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注释
高中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注释免费下载
作者写《阿房宫赋》,是为了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讽谕朝政。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篇高中必学古文《阿房宫赋》的知识点吧,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高中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注释,仅供参考。
阿房宫赋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译文
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中国。蜀山的树木被伐光了,阿房宫才盖起来。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从骊山之北构筑宫殿,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修到秦京咸阳。渭水和樊川两条河,水波荡漾地流入宫墙。五步一栋楼,十步一座阁。走廊曲折像缦带一般回环,飞檐像禽鸟在高处啄食。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环抱,宫室高低屋角,像钩一样联结,飞檐彼此相向,又像在争斗。盘旋地、曲折地,密接如蜂房,回旋如水涡,不知矗立着几千万座。长桥横卧在渭水上,(人们看了要惊讶:)天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横空而过,彩色斑斓,(人们看了要诧异:)不是雨过天晴,哪里来的彩虹?楼阁随着地势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东西方向。台上歌声悠扬,充满暖意,使人感到有如春光那样和煦。殿中舞袖飘拂,好象带来阵阵寒意,使人感到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同一座宫里,气候竟会如此不同。
那些亡了国的妃嫔和公主们,辞别了自己国家的楼阁、宫殿,被一车车送来秦国,日夜献歌奏乐,成了秦宫里的宫女。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镜子;绿云缭绕,原来是她们正在早晨梳理发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层垢腻,原来是她们泼掉的脂粉水;空中烟雾弥漫,是她们在焚烧椒兰香料。皇帝的宫车驰过,声如雷霆,使人骤然吃惊;听那车声渐远,也不知驰到哪儿去了。宫女们用尽心思修饰容貌,打扮得极其娇媚妍丽,耐心地久立远视,盼望皇帝能亲自驾临。可是有许多宫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还未见到皇帝。燕、赵、韩、魏、齐、楚收藏的财宝,聚敛的金玉,搜求的珍奇,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来,从人民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得像山一样。一旦国家灭亡,不能占有了,统统运进了阿房宫。在这里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当作石头,把黄金当作土块,把珍珠当作沙石,随意丢弃,秦人看见了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心,也就是千万个人的心。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为什么搜刮人民的财物一分一厘都不放过,挥霍时却像泥沙一样毫不珍惜呢?阿房宫中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布机上的女工还多;建筑物上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横直密布的屋瓦,比(人民)身上的衣服还要多;栏杆纵横,比天下的城郭还多;嘈杂的器乐声,比闹市的人说话声还多。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这个独夫,却越来越骄横顽固。于是,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刘邦攻破函谷关,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灭亡秦国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人民,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还能灭掉秦国呢?秦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为鉴戒,那么又要让再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了。
阿房宫赋注释:
(1)六王毕:六国灭亡了。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的国王,即指六国。毕 ,完结,指为秦国所灭。
(2)一:统一。
(3)蜀山兀,阿房出:四川的山光秃了,阿房宫出现了。兀,山高而上平。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净尽。出,出现,意思是建成。蜀,四川。
(4)覆压三百余里:(从渭南到咸阳)覆盖了三百多里地(里是面积单位,不是长度单位。古代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三百余下里,约合7500户人家的面积。300里地,即150公里,现代人也无法做到,夸张过度,难以令人信服)。这是形容宫殿楼阁接连不断,占地极广。覆压,覆盖(覆压:应当是指“层层叠叠”)。
(5)隔离天日:遮蔽了天日。这是形容宫殿楼阁的高大。
(6)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走,趋向。
(7)二川溶溶:二川,指渭水和樊川。溶溶,河水缓流的样子。
(8)廊腰缦回:走廊长而曲折。廊腰,连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所以这样说。缦,萦绕。回,曲折。
(9)檐牙高啄:(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檐牙,屋檐突起,犹如牙齿。
(10)各抱地势:各随地形。这是写楼阁各随地势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状态。
(11)钩心斗角: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钩心,指各种建筑物都向中心区攒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对峙。如今指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
(12)盘盘焉,囷囷(qūn qūn)焉,蜂房水涡:盘旋,屈曲,像蜂房,像水涡。焉,相当于“凛然”“欣然”的“然”,意为...的样子。楼阁依山而筑,所以说像蜂房,像水涡。盘盘,盘旋的样子。囷囷,屈曲的样子,曲折回旋的样子。
(1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矗立着不知它们有几千万座。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耸立的样子。下文“杳不知其所之也”的“杳”,用法与此相同。落,相当于“座”或者“所”。
(1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了)龙?《易经》有“云从龙”的话,所以人们认为有龙就应该有云。这是用故作疑问的话,形容长桥似龙。
(15)复道:在楼阁之间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叫做复道。霁:雨后天晴
(16)冥迷:分辨不清。
(17)歌台暖响,春光融融:意思是说,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融和。融融,和乐。
(18)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意思是说,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19)妃嫔媵嫱(feīpín yìng qiáng):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嫱高)。媵是陪嫁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嫱。下文的“王子皇孙”指六国王侯的女儿,孙女。
(20)辞楼下殿,辇(niǎn)来于秦:辞别(六国的)楼阁宫殿,乘辇车来到秦国。
(2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光如)明星闪亮,是(宫人)打开梳妆的镜子。荧荧,明亮的样子。下文紧连的四句,句式相同。
(22)涨腻:涨起了(一层)脂膏(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脸的“脂水”)。
(23)椒兰:两种香料植物,焚烧以熏衣物。
(24)辘辘远听:车声越听越远。辘辘,车行的声音。
(25)杳:遥远得踪迹全无。
(26)一肌一容,尽态极妍:任何一部分肌肤,任何一种姿容,都娇媚极了。态,指姿态的美好。妍,美丽。
(27)缦立:久立。缦,通“慢”
(28)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29)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按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中国,到三十七年(前209年)死,做了十二年皇帝,这里说三十六年,指其在位年数,形容阿房宫很大,有36年都没有见到皇帝的宫女。
(30)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下文的“经营”也指金玉珍宝等物。“精英”,形容词作名词,精品,也有金玉珍宝等物的意思。
(31)摽(piāo)掠其人:从人民那里抢来。摽 ,抢劫,掠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的“人”,与此相同。
(32)倚叠:积累。
(33)鼎铛(chēng)玉石,金块珠砾: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铛,平底的浅锅。
(34)逦迤(lǐ yǐ):连续不断。这里有“连接着”、“到处都是”的意思。
(35)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心,心意,意愿.
