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10篇)
教案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1.变色龙的图片。
2.变色龙的资料。
一.复习导入
1、读读生词
2、课文第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二.细读课文
1、第二部分“我们”细细端详着变色龙。什么叫“端详”?给它找一个近义词。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变色龙的?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外形特点、捕捉食物、会变色
3.小组学习:读读9自然段,把你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读好。
①第9自然段,指名读,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向大家介绍变色龙的外形的。
头、嘴、眼、身躯、背部、腹部、脚、尾巴
②变色龙的这写部分各有什么特点?请在相应的词语下面标上小圆点。
③根据插图,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介绍变色龙。
4、感悟课文第十到十二自然段
①自渎课文,说说在这自然段中了解到变色龙哪些知识。
②理解部分词语:迟钝、窥探、绘声绘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刹那间等体会变色龙捕捉食物的速度快。
③练习朗读,注意重点词的朗读。
④使用“绘声绘色”造句。
5、变色龙真的会变色吗?齐读14自然段。
①朋加沙实验了几次?从哪些词语看出?
②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
③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
④仔细观察图,体会变色龙的颜色变化。
⑤看到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用“名副其实”造句。
6、学习了课文第二部分,对我们观察小动物有什么启发?
总结描写动物的方法:仔细观察,抓住其特点来写,注意按一定顺序来写。
7、老师送给大家一句格言:“观察,观察,再观察。——巴浦洛夫”
8、齐读课文第三部分
①放回变色龙,是为什么?又使你想到了什么?
②你还收集到哪些变色龙的资料,集体交流
③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像变色龙这样的小动物。
三.布置作业
1.搜集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资料。
2.小练笔:仔细观察你喜欢的小动物,灵活运用送学到的观察、表达方法,写一篇关于小动物的作文。
板书设计:
发现外形特点
端详变色龙捕捉食物
放回变色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精选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通过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2了解本篇巧妙的构思。
3认识沙俄统治的腐朽黑暗。
教学设想
这篇脍炙人口的小说短小精悍,构思巧妙,情节曲折,对话精采,语言生动风趣,寓意小中见大,内容深刻,讽刺力强。小说通过对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变色龙”的丑恶形象的刻画,反映了沙俄__统治的腐朽黑暗,对沙俄__统治作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嘲讽。
教学中要侧重通过奥楚蔑洛夫的六段对话以__其性格特征、思想本质,据此以认识小说所要反映、揭露的东西。还注意了解小说构思要巧妙,故事波澜起伏,情节曲折跌宕。
用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环境描写。
2奥楚蔑洛夫的前两次对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契诃夫是__杰出的作家,也是世界的短篇小说作家,他一生写得有470多篇中、短篇小说。《变色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看到这篇小说风趣幽默,别具特色。它以巧妙的构思,曲折的情节,精彩的对话,刻画出鲜明的形象,反映了深刻的内容,有很强的讽刺力。
我提出几个思考题,供大家阅读中考虑。
①小说头一段写什么?第二段中奥楚蔑洛夫听到的叫喊声是谁发出的?
②文中描写了奥楚蔑洛夫的几次对话?他的每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通过这些对话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思想性格的什么特征?
③这篇小说的构思有何特点?小说反映了什么,讽刺了什么?
二、根据教师提示,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以上问题(要求每个同学把自己对三个思考题的回答简要地写在笔记本上)。
三、分析文章第1、2段内容。
提问:文章头一段写了几个内容?反映了什么?
讲解:头一段写了两个内容:一是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出场,交代了他的身份,“警官”,“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一是描写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广场上”,“一片沉静”,“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些描写反映了沙俄强化警察制度,加强__统治,市面萧条冷落,死气沉沉的社会现实。
提问:第2段中写奥楚蔑洛夫忽然听见叫喊声:“好哇,你咬人?该死的东西!伙计们,别放走它!这年月,咬人可不行!逮住它!哎哟……哎哟!”这叫喊声是谁发出的?何以见得是这个人发出的?
讲解:这叫喊声是赫留金发出的。其根据是:①从后文看,赫留金被小猎狗咬伤了手指头,他正怒追这狗,边追边喊,他追上抓住这狗以后,才有人出来观看。②“哎哟……哎哟”,这是赫留金被狗咬伤的疼痛声。
四、分析文中描写奥楚蔑洛夫的前两次对话的内容。
提问:奥楚蔑洛夫的第一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为什么“严厉地”说话?通过这次对话可以看出此人思想性格的什么特点?
