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新编教案
教案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亦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潜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透过一次次的收集资料,一遍遍的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潜力就必然会得到提高。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六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新编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新编教案1
《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苞蕾、丰满、谚语、尽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体会文章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好处。
3.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文章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懂得人一定要珍惜时间,也要用力成长的道理。
教学重点:围绕中心句,从动植物、非生物和人的成长三方面来感受中心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棚、蔓、苞”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苞蕾、苔藓、甘蔗、软绵绵”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文章的中心意思。
3.理清课文脉络,大致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的。
教学难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思考文章是怎么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播放音乐《四季歌》(林夕填词,黄耀明演唱),引发学生畅谈四季感受。
导语: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美,因为四季轮回,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不同面貌。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能说说原因吗?(学生畅谈)
(播放音乐,课件出示歌词。)
红日微风吹幼苗/云内归鸟知春晓/哪个爱做梦/一觉醒来/床畔蝴蝶飞走了
船在桥底轻快摇/桥上风雨知多少/半唱半和/一首歌谣/湖上荷花初开了
四季似歌有冷暖/来又复去争分秒/又似风车转到停不了/令你的心在跳
桥下流水赶退潮/黄叶风里轻轻跳/快快抱月睡/星星闪耀/凝望谁家偷偷笑
何地神仙把扇摇/留下霜雪知多少/蚂蚁有洞穴/家有一个门/门外狂风呼呼叫
四季似歌有冷暖/来又复去争分秒/又似风车转到停不了/令你的心在跳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过渡:刚才大家说了自己最喜欢的季节,老师发现有许多同学喜欢夏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有关的课文——《夏天里的成长》。(板书课题)大家刚才提到了夏天可以穿漂亮裙子,可以吃西瓜,可以吃冰激凌,还有长长的暑假,有同学提到成长了吗?夏天里有哪些成长呢?我们赶紧进入本课的学习吧!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先圈起来,再把词语放进句子中多读几次。遇到读不懂的句子先画出来,再和同学议一议。
2.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正音,小组内交流词语的意思,教师巡视中予以指导。
豆棚、绿蔓、苞蕾、苔藓、草坪、甘蔗、瀑布
缝隙、谚语、割谷、活生生、软绵绵
◆需注意的字音:
“蕾”是三声,不要读成二声;“藓”是三声,不要读成一声;“缝”和“蔓”是多音字,要读准音。
◆识字方法:
根据形旁归类识字:“苞、蕾、苔、藓、蔗”都是草字头,与植物有关。
◆ABB式结构的词语:
“活生生”和“软绵绵”都是ABB式结构的词语。其他ABB式结构的词语还有亮晶晶、绿油油、黄澄澄、白花花、黑乎乎等。
3.小组合作,再次朗读课文,在朗读中相互检测生字、生词的认读情况,努力将句子读得正确、流利。
预设:这篇课文篇幅较短,但涉及的描写对象非常多,比较适合学生反复朗读,进而熟知课文内容并读中有悟。多读几遍,学生对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都能很好地理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学习提示。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
(2)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写了哪些事物?请在文中标示出来。
(3)读文章的时候,一边读一边画,把那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交流问题一和问题二。
(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方法拓展:寻找文章中心句的方法。
明确:中心句是指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文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也是概括段意的一种方法,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是把握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段话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找中心句呢?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从题目去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②从总起句去找。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揭示了全文内容。
③从结尾去找。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④从反复句中去找。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将某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这句反复出现的话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⑤从议论句中去找。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⑥从富有哲理性的句子中去找。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往往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明确作者写了哪些事物。
(3)学生填完表格后,引导学生观察所填内容,分类概括。
过渡:同学们都已经填完表格了。我们发现作者在文中写了许多事物的成长,但是要想写出“万物”是不可能的,因此作者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现在请大家仔细看一看,如果要把大家填的这么多事物分个类,那么可以分成几大类呢?
明确: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过渡:火热的夏天里,万物充满生机。尽管有时炽热的太阳会把大地烘烤得蔫头耷脑的,但夏天的雨也很热烈,一场大雨就能把暑热冲刷得干干净净。夏天就是这样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激情的季节,在这样的季节里万物迅速生长着,唯恐辜负了这个好时节。那从万物的成长中我们又能学到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去仔细品读,好好感知。
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生字新词,明白了如何寻找文章的中心句,然后围绕着中心思想去读文章、找细节,感受到了夏天无处不在的生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仿佛回到了夏天。今天的课堂气氛很好,真有点夏天热烈的感觉呢!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学习本文运用浅显而生动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3.理解文中的谚语,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从文中明白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从中受到启迪。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回忆旧知,进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反复阅读了课文,在阅读时,老师要求大家圈画出不太理解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读懂课文,读透课文。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有哪位同学能说说这篇课文是围绕着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生答)围绕着这个中心意思,作者写了许多迅速生长的事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品一品。
二、研读课文,感受“成长”
1.感受植物、动物的迅速“成长”。
(1)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标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教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各种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植物。
课件出示以下图片:豆棚瓜架上的绿蔓;竹子、高粱;苞蕾、鲜花、果实;苔藓;草坪菜畦。
预设: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文中提到的一些植物很平常,但是城里的孩子不一定见过。尽管文本很简单,但有些学生不一定有直观的感受,因为他们缺乏这些方面的常识。所以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认一认是很有必要的。
(3)思考与交流:这些生物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文中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就此进行交流。
①学生交流后明确: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话,这句话概括了万物在夏天里的成长的共同特点:“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②这句话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写出了夏天里成长的什么特点?
