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回顾沪教版教案
推荐文章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案的钻研。只有下功夫,刻苦钻研、持之以恒,铢积寸累,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学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四年级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
《布衣元帅》
知识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一些重点词句的意思,如“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铺路”
2.概括三个小故事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课文内容感受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甘为人民的公仆的崇高品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能力
2.把握人物的角色的形象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试换小标题,训练学生从文章中抓出重点句的能力
情感目标:
1.使学生从徐帅教育子女的话中受到自立自强的思想教育。
2.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和观看视频课件,感受徐帅朴实无华,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使少先队员增强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和爱戴之情,继承革命前辈的革命传统和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重点研读《看门老人》,《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这两个故事,感受徐帅朴实无华,人民公仆的光辉形象。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和体会三个小故事中蕴涵深意的词句,如“路是自己走出来的!”“铺路”等。
2.使学生体会到徐帅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严格要求子女的崇高品质皆源于时时用“人民的公仆”来勉励自已, 甘为人民的公仆是这一切品质形成的内在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座右铭演示导入:
1. 师板书:人民的公仆。试问生什么是人民的公仆?明确:同学们,人民的公仆就是能够严于律已,平易近人,心系百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2.师述;曾经有这样一位共和国的元帅,他亲笔书写了“人民的公仆”5个大字,并把这5个大字悬挂在办公室的墙上,做为自己的座右铭来时刻勉励自己。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3.(演示徐向前元帅头像)他就是我们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元帅,徐向前元帅革命一生,功高盖世,但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着革命者朴实无华的本色.,为此人民也亲切的称他为(生答预设:布衣元帅)
二、新授
(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这篇课文讲了有关布衣元帅的几个小故事,每个小故事的标题是什么?
2.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三个小故事,去感受一位共和国元帅的布衣情怀和公仆形象!自由朗读课文,思考:结合小标题说一说每个小故事写了件什么事?哪个故事最能体现题目说的“布衣元帅”?
(二)精读第二个故事《看门老人》
现在就让我们随一位曾在徐帅身边工作过的干部和他的新娘一起去看望徐帅。
1.默读“看门老人”这个故事,看看新娘在去见徐帅时想到了什么?令她没想到的是什么?在想到和没想到之间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动笔画一画,做下标注.完成自学要求后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
2.学生汇报,师相机指导
(1)不但新娘会这么想,我们每个人都会这么想。
(2)可是令新娘没想到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从徐帅的住处、衣着、态度几方面去回答,并体会出朴实无华,生活俭朴,平易近人)故事中写新娘用了几个没想到(令学生读读后师引读:新娘怎么也没想到,新娘做梦也没想到,体现引读)
3.换小标题“比普通人还普通呢!(敬爱的徐帅啊,您的朴实无华,您的生活俭朴,您的平易近人,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您比普通人还普通的布衣情怀,难怪人们会亲切的称您为——布衣元帅,那么通过今天我们的学习,我们也要亲切的称您为-------布衣元帅。)
(三)学生分角色读第一和第三故事(重点研读故事三)
1.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第一个故事《一块地毯》和第三个故事《路是自已走出来的!“》,从徐帅和秘书,徐帅和女儿的对话中,你又分别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汇报(一心想着国家建设,弃小家,顾大家;对子女严格要求,如“告诫”“审问”“继续追问”“常常”“反复解释”)
3.换第一个故事的小标题“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
在故事三的教学中教师相机点拨:
(1)引导体会“路是自己走出来的!(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我们有成功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终能在人生这条路上,走出一片灿烂辉煌的成功来!同学们!人生的路是靠自己走的,不是因为别人,学会自立学会自强,自己才是人生的主宰者。徐帅的这句话教育子女,教育身边的人,教育我们)
(2)“铺路”(文中有:靠着爸爸的名声要房子;搞不正当的活动为个人谋取好处)
(3)引导体会“审问”分角色读审问对话(教师引导学生读的评价)教师换位与学生延续继续追问(续审)
三、总结升华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不图享乐,心系国家的元帅,他认为每元钱都应该用到建设上,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元帅,他比普通人还普通,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严格要求子女的元帅,他告诫子女“路是自已走出来的!”,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徐向前元帅,(同学们,老师不仅要问,你认为徐帅能做到这些的根源是什么?因为他的心里时刻牢记,他要做“人民的公仆”)敬爱的徐帅啊!“人民的公仆”是您的座右铭,我们现在可以高声的说,您堪称“人民的公仆”
四、课件演示结束
同学们,徐帅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生前那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高大形象却始终在人们的脑海中浮现,大家想看一下徐帅生前的音容笑貌吗?
