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必修二第二课课件
高三政治必修二第二课优秀课件5篇
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每个老师都要准备好自己的课件。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三政治必修二第二课课件,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高三政治必修二第二课课件【篇1】
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共同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完整体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1)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及其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直辖市的人大及其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备案。(2)决定权。决定权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级人大和县以上各级人大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重大事项的权力。(3)任免权。任免权是各级人大及 会对相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权力。(4)监督权。监督权是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
2.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作用
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的产生方式有两种:县级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
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制定的各项职权,参加国家权力。人大代表在自己参加的生产、工作和社会活动中,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接受人民的监督。
人大代表依法行使审议权(审议各项议案);表决权(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质询权(人大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政体。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个由许多内容构成的体系。其基本内容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注重自身建设,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社会生活实行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中国共产党不仅具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备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行为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此外,还包括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各级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所以,它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7.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其范围、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8.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高三政治必修二第二课课件【篇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主要的消费心理,并理解应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②学生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
③运用所学知识,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③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克服消极的消费心理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二、重点难点
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原则
难点: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的的不同表现及危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导入课我通过歌曲<我赚钱了>进行导课,让同学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要消费,我们在消费的过程中应树立起怎样的消费观?从而导出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样导入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授新课
(1)消费心理面面观
【生活观察】手机购买指导
1.购买品牌最流行,最时尚,大家都在买的苹果4.(从众心理)
2.尽显自我,有个性的手机(求异心理)
3.买高档的,最新的如:苹果6(攀比心理)
4.根据实力,买实用性的(求实心理)
探究活动一:这些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有什么特点,评价(利,弊),态度?
经过学生讨论,小组代表争先发言,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了这个表格。
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相信你一定行!
消费心理
特点
评价及态度
[在讲到消费心里面面观的内容时,主要采取例子,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问题,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归纳的方式来进行。并由这些消费心理引出我们应如何去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做理智的消费者
材料:小明的父母都是政府工作人员。最近他们家有了新房,圆了全家人多年的梦想。现在,围绕新房的话题,全家人都各抒己见,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景一
小明:老爸,我同学家在买了新居之后就马上配了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和进口音响。
爸爸:儿子,你放心,我们家决不会比他们差。
妈妈:我看你们俩兴奋过度了吧,这房子的贷款还有10万没还呢!哪还有余钱买这买那的。
爸爸:哦!
小明:欠这么多啊?那我们为什么又要贷款买房呢?
探究活动二:
问题1、小明和他爸爸在购买家庭影院、笔记本电脑等方面时反映了什么消费心理?会给他们家庭带来什么影响?
问题2、小明家贷款购房的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情景二
妻子:老公,同事们都说,现在装修流行“欧洲”样式,很有异国风味。
丈夫:那就听你的吧,反正一切跟着“流行”走。
小明:妈,不对吧,我同学上网看过了,说明年将流行“澳洲”样式。
丈夫:那我们家要怎么装修好啊?
探究活动三:
问题1、小明和他父母在装修款式上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
问题2、你给他们家出出主意,应该怎么装修?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情景三
小明:爸,我们新房旁边怎么有好多塑料饭盒?
爸爸:哦,可能是装修工人吃完饭扔的。
小明:我们国家现在不是有规定不准使用塑料饭盒?
爸爸: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使用它啊!
小明:那是他们还不清楚它的危害。
爸爸:这饭盒还有危害啊?
探究活动四:
问题1、你知道白色垃圾的危害吗?
问题2、请为解决“白色污染”出谋划策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情景四:
小明:爸爸,我们搬了新家,去饭店庆祝一下吧。
爸爸:好啊。不过这次要少点些菜,上次剩太多了,多浪费。
妈妈:还说呢,让你们打包回家还不肯。
爸爸:剩菜还打包回家,太丢脸了吧!
探究活动五:
问题1、你怎样看待“打包”这一现象?