(“飞快”“跳跃”“活生生”,这些描写很有画面感和动态感。其实,生物的成长在你观察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仿佛没有什么变化,但放到整个夏季的、延续的过程中来看时,就是飞快的了。)
③指导朗读:“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读出节奏感,语速稍快。
(4)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夏天里动植物成长迅速的特点。
①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一天;一夜;昨天;今天;明天;几天;个把月。)
②“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对这句话有疑问吗?
预设: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字面意思。“昨天”“今天”“明天”三个词语连用,让我们进一步体会了夏天里动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可能确实有些植物从开花到结果就是如此迅速,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植物不会生长得这么快,这里有种虚指的意味,是为了强调生长之快。学生读到此句时就自己的阅历提出质疑是非常正常的,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昨天……今天……明天……”造个句,大多数学生通过造句能够体会到很多时候“昨天……今天……明天……”并不是实指。
(5)合作朗读。
①师生共读。教师读第一句中心句,后面描述不同生物生长的句子由不同的学生来读,要读出生长迅速的感觉。
②分组朗读。每组朗读一句话,看哪一组读得。
2.感受生活中其他事物的“成长”。
过渡:在夏天里,绿蔓、竹子、高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在成长。那么还有谁在夏天里成长呢?谁愿意把第3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1)一名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其他学生仔细听,做标记。
(2)教师板书“因为……所以……”引导学生用此句式描述该段中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
(3)小组交流、汇报;质疑探讨。
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一天地变丰满。
因为稻秧长,甘蔗长,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因为水长,瀑布长,所以河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因为铁路的铁轨也长,所以接茬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了。
因为柏油路长,所以路面高起来。
质疑:为什么没有生命的铁轨和马路也会长呢?
明确:这涉及物理知识,如果学生不理解,教师可做简单的讲解。夏天温度高,铁轨受热会膨胀,所以会把缝隙填满;柏油马路是由黑色的沥青铺成的,沥青吸热能力强,如果沥青层比较厚,到夏天沥青马路表面的温度会高出气温十几度,路面就会发软,看上去路面好像变高了。
(4)指导学生理解俗语“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预设:教师出示另一句民间谚语“该冷不冷,五谷不丰;该热不热,五谷不结”。农家人在年复一年的播种、收获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而这些经验常以朴实易记的俗语记载下来。“不热不长,不热不大”也是如此,夏天到了,温度升高,庄稼就长得很快;如果气温不够,节气不到,庄稼就成熟得较慢。
(5)指名朗读本段。
朗读指导:火热的夏季到处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朗读时语调要欢快,读出万物飞快变化的感觉。
3.体悟人也在“成长”,要用力地成长。
过渡:同学们,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和不具生命的山水、铁轨甚至马路在夏天里都在长大,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迅速成长的时期,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也是在一天天地长大。人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读一读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学生结对或分组讨论。
A.学生们在夏天里是怎样成长的?
(学生们的身体、年龄都在成长。不管升级或跳班,无论快慢,总是要长。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B.读读文中的两句谚语,作者引用它们是为了说明什么?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预设:学生缺乏农作物方面的知识,教师可简单地向学生解释两句谚语中蕴含的农作物生长的知识。“六月六,看谷秀。”这里的六月六指的是农历六月初六,正值炎夏。“看谷秀”就是看着庄稼抽穗。所谓“谷”,和现在的说法“谷物”之“谷”的含义一样,不单纯是指稻谷。这句民谚的意思是庄稼长势如何,能否获得丰收,在这一天就能看出个_不离十。“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即为“出暑”,处暑节气意味着夏天结束,即将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此时黄河以北地区气温下降。这句农谚是说到了处暑节气,地里的庄稼还出不了穗头的话,就不行了,就熟不了啦,不如做饲料割掉喂牛。
C.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质疑:
①这里的“热天”仅仅指的是夏天吗?
②这里的“长”只是指身体的长、在学校年级的变化吗?
明确:“热天”不仅仅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和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如果说夏天是植物、动物迅速生长的时间段,那么青少年时期就相当于人生中的夏季,这个时候是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还指知识的积累、思想的成熟,比如对时间的珍惜,懂得坚持对于成长的意义等,更侧重于人的精神上的成长。所以,课文最后一句话是在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获取知识、能力,不能错过获得知识储备的时期,否则可能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2)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对“成长”二字的理解,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得到的启迪。
(3)齐读第4自然段,再一次体会人也要努力成长的道理。
小结: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三、体会写法,拓展延伸
1.体会文章的主要写法。
(1)学生结合课后习题,想想本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再和同学交流。
(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句,全文围绕着这句话描述了植物、动物、非生物和人在夏天里的成长,脉络非常清晰。作者选取的事物非常有代表性,写出了它们成长的特点。)
(2)学生结合自己多次的朗读体验,说说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文中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然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2.快乐小练笔。
(1)夏天,你周围的事物还有哪些也在生长?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可以模仿课文中的句式,也可以自由创作。
示例:夏天,苹果树也在快速地生长着,几日不见,豌豆大的小苹果就长得像拳头了;鸟窝里嫩黄的小鸟扑腾扑腾翅膀,一夜之间便可以飞出鸟窝去觅食了!
