的复习中完全掌握?教者的愿望不论多少美好,其复习结果是会与之背道而驰的。通过这样的一轮甚至两轮的复习,学生只能获得一些机械的死知识,还是没有把所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复习时间越长,学生思维越僵化,钻进了死记硬背的怪圈中不能自拔,哪会有什么复习效果?

(二)热衷于知识的专题讲座,忽略了语言的整体感受。

我们有的老师将语法知识、文体知识的复习,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复习,如语法知识的复习分为:语音、语义、词类、短语类型、句子分类、句子用途、修辞等若干个小的课题,教者每节课精讲一个专题,以期达到加深学生理解的效果。从打牢基础来看,这样做也许十分必要;但从初三总复习的要求来看,这样只能是给知识划清界限,不能给学生以整体感知语言的基本能力。这与近年来侧重于考查学生语段阅读能力的中考趋势相背离。初三的总复习,应是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语言实际运用中一些具体的.问题的能力,是由掌握理解阶段向运用阶段的飞跃。教者所要完成的任务不是继续打基础,而是为学生搭设一架通向运用阶段的梯子,让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转化。

(三)走进“题海战”误区,迷失学生的主动性

新学期伊始,各种复习资料和配套训练铺天盖地而来。诚然,其中不乏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试题。但绝大多数所谓的配套试题都只是出题者东拼西凑和剪刀加浆糊的产物,粗制滥造痕迹斑斑,大多是一些常见题的简单重复。有些试题甚至根本背离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被埋在这样的题海中,应接不暇,精神疲惫,整天被讲义试卷牵着鼻子走,哪还有自学的时间,更不用谈“广泛的阅读”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丧失殆尽。难怪一些对语文本来还感兴趣的学生,也对语文丧失了信心。

(四)强化阅读复习,淡化作文训练。

语文中考命题趋势越来越明朗;侧重于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两项能力是语文教学效果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绝大多数初三语文老师在制定复习计划时,也考虑到这两项能力。但在具体实施复习计划的过程中,阅读复习往往被得到强化,而作文训练却常常被忽视。究其原因,阅读复习的范围较窄,无非是有限的基本课文中的重点篇目,花大量的时间复习,也许在中考中能碰上几道题,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作文训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作文水平高低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审题能力等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而这些综合素质都是学生长期在语言训练中形成的,非短期训练所能奏效,教者感到无处着手。久而久之,作文训练就成为语文复习中的难题!

那么,如何克服以上弊端,真正把初三的语文复习工作做好,做到位呢?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我市近年来中考语文遵循的“重视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鼓励创新”的命题思路,进人总复习阶段,要提高语文学科复习的效率,应当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恰当的复习策略和方法,真正做到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加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分别就初三语文总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想法。

(一)应该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

(1)语文是一门注重能力的学科,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复习时应以能力训练为主;

(2)语文不属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不像理科那样直接、紧密,因此复习时不应以主要精力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从而费时费力,加重学生的负担;

(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性的灌输作用并不大,应当以学生自己的语文实践为主。语文学习主要在于积累和感悟。总复习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充实语言材料的积累,特别是要求背诵的名篇、名段、名句要真正落实;进一步提高理解、运用语言和初步鉴赏言语作品的能力。

(二)应当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

学习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没有积累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能触类旁通。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首先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学生积累的内容主要有:1、字词积累,2、古诗文积累,(3)名言警句积累,(4)名著积累,(5)语文常识积累等。学生在积累方面主要的问题是记忆不清晰、不完整,表现在试卷上,要么是写不出,要么是书写时添字、漏字、写错别字、笔画不清等等。要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复习时应强化如下四个环节:1.领悟含义。对背诵的诗文,要领悟其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要真正弄懂。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3.边诵边写。在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写出上下句或句中的关键字,以防口是手非。4.规范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异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

为了提高识记效果,可采取如下措施:1.分块切割,化整为零。可将要求背诵的诗文或按朝代或按篇幅大小切割成若干块,然后规定自己几天完成一大块,这样化整为零,保证了识记的计划性。2.定期检查,强化落实。让学生自记、自测、自查,也可让他们互查,然后教师抽查。

