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政治 > 政治教案 > 高三 > 政治生活全册教案

政治生活全册教案

立博20分享

政治生活全册教案最新范文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我们又将学习新的知识,有新的感受,何不为即将开展的教学工作做一个计划呢?根据教育考试规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政治生活全册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政治生活全册教案1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能力目标

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分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教学重难点 :

1、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教学难点 : 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导入 新课

和平与发展就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学生活动:在图片情境中,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程度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体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自主学习

本课涉及的2个概念:和平与发展的含义。学生独立查找相关内容,然后通过小组之间修正补充,完成相关概念的建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2、精讲点拨

探究一:在当代,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为什么呢?

学生:学生各抒己见,并利用手头资料,讨论出课文主要内容: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探究二:你是怎么看待当前的和平形势? (学生分组讨论)

1. 各小组进行交流,相互之间展开讨论,学习别人观点。

教师:当今的和平形势仍然很严峻,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探究三:在当代,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是因为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那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是怎样的呢?

二战后,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均为罕见。世界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强,各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各国在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注重知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严重性。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结合图片分析)

探究四: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怎样消除这一障碍,请大家来把把脉,然后对症下药。

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消除这一障碍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所以,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旧的国际秩序的基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 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 提高。

板书设计

一、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一)和平问题

1、和平的含义

2、和平成为时代主题的原因

3、当前的和平形势

(二)发展问题

1、发展的含义

2、当前的发展形势

(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实质

2、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

政治生活全册教案2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国际竞争的实质,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格局相应的发生重大变化。各国之间将呈现怎样的关系呢?下面就学习这方面的问题。

(二)进行新课

一、 透视世界若干力量中心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4页,思考几个探究性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当今世界正在形成的政治经济力量中心反映出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这与二战后形成的美苏对峙两极格局有明显不同。这种局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中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在当今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对峙为标志的世界两极格局。

(2)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中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105-106页内容,思考所提出的探究问题。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欧盟成员国的增加,有力的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使欧盟成为多极化力量中头等实力单位,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俄罗斯当今的实力虽有所削弱,但仍具有巨大的经济科技潜力和强大的军事力量,其大国地位不容置疑;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目前正在保持经济大国基础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目前世界正在形成的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等大国和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广大发展中国家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同盟军。

(4)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充满复杂斗争的演变过程。

2、世界多极化进程中的国际竞争

(1)伴随着世界多极化进程,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

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许多国家都在调整目标,力图为自己确立有利态势。美国极力维护其世界超级大国地位;日本和德国正努力跻身政治大国行列;中国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竞争的意义: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由于世界多极化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总之,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长期存在,这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霸的斗争,将成为21世纪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国际竞争及其实质

世界格局的变化,各国目标的调整,形成了国家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局面。要对话与合作,不要对抗与冲突,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共识。各国人民要求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

国际竞争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106页“专家点评”内容,了解什么是综合国力?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物质力和精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这些物质力量是基础。其中,经济力和科技力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因素。文化、经济、政治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106页“相关链接”内容,了解各国是如何展开竞争的?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当今世界,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关心的问题,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制定发展战略,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加快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第107页图表,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并踊跃发言

教师点评: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这是我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

当前,我们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三)课堂总结、点评

本节学习了世界多极化趋势,以及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通过学习深刻领会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机遇和挑战,对于维护和实现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等,有重要意义。

课余作业

分析讨论,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我国应该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课后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政治生活全册教案3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即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及其决定因素,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

2.了解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能力目标】

1.学生能根据教学情境进行深入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实践。

2.学生能根据教学情境归纳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3.学生能够在展现中国和平外交的情境中,生成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和稳定贡献力量的决心和意志。

教学重难点

1.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即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及其决定因素,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竖版世界地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

(一)解读三维学习目标(内容同前)

重点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的“主要内容”和“走和平发展道路”标记并解释。能力目标强调分析材料的能力。

第一目 中国外交硕果累累

教师ppt展示新中国外交经历的五个阶段,我国外交经历的五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 60年代“两只拳头打人”、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80年代以来无敌国外交、现在,我国对外活动进入更为活跃时期。(简单解释)

(二)综合探究一:你能够列举其他材料说明我国对外关系取得的丰硕成果吗?