(2)想一想夏天里的事物,写一首《在夏天里成长》的小诗。
四、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积累关于农作物生长的农谚,了解相关知识。
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新编教案2
《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苞、蕾、苔、藓”等生字,理解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每段话的主要意思。
3.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学习运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教学目标
1.扫清阅读障碍,学习生字、新词。
2.指导朗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找出课文叙述的中心。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
2.我们的课题是“夏天里的成长”,想象一下谁会在夏天里成长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来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请同学们仔细听,看看你听懂了什么?
2.谁听懂了?(只要求举手,不要求回答)没听懂没关系,老师给你们时间自己读懂,但是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圈出来,借助生字表中的拼音学会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
3.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吧,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做上记号,多读几遍。读完后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4.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教师相机做好引导和必要的点拨,以学生的发言为主。学生的发言和读书,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课文内容的复述。汇报结束后,对出现的错误,应引导学生展开评价,在评价中进一步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5.同桌的同学互相听读全文,检查字音并正音。
6.出示生字卡片,内容为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组织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把记住的字和学习小伙伴交流,并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自主学会的生字最多。
7.让学生以读书的方式来汇报识字的情况,及时引导学生扩词、造句,并理解字词的意思。
威力:使人敬畏的气魄和力量。
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活生生:有生命力,充满生机。
8.重点指导写好“苞”“藓”“蔗”“谚”“瀑”五个字,掌握“蔗”字的笔顺。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指明文章的中心句。
2.细读课文,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3.一边读一边画,在细读的过程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它画出来,留待下节课再学习。
四、品读课文,设计作业。
1.品读课文,了解夏天里万物成长的特点。
2.你画出的不理解的地方看一看自己能试着解决吗?
3.书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知道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秋天庄稼成熟,果园里硕果累累的图片。
2.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是秋天的硕果累累是需要在夏天里用力的生长得来的,没有夏天的生长就不会有秋日的丰收,今天我们共同体会“在夏天里成长”。
二、通读全文,找中心句
1.老师找4名同学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读,用心感受。
2.这几位同学读得多流利呀,而且老师发现大家听得也非常认真。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吗?
大屏幕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大家齐读这句话。(板书: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3.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也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写的。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谁愿意说说。
三、抓住中心,深入学习。
(一)下面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思考:(1)这段主要写了哪几样生物?(2)作者是如何来写的呢?(3)它们都有什么变化?
用笔在文中画一画,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教师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些生物在夏天里成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
2.大屏幕出示: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说明生物生长的速度怎么样呢?(快、很快、迅速)
3.因此,在朗读“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看得见的”这几个词语的时候,要读出节奏感,稍快。谁愿意来试试。
4.绿蔓,竹子,高粱,鲜花,苔藓,草坪,菜畦,小猫,小狗,小鸡,小鸭都在长大,那么还有谁在夏天里成长呢?(板书:绿蔓竹林高粱苞蕾苔藓有生命)
(二)谁愿意把第三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山、地、河、铁轨、马路、无生命
2.大屏幕出示: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把这五种事物成长的特点说出来。
如: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是一天天变丰满。
(因为秧苗长甘蔗长,所以地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因为水长瀑布长,所以河是一天一天地变深变大;因为铁轨长,所以缝隙是一天天地变小;因为柏油路长,所以路是一天一天地高起来。)(解释:物体遇热膨胀所以缝隙变小,路面高起来。)
3.夏天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你可以把你想到的先说给同桌听)
(三)同学们看(指板书),有生命的植物、动物(相机板书:有生命)乃至不具生命的山水、铁轨甚至马路(相机板书:无生命)在夏天里都在长大,(指板书)说明了夏天的确是万物长大的时期,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也是在一天天的长大,人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谁愿意把第四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四)(指读第四自然段)那么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
1.(指生答)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小学——中学、中学——大学、或快或慢(总是要长)
2.理解谚语
大屏幕出示谚语:
六月六,看谷秀。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指生读,解释:
“六月六,看谷秀”: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谷苗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处暑节气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此时的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1.师小结:这两条谚语说的是农民在夏天里总是能抓住植物生长的时机,所以植物的生长状态很好
2.在这一段中,哪句话使你受到的启发?(指生答。)
3.大屏幕出示最后一句:
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了在收成的希望。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1)农作物夏天不长或长得太慢,秋天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2)道理: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量地长。(板书:人赶时候、赶热天、尽量)
(3)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4)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5)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6)人生的夏天指的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
(7)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板书:珍惜时间、抓住机会)
(8)齐读第四自然段,再一次体会一下人要成长的道理。
四、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指板书,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典型事物,抓住特点,今后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抓住有代表性的事物的特点去写,这样你的习作才会感人,才会吸引读者。)
2.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可以举例子说说,这样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a)那么你对作者描写的哪些事物最感兴趣,就细
细地、美美地读一读,突出这些事物在夏天里生长快这一特点。(分别指生读一句)
(b)拓展写一段话。观察夏天的事物,以第一句话为中心,写一段包含具体事物的话。
五、教师小结,总结全文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六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新编教案3
《在柏林》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厚的主旨,体会文章对于残酷战争的控诉。
2.领会这篇微型小说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品味文本中的词句,理解作者蕴涵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至。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话题创设情境
1.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中国还是外国,战争是人民生活中最残酷的事。我们可以举出许多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作品,都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
2.请你们谈谈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反映战争的诗词、文章或影视新闻作品。
二、探究标题想象畅谈
1.战争是统治阶级之间利益的驱使。而在战争的阴霾下,处于战争中心的广大人民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柏林》这个标题看上去很宽泛,留给我们很多想象的空间。(板书:在柏林)
其实,这篇小说是关于战争的。
2.同学们一定读过一些关于战争的文章或看过关于战争的影片,可能对战争中人们的生活有各种想象,请大家自由发言,所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均可。
3.教师适当引入战争给人民生活和精神带来的苦难和摧残,而后展开对文章的阅读。
三、深入文本层层剖析
(一)分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两个小姑娘“不加思虑地嗤笑”和“再次傻笑起来”说明了什么?
2.老兵所说的“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他们的母亲”如果改为“她”好不好?
3.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和全文最后一句“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两个“静”在内涵上有什么区别?
(二)学生汇报以后,师生评价,教师点拨指导。
1.说明了小姑娘的缺乏关怀之心和同情心,幼稚粗浅。(板书: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老妇人后备役老兵)
2.“他们的母亲”揭示了老妇人和阵亡儿子之间的关系,用“他们的母亲”的称法更直指人心,失去儿子的极端痛楚显露无遗。(板书:失去三个儿子送妻子进疯人院)
3.第一处“静”只是基于老人眼光的威慑力,是外在的。全文结尾处的“静”是慑入人心的震惊和痛,是内心的流血。
四、再探文题,品味主旨
1.分组讨论:
文章叙述的是一列驶出柏林的列车上的事,而课文的题目取为《在柏林》有何深意呢?
2.学生汇报,师生共同评价。
3.教师指导:首先,柏林是这场战争的策源地。作者将文章的背景置于这列由柏林开出的列车上,可以想见,遭受到残酷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列车上后备役老兵这一家,老妇人由痛心到绝望到疯狂的心路历程,后备役老兵抛家弃妻的无奈和难以言说的巨大痛苦……这是战争中一个家庭的毁灭,更是千万个笼罩于战争阴影下家庭的缩影。
五、着眼结尾,感受技法
1.出示问题:
小说的结尾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效果,正是有了前面的蓄势和铺垫,结尾时老兵满含血泪的控诉才更显沉重。请你找找前面有哪些铺垫呢?
2.提问,评点。
3.指导:例如一开始老妇人让人不能捉摸的数数“一、二、三”,一直到小说结尾处由老兵说出她是因儿子相继死去而变疯的疯老太,而“一、二、三”正是她失去的三个儿子的数字。还例如一开始小姑娘们的嗤笑,当老兵说出真相后车厢里的一片寂静。
六、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以反映战争为主题,根据你已读过的诗词或看过的电影,写一篇小小的读(观)后感。
六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新编教案4
《在柏林》
教学目标:
1.领会文章深沉的主旨,体会作者对残酷战争的控诉。
2.感悟这篇微型小说中蓄势和铺垫的重要性以及结尾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教学重点:品味文本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小说如何运用抖包袱的手法将情节推向极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发现不同。
过渡: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小说。在前两课,我们学习了《桥》和《穷人》,一篇篇幅短小,一篇篇幅较长,但情节都扣人心弦。今天这篇小说大家应该已经提前看过了,大家能结合它给你的初步感觉来说说它和前两篇小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吗?
预设:学生就初步印象来谈,不要求详细、深入,可从篇幅、结尾或读后的感觉来谈。
2.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读课前导语,了解相关背景。(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二战中的柏林1940年至1942年,柏林还是比较繁华的都市,偶尔会遭到零星轰炸。这归功于德国空军提供的保护伞。1942年后期至1944年,由于东线战场的恶化,大量的防空部队和战斗机联队被调到前线。加上盟军的空袭力度逐渐加大和丘吉尔的轰炸德国的大中城市打击民众士气的政策,柏林市民的正常生活逐渐被打乱直至崩溃。1945年,苏联军队攻陷柏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文章,概括小说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没有小的时间点,只有大的时代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地点:一列火车车厢里。主要人物:老兵、老妇人、两个小姑娘。
事件: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从柏林驶出的列车上的小插曲。一位老妇人反复地数“一、二、三”,招致两个小姑娘的嘲笑,在老兵的叙述中,大家才知道老妇人在战争中失去了三个儿子,而老兵也即将奔赴战场。
2.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尾再进行探讨。
思考:小说既然写的是一个发生在列车车厢里的故事,为什么题目叫《在柏林》呢?