讲解:在赫留金向他诉说了自己无端被狗咬伤,提出自己的要求之后,他说了这番话。
奥楚蔑洛夫说话“严厉”,是要摆出一副他对此事定加“严办”的姿态。此外还另有原因。赫留金的诉说“长官,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那么一条,说是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要是人人都这么让畜生乱咬一阵,那在这世界上也没个活头了”这里话中有话,“人受了畜生的害就该忍着”,“让畜生乱咬一阵”,一语双关,赫留金在这里不仅是在骂狗,更是指骂如畜生一样乱咬人的人。奥楚蔑洛夫听了自然明白其意,他在挨骂,岂能不火冒三丈,但他此时却不好公开发作。于是,他窝一肚子火,冲着赫留金“严厉地”说话了。
通过奥楚蔑洛夫的这次对话可以看出:①他惯于装腔作势,故作姿态,煞有介事地摆出一副一定要依照“法令”办事的公正姿态。“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要叫狗的主人受罚,“拿出钱来”。②他动辄显示自己的威风,炫耀自己的权力,大摆官架子。“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我要好好地教训他一顿!”③此人专横跋扈,说话粗野。“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
提问:奥楚蔑洛夫的第二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通过这次对话可以看出此人思想性格的什么特点?
讲解:在有人说了这条狗“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这句话之后,奥楚蔑洛夫说了这番话。
通过他的这番话可以看出此人:①见风使舵,面目可憎。一听有人说狗“好像是“将军家的,他立刻摇身一变,改换说法,显出另一副嘴脸,另一样态度:刚才骂狗为“野畜生”,现在改口了,“它是那么小”;刚才说赫留金的诉说、要求“不错、不错”,现在转换了腔调,“它怎么会咬着你的?”“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句句替狗说话,句句指斥赫留金。②专横妄断,面貌可恶。”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儿!”他信口雌黄,胡言妄断,硬说赫留金刚才的话是说谎。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运用对话手法写一段你与父母的对话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奥楚蔑洛夫的后四次对话。
2巧妙的构思、辛辣的讽刺。
教学过程
一、分析文中描写奥楚蔑洛夫的后四次对话的内容。
提问:奥楚蔑洛夫的第三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通过这次对话可以看出此人思想性格的什么特点?
讲解:在巡警说了自己“拿得准”这条狗不是将军家的这句话之后,奥楚蔑洛夫说了这番话。
通过他的这番话可以看出此人:①翻手云覆手雨,恬不知耻。一听巡警说:“拿得准”狗不是将军家的,他马上就摇身一变,舌头一转,改变了说法:“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②阿谀奉承,奴颜媚骨。提及将军家的狗,他的话是“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夸赞不已,媚态可掬。
提问:奥楚蔑洛夫的第四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通过这次对话可以看出此人思想性格的什么特点?
讲解:在巡警说了“不过也说不定就是将军家的狗……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这些话,有人接着也说“没错儿,将军家的”之后,奥楚蔑洛夫说了这番话。
通过他的这番话可以看出此人:①讨好卖乖,巴结逢迎,奴才相十足。当他断定这条狗是将军家的无疑以后,他又是摇身一变,态度大改,当即吩咐巡警:“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一副向主子买好邀功的嘴脸,其态可鄙。②跋扈凶恶,粗野蛮横。他随口谩骂指斥赫留金:“猪崽子”,“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提问:奥楚蔑洛夫的第五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通过这次对话可以看出此人思想性格的什么特点?
讲解:在将军家的厨师普洛诃尔说了“我们那儿从来没有这样的狗”之后,奥楚蔑洛夫说了这番话。
通过他的这番话可以看出此人阿谀谄媚、讨好逢迎的奴才本性。“既然普洛诃尔说这是野狗,那它就是野狗。弄死它算了”,在将军家的厨师面前,他显得是多么的恭顺服贴,应和不二。
提问:奥楚蔑洛夫的第六次对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通过这次对话可以看出此人思想性格的什么特点?