课件《布衣元帅》
敬爱的徐帅,您一生金戈铁马,叱咤风云,战功赫赫。然而,您功高不自傲,位高不自矜,德高不自居,您心系百姓,朴实无华,“人民的公仆”就是您一生品质的写照。敬爱的徐帅啊,您是一座巍峨的山,永远耸立在我们心中!请起立少先队员们!敬爱的徐帅啊!请接受少先队员最真挚的敬礼(音乐: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2
《清贫》
教学目标:
1、学习方__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2、学习简明生动地叙述一件事,在叙述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学习方__甘于清贫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交流课前收集的信息,对方同志产生初步了解,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学生班级范围内交流,互相补充。
2、 教师补充,强调方同志的为人品质,导入新课。
二、 检查预习,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1、提问: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2、板书课题。
3、自由交流。
4、读课文,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突出“清贫”。
三、 再读课文,深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 学生带着问题大声朗读课文
(1) 什么是清贫?
(2) 文中哪些内容最能凸显同志的这一可贵品质。
2、 集体反馈交流。
3、 画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圈画关键词语,在旁边作恰当的批注。
4、 集体交流,教师作适当点拨,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
5、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你读了这些文字有什么感想?你觉得清贫这一可贵的品质对当时的革命有什么意义?
四、 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
1、找出“我”与“士兵”的对话内容,同桌分角色朗读
2、指导同桌朗读。点评:读得怎样?该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3、再次朗读。
五、 质疑,培养思维能力
1、 学生交流课前和课中产生的问题。
2、 互相探讨,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
3、 教师质疑,落实课文选材教学。
(1)想一想:课文第8小节对“家底”的补叙有什么表达作用?
(2) 志敏为什么要坚持一种“清贫”的生活态度?
六、 拓展,辩一辩。
1、 辩一辩:在提倡全面小康的时代,清贫还需要吗?
2、 学生充分思考,辩论,教师最后做正确的引导。
七、 作业
1、把文中的一桩趣事说给家长听。
2、有人说烈士“清”而不“贫”,你同意吗?请写一写。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3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能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说出对句子的理解,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
2.抓住关键句子理解为什么只有一个地球,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找出有关的句子,了解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亲近地球
1.在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它是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同学们,你们所有的快乐与忧伤,都在她身上留下印记;世界上所有消逝的事物,都在她的记忆中存留。
2.她就是——地球,地球我们课文中还亲切地叫她是„„(摇篮、母亲)让我们深情地呼唤一声——母亲。
3.作者运用什么(打比方)说明方法,把地球比作母亲。你瞧地球母亲正向我们缓缓走来,你们看!