(36)奈何:怎么,为什么。
(37)锱铢(zīzhū):古代重量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38)负栋之柱:承担栋梁的柱子。
(39)磷磷:水中石头突立的样子。这里形容突出的钉头。
(40)庾(yǔ):露天的谷仓。
(41)九土:九州。
(42)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这里指秦始皇。
(43)固:顽固。
(44)戍卒叫:指陈胜、吴广起义。
(45)函谷举:刘邦于公元前206年率军先入咸阳,推翻秦朝统治,并派兵守函谷关。举,被攻占。
(46)楚人一炬:指项羽(楚将项燕的后代)也于公元前206年入咸阳,并焚烧秦的宫殿,大火三月不灭。
(47)使:假使。
(48)递:传递,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
(49)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
(50)族:使……灭族。
(51)不暇:来不及。
(52)哀:哀叹。
阿房宫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赋”的文章体裁特点,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了解文言词语的活用现象和文言句式。
2.学习文章多用对偶、排比的语言风格,并使之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中,增加习作的文采。
3.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掌握重点文言知识。
2.难点:正确对待人生中的成功与进步,绝不骄傲自满,而应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和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三、教学方法
朗读体悟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总结历史的兴亡教训可以补察当今为政的得失。在总结秦亡的教训,针对唐敬宗继位后,广造宫室,天怒人怨的现实,杜牧作《阿房宫赋》以讽时刺世,那么,在这篇赋中,杜牧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来体会。(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边听,边理解。
2.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投影学生在预习课文时遇到的字词句理解方面的问题,同学讨论,教师强调重点,师生合作共同解决。
(三)深入研读
1.课文内容填充: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老师课前把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文章越短,最后只读成一段文字,我想同学和老师的感受是一样的,请看投影: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矣,其制可谓()矣,宫中之女可谓()矣,宫中之宝可谓()矣,其费可谓()矣,其奢可谓()矣。其亡可谓()矣!呜呼!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矣。
答案:雄、大、众、多、糜、极、速、悲
2.请学生在文中找出“雄、大、众、多、糜、极、速、悲”的具体内容,并朗读这些内容。
杜牧为文,十分重视辞彩的“华赫而庄整”,作者充分利用赋的特长(“赋者,铺也。铺采攡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泼墨如云,铺陈渲染描绘阿房宫。请看课文第1、2段。
3.诵读1、2段,感受赋体特点
(1)这两段文字极力描写阿房宫的宫貌是如此的富丽堂皇,宫人是如此之众多,生活是如此之骄奢糜烂,齐读,CAI教学媒体展示音(配乐《汉宫秋月》)像。
思考:这两段文字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或找出自己认为好的句段并说明理由)
例如:
品析“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品析“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何虹”;
品析“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学生讨论,七嘴八舌地补充,教师适当点拨。
配乐《汉宫秋月》(二胡)
过秦论》、《六国论》、《阿房宫赋》比较分析,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4.(1)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启发思考:同样是借秦讽时,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同样,杜牧对秦灭亡也作了深层思考,他提出的见解是——? “灭六果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思考:为什么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呢?——“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那么为什么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呢?我们一起学习第3、4段。
从这里,我们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这是历史的辩证法。杜文以阿房宫作为切入口,在杜牧笔下,阿房宫成了秦皇骄奢的见证,封建独裁的象征,秦朝灭亡的标志。(板书)
(2)比较阅读:《阿房宫赋》末段/《六国论》末段(课堂练习,附后)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情况再作评析。
(三)巩固提高
仿照下面的排比句的形式,以“啊,老师!”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不超过60字)
出示投影:(学生讨论,老师点拨) 啊,黄河!有了你乳汁的浇灌,这贫瘠的土地,才有了青山绿水,才有了茅屋、鸡鸣、老牛的蹄印和孩子的嬉戏绘织而成的田园风光,才有了那神奇而灿烂的文化。
(四)小结作业
尝试背诵这篇文章。
五、板书设计
略
高一语文《阿房宫赋》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骊山(lí) 囷囷(qūn)
阿房宫赋(ē pánɡ)
B.剽掠(piāo) 逦迤(lǐ yǐ)
妃嫔媵嫱(bīn ténɡ)
C.锱铢(zī zhū) 椽笔(chuán)
直栏横槛(jiàn)
D.呕哑(ǒu) 鼎铛玉石(chēnɡ)
庾之粟粒(yǔ)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幸,古时候皇帝到某处叫“幸某处”,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
B.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霁,雨后初晴)
C.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落,量词,座、所)
D.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抱,抱住,动词)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骊山北构而西折
②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①盘盘焉,囷囷焉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①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燕赵之收藏
D.①多于周身之帛缕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下列句中加点的 词语,古今意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C.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5.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六王毕,四海一