讲解:在将军家的厨师肯定了“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之后,奥楚蔑洛夫说了这番话。
通过他的这些话可以看出此人趋炎附势、奉承逢迎、献媚取宠的奴才本相。一听厨师肯定狗乃是将军的哥哥的,他的表情即刻变成满脸堆笑,“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情”;他唱开了赞歌,献上了谀词,“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这么说,这是他老人家的狗?高兴得很……把它带走吧”;他连连夸奖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提问:普洛诃尔带着小狗走了,警官奥楚蔑洛夫所谓“我绝不轻易放过这件事”的故事到此已是结束,而文章为什么还写最后一段?从全文看,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特点包含哪两个方面?
讲解:文章最后一段写奥楚蔑洛夫在离开广场前对赫留金恐吓说:“我早晚要收拾你!”这里突出刻画出这个沙俄警官专横凶狠的丑恶嘴脸。
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特点包含两个方面:他是沙俄统治的爪牙,在上层权势面前奴颜卑膝,俯首贴耳;他是沙俄统治的代表,在广大群众面前专横凶狠,作威作福。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描写剥削阶级的“走狗”:“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两句话可以借用到这个沙俄警官身上。
二、学习本文巧妙的构思、辛辣的讽刺。
讲解:这篇小说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跌宕,戏剧性强,故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奥楚蔑洛夫每次刚一作完他定要依法严办这狗咬伤人一事的表态,马上就出现新的情况,逼他陷于尴尬之境,而他就立刻摇身一变,调转舌头,作出相反的表态;他刚一作出这相反的表态,马上又出现新的情况,又逼他陷于尴尬之境,而他又立刻摇身一变,另是一套腔调。就这样,他翻来复去的改口,反复无常的变化。小说巧妙的构思,生动的描写,对这个专横粗暴、厚颜无耻、见风使舵、奴性十足的沙俄警官的丑恶作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幽默辛辣的嘲讽。
这篇小说通过对奥楚蔑洛夫这个沙俄统治代表人物的描绘,无情的揭露和讥刺了腐朽黑暗的沙俄__统治。19世纪80年代,沙俄强化警察制度以图加强腐朽黑暗的__统治,而造成人民苦难重重,社会萧条残败,这正是作于1884年的《变色龙》这篇小说所要反映和揭露的社会现实。
布置作业
把小说情节继续发展下去,设想奥楚蔑洛夫穿过广场,迎面遇见了将军的哥哥,两人进行对话。请把这段内容口述出来。要求①:对话要表现人物性格特点;②把课文后“思考和练习”三的词语“荒唐”、“伶俐”、“洋溢”、“无精打采”、“异想天开”、“无缘无故”用进去。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精选篇3)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变色龙的外型特征、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大自然是本绿色的课本,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知识.许多动物都有自己特异的本领,今天我们一起认识其中的一位朋友。
2.带着你对它的喜爱,读课题
3.请你回忆一下,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哪三部分的内容?(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
二.发现变色龙
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1-8自然段,边读边想:想要发现变色龙,容易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自己读课文
3.交流(不容易)
__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见到“怪物”,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
__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4.那为什么如此不易被发现呢?
5.朗读句子,出示:“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6.是啊!变色龙隐藏的这么好,怪不得很难发现啊!那我们发现时,该是怎样的惊讶,怎样的惊喜啊!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读课文1-8节,一人读中非工人,一人读小李,旁白一起读.看看谁能把当时的情景表现出来!
7.同桌间试着合作读课文1-8节
8.指名朗读,集体朗读(男生读中非工人,__读小李.旁白一起读)
三.端详变色龙
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个“怪物”,还把它好好地端详了起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9-15节,看看课文写了变色龙哪三方面的特点?
2.学生读书,交流
__外形
__捕食
__变色
3.你对其中哪一个特点最感兴趣,选择那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面圈圈画画.
4.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全班,帮助指导
5.交流
__外形
(1)教师出示一张变色龙的图片,指名一个学生朗读课文第九节,其他学生看着图片
(2)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请学生结合其中的语言文字谈谈体会。
同学们,在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候,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你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啊?(渗透观察顺序:全身头身躯),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时,也紧紧扣住了它的特点(身体的颜色、嘴巴的形状等等)
(3)是啊!看着这变色龙,真可以用第一部分中的一个字概括,板书“怪”
(4)朗读体会
__捕食
(1)指名学生朗读10-12节
(2)变色龙的样子“怪”,那它捕食呢?你同样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板书:快
(3)你从哪里可以体会到?自己读读第12节,在相关的词语下面圈圈画画
(4)交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刹那间)
(5)哇!真是太厉害了!再送它一个字,既快又“准”,板书“准”)
(6)朗读第12节
(7)变色龙之所以能既快又准地捕获食物,靠的就是它那双奇特的眼睛.读读课文11节,你觉得它的眼睛奇特在什么地方?