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回顾IPAID上的电子书——《我国外交的辉煌历程》,整理导学案,理清思路,回答问题。

事先把学生分成外交成果组、外交政策组、和平发展组以及技术支持组。分别展示汇报。

外交成果组学生用ppt展示我国2014年的外交成就。展示一组习近平会见各国领导人的图片,播放视频短片:2014年中国外交丰收之年。

教师总结,中国的外交,布局更加完善,气势更加恢弘,影响更加扩大,道路更加宽广。中国外交硕果累累。

第二目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师ppt展示外交政策的含义:它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主权国家做标记。

结合习近平访欧材料——一桥飞架中欧,谈谈你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

材料如下: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访问欧洲,以下是-的重要讲话片段:

1.“我这次欧洲之行,就是希望同欧洲朋友一道,在亚欧大陆架起一座友谊和合作之桥。”

“我们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座桥梁,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2.“我们绝不走‘国强必霸’的道路,但我们也再不能重复坚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历史悲剧。我们必须有足以自卫防御的国防力量。”

3.“在南海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不怕事,有关我国领土主权完整的事情,当然要坚决捍卫!”

4.“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没有私利。对于一切有助于局势缓和政治解决的方案,中国持开放的态度。”

(三)综合探究二:谈谈你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各个小组汇报。

然后请外交政策组学生播放视频:习近平主席在柏林发表的一段讲话。据此来谈对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理解。

教师总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即宗旨、基本立场、基本目标、基本准则及其决定因素。重点讲解讲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中国说“不”,引导学生看教材106页。

(四) 小试牛刀

本题练习时找一名同学上前勾画重要语句,并书写答案要点。再找另外一名同学点评。其他同学书写在导学案上,教师针对讲解并介绍答题方法。采用计时器,计时5分钟。着重运用电子白板的批注功能。

习题:习近平主席寄望亚洲构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在今年的第四次亚信峰会上他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在周边国家赢得广泛共识。

谈发展时,习近平主席引用形象的比喻,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双方应该务实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谈及双边关系,习近平主席指出 “我们有一种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愿望”,“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

上述中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参考答案: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的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立亚洲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②中国提出新的亚洲安全观,赢得周边国家的广泛共识,体现了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提出共同,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并提出务实合作,优势互补的发展战略体现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也体现了我们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目 谱写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教师引导,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与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密不可分的。从 “一边倒”、到“两只拳头打人”;从“一条线、一大片”到80年代以来无敌国外交。我国外交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五)综合探究三:我国外交辉煌外交成就的取得还有哪些条件?新时期我国在世界上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和平发展组学生用ppt展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肩负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上扮演了一个负责人的大国形象。

教师总结,我国取得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是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正确的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

(六)构建体系

3.结束新课

重温这幅竖版世界地图,共同构建世界梦,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板书设计

9.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

一、硕果累累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决定因素 国家利益 国家性质

2. 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3.基本目标 维主、安、发利益,促发

4.宗旨 维和,促发

5. 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政治生活全册教案4

神奇的货币

教学目的:

重点;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基本职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难点: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汇率

教法:

教具:

一、考点导航

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2.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3.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

4.了解纸币的含义,理解纸币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6.了解外汇与汇率

7.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二、知识网络(板书设计):

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货币的产生、含义货币的本质价值尺度

揭开货币的货币的基本职能贮藏手段

神秘面纱其他职能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纸币的含义

神奇的货币纸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的优点

信用卡的含义

使用信用卡的优点

转帐支票

信用工具和支票支票的种类外汇现金支票

外汇的含义

外汇汇率(汇价)

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

三、考点疏理

1.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①构成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

②不同的商品能够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人的体力和

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劳动交换。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①统一:任何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②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的实现。