问题2、勤俭节约的作风是不是过时了?为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略)
教师总结: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三)小结反思
知识归纳(要求:学生谈谈你今天学到的什么,独立完成本课知识框架)
(四)课堂练习(小试牛刀)
1.“新车一上牌就成了‘二手车’,就开始贬值,越用越贬值。对我来说,汽车只是一种‘为我服务的工具’,什么品牌无所谓关键是质量要好,价格要实在。”从消费心理角度看,这是一种()
A.攀比心理B.求实心理C.适度消费D.盲目从众
2.泡沫塑料餐盒和塑料方便袋的大量使用,严重污染了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启示我们,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的原则是()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五)课后作业(课后拓展)
总结一段时间内自己的消费情况,结合课本知识制定一份科学的个人消费计划。
具体要求:
①记录和分析总结一段时间(一周或一个月)内自己可支配的收入情况、支出方向。
②分析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③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消费计划。
高三政治必修二第二课课件【篇3】
1.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性义务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主要有:(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包括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国家一方面保障公民真正享有和行使政治自由,但自由必须受法律的约束,这种自由是相对的。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绝对的自由。(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等。
宪法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主要有:(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方式和重大意义
公民可以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主要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的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5.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理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6.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
在农村,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在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他们在维护居民合法权益;管理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7.公民的民主监督
在我国,公民可以通过形式,对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民主监督。进行民主监督的方式主要包括:(1)举报制度;(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此外,还有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人,政府将为公民直接行使监督权提供更多、更有效的途径。
公民要负责任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一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二要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以举报为名制造事端,干扰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不能围堵、冲击国家机关,不得干扰公务活动。
8.公民有序地进行参与政治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必须做到:(1)遵循法律、规则、程序;(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3)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9.我国政府的性质和主要职能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利机关的执行机关。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职能。(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0.我国政府的作用和责任。
我国政府是便民利民的政府,(1)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2)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行为准则,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必须做到:(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府为公民的求助或投诉提供多种途径,如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公民学会向政府求助或投诉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11.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政府依法行政,(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力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威信;(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12.政府行使权力要接受监督
政府权力是一种公共权力,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就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权力是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民,也可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的权力是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政府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政府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确保权力用于为人民谋利益。
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1)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2)才能防止滥用职权,保证清正廉洁;才能更好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决策;(3)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1)靠民主: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公民参与对政府权力的监督。(2)靠法制: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这才是最好、最有效的监督。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我国行政监督体系包括:(1)行政系统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纪检)的监督;人民的监督;社会和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2)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上级政府部门、法制部门、监察部门、经济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等。
13.有威信的政府
政府的威信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同的威望和公信力。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自觉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有威信与无威信政府的标志。
在我国,政府威信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依法行政的态度和能力、履行职责的效果以及政府工作人员的道德现象等树立起来的。
高三政治必修二第二课课件【篇4】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1)依据: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地位。
(2)内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在政治生活中主要表现在:公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述权、监督权)。
(3)体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表现——参与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的参与方式)。
(4)保障: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钩沉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本民主制度是基本制度)、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5)要求:有序的政治参与(公民的政治性义务、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宪法法律的规定、党的领导)。
图示如下:
2.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性质和职能(人民性和行政性)
(2)作用和原则(强调政府的人民性)
(3)活动和法律(强调政府权力和活动的合法性)
(4)权力和监督(强调政府权力受制约)
(5)政府和公民(强调政府职能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图示如下:
三、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1.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三原则
3.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4.政府的基本知识
5.对政府权力的监督
四、经典练习(2009年安徽文综卷第38题)
38.网络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某中学高--(2)班的同学以“网络与生活”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就网络给经济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请结合信息一谈谈你的认识。(8分)
(2)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推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请你结合信息二予以说明。(12分)
答案:(1)政府利用网络能够更好地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态,以便对经济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企业通过网络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信息,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水平。消费者通过网络改变了消费方式,使生活消费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公民通过网络表达意愿、进言献计和评议、监督政府,提高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地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更广泛地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促进政府机关改进工作,密切政府与群众的联系,进一步贯彻对人民负责原则和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高三政治必修二第二课课件【篇5】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方面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不是同步的。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一定社会的基本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及其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在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劳动群众,但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也起着重要作用)。(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不仅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条件,还直接创造了丰富的社会精神财富)。(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革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既是社会革命的主体,也是改革的主体)。
5.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群众路线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6.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7.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人价值是指人的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需要,同时,自己也能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满足。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8.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人们在价值判断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是价值选择。
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因为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由于人们的阶级立场,利益出发点以及时间、地点和条件的不同,势必会产生价值冲突,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当个人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9.人的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劳动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比较个人社会更带有根本性和决定性意义。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个性不应该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该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3)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价值,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的各方面的素质;需要树立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