(8)交流(每只眼睛能单独转来转去产生立体感),看图片
(9)朗读11节
__变色
(1)指名朗读第14节
(2)找出颜色的变化(绿色棕色浅灰色)
(3)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想象,它还会怎样变化吗?
让学生尝试着说说看,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4)看到这一幕,你还会说它是怪物吗?你会怎样称赞它?
(5)朗读句子:“变色龙,果然名副其实.”
四.放回变色龙
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快速又准确,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的是你,你会怎样处置它?
2.学生交流,教师给予评价
3.那作者他们是怎样做的呢?
4.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数量少)
五.结束课文
1.其实,不仅是数量不多的变色龙我们要保护,自然界中的其他小动物我们也要保护.让我们人类和动物和谐地生活在地球上吧!
2.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6、变色龙
外形怪
捕食快
变色多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精选篇4)
学习目标:
知识: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论述的含义。
情意:养成读书的正确习惯。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反复诵读,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战略: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放手让学生自身阅读,通过默读、朗读,理解重点词句,使他们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学准备:有关课外知识。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成目标
一、
导入揭题谈话,导入在学习中,假如你遇到了拦路虎,那该怎么办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激发学习兴趣
二、点拨
自学课文自读课文阅读课文,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点句理解课文。1、学生带着任务读课
2、学生分组学习小组多种形式学习
3、讨论、交流,读课文。使学生懂得,读书遇到“拦路虎”不能饶着走,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它。
三、汇报自学情况,抓住重点,指导读懂。1、什么叫“拦路虎”?
2、面对“拦路虎”绕着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你是如何消灭读书时的拦路虎的?
4、如何查字典?
(一)、要有耐心。
(二)、要有恒心。抓住重点句,谈感受;
就自身如何解决“拦路虎”发表见解;抓住重点句,理解全文。使学生懂得,读书遇到“拦路虎”不能饶着走,应该迎难而上,勇于战胜它。
四、
总结延伸5、熟读积累:
采用多种形式练读全文。
找出自身最喜欢的反复朗读。
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受。采用打擂台、师生比试、小组竞赛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交流读你喜爱的段落;
齐读全文。感情朗读
深化理解
教学反思心理学实验标明:许多人在一起共做,可以促进提高个人活动(学习和工作)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引发学生学习乐趣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气氛活跃的小组中学习热情高,每个人畅所欲言,互相启发,互相促进。
板书设计:
12、读书莫放“拦路虎”
迎难而上
面对“拦路虎”
勇于战胜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精选篇5)
1.认知目标: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人喧马嘶、喧嚣、訇然作响、宽幅白练、凝神谛听、沉醉等词语的意思;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
2.技能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欣赏等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Ø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难点:让学生通过黄果树瀑布感受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Ø教学过程
一、欣赏录像,揭题课题
1.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录像。(课前)
2.揭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并给每个自然段标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人喧马嘶喧嚣雷声轰鸣訇然作响
宽幅白练直泻而下
聆听凝神谛听沉醉
(2)指名读,学生跟读
(3)指名分节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精读课文,感悟文意
1.再默读课文,具体从哪里体会出它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反馈
预设板块一:学习声音的语句
句段一:交流第2节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
2.反馈:
重点理解感受“哗哗、人喧马嘶、喧嚣、潮水般涌上来”等
3.感情朗读
4、抓词语指导赏读
(1)请你们再读读这段话,想想作者哪些动词用的特别精彩,为什么?
(2)交流品读“飘”、“拂”、“涌”、“盖”
5.齐读
句段二:交流“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指导朗读
句段三:交流第6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出示句子
(2)与庐山瀑布比较,从而感受黄果山瀑布的非凡气势
(3)感情朗读:指名读——齐读
(4)通过想象指导赏读:黄果树的瀑布不仅让我们体会到了气势非凡、雄伟壮丽,字里行间还充满了如诗如画的美感。具体又从哪些词中体会出来——在这乐池里,你聆听到哪些曲子呢?