2.货币的产生、含义与本质

(1)货币的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产生。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注:偶然的物物交换不是等价交换)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营活动,都离不开货币。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注意】

(1)货币与商品的关系: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与其他商品不同,货币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2)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关系:一般说来,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价值比较大用较少的物品能进行较大的交换;易于分割,分割之后不会减少价值,又给交换带来方便;便于保存,不会因为保存时间的长短而使价值发生变化;便于携带,以便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交易。但商品交换关系很发达时,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就成为货币。所以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是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原因之所以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③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商品价格的高低与商品本身价值的大小成正比。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②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

③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关系:第一,区别: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一种基本职能,而商品流通则是商品交换的一种形式。第二,联系:流通手段和商品流通又是不可分割的,正是由于有了货币,才有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流通,而货币在这个流通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流通手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这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而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有人说,流通手段强调的只是一个“点”,而商品流通则强调一条“线”。

(3)货币的其他职能

①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②支付手段。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③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一般来说,只有贵金属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

【注意】

理解价值尺度职能,建议紧扣“衡量”、“表现”、“执行”。

4.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纸币

①纸币的产生与演变。货币出现以后,推动了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而后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与面额价值的铸币;后来有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储存、转账、购买、支付的“电子货币”。即:金属货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②纸币的含义。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优点有:第一,纸币印刷成本比金属货币铸造成本低得多;第二,纸币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可以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第三,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③纸币的发行与流通。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④纸币代替金属货币以后,人们通常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之为货币。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接触到的货币,主要是纸币,因此,掌握有关纸币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参与经济生活。

【注意】

(1)纸币的发行量客观上是有一定的规定。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

(2)共性:它们都是由于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实质与原因);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与经济秩序(危害与影响);都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对策)。

(3)其实,它们的不同点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前者是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后者是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经济往来中常用的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含义: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②支票

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收据。

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注意】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发行牡丹卡、金穗卡、长城卡、龙卡。

6.外汇与汇率

(1)外汇

①外汇的含义及其特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外汇是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资产,既可用于国际支付,还能兑换成其他形式的外币资产。

②外汇与外币。外币与外汇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首先,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其它外汇资金等内容;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

(2)汇率

①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它是在使用外汇时必须与本国货币折算而产生的。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我国采用100单位的外币兑换多少人民币这种直接标价法形成人民币外汇牌价。

②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外汇供给与需求、经济增长率、利率水平、国家对于货币政策的干预、市场预期、外汇投机活动等。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本国货币与外币相比发生贬值与升值的变动。汇率变动的影响,包括升值和贬值的影响。

7.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含义: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意义:对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

(1)外汇执行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2)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一般不是本国货币,而是外国货币即外汇,对中国而言,美元、欧元、英镑、日元都是外汇。(首先,外汇包含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就是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其次,外汇包括外币,但外币并非都是外汇。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因为外汇的实质是国际支付手段,如果某种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它就不能成为国际支付手段。)

(3)外汇主要是用于国际市场上国际间的结算。一般来说,在国内市场不需要支付外汇,只要支付本国货币即可。我国的本币就是人民币。

(4)下面以本国货币贬值为例说明对于经济的影响。第一,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一方面,出口扩大引起需求拉动物价上升;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成本推动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第二,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本币贬值有利于本国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提高,贬值国的商品劳务等费用相对便宜,有利于吸引外国游客,扩大本国旅游业的发展。第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工业国的货币贬值会影响其他国家的贸易收支,引起国际金融领域的动荡。

(5)理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是从国家、人民、世界等三方面归纳。

8.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

(2)货币,俗称金钱。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是光荣的;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用之有度。要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用于做最有意义的事。

(3)如何看待金钱,如何获取金钱,如何使用金钱,体现出不同的金钱观。正确的金钱观,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