4.投影出示:(创设情境学生个别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
5.她长什么样?(比如:身材、衣服„„)
6.投影出示:(学生个别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7.这样一位“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的母亲在宇宙大家庭里,地位是渺小的。投影出示:(轮读)师:同茫茫的宇宙相比,生:地球是渺小的。
8.这是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小?(作比较)作者接着还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地球小?(列数字)体会“只有”一词。说明地球小。
9.地球半径6300多千米,如果我们把地球跟太阳作个比较,一个太阳抵得上130万个地球呢!地球就像汪洋中的一叶扁舟。投影出示:一叶扁舟
二、体悟地球
(一) 1.这位人类美丽而伟大的母亲——地球,宇航员在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投影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我们也来夸夸地球:投影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3.地球母亲因为“美丽壮观”显得可爱;地球母亲因为“和蔼可亲”而显得可爱;地球母亲更因为“慷慨无私”更显得可爱。(板书:可爱)
4.宇航员目睹了这样一位可爱的地球母亲,为什么又发出了投影出示:“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呢?(板书:破碎)
(二) 1.自由读3—7自然段,相信同学们能找到答案。请用波浪线画出了。
2. 我想在你们画的波浪线的地方,其中肯定有一处能让你怦然心动的,是吧?投影出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有没有哪位同学画出这一句?个别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
3.你读这一段语句时心情这样?(预设:担忧、难过)
4.这个语段中哪个词触动了你的内心世界?(威胁)
5.“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罪魁祸首是——“生态灾难”
6.我们现在一起读读刚才那位同学读的那段话,投影出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边读边想想地球上发生了哪些“生态灾难”。
7.学生汇报。
8. 我们一起回顾刚才的话。用你们的心灵你再细细地去琢磨那段文字,生齐读:“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严重的威胁”读着读着你会发现“生态灾难”这四个字,它已经不是四个字了,在你们眼前,你仿佛看到的是什么?
9.练笔:我仿佛看到了 “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三) 1.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投影出示:“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的矿产资源的枯竭。”导致“矿产资源枯竭”的原因是——“不加节制”
2.“不加节制”你们联想到什么?
3. 学生汇报。
(四) 1.同学们,课文中告诉我们了,地球上供人类生存的空间很小,地球上的资源有限。那么宇宙这么大,我们人类能不能去找一个“后妈”呢?
2. 投影出示:齐读“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这句话中“至少”去掉行不行?(学生讨论)“至少”一词说明距离的遥远,体现了说明文科学性、严谨性。
3. 40万亿公里!猜一猜坐飞机得多少年啊?600万年哪!谁去?
三、呵护地球
1. 正是基于种种的认识,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才发出一系列的感叹,谁来为我们读读?
2. 投影出示:“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3.了解了课文内容,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只有一个地球”,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5.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让我们一起问候地球——《地球,你好吗?》 当天空不再是蓝色,小鸟不会飞翔; 当江河不再有清澈,鱼儿也离开家乡; 当空气不再是清新,花朵也失去芬芳; 当乌云遮住了太阳,世界将黑暗无光; 当冰山渐渐地融化,地球是一片汪洋; 当大地干枯了村庄;眼睛也失去渴望; 当城市川流不息的车,从此没有一点安详; 当童话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丢了魔棒;(音乐起) 当玩具变成你的衣裳,从此没有天真幻想; 当贪婪拼命的追逐,没有动物与你歌唱。 让我们一起热爱吧!让我们一起唱, 让我们一起呼唤——地球,你好吗?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4
《迷人的九寨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2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九寨沟的秀美与神奇,受到美的熏陶,激起对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段。
4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给风景图片配上一两句解说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描写九寨沟美景所用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结合在课内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能给风景图片配上一两句解说词。
教学准备:九寨沟风景的投影图片、挂图或多媒体照片多张,写有文章重点句段的小黑板或字幕。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教师饱含深情地述说:“同学们,在中国,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多如繁星,九寨沟就是其中最闪亮的一颗。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和画一样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九寨沟的神奇与秀美。相信大家读了这篇课文,一定会被美妙绝伦的九寨沟所陶醉、所感染。”展示九寨沟美丽风光的图片。(板书:九寨沟)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二、三段:九寨沟水美山美
1初步感知课文。
师:大家想去吗?让我们边看课文边听录音,跟着书中的导游来感受一下九寨沟的美丽风光吧!
师:你读了课文,欣赏了九寨沟的美景,有什么感受?