(5)指名读
(6)师生引读第6节
句段四:交流第7节“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或在学习“感受时”交流)
①指名读
②理解“訇然作响”
③指导朗读
预设板块二:学习形态的语句
句段一: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泻下来。
①指名读
②通过图片、欣赏瀑布理解比喻句的意思。
③指导读好句子。
④齐读整段话
句段二:交流第4节
①指名读
②想象画面
③欣赏黄果树瀑布的画面
④感情朗读
预设板块三.学习“作者感受”的语句----(机动)
(随机再深入体会第6小节: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都充满了活力;第7小节: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1)师:我现在有一种冲动,想亲手触摸一下,你们想不想?快速地阅读课文第5、6、7小节。
告诉我你的感受?(板书)
(2)“凉丝丝的,舒服极了!”想想,你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
带着这种感觉读课文第5节。
还有哪些地方写到了作者的感觉(第6节,最后两句)。
(3)指导朗读第6节中的句子。(是啊,气势非凡,雄伟壮观又是一种境界)
(4)指导读第7节中的句子。(随机:可能安排在学习声音的地方:理解“訇然作响”的意思,初步朗读感悟。)
深层体会。师:原来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的我们,现在在它神奇魅力熏陶之下,无意中“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此时此刻的我们胸襟开阔了,人与景合而为一,这正是大自然勃勃生机对人心灵陶冶的结果,也是大自然伟大的具体体现。
A、请你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感受?
B、齐读5—7小节(机动)
4.以读代讲第8节
(1)师:聆听着这无籁般的声音,欣赏着这如画般的美景,游历过祖国许多名山大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沉醉了,他挥笔而下:“上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之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描写得如此准确形象,令人以服。
(2)师生接读第8节。师:于是在绿树掩映间,多了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此时此刻,他——(生)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四、总结回顾,升华体验
1.小结、点题:齐读: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五、课外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下面的内容,练一练:
1.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在本子上。
2.你喜欢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请你有感情地朗读或试着背下来。
3.通过写诗或作画的方法,把你学了课文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板书:
黄果树瀑布
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大自然的杰作)
声音形态感受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精选篇6)
教学目标:
1、入情入境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
2、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并能表达出自己心中的感受。
3、联系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4、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优美词句蕴涵的意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瀑布,感受特点
2、板书课题,个性读题。
3、让我们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心感受这大自然的杰作。
【教学意图:出示其它瀑布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瀑布的特点,唤起了学生生活的储备,为我所用,为学习课文做铺垫,让学生对黄果树瀑布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产生期待。上课伊始,让学生跟着作者的脚步用心感受黄果树瀑布,激发学生阅读的期待,促其主动地去探知。】
(二)口读心思,声声入耳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用朗读把作者听到的展示出来。
2、闭眼听范读,用心感受。
3、全班交流。
【教学意图:读,是一个欣赏过程。学生通过“读”,使静态的文字成为生动鲜活的画面,通过“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通过“读”,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内涵和文章的气势,从而达到了语文教学积累应用的最终目的。】
(三)熟读成诵,历历在目
1、细读三、四自然段,用一个词形容“看”到的黄果树瀑布。
2、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积极的和文本对话。我注重让学生嚼一嚼词语、品一品句子,让孩子读懂文字背后的声音、读出作者真正的意图。我想,这样的品评有感悟(甚至悟得更深),感悟到位了,有感情的朗读便会水到渠成。】
(四)图文并茂,诱发情感
1、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默读五、六、七自然段,找找作者的感受,说说自己的体会。
3、师生交流心得。
【教学意图:第五至七自然段写的是作者在谷底的所见所闻所感,其中作者的感受是这部分的重点。为了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我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交流,用嘴去阅读文字,边读边想的过程中,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带有孩子的个性理解,在交流中,个性与个性的碰撞,给了每个孩子更多的想象的空间。】
(五)创造朗读,升华体验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请大家欣赏一首小诗,出示叶圣陶的《瀑布》。
3、朗读、赏析。
【教学意图: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积累文章优美的语句,把作者的语言化为自己的。并向学生渗透作者的“移步换景”写作方法,为学生的语文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精选篇7)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
4通过朗读、背诵等多项语言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你们想去吗?揭题
5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度: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看录象欣赏。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渎,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人喧马嘶喧嚣缝隙悬挂漫天浮游撩过来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直泻而下山回谷应漂浮聆听胸膛挟来掩映沉醉)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4交流: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再小镇上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地时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5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哪几段?