预设:在学生梳理了小说的要素,概括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之后,对于标题的疑问可能已经浮上了心头。此时提出疑问,让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随时关注,更有利于之后的探讨。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剖幽析微——寻找文章的反常之处。
过渡:同学们在之前的比较中发现这篇文章的篇幅在本单元三篇小说中最短,要在这么有限的篇幅中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达深刻的主旨,便要创设一些深刻的情节,引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当最后揭开谜底时,才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那么大家在学习这篇小说时,一定要注意其中的反常之处。
(1)学生细读课文,根据提示寻找反常之处。(反常的情境、反常的人物。)
(2)小组交流标示出来的句子。
A.反常的情境。
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反常之一:火车给人的感觉总是气势磅礴、速度飞快的,这里为什么用“缓慢”一词呢?
反常之二:火车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公共场所,男女老幼汇聚才是正常的情形,而这列火车的车厢怎么尽是“妇女和孩子”呢?
预设:这是作者构思精妙之处,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而这个悬念就像相声中的包袱,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教师这时可以卖个关子,或者也可以说是设个悬念,不要告诉学生答案,只需告诉学生答案要去文中找,引领学生进入文本之中去寻找答案。
B.反常的人物。
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重复起来。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①老妇人重复数“一、二、三”,到底有什么特殊的含义?(代表她失去的三个儿子。)
②老妇人的声音怎么会盖过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呢?是不是不合常识?(这里可能用了夸张的说法,是从侧面表明老妇人的声音之大。)
2.阐幽明微——探寻结局,解决疑问。
(1)学生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小组交流,分析老兵的形象。
过渡:原来,老妇人的三个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了,她承受不了这巨大的打击,神智失常了。到这里,我们才知道上文的一切都起铺垫、衬托的作用。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这个人的身份是父亲,是丈夫,也是老兵。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说说他是怎样一个人。
(出示课件)这是一位的父亲,这是一位的丈夫,这是一位的军人。
交流:①作为父亲:坚强隐忍。“失去了三个儿子”。
②作为丈夫:冷静、有责任、有担当。“挺了挺身板”“送进疯人院”。
③作为军人:悲伤无奈。“轮到我上前线了”,为了国家有不能推卸的责任。“总得”,家破人亡却无法顾及的悲切。
(3)再读小说开头反常的情境,解开谜底。
明确:这是一辆有气无力的火车,就像战争乌云笼罩下的国民情绪低落,看不见前途。火车成了一个象征,因为不知道希望在何方,所以文中连火车去往的方向都没有说明,所以说这是一辆“缓慢”的火车。因为战争形势紧张,连老人都要上战场,所以车厢里才会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3.以微知著——感悟战争之痛。
(1)教师出示交流问题,学生分组交流。
①战争的痛,车厢里的人感受到了吗?
明确:听了老兵的话,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因为众人听了老兵的话,既震惊又悲伤,心中充满了对战争的憎恨。遭受到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老兵一家,车厢上的所有人,可能都有亲人或朋友正在战场上,或已经死在了战场上。战争带来的巨大创伤此时笼罩了整个车厢,所以他们都陷入了沉寂之中。
②战争的痛,你感受到了吗?请你写一条反对战争的警示语,呼吁和平。
示例:别让战火的硝烟泯灭人性的善良,别让水深火热的境遇伤害国家的希望,和平才是我们最终的期望。(学生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但只要关注过世界新闻就知道,现在还有许多国家正处于战乱之中,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应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再读课文标题,体会其深意。
明确:德国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许多国家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而柏林是德国的中心城市,作为侵略国的国民尚且遭受了如此大的创伤,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那么被侵略国则更加惨烈了。在战争中最终受害的总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而人民总是渴望和平,反对战争。所以这个标题站在侵略国的国民的角度控诉了战争的残酷,呼吁着和平。
四、语言训练,课堂回顾
1.课堂语言实践训练。(机动)
(1)设身处地想一想,说一说。
质疑:作为一名德国军人,老兵的职责和义务是为国而战;但德国法西斯却是侵略他国、发起战争的一方。他的角色实在是很尴尬。请你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说说你想对老兵说的话。
(2)读一读,记一记。(出示与战争有关的古诗词。)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收束课程。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短小精悍的微型小说,大家一定感受到了微型小说情节的精巧构思、人物的精心安排。我们学会了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情节的不寻常,生发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最终解开了谜团。而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我们更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可怕的战争竟然给人们带去了那么多的痛苦,所以我们要呼吁和平,同时也要更珍惜我们的和平生活。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新编教案5
《穷人》
教学目标:
1、会写16个生字,重点理解“抱怨、倾听、忧虑、自作自受”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美好心灵;分析桑娜的矛盾心理,体会桑娜的善良。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言行、心理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汹、涌、澎、湃”等1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渔夫、轰鸣、抱怨、心惊肉跳、自作自受”等词语。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受桑娜和渔夫的“穷”。
教学难点
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从文中找出表现穷人“穷”的句子,体会桑娜和渔夫一家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利用课件播放风声、雷声、波涛轰鸣声、嘶哑的钟声,学生静静地感受。
导语: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沉浸在对课件创设的情境的种种猜测中。)听到这些声音,我们感受到了环境的恶劣,就在这样一个狂风呼啸的夜晚,几个穷人间发生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2、板书课题,学生解题。(穷人就是生活穷苦的人。)
3、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伟大作家。他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穷苦劳动人民。其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穷人》是托尔斯泰晚年所著,是由法国作家雨果的叙事诗《穷人》改编而成的一篇短篇小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
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
(2)边读边思考:这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必然要有人物,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发生了什么事情?