②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B.①戍卒叫,函谷举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C.①奈何取之尽锱铢
②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D.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②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二、课堂练习
阅读《阿房宫赋》中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 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多 于南亩之农夫”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齐楚之精英
B.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杳不知其所之也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B.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庾:露天的谷仓。
C.戍卒叫,函谷举 举:攻占。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矩:火把。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2)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甲) (乙)两段选文,完成9—12题。
(甲)宝历(唐敬宗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杜牧《上知己文章启》)
(乙)(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除(修整)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开挖沟道)山堙(填塞)谷,直通之。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阿房宫未成;成,欲更择令名名之。作宫阿房,故天下谓之阿房宫。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发北山石椁,乃写蜀、荆地材皆至。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 阳,皆复不事十岁。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9.读(甲)段文字可知,杜牧写《阿房宫赋》并非吊古,而是伤今,采用了 的写法。
10.下列各句中的“以为”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
A.于是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 宫廷小。
B.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颠以为阙。
C.于是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11.将《阿房宫赋》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关于阿房宫的记载进行比较阅读,下列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房宫赋》写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从《史记•秦始皇本纪》 的记载来看,实际上阿房宫的规模并没有如此之大。
B.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秦始皇营建阿房宫,主要是因为 “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并非全由于“秦爱纷奢”。 C.从《史记•秦始皇本纪》看来,秦始皇在位第三十五年开始营建阿房宫,至其死(不过两年)尚未 建成,其名称也尚未确定。
D.从对比中,我们发现,阿房宫的营建确属事实,但关于建造阿房宫的原因、阿房宫的规模等,二者的描写或记载出入较大,究竟实际情况怎样,是很难断定的。
12.根据(甲)文,《阿房宫赋》从内容方面来讲,是一篇什么性质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
四、语言运用
13.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一个单句介绍某市的状况。
材料1:某市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现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材料2:某市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机场开通国内十多条航线。
材料3:某市景色优美,有景区被评为中国AAAA风景旅游区。
材料4:某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我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
14.仿照材料中加点的语句,另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式,要求结构相似,语意完整。
从古至今,分别都是使人痛苦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燕太子丹与荆轲之间的“壮别”;“ , ”, ;“ , ”, 。
答案与解析
1.B(“妃嫔媵嫱”中的“嫔、媵”应读“pín、yìnɡ”。)
2.D(抱:依、随,动词。)
3.C(A.①表并列/②表转折;B.①……的样子/②句末语气词;C.都是结构助词,的;D.①比/②从。)
4.B(A项,钩心斗角,古:形容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C项,可怜,古:可惜;今:怜悯,同情。D项,精英,古:指金银珠宝等物;今: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出类拔萃的人。)
5.C[取:都是夺取的意思。A项,①一:动词,统一;②“一”与“旦”一起表假设。B项,①举:拔、攻占;②举:拿、把。D项,①族:家族;②族:动词,灭族。]
6.A(“多于南亩之农夫”一句中的“之”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字;A项中的“之”相当于“的”;B项中的“之”作代词;C项中的“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中的“之”作动词。)
7.D(句中用作动词,放火。)
8.(1)唉!一个人的心思,也是千万人的心思啊!秦国统治者们爱好奢华,平民百姓也(都)顾念自己的家。
(2)戍边的士兵们一声呐喊,函谷关就被楚人攻破了,入关的楚国人 放了一把火,可惜那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化成了一片焦土!
9.借古讽今
10.A(A项是“认为”的意思,其他三项是“把……当做”。)
11.D(《史记》 产生在西汉,距秦较近,其记载应该比较可靠。)
12.针砭时弊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借古讽今的情怀。
13. (示例)某市是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4.(示例)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王维与友人间的“愁别” 醉不成欢惨将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是白居易与友人之间的“惨别”(需要紧扣“分别”的主题,选取有关写离别的诗句,作出恰当的解说,形式上与例句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