(三)应当突出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阅读写作能力的考查始终是中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在复习阶段,老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地对三年来的阅读写作实践进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从中产生一些顿悟,明白一些阅读写作的道理,归纳出一些阅读写作的规律和技巧。

1、阅读训练的策略。

(1)了解阅读的能级和层次。根据阅读水平的不同,阅读可分为三个能级和层次。各类体裁作品的阅读首先都是以理解为目的的,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之上发展为鉴赏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能力层级。我们在复习时,要从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虽然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一些程序性知识,所以在复习时,让学生了解一点有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还是有必要的。有的人将阅读的程序步骤概括为:整体感知→梳理文脉→筛选信息→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

(3)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准确”。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4)提供一定量的阅读材料,进行必要的训练。阅读经验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阅读步骤的具体操作质量往往依赖于正确有效的阅读经验。而阅读经验的形成确实要有一定数量的阅读和有质量的思考。一定的阅读量可以培养起较好的语感;而经常性的思考可以锻炼思维,激发潜能。同时在一定量的阅读训练中可以通过对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反复比较思考,纠正自己的思路偏差,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维。阅读材料要精选,试题要有思维含量,不要追求做得多,每做一题要让学生展开讨论,做题思路和方法。

2、写作训练策略。

(1)写作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就其能力层级而言应该属于“创造”。文章一旦被写出来,不论其水平高低,只要不是抄袭,都可以看作是同学们的一种创作。因此,在复习阶段的任何程式化、格式化的训练都有悖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但是文章是有体裁的,虽然没有人是按照教科书上的几“要素”来写文章的,可是在必须打好写作基础的初中阶段,应当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记叙文和简单的议论文、说明文。所以我们主张在强调可用多种文体写作的大环境下,仍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文体感,要强化对表达方式的训练。

(2)写作不是个纯技巧、纯技术性的操作,写作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对观察力、想象力的考查,因此,写作训练的基础是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训练。在复习阶段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要求学生做好素材笔记,就学校、家庭、社会以及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载下来,以便到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

(3)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要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有的还有材料)的内容,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为写作服务。可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深入分析自己在审题方面得与失的,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研究一下它们的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怎样开拓思路,怎样精选材料,怎样构思谋篇的,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都怎样做到题目新颖,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材料新鲜,细节鲜活,情感独特的。

(4)还须要求学生经常浏览报刊杂志,搜集新鲜的写作素材。使考场作文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四)应该着眼于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1)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语文,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基本的语言知识,主要不是指概念性知识,而是指方法性、规律性的知识,即从语言实践中归纳出来,又用来指导语言操作的实用性知识。包括怎样辨识汉字读音的正误,怎样辨识错别字,怎样辨析和修改病句,怎样仿句,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怎样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2)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是靠总复习训练形成的,而是长期语言实践与积累的结果。只有从培养语言基本素养入手,基本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才会达到应有水平。总复习训练的任务则是在平时的实践、积累的基础上,总结规律,归纳方法,提高基本语言知识运用水平。基本语言知识运用能力的核心是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而所谓的正确使用,除了正确选择词语和句子,主要指的是恰当搭配与组合。因此,总复习训练中要下气力训练词语与词语、词语与句子、句子与句子的搭配组合能力。可让学生把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交流,从中发现问题,然后修改重写,如此反复多次,形成基本技能。

(五)应当针对不同情况采不同的复习方法。

复习效果好不好与采用的复习策略是否妥当大有关系。一般应注意在不同班级,复习策略要有所不同。如比较活跃的班级,要适当多做思考难度大一些的练习,防止学生学习浮夸;在比较沉闷的班级,则要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复习。另外,不管在哪个班级,都不要一味的重复讲述课文,知识复习不宜偏重理论概括,更不应当盲目大量地演练题目或以考试代复习。而应该做到:

(1)全面把握,分清主次,在教读课和名家名作上精雕细刻;

(2)抓好积累,着眼运用,在运用语言上动脑筋、下功夫。不在名词术语上纠缠。

(3)从补缺入手,注重训练。寻找学生知识或能力的不足和疏漏,及时给以弥补,进行必要训练。训练应做到有序、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

(4)针对不同学生,给以不同指导。

如何搞好语文复习,是一项教学技术,也是一门教学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去研究和探索。只要我们一切为学生着想,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搞好语文复习,相信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86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