生:九寨沟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生:九寨沟真像一个魔术师。
生:九寨沟真是一个迷人的人间仙境。
……
(板书:迷人人间仙境)
师:同学们听了课文,感受可真多呀!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它那迷人的景色。
师: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想你最喜欢九寨沟哪儿的美。这些美都表现在哪儿?找到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学生交流谈体会。(随机出示图片、出示句子、圈画关键的词语。)
2感受九寨沟水的色彩斑斓。
师:你觉得九寨沟美在哪里?
生:我觉得九寨沟的湖水很清澈,色彩斑斓,很美。“水晶晶亮亮的,乳白色、深蓝色、翠绿色、橙黄色……令人叹为观止。”(出示这句话的字幕和图片)
(1)“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
(2)积累这类表示颜色的词语。
(3)学生练读,感受九寨沟的湖水很清澈,色彩斑斓。
(板书:水色彩斑斓)
3感受九寨沟山林的绚丽多彩。
生:我喜欢九寨沟的山林。“松杉青绿,椴木浅黄,朱紫的是山杏,殷红的是枫树,还有无数山花和野果,把沟沟岭岭点染得绚丽多彩。”(出示字幕和图片)
(1)理解“绚丽多彩”。
(2)你还知道什么颜色呢?
(3)朗读体会树林色彩绚丽多彩。
师:同学们,九寨沟的水晶晶亮亮、色彩斑斓,山林绚丽多彩,真是美不胜收!你们想把它记下来吗?
①自由练读。
②齐读。
③背诵。
(板书:山绚丽多彩)
三、学习第四段:深秋的九寨沟
师:九寨沟山美水美,然而深秋的九寨沟更是变幻莫测,它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变换着不同的天气和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感受深秋的九寨沟吧!
生:齐读。
师:“天气多变”表现在哪里?
生:“天气多变,一会儿晴,一会儿阴,一会儿雨,一会儿雾,也有同时出现东边云雨西边晴的现象。”
师:“一会儿……一会儿……”表示什么?
生:变换快。
师: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生练习说话。
师:“天气变,感觉也变”表现在哪里?
生:“雨水洗过的九寨沟,像一幅水粉画;阳光沐浴着的九寨沟,像一幅油画;云雾缭绕的九寨沟,又像一幅国画。”
(出示三种情况下的九寨沟图片)
看图感受九寨沟神奇的美。
练读体会九寨沟迷人的美。
用“像……像……又像……”说话。
师: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句子,你们愿意记住它吗?
自由练读。
齐读。
背诵。
(板书:天气变幻莫测)
四、知识延伸
1查找资料。
(1)九寨沟的水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2)九寨沟为什么会出现东边云雨西边晴的现象?
2学做小导游。
(1)我们来为旅游公司写介绍九寨沟的广告语或导游词吧。
(2)为课后的风景图片配解说词。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5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二、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
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
3、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4、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
5、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 (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
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
7、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二)写字指导
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2、“樟、稠、拒”左窄右宽。
3、“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
4、 描红(书上)
(三)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是怎样连起来的? 2指导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 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 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读)。
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a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b 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并画出有关的词语。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非常繁荣旺盛。 c 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板书:四季常青) d 指导用“稠密”造句 e 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f 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解清叙述顺序,弄清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2)学习第5自然段 1 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2 学习第1—3句 a 指名读 b 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 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
3、学习第4—8句 a 自由读课文。 b 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 c 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示樟树和别的树不一样。
4、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 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 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5自然段的体会。
5、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
6、指导背诵 a 师引读课文 别的树怎样?而樟树怎样? 更可贵的是什么? 从哪儿看出它的香气能永久保持? 因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 b 男女生分层读课文。 C 练习背诵。
7、指导归纳段意。 第4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 第5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 把两句合为一句话就是第二段的段意。 指名用自已的话说说第二段的意思。
(四)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
1 指名朗读课文
2 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
3 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五、教学结束
沪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回顾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