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用电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下面是小编整理了用电安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用电安全有哪些基本要素
保证用电安全的基础要素:
(1) 电气绝缘。保持配电线路和电气设备的绝缘良好,是保证人身安全和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最基本要素。电气绝缘的性能是否良好,可通过测量其绝缘电阻、耐压强度、泄漏电流和介质损耗等参数来衡量。
(2) 安全距离。电气安全距离,是指人体、物体等接近带电体而不发生危险的安全可靠距离。如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和设备之间,均应保持一定距离。通常,在配电线路和变、配电装置附近工作时,应考虑线路安全距离,变、配电装置安全距离,检修安全距离和操作安全距离等。
(3) 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安全载流量,是指允许持续通过导体内部的电流量。持续通过导体的电流如果超过安全载流量,导体的发热将超过允许值,导致绝缘损坏,甚至引起漏电和发生火灾。因此,根据导体的安全载流量确定导体截面和选择设备是十分重要的。
(4) 标志。明显、准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重要因素。标志一般有颜色标志、标示牌标志和型号标志等。颜色标示表示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标示牌标志一般作为危险场所的标志;型号标志作为设备特殊结构的标志。
用电安全常识
1、人身触电事故原因主要有哪些。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章操作;设备不合格;维修不善;偶然因素。
2、预防触电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预防触电事故的技术措施中,绝缘、屏护、间距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技术措施;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加强绝缘、电气隔离、等电位连接等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技术措施;安全电压和漏电保护是既能防止直接接触电击,也能防止间接接触电击的技术措施。
3、发生触电事故如何应对。
脱离电源。发现有人触电后,应立即关闭开关,切断电源。同时,用木棒、肢皮带、橡胶制品等绝缘物品挑开触电者身上的带电物体,且立即拨打报警求助电话。为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的摔伤,特别是当触电者在高处的情况下,还应考虑采取防摔措施。
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黏液,如有假牙,则应取下。
立即就地抢救。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法。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进行, 不能什么也不做只等医生的到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
如有电烧伤的伤口,应包扎后到医院就诊。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理是动作迅速,方法正确。有资料指出,从触电后 1min 开始的被救治者,90%有良好效果;从触电后 6min 开始的被救治者,10%有良好效果;而从融电后 12min 开始的被救治者,救活的可能性很小。
家庭安全用电有哪些措施
1. 不要购买"三无"的假冒伪劣家用产品。
2. 使用家电时应有完整可靠的电源线插头。对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都要采用接地保护。
3. 不能在地线上和零线上装设开关和保险丝。禁止将接地线接到自来水、煤气管道上。
4. 不要用湿手接触带电设备,不要用湿布擦抹带电设备。
5. 不要私拉乱接电线,不要随便移动带电设备。
6. 检查和修理家用电器时,必须先断开电源。
7. 家用电器的电源线破损时,要立即更换或用绝缘布包扎好。
8. 家用电器或电线发生火灾时,应先断开电源再灭火。
发生触电时应采取哪些救护措施
发生触电事故时,在保证救护者本身安全的同时,必须首先设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然后进行以下抢救工作。
(1)解开妨碍触电者呼吸的紧身衣服。
(2)检查触电者的口腔,清理口腔的粘液,如有假牙,则取下。
(3)立即就地进行抢救,如呼吸停止,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抢救,若心脏停止跳动或不规则颤动,可进行人工胸外挤压法抢救,决不能无故中断。
如果现场除救护者之外,还有第二人在场,则还应立即进行以下工作:提供急救用的工具和设备;劝退现场闲杂人员;保持现场有足够的照明和保持空气流通;拨打急救电话,请医生前来抢救。
实验研究和统计表明,如果从触电后 1 分钟开始救治,则 90% 可以救活;如果从触电后 6 分钟开始抢救,则仅有 10% 的救活机会;而从触电后 12 分钟开始抢救,则救活的可能性极小。因此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争分夺秒,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