三、分段朗读课文
自渎—指名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用钢笔描红、临写。
五、作业:
1抄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细读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
2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3再次出示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
过渡: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
三、细读第二——四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讨论交流自然段段意。
3默读课文,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和声响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划下来。
电脑出示写黄果树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有关语句。
4指导学生反复练读这三句话,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些句子与一般句子相比较好在哪里?从而体会黄果树瀑布形态的宽及声响的大。板书。
5大声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你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6指名有感情地读自己最喜欢地那一段,并说说为什么。
7听录音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瀑布形态的宽、声响的大及瀑布激出的水花化为“银雨撒全街”的情景。
四、作业:
1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斯帝暴页夹撩
2填空。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齐读1——4自然段。
2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二、细读第5——8自然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
2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板书:感受:舒服
3听录音,让学生获得那种舒服极了的真实感受。
4小结节意:写下到谷地的感受。
5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说说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
6电脑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
(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
(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7反复练读,让学生体会自然景观对游人心情的影响,使其察觉大自然的勃勃生机与人的生命活力的联系,对人的身心的陶冶。
8小结6——7节意,与第5节合并。
9导读第八自然段:
(1)齐读后,简价徐霞客的生平,说说“沉醉”的意思。
(2)小结段意:写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三、赏读全文:
1有感情的齐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把黄果树瀑布称为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2填空:
这是一篇——,写了“我们”在————,描绘了————————————,讴歌了——-——。
四、作业:
1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2造句。
3仿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
板书:
形态————宽
声响————大
黄果树瀑布{感受}舒服极了
灌满活力
挟来生机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精选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幻灯,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说说你对“金蝉脱壳”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看看本文讲了什么?
2、检查字词
柿子搜索花椒籽协调趴在抽搐配合
3、讨论: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默读课文,思考:文中那几段写我观察到的金蝉脱壳的过程?
2、集体交流: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1)指名朗读。
(2)找出里面的动词。
(3)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五、课堂练习
1、抄写生词
2、组词
搜()躲()椒()协()
艘()投()叔()办()
3、照样子写词语
依依不舍()()()
4、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分析、品读课文,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学习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了《金蝉脱壳》这篇课文,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这”指的是什么事情?
2、除此以外,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你能找出来吗?
3、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指名读。
4、从这两个感叹句中找出两个词语来形容这件事,就是“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二、讲读课文第二段:
1、自读思考: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那种情景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先将有关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感受。
2、学生自读、圈画。
3、集体交流:
脱壳前:
1)指名朗读有关语句。
2)出示“突然,我发现了……停在那里不动了。”再请学生读,注意突出蝉的动作。
3)出示“夜幕降临,……偷偷地爬到树干上”对比两段话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仔细观察)
5)出示“我轻手轻脚……时刻的到来。”再读读我是怎样观察的。强调“轻手轻脚、躲在、聚精会神”
脱壳中:
1)蝉脱壳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指名朗读有关语句。
2)填空“蝉的先露出来,接着钻出来,而后出来了,最后是脱壳而出。”
3)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那里最神奇有趣?
保护甲上颜色的变化:极淡的绿色—深绿色
眼睛——像花椒籽
蝉尾出壳一连串的动作:“仰”、“扑”、“抓”、“抽”等
出示图片,判断图片上是哪一个环节。
请学生模拟这个动作。
4)朗读课文
5)引导背诵:背诵这段文章,首先要记住金蝉脱壳的顺序,其次要记住这个过程中蝉身上发生的变化,以及最后蝉尾脱壳时的一系列动作。
脱壳后:
1)指名朗读相关内容。
2)刚脱壳的蝉和我们平时见到的蝉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的,它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会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蝉一样。仔细读读这段文字,看看作者介绍了蝉在那几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指名回答相机板书:翅膀→大颜色→深翅膀→斑纹触角→光环
4)相机指导朗读
5)为什么他不把写翅膀的两处和在一起写?(观察的顺序)
6)引导背诵:可根据板书引导背诵。
三、讲读课文第三段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练习
观察一种小动物,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它的特点写下来。
△附板书
脱壳前
7、金蝉脱壳脱壳中背→头→脚→尾
脱壳后翅膀→大颜色→深翅膀→斑纹触角→光环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扎扎实实地默写词语,并有针对性指导。
2、再次品读欣赏脱壳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熟读成诵。
3、再次体会作者表达观察方法。
4、指导学生完成一些配套作业,并有重点地进行指导。
一、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演示过程,直观感受:
1.如果你亲眼观察到蝉出壳的完整过程,你的感受会怎样?想不想看一看?