四、典例解析

【例1】(09安徽文综)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

A.364元B.400元C.520元D.776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商品价值量的理解,考生要明确题中前面所提的“劳动生产率”是社会劳动生产率,而后面甲生产者所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是个别劳动生产率。这样考生就可以调动运用教材的知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可以计算出今年的单位商品价值量为260/1+30%=200(元),而今年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商品数量增加了1倍,这样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今年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应该是200-2=400(元)。答案是B

【答案】B

【例2】(09全国文综I)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B.增加6万元C.减少14万元D.不变

【解析】本题与前两年的高考计算题相比较,从计算的角度要简单一些,但对“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两个陌生的概念比较费解。通过读题,从“某小企业?生产一件甲种商品”必需明白“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在本题中是指个别劳动时间而非仅指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应理解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该商品的价值。

政治生活全册教案5

[热点材料]

x藏自治区经济社会飞跃发展

2015年9月8日上午10时,x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举行。1965年,x藏自治区成立,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x藏全面确立。昔日的农奴和奴隶有了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自主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事务的政治权利。x藏自治区不仅享有一般省级国家机关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而且享有广泛的自治权。自x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自治区-及其常委会共制定和批准了300件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规性质的决定、决议,有效地维护了x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特殊权益,促进了x藏各项事业的发展。50年来,x藏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飞跃发展。

设问:结合材料,说明x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x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审题指导]

命题立意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是我们坚守不渝的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与国家统一领导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各项事业的发展

解题思路前一小问考查课本基础知识,依据课本所学回答即可;后一小问主要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四个方面的优越性角度并结合材料分析对x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尝试解答]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x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x藏的实际。

作用:

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x藏区域自治有机结合起来,把人们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情感结合起来,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x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保障了x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联系,也使群众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了充分尊重和保护,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少数民族特殊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调动了各族人民参加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x藏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1.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缔造了一个文明和谐大家庭。可见在我国()

A.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B.民族差异已经消除

C.伴随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问题已经消除

D.各民族逐渐走向大同

解析:选A由于我国民族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差异,从而导致民族差异与民族问题仍旧存在,B、C错误;各民族的团结统一,并不是要消除民族个性,D错误;“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缔造了一个文明和谐大家庭”体现了我国当前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x藏和平解放60年》-指出:60年来中央对x藏的直接投资超过1600亿元,关系x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重大工程项目陆续得以实施。这一事实说明()

A.中央政府坚持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B.民族平等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C.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已经形成

解析:选A中央对x藏的直接投资关系x藏长远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说明中央政府坚持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故答案选A。B、D与题意不符,C说法错误。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

A.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所有国家机构

B.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C.乡政府、镇政府、自治州和自治区政府

D.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解析:选B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而不是所有国家机构,故A错误,B正确;C错误,自治机关不包括乡、镇政府,自治州和自治区的-也是自治机关;D选项错误,自治机关并不包括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4.关于自治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②自治权是我国各族人民普遍享有的一种权力③自治权是自治机关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④自治权只涉及政治、经济方面的权利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①③

解析:选D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机关在法律、政策允许范围内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的权力,不是我国各族人民普遍享有的一种权力,①③说法正确,②说法不对。④说法不对,自治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权利。

5.在我国,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自由选择的权利,谁也不得强行干涉。这表明我国()

A.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C.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D.倡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解析:选A公民不论信教不信教,也不论信什么教,都是公民的自由选择,这是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体现。

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①能够使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②能够真正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③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④能够使宗教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A材料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体现了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能够使正常宗教活动得到法律保护,能够真正实现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有利于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A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为了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7.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好x藏民族团结工作会议上作出重要指示:“努力把x藏建成民族团结的典范。”之所以强调维护民族团结,是因为()

①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②民族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③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国家统一的基础

④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①说法错误,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排除;②说法错误,国家的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故排除;③④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故本题答案选D。

8.某班高三同学就老师提出的“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回答问题。下面是四个同学回答问题的要点,其中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乡三级