2、教师检查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
★生字过关:读、写。
汹涌、澎湃、溅、熄、困、唉、淋、嘿、糟、霉、嘛、喃、皱、勺
★词语过关:读、记、写。
渔夫、轰鸣、心惊肉跳、沉思、风暴、抱怨、倾听
探望、照顾、敲门、阴冷、宁静、脸蛋、自作自受
清新、湿淋淋、渔网、糟糕、倒霉、忧虑
★根据词意,选词填空。
(1)形容健康强壮的身体。(魁梧)
(2)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忐忑不安)
(3)形容水势浩大,不可阻挡,也用来形容人的感情十分激动。(汹涌澎湃)
(4)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自作自受)
(5)形容脸色黑中带黄。(黧黑)
3、指名说一说本文的人物、事件。
几个穷人:桑娜、五个孩子、渔夫、西蒙、两个孩子。
主要人物:桑娜、渔夫。
情节概括:桑娜和渔夫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不顾家庭困难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孩子。
4、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课件出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
①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②画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语段。
③在小组中交流令你感动的语段,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讨论时,教师巡视,并适当点拨。
(3)学生交流,教师适当点评。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渔夫的妻子桑娜在寒风呼啸的深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第二部分(第3—11自然段):写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遗孤,内心忐忑不安。
第三部分(第12—27自然段):写渔夫回来后知道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抱回两个孩子。
三、再读课文,学文悟“穷”
过渡: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穷人》,可老师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全文除了题目之外,文中没有一个“穷”字,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穷人”的“穷”给写出来的呢?你又是从哪里感受到他们的“穷”呢?请细读全文,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句子。
2、教师指名汇报,师生共同归纳(课件出示归纳要点),完成填空练习。
★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
★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
★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
3、教师小结。
小结:他们屋内的装饰,他们的吃穿,他们没日没夜地忙碌于生活,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穷人生活的艰难和困苦。这也正是文学巨匠写作手法的精妙所在,不见一个“穷”字,可是“穷”又无处不在。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学、交流的方法,掌握了生字、词语,也简单地梳理了课文的脉络、划分了课文的层次。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对桑娜和渔夫的“穷”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穷”主要是物质方面的,但物质上的匮乏绝不能说明一个人的精神生活也是贫乏的,大家要记住这一点。
同学们,桑娜一家的生活是多么贫穷、艰辛啊!生活的艰辛几乎把他们逼到了绝境,但是他们仍然顽强地生活着。贫穷虽然暂时无法改变,但他们除了穷,却还有世间最宝贵的品质,那就是善良、勤劳、充满爱心,拥有了这些,我们还能说他们是一无所有的穷人吗?下节课,我们就去文中细细体会桑娜和渔夫那“富有”的一面。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了解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感受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以及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
2、深刻理解穷人勤劳、善良以及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回顾复习,加深理解。
(1)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口头填空,再次感受桑娜一家的艰辛与困苦,体会“穷”。
(他们每天只能_____填饱肚子,吃的是_____,菜只有_____。即便是这样的生活,也是渔夫_____身体,冒着_____出海打鱼,而桑娜自己也_____地干活,才能维持的。)
2、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过渡:桑娜一家的生活是这么贫穷,而且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为什么她还要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描述,走进桑娜和渔夫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那高尚而美好的心灵。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走进桑娜的家,感受她的勤劳。
(1)默读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屋内环境的词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屋外环境的词句。思考:屋里屋外分别给你怎样的感觉?