2.仔细观察每一张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蝉脱壳时的变化。(幻灯演示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理解。)
3.齐读: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板书:奇特动人)
二、总结全文,学法指导
1.课文记录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作者能将这一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什么呢?(一双慧眼善于观察)
2.对,靠的是仔细的观察。课文中哪些词语能表现出作者在“观察”呢?
幻灯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前苏联的生物学家巴浦洛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观察,观察,再观察。”由此可见,观察是一切发现的基础。
4.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的重要性,当我们进行观察时应注意什么?
(1)有顺序
(2)有重点
(3)有感情
三、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我们生活在农村,可以观察到许多动物,比如说公鸡打鸣,母鸡生蛋,小羊吃草,猫捉老鼠等等,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请同学们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述,配上图片,制成动物明星卡。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精选篇9)
一、教材解读: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动物世界,妙趣横生。如同这篇课文,它就给我们展现了金蝉脱壳的有趣过程及脱壳后奇妙的变化。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先写“我”发现了金蝉停在树皮上的裂口处,不动了。接着写金蝉脱壳的过程。最后写脱壳后金蝉的翅膀、身上的颜色的变化。全文观察顺序清楚,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准确生动。学习这篇课文,我觉得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有顺序、有主次、仔细观察事物和准确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细心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应该说课文中的金蝉脱壳的过程和脱壳后的变化内容都非常生动有趣,学生读来应该很感兴趣,所以,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自主阅读,然后采用“读一读”、“想一想”、“勾一勾”、“议一议”的方法合作学习,弄清金蝉脱壳的过程及脱壳后的变化。另外,我觉得本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理解课文内容,弄清金蝉脱壳的过程及脱壳后的变化上。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总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
2.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讲故事: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①出示生字词。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读。
3.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
——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搜集蝉的资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二、教学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并以此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2.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
小组学习。
3.全班交流。
⑴“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__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相比较。
⑵按背→头→脚→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⑶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很快盖住身子”,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3.总结全文:
(1)★说话训练:(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的细致入微呀。你能用自己的话语将蝉脱壳的过程说给同学听听吗?)
(2)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7.金蝉脱壳
脱壳前
脱壳中
脱壳后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苏教版(精选篇10)
教材分析
1.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课文以“金蝉脱壳”为题,告诉我们写的是金蝉怎样脱壳的事情。
如作者所说,“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所以,作者观察最仔细,描写最细致。我将这一段文字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找句子、画词语、读文字、填表格、作复述等多种形式,具体感悟课文内容。这样做,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 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金蝉脱壳”的全过程,使学生从中感悟到事物的发展的缘由,从而加深学生对事情发展有“感悟奇特的情景”。同时对事物的观察掌握好的方法,即(1)要仔细观察;(2)要有重点地观察。
学情分析
1、所教学生缺乏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也欠缺,没有主动去发掘问题的所在,都是等待老师的提示或引导才能慢慢有所领会。
2、 由于学生的年龄段原因,对事情的深层次分析未能透彻和领悟,如观察“金蝉脱壳”之时,对“蝉尾出壳”的情景没能仔细观察。从而无法分享作者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也不容易知晓金蝉脱壳的秘密。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难点: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蝉脱壳》。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一课文。
2、 交流蝉的资料。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怎么按顺序来写的?
脱壳前(3)—→脱壳中(4)--→脱壳后(5)
2、出示:“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学交流一下阅读感受。(小组学习)
3、 全班交流。
(1)“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亮光的蝉虫......停在那里不动了。”
这是金蝉脱壳前的样子与第一段中“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干上”相比较。
(2)按“背 头 脚 尾”的顺序,边读边想象金蝉脱壳的过程,说说阅读的感受。
抓住关键词语“抽搐”、“裂开”、“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慢慢地活动”、“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来体会。
(3)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喜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点点” “很快盖住身体”, 颜色“每颤动一次”,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
指导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三、 学习第三部分
1、 默读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看到了什么?
2、 指导朗读。
3、 总结全文:
你看,作者对蝉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入微呀。
学习本文,对于我们写作有什么启发?
四、 布置作业
小练笔:观察一种小动物,并写下来。
板书设计
脱壳前
7、金蝉脱壳 脱壳中
脱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