B.自治机关由地方的-和人民政协组成

C.民族乡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

D.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解析:选D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而不包括自治乡,故A错误;自治机关由地方的-和政府组成,而不是由-和人民政协组成,故B错误,排除;C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民族乡并不是自治机关,C错误。D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9.下列关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保护一切宗教活动②我国公民有信教自由和不信教自由③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④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C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①错误;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③错误;②④属于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容,故选C。

10.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例如,截至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藏汉双语法官培训师资库和5个培训基地;x藏自治区有兼通藏汉双语的法官799名,约占全区法官总数的62%。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

①民族地区各级法院变通执行国家法律

②保障民族地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诉讼权利

③民族地区各民族的相互沟通和团结

④确定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的地位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C本题的题眼是“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要求,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法官的培养”。为民族地区培养民汉双语法官有利于维护民族地区群众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参与诉讼的权利,也有利于民族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团结,故②③符合题意;变通执行权是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的权利,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不享有自治权,①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双语法官的培养,与民族语言能否成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无关,④排除。

11.自治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下列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行使自治权的是()

A.x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开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

B.湖北省恩施州-审议《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修订草案)》

C.香港特别行政区积极落实2017年行政长官普选工作

D.湖北省钟祥市九里回族乡政府表彰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解析:选B自治地方是指进行区域自治的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因此选项A排除;C不属于行使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不同于民族自治地方,故排除;民族乡不是自治地方,排除D。

12.2015年是x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50年来,政府斥巨资对寺庙进行保护维修,整理出版佛教典籍;同时创新寺庙管理工作,从2011年底开始,自治区陆续选派7000多名优秀干部进驻全区1787座寺庙,与高僧大德和僧尼代表一起组成寺庙管理委员会或片区管委会,共同落实教育、管理和服务职能。材料反映了()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B.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C.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D.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解析:选D选项A、B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否适应国情,也没有涉及民族团结的问题,故排除;选项C说法正确,但是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自治区派干部进驻寺庙,反映了我国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故选项D正确。

13.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8月13日清晨,上海玉佛禅寺全体僧众举行了祈福法会。8月15日上海玉佛禅寺、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上海觉群慈爱功德会共同捐款50万元,用于天津塘沽爆炸事故的救助救援。材料表明()

A.我国宗教本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D.国家鼓励宗教界积极开展宗教活动

解析:选BA错误,宗教依然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其本质没有发生变化;B正确,材料中“上海玉佛禅寺、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上海觉群慈爱功德会共同捐款50万元,用于天津塘沽爆炸事故的救助救援”有利于社会和谐,体现了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C与题意无关;D错误,“鼓励”说法错误。

14.60年来,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之初,全区生产总值只有3.29亿元,工业几乎一片空白,基础设施十分落后。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经各方努力,2007年宁夏全区生产总值达到8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58年增长了59倍,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8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085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1958年增长了26倍和30倍。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绝对贫困人口从2000年的52.7万人减少到目前的8.8万人。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工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各族群众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意气风发地朝着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目标阔步前进。

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可从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宁夏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国家的支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1)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2)宁夏回族自治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3)宁夏回族自治区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4)宁夏回族自治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

(5)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利用了本地区的优势,发展了本地的经济、文化,同时,也是国家大力支持和发达地区大力支援的结果。

15.2015年,x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 x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宪法法律赋予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权利;反-斗争深入开展,社会持续保持稳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日益巩固。今后,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x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坚定不移开展反-斗争,坚定不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我们党为什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x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解析:解读设问,本题有两个构成部分,一个是中国共产党,一个是民族问题。具体来讲,首先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可以从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进行分析民族团结对国家的重要性和对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其次,设问的行为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共产党原因类的题目,大致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执政方式、宗旨、执政理念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形成了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局面。

(2)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重视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4)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依法执政,提高执政能力;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政治生活全册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5篇

北师大版九年级政治全册教案5篇

高一下册政治教案5篇

教科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5篇

2021思想品德优秀教案5篇

七年级政治上册教案范文

九年级政治上册教案范文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教案5篇

2021初二政治上册教案5篇

初一政治下册教案范文

    7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