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言大义造句_字词解析
用微言大义造句:
(1)《论语》这部书,真是微言大义,让人越读越觉得好。
(2)这篇文章言简意赅,微言大义。
(3)他的一番微言大义,令人佩服至极。
(4)《菜根谭》这部书,记载的都是对人生的至理名言,微言大义,耐人寻味。
(5)对有劣迹的书家采用“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扬善隐恶。
微言大义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言近旨远 言词简单浅近而意旨宏大深远。
同义词:言简意赅 语言虽精练简洁但已概括要义。
反义词:空洞无物 空泛之言,华而不实之物。
微言大义的汉语词典解释:
解释
[sublime words with deep meaning] 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
更多解释
亦作“ 微言大谊 ”。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辞;大义,旧指有关《诗》、《书》、《礼》、《乐》诸经的要义。后用以指精微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奥意义。语出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乃夫子没而微言絶,七十子卒而大义乖。” 清 钱谦益 《汲古阁毛氏新刻十七史序》:“古者六经之学,专门名家,各守师説,圣贤之微言大义,纲举目张。” 清 魏源 《<书古微>序》:“《书古微》何为而作也?所以发明 西汉 《尚书》今、古文之微言大谊,而闢 东汉 马 郑 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 章炳麟 《校文士》:“ 源 故不学,惟善説 满洲 故事,晚乃颠倒《诗》《书》以钓名声,凌乱无序,小学尤疏繆,而詡詡自高,以为微言大义在是,其持论或中时弊,而往往近於怪迂。” 孙犁 《耕堂读书记·<三国志·关羽传>》:“自《春秋》立法, 中国 历史著作,要求真实和简练。史家为了史实而牺牲生命,传为美谈。微言大义的写法,也一直被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