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基础知识大全
推荐文章
一提到食用菌,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蘑菇、香菇这些餐桌上常见的品种,那么问题来了,食用菌算不算是植物呢?都有哪些种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食用菌基础知识最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环境的要求
通气好;适宜酸碱度;适宜的温、湿度;散射光照。特别是出菇阶段这些环境条件很重要。
(1)O2-通气换气 食用菌是异养生物,它要消耗O2来分解有机质,同时分解有机物质时产生有害的CO2。栽培管理的通风换气既可满足食用菌对O2的需要,又可排放代谢废物CO2。
(2)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不同的食用菌菌丝生长的温度多在25℃左右为适宜温度(高温型品种除外),出菇适宜温度一般比菌丝生长温度低。湿度可表现为栽培基料的水分,一般为60~70%,即料水比例为1:1.5~1.7。对子实体生长讲主要是空气的相对湿度,出菇期间要求在85%~90%;一般不能低于65%;高于95%。否则会影响到子实体形成。
(3)酸碱度(pH) 多数食用菌喜欢偏酸环境。菌丝适宜的pH值为5~5.5,大于7则菌丝生长缓慢,8以上则停止生长(草菇除外)。配制栽培料时加石灰主要是为了改善基料的pH值,使其偏碱(7.5~8),一方面为了防污染;另一方面是为了缓冲菌丝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
(4)光照
食用菌菌丝生长过程中不需要光照(黑暗条件),但大多数食用菌菌丝生理成熟分化成子实体后,都需要散射光,但要求强度不一样。双孢菇、大肥菇可在完全黑暗条件下生长;灵芝、香菇、滑菇、草菇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虽能形成子实体,但生长畸形,只长柄,不长盖,也不形成孢子。
食用菌的母种培养
食用菌母种也叫一级种,由于菌丝生长在试管的斜面上,所以又称为试管种或斜面种。为了保证质量,防止退化,母种的转接扩管不超过3次,转扩次数增多,产量有下降的趋势。对长期保藏的菌株,复壮后须经出菇试验,方可用于大规模生产或销售。
食用菌栽培主料有哪些有缺点
作物秸秆主要是由植物细胞壁组成。它们的有机物质基本上是由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构成。而无氮浸出物中仅含有微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不含淀粉,主要成分是半纤维素和聚糖醛酸,其次是少量的木质素、含氮物和灰分。
秸秆类物质含食用菌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是栽培食用菌的好材料。但秸秆的物理性状为其在食用菌上的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秸秆壁薄,蜡质化,硅质化,中空或有髓质,喜水量难以掌握。必须改造这些不良性状。常用方法是:用石灰水浸泡或发酵来破坏蜡纸硅质层;添加高含量木质素物质;增加粉碎料密度,增强可固型性;定量加水,防止料水过多。
食用菌基础知识大全相关文章:
★ 写作基础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