(2)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出示描写屋外环境和室内环境的词语,学生交流感受。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又黑又冷波涛轰鸣狂风怒吼
屋内:温暖舒适炉火未熄干干净净闪闪发亮
预设:生1:我感觉屋外非常可怕,汹涌的海浪仿佛要把一切撕裂似的。
生2:但桑娜的家里却非常温馨,又干净又暖和。
生3:桑娜家的地“干干净净”,食具“闪闪发亮”,可见桑娜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是个勤劳的人。
生4:我觉得屋外的环境很恶劣,却更加突出了桑娜家的温馨。就比如我在下雪或刮大风的冬天里却觉得家里特别温暖一样。
生5:渔夫在这样恶劣的天气环境下还出去打鱼,可见他们家真的很穷。这里的环境描写也突出表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
(4)教师小结,加深理解。
小结:渔夫家虽然很穷,但桑娜能把家收拾得干干净净,从中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却温暖而舒适,这里运用了环境描写和对比描写衬托出了桑娜家的温暖。但是大家还要注意到小说的创作背景,老师还觉得这里的描写有象征意义。在黑暗统治下的穷人们就像这暴风雨中一座破旧的小屋,就像这汹涌浪涛中的一叶小舟,孤苦无依。正因为这样,桑娜家里的温暖才显得那样的难能可贵。
2、走进桑娜的内心世界,感受她的美好品质。
(1)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①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第2自然段)
②“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桑娜一边想一边敲了敲门。
“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桑娜站在门口想,“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进去看看吧!”(第3、4自然段,可归为一处)
③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第9、11自然段,可归为一处)
预设:引导学生注意文中提示有心理活动的词,如“沉思”“想”“忐忑不安地想”。
(2)学生分组交流找出的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子,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①从第一处心理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桑娜一家的贫穷。但面对贫穷,桑娜是什么心态?
(面对贫穷,桑娜还在感谢上帝,因为孩子们都健康,所以她很感恩,而非抱怨。可见她是一个乐观、知足的人。)
②从第二处心理描写中,我们除了能感受到西蒙一家的贫穷,还能感受到什么?
(桑娜对邻居的关怀、同情,正是这份关怀驱使她在深夜去西蒙家看一看。)
③“忐忑不安”是什么意思?从中可见桑娜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心神不安,可根据字形来理解词义。忐忑,心上各有一个上下,表示心里不平静,七上八下的。可见桑娜此时的心情很复杂。)
(3)通过比照心理描写的特别之处,聚焦描写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描写。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简单交流了这几处心理描写,大家觉得写得最与众不同的是哪一处呢?对,就是第9自然段的心理描写。这一处心理描写到底特别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它能够一下子吸引我们的眼球呢?请大家再把这一处心理描写读一读,再说一说。
预设: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一处心理描写的标点符号很特别,有问号、感叹号和许多省略号;学生可能会读出这段文字中的矛盾、担心的复杂情感。
思考:①你能读出桑娜的哪些心情?试着用表现心情的词写写旁注。
(学生默读、写旁注、交流。心情可能是害怕、纠结、担心、不知所措、矛盾、急切、六神无主……)
②你们是从哪些地方读出这些心情的呢?请选择一两处句子,反复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心情读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捕捉闪光点进行放大,引发思考。)
预设关键句1: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
师:你重读了“够他受的了”,你体会到了桑娜怎样的心情?
生:我读出了桑娜的忧虑之情,因为他们家养五个孩子已经很辛苦了,再多养两个,丈夫和自己的担子更重了,怎么可能不担忧呢?
预设关键句2: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师:大家说说,他把哪一个字读得特别有力?(揍)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有力?
生:读第一个“揍”,我感受到了桑娜害怕的情绪。但第二个“揍”的心情又不一样了,这时她下定了决心,做好了挨揍的准备,为了救孩子,她宁可被丈夫打。
(师生共同读这几句话,注意把桑娜从害怕到做好准备、下定决心挨揍的心情读出来。)
③再读这一处心理描写,感悟桑娜的“忐忑不安”,提醒学生注意省略号的作用。
朗读方法: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注意省略号的停顿)——学生自由练读——师生合作读。
明确:桑娜一家的生活是那么艰难,丈夫的负担是那么沉重,西蒙的两个孩子又是那么可怜,当她对丈夫的挚爱和对孤儿的同情这两种情感不能兼容时,心里产生了矛盾。
过渡:托尔斯泰不愧是擅长描写心理活动的大师。寥寥几笔,加上几处特别的标点就写出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他想告诉我们桑娜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交流:善良、淳朴、富有同情心。)
3、走近桑娜和渔夫,感受他们的心意相通。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12—27自然段。
(2)找到对话中的几处沉默,并联系上下文思考: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在沉默中他们各自会想些什么?集体交流。
明确:有两处沉默。第一处在第20自然段。面对刚从死亡中挣扎回来的丈夫,桑娜不知道如何告诉他收养孤儿的事,只能不作声。而渔夫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惧中,心里尚存余悸,看到妻子沉默,所以也一时无语。
第二处在第23自然段。一方面桑娜对于邻居西蒙惨死,留下两个可怜的孩子而感到难过与沉重。另一方面桑娜把事情告诉了渔夫,她在等待丈夫的决定,所以又沉默了。
过渡:刚才,我们在体会桑娜的品质时,抓住了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句段。那么,要体会渔夫的品质,你们认为应该抓住哪个段落来体会呢?
(3)指名发言,出示句子,进行探讨。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①议一议:渔夫的脸为什么变得“严肃”?他“忧虑”些什么?
