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报兴趣班有哪些误区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原则,大多数家长都会选择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但是也是一定的误区需要家长们避免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给孩子报兴趣班的误区,分享给大家!
孩子进兴趣班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家长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家长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家长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家长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多方面能力。比如学习弹琴,手眼耳的协调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学习下来,而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悦。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家长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误区二:周末上兴趣班如同赶场,没了亲子时间
有些家长不在乎花钱多少,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英语、影视表演、钢琴、滚轴……孩子忙,家长也跟着一起忙。本来上一星期幼儿园就没多少时间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来上兴趣班了。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离不开亲情的,与父母在一起,是使他们心理发展正常的基础,如果忽视幼儿心理以及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等等。今后容易与子女在心理上产生隔阂,难以沟通。
误区三: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感兴趣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孩子学习起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感兴趣的事,孩子能学得又快又好。而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去接近目标吧!
给孩子报兴趣班的原则
1、不宜太早开始
在开始的时候,孩子并不需要兴趣班来扩充视野,可以多带孩子接触自然。书籍和电视电影上的体验是他们能获得的第二手经验,只有实地去接触,孩子们才能获得最新鲜的视野。而且,通过户外活动,在呼吸到新鲜空气的同时,也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身体,提高他们对身边环境的感知能力。接着,不如让她自己去探索来自书本的力量。多看书的孩子,性格比较平和安静,思维比同年龄的孩子敏锐。文字类书籍比图书更能调动孩子的大脑活动,但不如图书那样吸引孩子,6岁以下孩子阅读的书籍最好文图结合,慢慢调动孩子对文字书的兴趣。
2、循次渐进
可以和孩子一起去购买音乐碟,选取宝宝喜欢的儿歌和乐曲。可以先试听,如果喜欢,再买下,而不是自己自作主张买回一堆音乐碟。无需强硬要求她背下歌词,唱给家里的客人听。只要她喜欢唱歌,她会主动为你表演。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点,可以挖掘出孩子的潜力。慢慢开始通过老师们帮助,选择孩子所喜欢的兴趣班。
3、开始学习,乐在参与
兴趣班会占去孩子欢乐的课余时光,但是它对孩子的才艺培养实在是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家长在没有了解其中关键的时候,可不要妄加评论,如果不愿孩子一个人枯燥无味地练习,可以报个亲子班,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温暖的日子里,和孩子一起四手联弹,看着她快乐的眼睛,是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如何培养孩子兴趣爱好
原则一:兴趣爱好的分类
1、首先,要充分准备好,在孩子们成长四、五周岁以上的时候,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是“体力型”兴趣班,还是“艺术型”兴趣班。如果孩子内向胆小,体能不佳或者性格比较“宅”,可以选择一些体力型的课程,比如:武术、跆拳道、舞蹈、滑轮等运动类课程,在教练的帮助下,避免运动伤害的前提下,能更好地发展孩子的体能,更能在一次一次练习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如果孩子开朗活泼,表达多样,乐观积极然而情绪不好控制,可以选择艺术型的课程,比如:画画、钢琴、书法、小提琴等表演类的课程,在老师们的帮助下,让孩子学会表达、抒发情感的方法。
原则二:根据孩子的步伐
2、刚开始,可以在孩子认知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适当带孩子参观各式演出,不管是街头艺术,还是博物馆或者音乐会,让孩子加大视野,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根据自己的喜欢,并约定,如果一旦选择,至少要坚持到什么程度,或者不要求名次,但要求一定的练习量和每天的练习时间,如果孩子答应了,就开始,并在整个过程中,允许孩子小范围地反复,尽量鼓励孩子坚持。
原则三:适当放手
3、在孩子参与学习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注意很重要一条:不要参与。只提供孩子索要的帮助,而不充当“外行助教”,不与孩子或者老师说:“这个不好,这个她早就会了,那个什么什么还需要练习……”这类话语,充分尊重孩子的进步,不拿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横向对比,让孩子学习驾驭自己的天分的能力,这点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