明确:西蒙死了,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确实是个严重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孩子是不能和死人待在一起的,总要有人抚养。可是自己现在的生活已十分艰难,如果再加上两个孩子,往后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②说一说:渔夫经过一番简短的考虑后,最后做出了一个什么决定?(把孩子抱来。)
③感受写法:这一段文字从哪些方面对渔夫进行了描写?(神态、语言、动作。)
④理解句子:“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A、换词法理解“熬”字。(可换为“挺、度、顶、坚持、克服”。)
B、讨论:这里为什么要用“熬”而不用其他的字词呢?
(“熬”是极度忍受的意思。反映了渔夫明知困难大,却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这两个孤儿的善良而美好的心灵。同时,也表现了渔夫的坚强,虽然身处困境,却相信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
⑤读一读:语速由慢到快,语气由迟疑到坚定,读出渔夫内心做决定的过程。
(4)品读结尾,再次体会人物的品质。
①听了丈夫的话,桑娜为什么“一动不动”?试着体会她此时的心情。
②再读文字,看课本插图,想象当时的画面,说说渔夫会是怎样的心情。
明确:丈夫的理解使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和快慰中。这“一动不动”的反应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她当时的心情,收到了似平静又不平静的效果,读来给人以回味的余地。桑娜虽然没有和渔夫商量就把孩子抱回来,但渔夫和她的想法是一样的,看到熟睡的七个孩子,妻子的善良也让渔夫开心、感动。
(5)师生共同总结。
教师:在抱回孩子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商量了吗?(生:没有商量)但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却完全一致,这叫什么?(生:不谋而合)这也说明他们夫妻两人那颗善良的心是相通的。
4、走近细节,挖掘易被忽略的文本意蕴。
(1)容易忽略的时间点。
过渡:《穷人》这篇文章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琢磨。每一次阅读可能都会有些新的发现。我们先来说说大家可能忽略的时间点,请大家找出文中表明故事展开的时间的语句。
学生寻找:“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睡觉还早。”
质疑: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为什么说“睡觉还早”,这时不是已经很晚了吗?
明确:我们能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读懂穷人的“穷”,但“睡觉还早”四个字更能道出穷人之穷。桑娜之所以觉得“睡觉还早”,是生活所迫。往常这个时候,丈夫肯定还没有回来,所以睡觉还早;自己也总是一直缝缝补补,所以睡觉还早;等丈夫回来,桑娜还得与丈夫一起清理渔具,所以睡觉还早。而这对贫穷的渔家夫妇就这样起早贪黑地拼命劳作,也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见他们的生活很艰辛。这四个字体现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艺。
(2)走近容易忽略的人物形象。
过渡: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是谁?对,是桑娜和丈夫。但是他们是文中仅有的“穷人”吗?不,还有西蒙。西蒙在这篇文章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她悲惨的命运是那个时代众多可怜人的缩影,作者写她仅仅是为了表现她的悲惨吗?大家再仔细读一读第7自然段,你们还感受到了什么?
思考:①西蒙爱孩子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②文中写道:“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西蒙临死的时候,想抓住什么呢?
明确:西蒙知道自己挨不过这个晚上了,用自己身上可以取暖的旧头巾、旧衣服盖在孩子们身上,既写出她们家触目惊心的穷,更写出“穷”背后深沉朴素的母爱。在她临死前,她既绝望又痛苦,自己死了,两个孩子怎么办?所以她想抓住命运,想让死神放过自己;她也想抓住一点什么希望,让自己的孩子能够活下去。
三、读写结合,学有所获
过渡:同学们,课文中描写桑娜,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展开的。通过她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感受到了她从忐忑不安、害怕、自责到坚定的复杂心情,使得人物的形象更真实、饱满,也让我们的心跟着一上一下。心理描写是描写人物时常用到的写法,我们也要掌握好这一描写方法。
1、出示“小练笔”,教师点拨写法,学生练习写话。(二选一)
小练笔1:“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小练笔2:西蒙临死前把自己的旧头巾、旧衣服盖在孩子们身上给他们取暖,可见对于死亡,西蒙显然是有预见的。那么,在临死前,她可曾想到把自己两个可怜的孩子托付给邻居桑娜?这个善良的母亲一定会想到的,但她却没有那样做。她会有怎样复杂的心情呢?请你想象一下,写一写。
2、指名读话,集体评议。
四、课堂回顾,拓展阅读
1、教师适当总结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在这节课中,我们走近了桑娜,走近了渔夫,走近了西蒙,也走近了文章中易忽略的细节,感受到了穷人们善良美好的心灵,感受到了文字中蕴含的深意。这个故事读来既让人难过,又让人心生温暖。难过的是,在那黑暗的时代里,穷人那么努力,却依然贫困无助;温暖的是,穷人虽穷,却保持着一颗金子般的善心,这善心,足以抵御贫穷、黑暗。如果还有后续的故事,我们相信桑娜一家的生活一定会好起来。
这节课上我们感受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也体会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大家的表现都不错,
2、拓展阅读。
(1)读一读雨果的叙事诗《穷人》,可将其与本课对比,感受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2)可读一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如《启蒙课本》《俄罗斯读物》等。
五、背诵积累,作业设计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丰富积累。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年级上册语文名师新编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